AI看“镇馆之宝”,“动”见千年文脉

今天,跟着AI品读隽永深长的长江文化

从“镇馆之宝”中

探寻中华文明“根脉”

青海有“彩陶王国”之称,而彩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5年出土于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团村宗日遗址的双人抬物纹彩陶盆,内外均饰黑彩,外表打磨光滑,距今有5000多年历史。在其内壁上,各绘制了四组对称的双人抬物图形和横线,生动地勾画了远古先民的形象。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面具造型独特,宽眉大眼,高鼻阔嘴,耳朵向两侧伸展。它的眼球明显突出眼眶,仿佛凝视着远古天空,又似乎在洞察世间万物。

编钟是中国礼乐文明的象征,而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就是1978年5月发掘出土的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音色优美,音质纯正,音域宽广,其音域跨越五个半八度,比现代钢琴仅两端各少一个八度,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十二个半音俱全的大型乐器;互相印证的铭文与乐音,保存了2400年前人类的音乐记忆,共同构成了迄今所知当时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有声文献。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文字记录功不可没,简牍的作用极其重要。

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发现千余枚竹简、数万字简文的律令文献,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法典。一枚枚简牍,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历史故事,跨越千年,跃然眼前。

素纱襌衣重量仅49克,1972年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是迄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丝织品衣服之一。

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出土于著名的河姆渡遗址,呈碟形,整件蝶形器雕刻在象牙上,两侧对称刻有一对长着钩喙的鸟,昂首望天,仿佛在引吭啼鸣,边缘衬托着刻工精细、线条流畅的羽状纹,飞扬的羽毛似浴火而舞。

关于双鸟纹象牙碟形器的文化寓意,学者们有各种不同解读。大多数观点认为这表现了史前先民对太阳及鸟的崇敬。也让我们得以窥见河姆渡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玉琮王是良渚文化玉琮之首,琮体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个具象的“神人兽面”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其设计和制作堪称史前玉器的巅峰。

以玉琮祭地,是中国古代用玉礼拜天地四方、“藏礼于器”思想的表达。玉琮王上的“神人兽面”图案,以各类变换形态在几乎所有的良渚玉琮上均有出现,这或可说明良渚社会已有相当统一的政体,信仰的统一实际是社会统一的反映。

THE END
1.上古礼器暗藏宇宙密码?“玉”见四千年前世界观凤凰网甘肃出土于甘肃省静宁县的瓦垄纹青玉琮,是齐家文化玉琮中最优秀的代表性文物。玉琮体积不大,却包含着四千年前古人沟通天地的“世界观”,内圆象征天,外方象征地,中间的通孔则象征沟通天地的通道,专家推测有可能是古代先民对天圆地方这种宇宙观的具体表现。 近日,记者在静宁县博物馆里见到了这件被喻为“静宁七宝”之一https://gs.ifeng.com/c/8fFmYpkNbl8
2.良渚文化·镯式玉琮良渚文化·镯式玉琮 良渚文化·镯式玉琮 摄于:上海博物馆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 良渚文化·镯式玉琮 1987年浙江余杭瑶山遗址9号墓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https://www.360doc.cn/article/13020443_1142227581.html
3.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有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古人类用火遗迹,这是世界直立人遗址中发现的最丰富的用火遗迹。这件良渚碧玉玉琮共19节,为目前国内所见最高,上面雕刻的日月纹图案在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上常见,直观地体现着良渚文化与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交流融合。后母戊大方鼎素有“青铜之王”的美誉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00192749408755&wfr=spider&for=pc
4.余杭博物馆丨十大镇馆之宝·良渚文化双联玉琮高15厘米 射径5.8厘米 孔径4.9厘米 这是两件 “双胞胎”玉琮,既可以组合成同一件,又可以分成两件。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发现,有一条裂缝,从下面的玉琮一直延伸到上面的玉琮,这就证明这两件是由一件长的玉琮分割而成的。原来良渚人是这样制作玉琮的,是不是很有趣呢?https://z.hangzhou.com.cn/2020/rwwhql/content/content_7729055.htm
5.武进博物馆:镇馆之宝十一节兽面纹大玉琮主持人 宇彤:那我们良渚文化中的器物介绍呀,还没有结束。在我身边啊,有这样一件镇馆之宝,它就是十一节兽面纹大玉琮。这个玉琮也非常的有来历,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武进博物馆讲解员 孙斌: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件玉琮,是我馆的镇馆之宝,称为十一节兽面纹大玉琮。它十一节呢,就是这个一个横截面,你可以点一下http://www.wjyanghu.com/yhw_app/hotspot/km7+7_app/2021-02-09/90205.html
6.浙江省博物馆与它的十大镇馆之宝作为省内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浙江省博物馆,馆内不仅文物品类繁多,年代序列也相当完整,包括极具地域特色和学术价值的河姆渡文化遗物,良渚文化玉器,越窑、龙泉窑青瓷,五代两宋佛教文物等等,更有如良渚文化玉琮、《富春山居图》、『彩凤鸣岐』七弦琴等国宝级珍品。 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07183.html
7.浙江: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特展开幕9月27日,蔚为大观——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特展于9月27日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隆重开幕。本次蔚为大观——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特展是“镇馆之宝”的集中展示,展览中的每一件(组)文物,都是浙江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佐证。如浙江省博物馆的良渚玉琮王,纹饰独http://www.ncha.gov.cn/art/2023/9/30/art_723_184413.html
8.会议第四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纪要南京博物院盛院长介绍到,南京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近现代博物馆,始终秉持着“提倡科学研究”到“图知识增进”的院训宗旨。南博依托科学考古发掘,院藏史前骆驼墩文化、宁镇北阴阳营文化、崧泽及良渚文化玉器丰富;无锡鸿山越墓、盱眙大云山和徐州土山汉墓出土的东周两汉玉器,极具江淮与南方特色;而唐代以后,以江苏为主体的江南https://www.njmuseum.com/zh/newsDetails?id=357539
9.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EveryTreasureTellsaStory(如果国宝会为拍摄该纪录片,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良渚玉琮王讲述文明起源的秘密和“神之徽章”的传奇,殷墟嵌绿松石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386820/
10.镇馆之宝请出列①十节玉琮:我沿长江而上丨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11月4日起,四川观察推出专栏“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之“镇馆之宝请出列”,聚焦省内长江沿线博物馆“镇馆之宝”,发掘文物价值、讲述历史故事,将万古长江、千载文明、巴蜀文化娓娓道来。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着一件珍贵文物,青玉温润如水,器身方圆规整,蜀地出土却并不似巴蜀产物,它来自哪里?走进“十节玉琮https://www.sctv.com/news/detail?id=1853287605781479425
11.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馆藏浙江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浙博镇馆之宝盘点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0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58件。那你知道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吗?本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馆藏,上榜的有越王者旨於睗剑、双鸟朝阳纹牙雕、良渚文化玉琮、《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彩塑https://www.maigoo.com/top/42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