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随着国家促居民消费、助经济增长系列政策颁布,以及国民外出游玩意愿逐步上市,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进入回升增长通道。同时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下,国内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国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支出日益增多,全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呈现加速扩容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已增长至3.58万亿元,同比增长75.49%。
关键词:产业链;发展历程;市场规模;政策;投融资;文旅+;康养旅游;红色旅游;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文旅融合是指将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和旅游产品,创造出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资源和旅游消费为核心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旅游与文旅融合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文化旅游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而文旅融合则是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通过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文旅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文旅融合可以推动文化旅游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创新和升级。另一方面,文旅融合可以增加游客对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市场现状
2023年,我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达到1280.4亿元,比上年增加78.6亿元,同比增长6.5%;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90.8元,比上年增加5.7元,同比增长6.7%。随着国家促居民消费、助经济增长系列政策颁布,以及国民外出游玩意愿逐步上市,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进入回升增长通道。同时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下,国内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国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支出日益增多,全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呈现加速扩容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已增长至3.58万亿元,同比增长75.49%。
三、投融资
后疫情时代以来,得益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显著增加,旅游市场显著回暖,国内文旅赛道投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文旅融合市场活跃度呈现上升态势。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以各大国企、民营文旅集团为投资主体的文旅融合建设项目超过150个,其中公开投资金额的项目共有105个,总投资额超过1320亿,投资额超过10亿的项目共有57个。
从地域上来看,云南、湖南、浙江等传统旅游产业强省签约的康养旅游项目较为集中,而广东、黑龙江等地则依托自身的气候、区位优势,签约了一系列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康养旅游项目,如温泉疗养项目、海岛旅居康养项目等。例如,2024年5月北京强佑集团在万山群岛投资海岛旅居康养项目,总投资金额达27.8亿元,融合医疗、养生、旅游等多元化服务,拓展“康养+旅居”消费新场景;同月,云南朋阳建设集团、红河大成房地产有限公司举行弥勒市朋阳康养项目签约,一期项目预计投资10亿元,打造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自然观光等为一体的康养旅居项目。
红色资源作为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而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发展而来的红色旅游,尤其受到银发人群的普遍青睐。2005年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将红色旅游纳入规划实施。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因此2023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加速恢复,红色旅游迎来新一轮热潮。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各省市因地制宜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拓宽红色旅游的内涵外延,加深游客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以文旅集团为投资主体的红色旅游重大项目共有5个,总投资额达77.2亿。从地域上看,广西百色、甘肃白银等革命老区成为红色旅游投资热点区域。
例如,2024年1月,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投资30亿,签约“壮乡红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以百色历史为背景,围绕民族文化、边关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建设涵盖文化休闲体验、城市文化新消费、避寒新度假的民族文化国际度假小镇。
此外,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也让红色旅游有了创新呈现方式。2024年5月,甘肃会宁县红色数字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签约,未来将建设包括红色文化体验区、数字科技创新区、文旅融合发展区等多个板块,实现文化、科技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宽红色旅游的外延。
四、发展趋势
1、政策引领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层面,均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特别是年轻一代和亲子家庭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对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市场资源。
2、科技赋能与数字化创新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旅游场景体验,还推动了文旅产业的业态创新和产品升级。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重现历史文化场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等,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此外,文博场馆、主题公园、艺术会等也通过VR、AR等技术创新,提升了游览体验。未来,随着科技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沉浸式+”文旅模式将成为发展新趋势,备受新时代消费者青睐。
3、跨界融合与产业联动
文旅产业将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例如,“演出+旅游”、“游戏+文旅”等跨界融合将不断涌现,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文旅产业还将与农业、体育、商业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联动和协同发展。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还满足了游客对个性化、深度化旅游体验的需求。
4、国际化发展与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文旅融合行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企业将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文旅融合也将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2025-2031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七章,包含中国文旅融合产业链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中国文旅融合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案例研究,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及投资策略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