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产业链图谱政策市场规模投融资及发展趋势分析:“文旅+”成为多产业发展“增效器”,加速促进文旅融合市场高质量发展[图]

内容概要:随着国家促居民消费、助经济增长系列政策颁布,以及国民外出游玩意愿逐步上市,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进入回升增长通道。同时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下,国内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国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支出日益增多,全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呈现加速扩容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已增长至3.58万亿元,同比增长75.49%。

关键词:产业链;发展历程;市场规模;政策;投融资;文旅+;康养旅游;红色旅游;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文旅融合是指将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和旅游产品,创造出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资源和旅游消费为核心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旅游与文旅融合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文化旅游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而文旅融合则是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通过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文旅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文旅融合可以推动文化旅游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创新和升级。另一方面,文旅融合可以增加游客对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市场现状

2023年,我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达到1280.4亿元,比上年增加78.6亿元,同比增长6.5%;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90.8元,比上年增加5.7元,同比增长6.7%。随着国家促居民消费、助经济增长系列政策颁布,以及国民外出游玩意愿逐步上市,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进入回升增长通道。同时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下,国内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国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支出日益增多,全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呈现加速扩容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已增长至3.58万亿元,同比增长75.49%。

三、投融资

后疫情时代以来,得益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显著增加,旅游市场显著回暖,国内文旅赛道投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文旅融合市场活跃度呈现上升态势。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以各大国企、民营文旅集团为投资主体的文旅融合建设项目超过150个,其中公开投资金额的项目共有105个,总投资额超过1320亿,投资额超过10亿的项目共有57个。

从地域上来看,云南、湖南、浙江等传统旅游产业强省签约的康养旅游项目较为集中,而广东、黑龙江等地则依托自身的气候、区位优势,签约了一系列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康养旅游项目,如温泉疗养项目、海岛旅居康养项目等。例如,2024年5月北京强佑集团在万山群岛投资海岛旅居康养项目,总投资金额达27.8亿元,融合医疗、养生、旅游等多元化服务,拓展“康养+旅居”消费新场景;同月,云南朋阳建设集团、红河大成房地产有限公司举行弥勒市朋阳康养项目签约,一期项目预计投资10亿元,打造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自然观光等为一体的康养旅居项目。

红色资源作为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而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发展而来的红色旅游,尤其受到银发人群的普遍青睐。2005年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将红色旅游纳入规划实施。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因此2023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加速恢复,红色旅游迎来新一轮热潮。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各省市因地制宜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拓宽红色旅游的内涵外延,加深游客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以文旅集团为投资主体的红色旅游重大项目共有5个,总投资额达77.2亿。从地域上看,广西百色、甘肃白银等革命老区成为红色旅游投资热点区域。

例如,2024年1月,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投资30亿,签约“壮乡红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以百色历史为背景,围绕民族文化、边关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建设涵盖文化休闲体验、城市文化新消费、避寒新度假的民族文化国际度假小镇。

此外,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也让红色旅游有了创新呈现方式。2024年5月,甘肃会宁县红色数字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签约,未来将建设包括红色文化体验区、数字科技创新区、文旅融合发展区等多个板块,实现文化、科技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宽红色旅游的外延。

四、发展趋势

1、政策引领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层面,均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特别是年轻一代和亲子家庭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对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市场资源。

2、科技赋能与数字化创新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旅游场景体验,还推动了文旅产业的业态创新和产品升级。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重现历史文化场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等,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此外,文博场馆、主题公园、艺术会等也通过VR、AR等技术创新,提升了游览体验。未来,随着科技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沉浸式+”文旅模式将成为发展新趋势,备受新时代消费者青睐。

3、跨界融合与产业联动

文旅产业将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例如,“演出+旅游”、“游戏+文旅”等跨界融合将不断涌现,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文旅产业还将与农业、体育、商业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联动和协同发展。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还满足了游客对个性化、深度化旅游体验的需求。

4、国际化发展与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文旅融合行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企业将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文旅融合也将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2025-2031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七章,包含中国文旅融合产业链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中国文旅融合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案例研究,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及投资策略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专题论坛历史类博物馆的数字化展陈:维度逻辑和路径如上海博物馆策划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综合每幅作品涵盖的作画时间和地点信息,以及所表现的主题,建立董其昌的生平线、行迹线、交游线,在地图上动态展示每一个内容,详细标注每一个信息,创造出更为直观形象的数字化展览体验;构建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NTcyOTY5NA==&mid=2247491423&idx=1&sn=49c40bf06a745cfde47272794aadd417&chksm=c1835a719c9290b681213bc087a913dc21cb31a7063a00bf9ba907152b5be3f68a1f9d10578f&scene=27
2.玛特宇宙:让文化遗产变得触手可及,当博物馆迁移到元宇宙时!文物当博物馆迁移到元宇宙时,文化遗产将变得触手可及,这一变革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下是对这一趋势的详细分析: 一、博物馆元宇宙化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元宇宙作为整合了多种新技术产生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博物馆作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I803KP0538ASUC.html
3.中国VR体感游戏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第一章、VR体感游戏行业相关概述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VR体感游戏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本章将从市场规模、用户基数、技术进步和未来趋势等方面,对中国VR体感游戏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详细分析。1.1 市场规模 2023年,中国VR体感游戏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1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197350654223927&wfr=spider&for=pc
4.2700亿元产值,虚拟数字人将成为文旅赛道新风向在政策、市场和资本的驱动下,诸多虚拟数字人火速出圈,尤其是在文旅业。2022年以来,国家博物馆推出新员工虚拟数智人“艾雯雯”,杭州市打造了文旅数字Idol“杭小忆”, 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宣布虚拟数字人“之”担任其“文旅推广大使”,青岛城市推荐官数字人“青岛小嫚”上线,以及湖北文旅厅于近日推出的虚拟数字代言https://m.thepaper.cn/renmin_prom.jsp?contid=22162350
5.2024一、艺术品市场管理人才市场现状 二、艺术品市场管理人才供需缺口 三、艺术品市场管理人才供给模式 四、艺术品市场管理人才需求前景 第九章 中国艺术馆发展分析 第一节 博物馆发展现状分析 一、博物馆规模现状分析 二、博物馆经营指标分析 三、文物商店经营分析 四、群众艺术馆数量 第二节 艺术馆改革创新分析 一、艺https://www.cir.cn/1/28/YiShuPinDeFaZhanQuShi.html
6.网络中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7.数字摄影中的超现实10篇(全文)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应用 作为一门热门学科, 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据统计, 市场上出现的906个虚拟现实应用系统中, 已经有36个应用于博物馆。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o4m014a.html
8.互联网如何改变我们的文艺生态新闻频道“完善的艺术电商市场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培养期,艺术电商必须有互联网思维,用单纯做生意的方式去经营容易出现不温不火的局面。在向观众普及艺术品知识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将展品主要划分为美术馆、艺术区、博物馆三块,今后将逐步扩大线上线下的互动,把多个点连成线形成面。”互联网及雅昌平台总经理曲振中分析说https://news.cctv.com/2017/07/23/ARTIiRVfwFoJftxi3y7jz7c1170723.shtml
9.国内“元宇宙”商标累计注册超3000次咖菲科技cocafe携手大唐西市博物馆,将于11月2日在蚂蚁链推出“大唐仕女”付款码皮肤数字收藏品,该系列以大唐西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粉彩女立俑》为设计原型,包含“大唐仕女”静如处子」以及“大唐仕女”“动若脱兔”2款数字藏品,将于11月2日10时、14时、17时,以及20时,分4批开放抢购。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89077-1.html
10.2023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议程发布陈 静 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 李永泉 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主任 卢嘉兵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 杨晓华 中国文化报周刊中心主任、日喀则市委副秘书长(挂) 吴晓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孙 晖 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秘书长 满兴远 中信国安集团文化顾问副编审,资深出版人、策展人 https://www.ici.pku.edu.cn/xzzx/bygg/1364330.htm
11.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精选十篇)摘要:文章探讨了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建构数字博物馆的关键—虚拟现实技术,最后,展望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网络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博物馆,因特网 参考文献 [1]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展示、复原和保护中的应用[DB/OL].http://bbs.arting365.er/tid-89878.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gmxwl3.html
12.2020博物馆日:让我记忆深刻的几个特色博物馆这几天谈了太多的5G、直播带货、下沉市场等热点话题,这两天恰逢5.18国际博物馆日,我们来聊点安静的内容。 这十几年来,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博物馆或者类博物馆的文化场所我大都去过,我曾徜徉在曲沃晋国博物馆梦回那个诸侯争霸的年代,流连于敦煌博物馆的西域文化,震撼于澄观艺术馆这样的私人博物馆也有如此多的顶级文物https://m.hexun.com/stock/2020-05-19/201380540.html
13.行业头条资讯(2022.09.20)1、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用好故事传承非遗 2、神州泰岳:天津壳木为神州泰岳带来的净利润已超过12亿元 3、迪士尼将在亚洲培养影视制作人等创作者,旨在扩充“迪士尼+”制作体制 4、改编动画大火,Steam上周销量榜《赛博朋克2077》回归第二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51443533&efid=o_kjk4KftYS5YSRkXbLFCA
14.虚拟现实+沉浸式交互技术→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近年来,不断探索将LED显示、全息幻影成像、VR/AR/XR虚拟现实、裸眼3D投影、沉浸式环境交互等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文化展示场景中,用现代科技让“沉默”的展品“动”起来,让“睡着”的文化“醒”过来。 虚拟现实技术 http://www.kltsa.com/Case-10747.html
15.大数据中国防疫博物馆展馆建设,VR虚拟国家公共卫生日施工规划西安一笔一画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展馆规划设计领域不断进取,一直致力于为各个行业客户提供整套、独特、专业的多媒体互动展览展示解决方案。公司策划并参与完成了博物馆、科技馆、规划展览馆、院史馆、荣誉厅、交易展览会等性展馆、临时展会、主题展之类的多媒体装饰布展工程,在房地产领域的电子沙盘等互动展示。 https://cn.trustexporter.com/cz6044959.htm
16.新消费日报奈雪的茶推出“喝茶送虚拟股票”活动;行程卡取消随着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宣布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开放博物馆和美术馆,携程数据显示,6月30日上海景区搜索热度较前一日增长近两倍;博物馆、展览馆等景区热度上涨超过300%。 目前,已有超80家景区在携程平台恢复门票预订或预约服务,上海本地景区门票预订量已恢复至今年2月同期的七成。 https://m.cls.cn/detail/1058452
17.基于VR技术的博物馆文物交互系统市场调研问卷历史项目免费模板基于VR技术的博物馆文物交互系统市场调研问卷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您对于数字化博物馆的感受是?(多选题) 有过数字化游览体验,感觉非常完美 有过数字化游览体验,但是感觉还不够到位 没有数字化游览体验,比较憧憬和向往 完全无所谓,数字化模式还是传统游览模式都没什么https://www.wenjuan.com/m/slp/NbeqIza/
18.敦煌研究院与腾讯深入合作,利用腾讯“博物馆”和“数字敦煌”的AR敦煌研究院与腾讯深入合作,利用腾讯“博物馆”和“数字敦煌”的AR、VR能力,使游客通过AR导览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数字敦煌”让一批敦煌艺术精品通过数字平台、数字展览、手机App等途径走出敦煌,走向世界。“数字敦煌”能够 1助力游客更深入了解敦煌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https://www.shuashuati.com/ti/65f9be9254c44bf1aea0424f317255aa.html?fm=bdbds49a5b676dacb3a78c646844a326a0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