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虚拟现实裸眼3D……新技术让博物馆展品“动”起来

中国文字博物馆“字里乾坤”数字化体验馆,通过数字化场景演示、AR/VR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示了汉字演绎过程。视觉中国供图

与此同时,各地博物馆积极应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VR)、裸眼3D等技术,创新展览、互动形式,让观众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之美。

虚实结合丰富体验

“戴上这个虚拟现实眼镜,可以‘穿越’到古代,看到过去大河村居民的生活场景。”在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一楼展厅的VR体验区,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刘奕畅介绍,观众戴上VR眼镜后,用手柄点击不同页面,就能看到大河村先民的生活场景。

在VR技术帮助下,参观博物馆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众不再单纯用眼睛观看展品,还可以“参与”到展出中,更直观地了解展品。

与VR技术带来畅游虚拟世界的体验不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叠加,给观众带来虚实结合的参观体验。

在成都博物馆,观众戴上AR眼镜走进展馆,看着感兴趣的展品,随后眼镜中便会弹出展品图片介绍与视频讲解。这使线上讲解内容与线下展品有机融合,显著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光影技术还原历史

鸟儿飞翔、花朵绽放、溪水流淌……走进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随着全息投屏“画卷”徐徐展开,高5米、长40米的数字长卷将600多年前的《富春山居图》生动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借助全息影像、裸眼3D等光影技术,沉浸式数字展览成为博物馆新的展出方式。观众站在展厅中便可“重回”历史现场,近距离感受古代文明。

“利用光影技术辅助展示,在当下已经十分普遍。我们在整个展馆100多个位点运用了多种最新的光影技术,包括OLED交互、裸眼3D等。”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介绍。

在郑州博物馆二楼的裸眼3D展示屏前,游客只需站在地面上标示的“最佳观看位置”,就可获得“呼之欲出”的视觉体验。

郑州博物馆管理中心主任杨建军介绍,运用裸眼3D技术,游客无需佩戴眼镜或者头盔等辅助设备,就可以看到3D图像。它打破了传统的展示方式,让观众可以看到展品更多细节。

目前,郑州博物馆已对5件馆藏精品文物进行裸眼3D展示。

线上观展足不出户

除了不断更新展示、交互方式,近年来我国许多博物馆借助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网站、小程序等平台办起了云上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将线下展览搬到线上,创新文物展示传播方式,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观众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够畅游文化海洋。

西安博物院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采用实时云渲染、生成式人工智能、3D高清建模等技术手段,将文物藏品转化为可虚拟互动的内容。例如,在以重要馆藏《辋川图》为基础塑造的元宇宙3D互动空间中,观众可以借助手机、电脑、虚拟现实设备等,进入线上元宇宙空间,化身《辋川图》中的人物,自由行走在王维笔下的辋川二十景中。每到图中一景,都会触发相应的图景介绍以及王维所写的诗词,一景一诗,相互映衬。伴随着画中美景和王维的诗词,观众可以在笔墨山水间,尝试体会王维当时的心境。

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动“智慧国博”建设。国博App、小程序、智慧导览系统的开发,让“云端国博”“国博云展览”“国博云直播”等活动成为常态。观众在云端就能欣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精品展览,近距离领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2023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新成果——中华文明云展试点上线。与以往展陈不同,该展览由我国博物馆界首个数智人艾雯雯担纲导览,引领观众沉浸式线上观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贺占哲介绍,中华文明云展是以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为基础打造的线上展厅。

“每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参观的观众都特别多。我们希望更多人在家里就能够看到这个展览,所以引入数智人艾雯雯,让它带领大家参观,会让观众感觉更亲近。”贺占哲介绍,艾雯雯既是一个虚拟角色,也是一个数智角色。研发人员利用数字孪生、骨骼绑定、动作捕捉等技术,让数智人拥有生动的表情与丰富的肢体动作,使静态的数字模型“活”起来,变成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与此同时,研发人员精准还原了展馆三维透视空间,利用三维与实景视频合成渲染技术,让艾雯雯“走”进现实场景。

艾雯雯可与馆藏文物产生神奇“感应”,具有让文物“活”起来的独特能力。除此之外,艾雯雯还拥有超强的自学和自适应能力,能够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与观众的互动技能。

THE END
1.线上敦煌艺术展览敦煌线上博物馆VR全景展示圆桌云展馆平台:提供线上VR博物馆制作在线VR全景展示:敦煌石窟艺术特展线上敦煌艺术展览:敦煌线上VR博物馆敦煌线上博物馆VR全景展示线上艺术展https://www.3dyz.com/product/2023063014242549.html
2.敦煌研究院与腾讯深入合作,利用腾讯“博物馆”和“数字敦煌”的AR敦煌研究院与腾讯深入合作,利用腾讯“博物馆”和“数字敦煌”的AR、VR能力,使游客通过AR导览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腾讯将助力敦煌,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让传统文化融入青年,推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互通。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 ) ①超越时空的局限,改变人们文化交流的途径 http://mtiku.zujuan.com/map/question-52813179.shtml
3.相约服贸遇见未来VR沉浸式感受“敦煌”数字博物馆领略汉代一是全球首发基于VR大空间平台的作品“敦煌”,通过头显设备实现多人同场景体验及社交活动,手势识别自然交互,叠加多重感官体验,提供强沉浸式体验,将数字艺术跨越时空在500平方米的空间内全新演绎,充分体现元宇宙技术与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二是联合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等单位,率先发布全国首个数字博物馆《汉时气象,一https://www.shifair.com/informationDetails/281095.html
4.天津博物馆目前,“VR天博”第二季在原有5个场馆的基础上又新增完成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明代王妃首饰展》、《天津博物馆敦煌馆藏文献展》等三个线上展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扫描二维码进入“VR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明代王妃首饰展》 扫描二维码进入“VR明代王妃首饰展” https://www.tjbwg.com/cn/collectionInfo.aspx?id=17917
5.比实地还带感!8座VR线上博物馆,好玩到不想睡觉!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index.html 图/携程图库 C-image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新馆建筑保留了原有老建筑西、北、南建筑立面,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https://travel.ifeng.com/c/8FMUpeAYc7o
6.穿越古代遨游敦煌,多个沉浸式VR体验项目分享近期,有多个博物馆以及景区开始设立沉浸式VR体验空间,让游客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当地深厚的文化历史,还可以“置身其中”来一探究竟,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https://www.urbanlight.cn/newsdetail/8aea2fa5-f853-b6c2-edd4-8da417ae2e90
7.VR融媒体奋斗路上“走心”文创让博物馆“走红”点击查看《VR体验丨透过文创 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从冰箱贴、纸胶带、丝巾,再到能吃的糕点、饼干,乃至进军彩妆界,近几年,国内不少博物馆推出文创产品,让高冷文物“活”起来,以焕然一新的面目出现在大众面前。 一时间,打卡博物馆成了潮流。借助着火热的文创产品,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https://news.cctv.com/2019/03/10/ARTI8H1G4EgDb2Z2dM1YD3mq190310.shtml
8.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博物馆通过将藏品的展览工作与AR技术紧密结合,实现展览工作的生动性。在国内,AR、VR等技术也被更多地应用到博物馆资源的藏品展览过程中。例如,2017年5月,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的“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览活动,选取了圆明园西洋楼、正大光明、勤政亲贤等 26个景区,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复现了“圆明园”的整体布局,给受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9.敦煌必打卡~敦煌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整体布局分一序厅和五个展厅。第一展厅两汉敦煌的大发展,第二展厅魏晋南北朝敦煌的继续发展,第三展厅隋唐时期敦煌的繁盛,第四展厅吐蕃与五代及宋、元、明时期,第五展厅清代对敦煌的开发。 一序厅、五展厅,大厅式与贯通式相结合,采取大场面、全景式,细节上求精,形式上求活。 一定不能错过https://m.dianping.com/review/872994090
10.敦煌:历史在VR中重生科技与文化完美邂逅澎湃号·政务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了“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游客戴上VR眼镜,穿越到1400多年前精妙绝伦的壁画世界,沉浸式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推出了8K沉浸式VR飞行体验,让游客无须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即可“翱翔”于敦煌上空,体验一场前所未有的“空中之旅”。敦煌市博物馆的XR交互体验项目也运用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42286
11.在同济“漫游”敦煌,用VR走进30个珍稀洞窟(附视频)在敦煌莫高窟中,每年仅开放10个不同时代的洞窟,其它因保护的原因不对外开放。而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VR虚拟漫游30个不常对外开放的珍稀洞窟。 近日,一个真实还原的敦煌莫高窟第3窟现身同济大学博物馆,参观者不仅可以亲身走进洞窟观看,还可以借助VR虚拟漫游其他30多个稀有洞窟。自同济大学的敦煌展于本月开幕以来,每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48500
12.VR体验引领敦煌旅游新视界前精妙绝伦的壁画世界,还能“飞升”到窟顶,身临其境参与壁画故事情节,沉浸式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推出了8K沉浸式VR飞行体验,游客无须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即可“翱翔”于敦煌上空,穿越千年时空,体验“空中之旅”;敦煌博物馆的XR交互体验项目也运用了VR技术,通过沉浸式体验方式让游客感受虚拟场景中的敦煌https://www.srdice.net/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5022
13.数字博物馆案例:数字敦煌.pptx这样一直延续到元代,经历千年,形成一座博大精美、无可比拟的历史画廊,称作“墙壁上的图书馆” 数字敦煌 【数字博物馆-数字敦煌】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三个部分,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研究等需求。运用测绘遥感技术,致力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等一切文化遗迹,以毫米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503/522101123000422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