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技术走进文化遗产领域拓展博物馆展示手段

原标题:从看不见、摸不着到可视化、情景化

2016年在澳大利亚展出的《纯净之地:敦煌莫高窟》AR展览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承、生生不息。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的特点,给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播增添了更多可能,为体验者带来强烈的在场感和参与感,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融入文博衍生品

AR技术赋予了博物馆和藏品以“活力”,使冰冷的藏品以鲜活的方式展现出来,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如今,文博类的AR卡片已出现在不少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中,如半坡博物馆AR卡片、兵马俑AR卡片、恭王府AR卡片、圆明园AR卡片等。用手机扫描这些AR卡片,即可在手机屏幕中获取文物的三维模型,以及附加的声音、文字和特效等,生动展示馆藏文物,同时可以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自己收藏或向小伙伴们展示,近距离地观摩与研究文物。

2003年,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推出了其第一部VR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通过手机等设备,观众可以从任意角度、全方位地观赏太和殿,“像鸟儿一样俯瞰故宫”。经过十几年的制作,《紫禁城·天子的宫殿》系列已累计完成7部作品,在位于故宫端门的虚拟现实演播厅播放,每天吸引大量游客。

拓展博物馆展示手段

“将AR、VR技术和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既不伤害文物,又为观众带来精度高、交互性强的文化遗产展示。”联想新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产品开发总监杨楠说。在山东周村,游客佩戴VR眼镜,不仅能参观大染坊、乔家大院、周村烧饼博物馆等8处景点,还能看到视频、图片等讲解内容,全方位感知周村的历史文化。据杨楠介绍,他们将周村景区信息定制化写入产品模块,通过VR、AR技术实现场景的自动识别、复原,将景区内容通过视觉、听觉技术全方位展现,游客即可产生“古今穿越”之感。

从静态陈列物件、面板图片、影片播放,到动手操作、观众参与。AR技术的出现使得博物馆观众可以在虚拟和现实的层面进行互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经针对来自中国的兵马俑展推出一款APP,通过AR技术,把展览地点扩展到特定的虚拟领域,观众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看到许多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但有助于了解兵马俑背景知识的景象。

2012年1月,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上线。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收录的博物馆也从原有的50余家扩充到约1500家。利用AR技术手段将实体博物馆搬到网上,通过音频讲解、实景模拟、立体展现等多种形式,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地观赏珍贵展品。同时百度也制作了28家VR博物馆,包括三星堆博物馆、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云冈石窟、中国园林博物馆等。

复原、展示“消失的”文物

在现存文物中存在大量易损文物,它们或多或少出现了脆化、脱色、剥落等现象,即使经过人工修复仍然很难用于研究与展示。利用AR技术可以化解文物保护与展示的矛盾,既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要,又不会加速文物损坏。

今年5月,《“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该展览借助圆明园数字复原成果,选取圆明园正大光明、勤政亲贤、方壶胜境、西洋楼等26个景区,通过“园居理政”“畅襟仙境”“西风东纳”三大主题,多角度复现“万园之园”的恢弘景色。并通过实体搭建与AR、VR等多种虚拟体验相结合,使观众在展厅中便可看到“再现”的历史场景,获得沉浸式的虚拟游览。

2001年因战争而被炸毁的世界文化遗产阿富汗巴米扬大佛,2015年在中国的文保团队的帮助下,进行十几个小时的光影还原。他们通过三维光影投射技术,一比一重现了巴米扬石窟群中53米高的大佛。

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数字动画、AR、VR等技术手段,使消失了近2000年的庞贝古城以数字化的形式“重生”,通过构建可视化、情境化的三维动画、虚拟古建筑场景、关键活态事件,并利用AR技术将这些数字内容叠加在现实的文化遗迹环境中,使游客能在庞贝古城的遗址中体验背后的历史情境。

THE END
1.ARVRXR沉浸式体验在艺术展览中的成功案例分享ar案例“消失的圆明园” 沉浸式艺术展:在深圳、南京等地都有相关展览。利用高科技 VR 技术,带观众沉浸式穿越到圆明园,领略古代文明的辉煌,探寻神秘的文化遗产,感受古老智慧的魅力。通过先进的三维技术,观众仿佛真的畅游在圆明园之中。 3、XR 技术应用案例: 美国波特兰艺术博物馆的《共生》体验:这是一个多感官 XR 叙事体https://blog.csdn.net/qianwenxuan/article/details/142953511
2.VR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此外,VR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教育,扩大博物馆教育的影响范围。 总结: VR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参观体验,提高了博物馆的教育、研究、欣赏等功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VR导览将在博物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https://www.3dwxb.com/problem/detail/467.html
3.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博物馆通过将藏品的展览工作与AR技术紧密结合,实现展览工作的生动性。在国内,AR、VR等技术也被更多地应用到博物馆资源的藏品展览过程中。例如,2017年5月,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的“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览活动,选取了圆明园西洋楼、正大光明、勤政亲贤等 26个景区,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复现了“圆明园”的整体布局,给受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4.AR技术在博物馆展呈中的应用过去十年AR技术在旅游、医疗、物流、工业等行业领域中异军突起。本研究希望通过剖析AR在这几个领域中的应用来启发此技术在博物馆展呈中的应用想象。 过去在旅游过程中,对于景点相关信息的查询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棘手的任务。AR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景点相关信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游客可以定制个性化旅游行程。在景点导航中,AR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1
5.AR,VR博物馆和全息博物馆的应用实例AR,VR博物馆和全息博物馆的应用实例 智能化展览馆展台上的透明罩子中,一件元代磁州窑白釉褐彩龙凤纹罐“悬浮”在空中,随着罐身缓缓旋转,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还能看到光斑。谁能想到,这是文物的全息虚拟影像!博物馆全息文物数字展厅是未来文物数字化的趋势。https://xaybyh.com/news/newsinfo/1.html
6.这十款iOS11应用带你入门AR增强现实技术–Mac玩儿法这款算是最早的一款 AR 应用之一了,用户只需拿着 iPad 或 iPhone 将摄像头对准测量物体,比如墙壁或门框,MeasureKit 的轨道模式可以自动追踪物体,连续绘制和测量物体的轨迹。MeasureKit 可以测量角度、人的高度、建立立方体模型、绘制曲线。 家酿电脑博物馆 https://www.waerfa.com/ios-11-ar-apps?ref=pricetag
7.AR和VR技术,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AR和VR技术,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2016年,对于那些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耕耘的 人们来说,无疑是兴奋的。在大量新头盔进入消费市场的同时,VR和AR的应用范围也在慢慢扩大。这不,有不少博物馆中也应用了这 两种技术。那么,技术和文化的联姻如何带来颠覆性的体验?今天, 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VR技术与https://m.renrendoc.com/paper/124164665.html
8.全球经典案例:AR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前沿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给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更多、 更好的应用手段和技术,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经典的案例。 1.文博创意产品 AR技术赋予了博物馆和藏品生命,使得冰冷的藏品以鲜活的方式再展现,寓教于乐,具有很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view&aid=15130
9.VR/AR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发展与思考近年来,随着各地学校VR/AR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VR/AR教育应用已经从概念逐步走向落地。因此,在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将VR/AR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VR/AR概述 VR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高度交互的三维数字媒体环境,用户能够感知虚拟环境,并与环境中的对象交互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21.htm
10.凡拓创意隐藏的VR/AR技术应用引领者【凡拓创意隐藏的VR/AR技术应用引领者】凡拓创意是华南最大的多媒体展馆工程、3D及特种影片、多媒体展示应用、4D/5D体验馆工程等综合服务提供商,是国内“数字多媒体行业”的推动者。作为国内数字展示创意领域的领导者,公司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VR/AR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储备,截至目前,公司的VR/A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虚拟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60920665376883.html
11.VR/AR教育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1Featured Article 特稿 VR/AR 教育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 蔡苏 1,2? 张晗 1 (1.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 北京? 100875; 2. 北京师范大学? "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北京? 100875) 摘? 要:随着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前沿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VR/AR 学习环境推动越来越https://aic-fe.bnu.edu.cn/docs/20181128104855349923.caj
12.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博物馆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嘲3.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 扩展展览空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扩展博物馆的展览空间,使参观者能够浏览更多的展品和场景,而不受实际展览场地的限制。通过虚拟展览,博物馆可以展示珍贵文物、远程文化遗产和无法亲临的场景,提供更丰富的展览内容和选择。 https://www.zhihuilvyou.com/?p=2774
13.VRAR技术究竟能为艺术展览带来什么?VR观展将成博物馆互动新趋势 AR不是新技术,2013年春晚舞台布景中就有应用。2016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展会上也曾展出虚拟场景加上虚拟人物的技术。“实际上把虚拟场景替换成摄像机信号,在这之上再加入摄像机信号追踪,就可以称之为AR了。去年年中,我们已经将这类型的节目应用于广电领域。”某科技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46303
14.VR虚拟现实开发制作北京灵境创艺是国内优秀的VR技术服务商,专注于拓展VR行业应用,VR AR内容定制及创新,目前已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公共安全、智慧博物馆、智慧旅游、企业展厅、房地产、家装、主题乐园等领域。灵境虚拟现实解决方案支持国内外各种模拟器,电子沙盘、VR设备、动作捕捉、光学追踪等先进设备。https://www.cbdam.com/xmjc/Virtual%20Reality/2018/0116/839.html
15.AR科技馆应用方案,博物馆AR导览价格,深圳华锐视点因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并逐渐被应用到线上展馆展厅建设工作中,导致改变了展品面向观众展出的方式。经过实验数据现实,传统博物馆陈列方式已经过时,而VR/AR技术的时尚潮流已来临,为展馆展厅提供线上解决方案。在ar技术细分领域当中,世界各地的人都能通过ar技术在家就能“实景”参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https://vrnew3d.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305054738.htm
16.当我们还在讨论AR,国外已经用它看展览了灵感早读爱范儿这篇小文章不会在技术上做过多阐述,而是想谈谈增强现实在博物馆教育中的作用,尤其是现今的设计是否很好地触发参与者情感这一方面。 这些博物馆都用 AR 做了什么 AR 技术给现实加了一层虚拟维度。相较于广泛应用于电子游戏里的虚拟现实技术(VR),AR 并没有完全把体验者隔绝在虚拟环境里。 https://www.ifanr.com/app/782514
17.曲面全息投影ARVR全都有,今后参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是这样在本次陈列升级中还有一大重点是,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了一个专门打造的约200平方米的“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本文前述提到的曲面、全息投影、AR、VR在这里面观众全都能零距离体验到。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正面是一幅还原抗战时重庆主城的油画。“精神堡垒”、“国泰大戏院”等地标都在其中清晰可见。当灯光暗下去https://www.cqcb.com/entertainment/2018-09-03/1063993_pc.html
18.2017中国3D&VR年度盛典盛大开幕:5G时代开启多样性嘲应用,大IP科技为文化艺术赋能,总有许多创意的火花在古老文明与互联网思维模式和新技术的碰撞中产生。故宫博物馆资料信息部苏怡副主任在年会上分享了《故宫开始在博物馆VR技术应用方面的探索》,深入介绍拥有600多岁的故宫邂逅网络和VR,超级IP走出深闺高阁,包括沉浸式剧场VR、“CAVE”VR体验以及基于互联网的VR、通过VIVE头盔的VR等https://www.fromgeek.com/news/141552.html
19.虚拟现实技术的论文(精选6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CG)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https://mip.ruiwen.com/lunwen/110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