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03重庆

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已经开始涉足文化领域并大范围应用。

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功开启美国数字图书馆时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将数字技术带入全球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中;1995年,欧美区域的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数字化存储项目,进一步将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化。

世界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也为我国博物馆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应用方面,我国紧跟世界步伐,博物馆数字化浪潮可以追溯至1998年8月,河南博物馆成立了首家国内博物馆互联网网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博物馆先后建立互联网网站,标志着我国博物馆“触网”拉开了序幕。

▲国宝数字体验展“东方智美”|数字上釉互动,体验华夏釉彩技与美

伴随社会与博物馆理念的变化,新技术渗透到博物馆展览、演绎和研究等多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智慧博物馆在业界也得以快速发展。

智慧博物馆是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成果,处理收集关键信息,实现博物馆传播展示的全面提升。通过技术革新,博物馆带给参观者的体验感受更为直接,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加强,博物馆从被动的技术推动转变为主动引导技术应用。

同时,国内学者结合智慧博物馆的实践运营,从不同维度进行现状研究,将演绎博物馆学与新技术时代背景相结合,提出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公众的体验感受度,并以虚拟复原为例,通过操作设备的辅助,参观者与展览物品的“交互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数字敦煌”线上博物馆以3D全景展示10个朝代、30个洞窟

知识图谱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强大的语意处理和互联组织能力,使博物馆文物散落在各方面的信息点形成“串联”。知识图谱可以实现丰富的知识表达、开放互联的服务,可以通过精确语义检索、知识问答、关联挖掘、可视化呈现等方式应用到文物的展览过程中。

基于历史文物的知识图谱资源,构建跨馆界、国界的文物知识图谱。

AR、VR、全息投影技术在文物展示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藏品管理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藏品出入库人员进行一对一的管理,记录藏品出入库人员的行为信息,提高藏品管理安全。例如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建立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可以监测开放洞窟的温湿度变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使用视频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文物管理工作的智能化;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量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电子门禁和观众流量控制系统、博物馆智能导览系统和其他智能服务系统等。

5GAI在观众导览方面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及在众多行业中的应用,尤其是科技大公司的推动,5GAI技术在博物馆开始显示出重要性。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工作,通过训练计算机提供系统思维的能力,让计算机完成部分智力工作,模拟人类智能行为。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集中在智能导览、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方面。在文化遗产复原方面,百度公司在2018年启动了一项AI计划,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更多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为直观、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用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准文物拍照,兵马俑可以自己“开口说话”,同时让观众在100米之外就可以看到盔甲上的“文物”;2018年,Google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30000张图片进行自动识别,并将图片做成博物馆展览的互动档案。

3D打印在藏品巡展和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

藏品巡展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珍贵藏品的展览也对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常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为了保存、恢复文物的艺术信息和历史原貌,缓解或者终止文物病害,必须定期对文物进行修复工作。在藏品巡展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文物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这也为文物的日常保护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

3D打印,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已经在国外博物馆的藏品巡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美国PeaboyEssexMuseum(PEM)博物馆在全国巡展过程中,采用该技术复制了ThomasHartBenton的艺术品,该黏土模型可以让观者亲手触碰,以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也由于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珍贵藏品在巡展中的易碎性、安全性等问题。先进信息技术同样应用到文物保护科技领域,2017年由敦煌研究院联合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共同完成“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3D模型同样可以应用到文物遗产的结构模型方面,例如由南非开普敦大学教授汉斯·卢瑟发起的“扎玛尼计划”,通过这些技术制成了遗产地的3D模型、剖面图、平面图、正视图、全景图、全景游览、动画,以及能够精确反映遗产地物理结构、周边地形环境和建筑结构的VR模型。

VR、3D打印、手机移动客户端开发等新兴技术的涌现已经让数字博物馆衍生出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并进入智慧博物馆形态。其突出表现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网络将藏品内容信息化,利用信息化在博物馆与信息化之间建立桥梁,为博物馆宣传、教育与研究的功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信息化工作是博物馆运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提高文物博物馆单位活用文物资源的积极性。

2018年5月3日,上海博物馆建设完成全面基于数据的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上海博物馆的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上海博物馆数据中心,是以数字化为技术手段,基于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开发的数据分析和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以博物馆管理为核心,在流程管理过程中,将人、馆、物等数据实施分类管理。在数据采集方面,该系统主要涵盖上海博物馆的藏品、观众客流、新媒体传播、展览区观众的行为、文创产品的销售数据等内容,并涵盖博物院的收藏、研究、传播三大功能的基本面;在数据应用分析方面,该系统主要对博物馆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精准分析,并且通过可视化的形式给予准确、形象的表达。

AI智能服务导览:湖北省博物馆掌上智慧博物馆App

MR新技术体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化管理平台

混合现实技术(MR)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AR,将虚拟环境中的物体呈现在现实场景中,将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与用户联系在一起,搭建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增强了用户体验的真实感。通过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的共存性,增强两者的实时互动性。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MR技术应用到清末时期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中,观众通过HoloLens全息设备,可以置身于清末时期的重庆街道,“游览”在街道、店铺、码头等场景中,通过虚实内容的相互结合与互动,理解文物内在的故事,从而提供了全新的交互式参观模式的范本。在MR技术带来的场景中,有效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沉浸在文化科技的新奇中,实现与浩瀚文化历史的“对话”,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带来了全新体验。

让布展轻松便捷:浙江省博物馆智慧自主策展应用系统

博物馆的展览一方面受制于馆藏文物不够丰富,另一方面也缺乏对已有馆藏文物的盘点、梳理与解读,大量文物仍处于“待开发”状态。随着策展团队专业性的提高,博物馆是否有策展能力对该馆的展览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策展理念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相较以往更注重展览的人文体验,更加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学术的知识性、趣味性与传递性的融合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博物馆展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利用新技术可以提升展览运营质量,改善观众参与体验。浙江省博物馆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开发智慧策展应用系统,将“展览”与展览边际“展览”工作模式在展览的延展项目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提高策展的科学性,该馆展览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智慧博物馆的现状特征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信息数据集,通过网络将藏品内容信息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利用信息化在博物馆与信息化之间建立桥梁,赋予博物馆新时期的发展意义,为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与研究功能提供技术基础。

当前,我国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探索国内博物馆信息化管理已经取得成效,从而为智慧博物馆建设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基础。智慧博物馆发展现状呈现以下三方面特征。

云计算应用于整体运营,实现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

在传统博物馆的整体框架中,云计算在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与利用的全过程中,为博物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与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日益深入地应用到社会生产过程中,通过存储服务器,形成计算资源,可以被所有的云用户共享使用。

人工智能应用于展陈导视,实现博物馆的智能升级

AI与博物馆融合推进了博物馆发展,让观众与文物可以更加轻松地“对话”,博物馆的管理更加智能化,尤其是随着机器人技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超级AI的发展和应用,博物馆朝着人工智能大步迈进。

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工作,通过训练计算机提供系统思维的能力,让计算机完成部分智力工作,模拟人类智能行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到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集中在策展陈列、智能导览、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方面。人工智能的到来为博物馆注入新的元素,博物馆也由以往的被动式适应发展转变为自主学习、智能控制、主动探索。

数字化信息采集应用于文物管理,实现文物多方位展示

数字化信息技术是对博物馆藏品信息进行数字化的手段,包含二维高清数字化图像采集和三维数字化采集两种技术。

二维数字化采集主要是针对图书古籍、画稿文献等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主要有三维结构光扫描、三维激光扫描及近景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许多博物馆都使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文物信息进行采集。内蒙古博物院建立了三维藏品数据管理系统,甘肃省博物馆对丝绸之路部分文物进行了三维数字化采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直在进行兵马俑三维模型的数字采集工作,对兵马俑一号坑的陶俑进行了三维数据的采集建模,录入数据库,并借助数据库系统实现兵马俑在线上的三维立体展示,实现文物测量等功能,为文物展示、保护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文物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遗产,每件文物背后都蕴含文化知识内涵,通过新技术,构建为社会、观众认知文物信息的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及文化发扬光大,是智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

以知识图谱技术为重点,实现博物馆数据的智慧融合

后期要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文物资源的数字化过程中,通过拓宽文物信息开放渠道,加大开放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公布博物馆的收藏文物信息

数据,增加公众了解馆藏的途径,提高公众参与度,满足群众参与的多元化需求。

以数据可视化为基础,重新定义博物馆的收藏和展陈理念

随着观众对知识深度的渴求和了解,博物馆将成为文化知识需求的重要供给载体,这也对博物馆建设与展示过程中所应用先进科技手段的进一步提高提出要求。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博物馆的收藏和展陈理念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完善,博物馆藏品的展览形式将会更为多元化,将展品的实物与电子信息相融合,将会进一步丰富向公众传达的藏品信息内容。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日益完善,博物馆藏品的趣味性、可视性将会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公众直观了解藏品传递的信息内容。

以用户画像和互动式交流为依托,全面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除了博物馆自身,推动博物馆向大众化方向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力量是科技大公司。科技给博物馆和公众的连接带来一场革命,移动互联网、AR、VR甚至是人工智能,都被用于提升公众的参观体验。在收集展览对象的基础数据信息以后,形成用户画像,分析展览对象的基本特征与个性化需求,提高展览推送信息的精准性。

通过预先对展品信息的收集和学习,它可以回答参观者提出的许多问题,从历史到创作技法,甚至还包括和当代事件的联系,这么做的好处是,仿佛真的可以让展品“开口说话”,并且通过互动体验吸引更多人参观博物馆。

THE END
1.探索科技赋能博物馆,引领3D线上博物馆进入“VR虚拟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为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展示方式。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观众。而如今,随着虚拟现实(VR)科技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线上博物馆也进入了“VR虚拟时代”。作为重庆新信事达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深入探索科技赋能博物馆的可能性,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3D线上博物馆。 http://chongqing0312858.11467.com/news/5576374.asp
2.博物馆数字化工程:重塑文化遗产的新篇章博物馆数字化工程:重塑文化遗产的新篇章 在信息时代与数字社会的持续演进中,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守护者,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博物馆数字化工程,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与传播方式。本文将深入探讨博物馆数字化工程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展示数字技术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294967504343040
3.2017年第一季度ARVR销量并不出彩投资暴跌八成导读:VR/AR硬件的销量并不出彩。不少VR硬件公司已经出现裁员、倒闭,早期进入VR行业的暴风魔镜在2016年10月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公司团队从500人裁减到300人;Facebook旗下的Oculus已经关闭了200个VR演示店中店。 5月1日,市场研究公司Crunchbase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全球VR/AR的风险投资额只有2亿美元(共有26家公司获得https://www.bcioqpgw.cn/bai-jia-dian/362464.html
4.解释:元宇宙虚拟展厅,实时解答解释落实vy37.49.02热文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元宇宙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前沿概念,正逐步从科幻走进现实,它构建了一个平行于物理世界的虚拟空间,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而元宇宙虚拟展厅,作为这一新兴领域的璀璨明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引领着展览行业的深刻变革,本文将从元宇宙虚拟展厅的概念、技术实现、应用场景、https://blog.internet-dexi.cn/post/3394.html
5.VR大空间,要避免成为一小撮人的狂欢!对于VR大空间来说,最可怕的状况是像VR头显一样,无论如何努力,只能一直停留在小众人群之中,成为一小撮人的狂欢。 在新鲜感之后,如今迅速成长的VR大空间市场,种种弊病正在显露,在接下来的道路上,想要真正走向成熟,就必须直面困难,否则,VR大空间将又是一个短命的“阿斗”!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157121127
6.智慧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案(AI5GBIMVR等技术赋能).ppt智慧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案(AI、5G、BIM、VR等技术赋能).ppt,* 20000流明的国际标准超亮度数字3D投影成像系统;3D数字影像对位校正系统; 数字3D影片播放控制系统;5.1声道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 数字国际标准超高清多通道影片; 数字3D立体墙体秀 - 2.1 核心场景 - 博物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24/5012200224004220.shtm
7.当下博物馆数字化互动展厅对参观者体验的影响和发展建议——以价格昂贵(168RMB单人)客服指引不到位,游戏过程有错漏VR场景粗糙,无观赏性导致参观者头晕不适还有什么补充的嘛? 10. 您如何评价12K微距看国宝(大型屏幕投影装置)? (优缺点或许可以分开论述嘛) 11. 您如何评价青铜馆2楼的触控屏幕? (优缺点仍请分开论述 多谢) 12. 您可以谈谈在其他博物馆看到的数字化互动项https://www.wjx.cn/xz/259402867.aspx
8.数字摄影中的超现实10篇(全文)数字摄影中的超现实 第1篇 数字博物馆和博物馆网站在描述博物馆时缺乏真实性、形象性, 通过虚拟场景可以恰好弥补这一缺点。通过将虚拟展厅嵌入到网站内, 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博物馆展厅的布局和结构, 避免了博物馆许多不利因素的约束, 如周围环境的嘈杂、信息资源的匮乏、长时间排队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是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o4m014a.html
9.VR数字博物馆的优势及功能介绍元居科技虚拟现实(VR)数字博物馆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博物馆展示方式之一。通过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VR数字博物馆能够让观众以更真实、更立体的方式体验博物馆展品,同时便于展馆展出大量珍贵文物。 一、VR数字博物馆有以下几个优势: 1. 技术先进:VR数字博物馆通过使用大规模仿真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1449.html
10.数字虚拟博物馆设计搭建智慧博物馆建设网上3D虚拟博物馆制作平台:提供线上VR博物馆设计,数字虚拟博物馆搭建,全景式数字博物馆建设方案规划书,数字沉浸式博物馆案例的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线看云上博物馆https://www.3dyz.com/product/museum.html
11.VR数字博物馆(仿河南博物院)毕业设计总结vr作品设计的总结以河南博物院为仿建对象的VR数字博物馆项目演示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3411u7xi?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e77990d8c8f784e2e5b92e3ec84a9e70 目录 课题简介 相关技术 实现功能 课题简介 利用VR技术将博物馆的整体规模、综合概况、馆内文化、典藏珍品一一呈现; 通过https://blog.csdn.net/qq_43306456/article/details/125467889
12.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数字博物馆则是指将实体博物馆的展品、设施、活动等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虚拟内容,观众可以通过网络或移动设备进行参观和互动的博物馆。二、智慧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的优缺点1、智慧博物馆的优缺点优点:智慧博物馆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效率,优化观众参观体验,例如通过智能导览系统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参观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553958363
13.博物馆体验及VR数字化转型意愿调查历史项目免费模板设备存在卫生隐患 画面不清晰 沉浸感不强 身体产生不适(如有眩晕感)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 其他 若博物馆推出VR体验技术 我愿意前往博物馆体验 ★ ★ ★ ★ ★ 我愿意向别人推荐该博物馆 ★ ★ ★ ★ ★ 对于博物馆VR数字化转型,您有什么建议? ___ 相关模板博物馆体验感受 https://www.wenjuan.com/m/slp/yQrqAb6/
14.市博物馆VR数字全景展厅上线没时间实地观展?展览没看够,想“二刷”?为了拉近与广大市民朋友及各地游客之间的距离,市博物馆于近日正式推出VR数字全景展厅,让参观者足不出户就能“云游”展览。 据介绍,市博物馆此次推出的数字全景展厅涵盖四个常设展览,综合利用高清全景、HDR融合、HTML5、多媒体互动及VR技术,最大限度还原真实展厅风貌。打破时空https://www.jynews.net/newsWeb/toDetail?desId=192798
15.展厅设计公司企业文化墙设计制作博物馆校史馆规划建设勋宇博展展览展示有限公司20多年项目经验,业务涉及展厅设计制作搭建与一体。展览展示展会中展台设计搭建工程公司、咨询17343181073企事业单位科技概念展厅设计制作、文化形象墙设计制作、党建展厅文化墙设计、活动运营裸眼3D大屏及虚拟数字展厅,vr虚拟现实工装家装及一体http://www.xunyu-bj.cn/
16.基于均衡认知负荷理论的VR数字博物馆界面设计方法研究Research on VR digital museum interface design method based on balanced cognitive load theory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 摘要 文章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现有VR数字博物馆中的认知负荷问题,由于空间信息量大、交互方式单一等,用户容易出现认知负荷超载或不足的情况。其次,通过用户体验与访谈http://cstj.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00002GGHL1407JP0MJDO6JP1MFR
17.实物三维建模3D建模VR全景制作文物数字化保护多终端跨平台展示,有别于传统文博需要线上预约,线下逛展的模式,文物数字化创新以“文化资源+3D技术”为切入点,凭借混合云承载“3D展品+实景or虚拟的VR线上展厅”,让博物馆可以在PC、iOS、Android等多端可见。 珍贵文物的三维数字化对于提高文物的保护、研究、展示及合理利用,发挥文物的社会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ttps://www.plucc.com/
18.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博物馆通过将藏品的展览工作与AR技术紧密结合,实现展览工作的生动性。在国内,AR、VR等技术也被更多地应用到博物馆资源的藏品展览过程中。例如,2017年5月,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的“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览活动,选取了圆明园西洋楼、正大光明、勤政亲贤等 26个景区,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复现了“圆明园”的整体布局,给受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19.省地博推出VR博物馆!今天,动静直播这场嘉年华→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9:00,贵州主会场——跨界融合嘉年华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省地质博物馆举行,活动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在启动仪式上,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还会推出3个数字产品:以魔术的方式向大家展示3D数字打印、VR视频、元宇宙博物馆的魅力,馆内还设有VR体验区,让大家沉浸式体验观展的乐趣。https://www.gzstv.com/a/44d8998c9d7e4cc49dc450760cdf4517
20.展览VR3D/虚拟旅游旅行/国际虚拟博物馆/国际虚拟美术馆/数字中国虚拟博物馆/中国虚拟美术馆/全天美术馆 MUSEUMcn.com 中国第一个实用意义上的虚拟博物馆!虚博世界。多元宇宙结点,无门槛元宇宙。设计实验室。数字艺术品。虚博贝。足不出户,免费参观!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VR3D预展。开馆首展:2008第二届21ART全国艺术家http://www.hsxsh.pudong-edu.sh.cn/infoweb/item-detail.aspx?newsid=3745
21.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梅澜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 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 科技的力量 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 百年巨变——雕塑作http://m.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22.VR视频拍摄360环物VR互动漫游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展厅山西小宇宙科技十年来专业为企业提供VR全景拍摄、VR全景展示、VR全景制作、VR直播、VR虚拟展厅设计搭建、数字人及VR技术支持等服务,线下多媒体展厅设计施工、电子沙盘、投影融合互动、折幕弧幕动画、三维地形建模、虚拟现实、航拍测绘、倾斜摄影、正射影像等。助力企业品牌http://www.sxx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