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四川遭遇高温天气,但喜欢逛博物馆的朋友热情依然不减:去川博“竞技”、到成博“碰瓷”、在三星堆“玉见”、赴金沙“赶海”。这个夏天,市民在四川各大博物馆里避暑纳凉,一眼千年。
谈及四川博物馆行业发生的巨变,四川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段炳刚感触颇多:“十年来,四川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成绩显著,有目共睹。四川的博物馆数量更多、覆盖更广、类型更全、质量更好、服务更优、影响更大、国际交流更多,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成博“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资料图片)
四川古蜀文明特展亮相罗马。(资料图片)
博物馆数量陡增
3家博物馆综合影响力入选全国前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放眼世界,凡是发达的地区或者城市,一定会有丰富多彩的博物馆。如今,博物馆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区域发展、文化助推的方向。
有一组今昔对比的数据,可以切中四川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脉搏:十年前,全省只有227家博物馆,现在已多达408家,随着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成都博物馆、宜宾市博物院等一大批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拔地而起,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在建设之中,四川博物院新馆正在规划选址,博物馆的数量排名从全国十几位上升至第四位;十年前,四川只有5家国家一级博物馆,而今,随着成博等的加入,一级馆数量增加至12个,排名全国第四;十年前,四川只有自贡·中国彩灯博物馆这一家“国字号”,而今4家“国字号”博物馆交相辉映,数量位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
无论是全省每年开放的展览数量、参观人数、社教活动的场次都在十年间倍增,还是文创产品的销售额经历从无到破亿的蝶变,四川博物馆的影响力日益增长。今年5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瞭望东方周刊》等发布《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入选综合影响力前十,四川成为全国入选最多的省份。
观众在四川博物院观展。(资料图片)
宜宾市博物院吸引众多观众前往观展。(资料图片)
优质展览水准高
连续4年获评全国“十大”
这既得益于考古新发现的不断丰富、研究的不断深入、展览理念更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也得益于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财政资金的投入,与十年前比较,如今的展览更加主题鲜明、价值突出、引人入胜,更能形象生动地展现历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三星堆再醒惊天下,这些考古新发现及最新学术成果被融入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博物馆采用多种艺术手法、重新规划设计动线,大幅提升了参观者的体验感。正在调整中的四川博物院通史展,完整地呈现四川的历史图景,“远古四川”展览体现了较高艺术水准。
小朋友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资料图片)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设计概念图。
古蜀文明全球“出差”
国际交流日益普遍
2018年,阿富汗古代珍宝文物展亮相成博,受到热捧。流动的珍宝牵动人心,每天观展人数过万。这是四川启动的“一带一路”沿线世界知名博物馆交流展览计划的首展。
当越来越多的国外博物馆到四川举办展览,与此同时,四川以文物为媒,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其中,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四川一张亮眼的外交名片。
2013年,三星堆参展意大利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举办的“早期中国(公元前3500-前221年)—中华文明系列展”;2017年,三星堆古蜀文明惊艳亮相西班牙马德里,之后赴美国、摩洛哥等国家展出;2019年,“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亮相意大利,带领大家感悟古蜀先民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如今,四川博物馆的国际交流日益普遍,优质的异域展览请进来,神秘的古蜀瑰宝走出去,博物馆不仅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载体,更成为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殿堂。
博物馆优化服务
延时开放受欢迎
8月12日,市民刘女士晚饭之后,带着孩子前往川博,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趣味运动会。他们参观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体验了投壶、捶丸、木射等社教活动,夜游博物馆,其乐无穷。
这是四川的博物馆推出延时开放服务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四川各大博物馆不断优化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智慧导览、线上预约、信息推送、流动展览等日益普及,延时开放受到广泛好评。
博物馆的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文化供给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各地游客的欢迎和喜爱。
作为一名博物馆行业的从业者,段炳刚见证了四川博物馆事业的熠熠生辉;作为一名热爱逛馆看展的市民,他也从博物馆中获得了幸福感。
博物馆事业肩负挖掘、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如今四川的博物馆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对此,段炳刚倍感欣慰:“我想,这些变化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广泛支持,离不开全省博物馆行业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希望下一个十年,四川的博物馆事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