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如画——来自长征出发地长汀宁化的红色信仰报告

新华社记者谢良、刘斐、陈弘毅、吴剑锋

这是一次生命的伟大远征——

福建长汀誓师西征的红九军团,宁化出发的红三军团第四师、红一军团第十五师等将士们,虽不知此去何方,但他们有一个信念:“改造中国”;

把一切献给红军的苏区百姓,有一个心愿:“胜利了红军就会回来”。

这是一次信仰的伟大胜利——

黑云压城城欲摧,他们坚信:“跟着党才有出路!”

长征万里雄关道,他们坚信:“革命最终会成功!”

相信就是力量,信仰就是力量。

这是6月18日无人机拍摄的长汀县城全景。新华社记者李任滋摄

今天,走进长汀、宁化,无须刻意寻找,就能感受到:当天色还是黝黑时,他们信仰的翅膀,已迎着曙光飞翔。红土地上,风展红旗如画。

信心,令他们矢志追随

中复村观寿公祠前,“红九军团长征二万五千里零公里处”石碑静立无声。

一队身着红军军装参观的队伍,整齐划一拾级而入公祠。时光仿佛回到1934年9月30日。

位于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的观寿公祠(6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正是秋天,稻浪金黄。而炮声正隆。红九军团誓师大会前的歌声特别嘹亮,当天许多村的赤卫模范连、少先队补充加入。

送行的村民路过战士身边,就顺手把鸡蛋、苞米塞进他的口袋;有的妇女赶了十里路,寻见丈夫红着眼说:“我不是拉你回家的,好好干,等你回来”……

十送红军,为何不舍?踊跃参军,舍家为何?

6月17日,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观寿公祠前,媒体记者在重温当年红军长征前的场景。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一担担沾着泥巴的鞋可以作答——

出发前,区、乡苏维埃政府干部挑来群众送来的一担担布鞋、草鞋,战士们好奇,许多鞋上怎么还沾着泥巴?

原因让战士落泪。听说红军又要出征,老百姓从脚上把鞋脱下来,交给村里的支前队。他们说:“鞋来不及做了,把这些穿过的鞋拿去吧,行军打仗少不得。”

一双沾泥的鞋,丈量出军民的鱼水之情。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亲眼看到,红军把他们从地主、民团、国民党军的压迫下解救出来,能不拥戴?他们相信,这的确是一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队伍!

长汀县红色文化讲解员赖光耀的奶奶,亦是送行百姓其中一个。红军长征前,她每天要挑两担粮食、物资,走60公里路,在主力红军长征后,又为当地游击队运粮。“年轻时走路用膝盖太多了,结果奶奶才60多岁就走不动路了。”

60公里,两条腿。在拥戴的人面前,何惧更长的路,更高的山?他们相信,一颗红星就是一个希望!赖光耀说:“朴素的情感让他们就算一命换一命,也要报答红军。”

6月17日,记者们列队行进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的红军街(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中复村红军桥头的一道刻痕见证——

这是一条红军招兵的最低门槛:一支长枪加一柄刺刀的高度,大约一米五。这样,可以确保新兵背起枪,走上战场。

红军桥上的一幕,在战士钟根基此后战斗生涯里一直难忘。行至红军桥,向于都集结时,钟根基和16个同村发小齐刷刷地跪地起誓:“谁活着回来,就要替死去的兄弟尽孝!”

20多年后,钟根基解甲归田,履行起昔日的誓言,无论本村还是邻村,他都去帮助入殓抬丧,直到耳聋背驼抬不动了为止。

在长汀,在宁化,参军的儿郎,少有人生还。即便是这样,许多身高不足的少年在鞋里垫上报纸,在鞋底绑上几层草,甚至晚上偷偷改矮刻痕,以达到参军标准。

这是生命的丈量,面对红军的召唤,他们选择投身革命,向死而生,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他们于水火,只有跟党走才有出路。

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处长钟兆云说,苏区的老百姓哪怕不大懂革命大道理,也都愿意相信红军所说的美好社会,而这种相信的来由之一,就是看到家家分田地,不再吃苦挨饿。所以,他们对共产党和红军有信心。

这信心,迸发出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蓬勃伟力。

信念,令他们前赴后继

长汀松毛岭上,鲜血浸入沙土,漫山杜鹃。

85年前,面对国民党军火炮、飞机轮番轰炸、敌人三个整装师疯狂“围剿”,红军和数以万计的长汀地方武装坚守阵地达七天之久。

在红九军团撤出战斗后,红二十四师仍继续捍卫这个阻挡国民党军西进的重要关口,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集结长征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此役,红军牺牲4000余人。

阵地一次次被攻占,红军又一次次地夺取回来;前面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后面的士兵又一个个拿起枪冲上去……

6月11日,媒体记者在长汀县超坊围屋(松毛岭保卫战战地医院)拍摄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一位被担架抬下来,胸部中弹“开花”的战士,抓着卫生员的手说:“帮我包上,一会儿我再上去打。”还没来得及包扎,他却再也无法醒来。

谁不珍爱生命?手握步枪、大刀的红军,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为什么能不畏牺牲、前赴后继?

答案是信念。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信念战胜恐惧,才有英勇无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是他们前赴后继的朴素志向。

“普通士兵和老百姓或许不懂‘主义’,但他们坚信,就算自己死了,只要革命成果保住了,子孙后代都能过上好日子。”长汀县红色文化讲解员钟鸣说,为别人而活、为后世而死,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续下去,这样的奉献也是“红军精神之魂”。

6月17日,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的观寿公祠,媒体记者在重温当年红军长征前的场景。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信念创造奇迹。有人惊叹: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还是神?

你能想象一个师,担起后卫掩护中央红军数万人的重任?

湘江战役中,6000名闽西子弟组成的“绝命后卫师”红三十四师为掩护主力红军突围,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接到作战任务,这些贫苦的青年农民士气旺盛。没有人知道命令下达的那一刻他们是否意识到,这或是永别。

中央红军部队离他们远去,敌人从各方向包围而来,红三十四师孤立无援——

寻找敌人薄弱的地方突围出去,到湘南发展游击战争;

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就是将士的宣言。胸怀信念,他们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搏斗,他们的壮举气吞山河。

6月16日,在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钟宜龙老人在松毛岭战斗无名烈士墓前介绍松毛岭战斗的历史。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数据统计显示,在整个苏区时期,闽西先后有10万工农子弟参加红军和赤卫队,参加长征的中央主力红军8.6万人中有2.6万闽西儿女,到达陕北时仅存2000多人,长征每一华里就有一位闽西儿女倒下。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充满激情地写道:“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在理想面前选择献身,用意志和勇气对抗险阻,这就是红军将士之所以谱写出壮丽史诗的根本所在。

1935年1月,唐义贞在长汀被国民党军抓获前,将一份党的机密文件吞入肚中,国民党军竟残忍地剖开她的腹部,予以杀害,时年25岁。

同年2月,何叔衡在长汀遭国民党军围捕,不愿拖累队伍,纵身跳崖后被枪杀,时年59岁。

同年6月,瞿秋白在长汀坦然走向刑场,用俄语高唱《红军歌》《国际歌》,从容就义,时年36岁。

……

那一刻,他们放弃了生命,却没有放弃“必定为革命奋斗”的坚定信念。

信仰,令他们坚韧不折

直到40年前,罗广茂在拆建家中谷仓时,发现了被油纸布包裹的军号谱,霎时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这本用于行军打仗的“密码本”,他视同生命。1934年,罗广茂作战负伤四处藏匿,颠沛流离中军号谱不知去向。解放后,罗广茂多次在长汀、宁化寻找未果。心结化不开,他常常独自坐在院中,翻出号嘴,吹上几段,然后紧紧攥在手里。

上交组织的那一刻,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对他而言,40多年漫长等待,每一天都是煎熬,这天终于实现了当初“人在,号谱就在”的诺言。

是什么力量支配他能够忍受痛苦,为之等待,为之倾心?

6月11日,媒体记者在长汀县超坊围屋(松毛岭保卫战战地医院)观看展览。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翻阅中央红军主力开启载入人类史册的长征史,我们寻找答案——

在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的路上,他们愈挫愈勇、英雄辈出;在途中被打散了、负伤了,但他们找寻队伍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龙岩籍红军烈士张仰的孙子张敏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长征中担任红三十四师101团参谋的张仰在广西左江负伤,伤情略好便取道寻找部队,沿途求乞,终于回到龙岩游击区找到党组织。

张敏说,信仰在支撑着爷爷,“只要尚存一息,就要找到组织”。

6月17日,记者们在松毛岭战役红军阵地旧址进行体验式采访。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三年留守苏区的游击战中,国民党军采用“车干池塘水,捉尽水底鱼”的狠辣手段,隔绝了游击队与群众的一切联系,致使游击队一连数月无粮吃、无衣穿,甚至完全靠野草、野果、野菜充饥。游击队员们依然英勇作战,多次打击了敌人,并发展壮大了队伍。

怀着信仰去战斗,他们就有了双重武装!

国际社会越来越多人认为,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他们也在追问,这支队伍衣衫褴褛、缺枪少弹,信仰从何而来?

这信仰来自党对真理的孜孜追寻。

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与悲壮的革命征程中,这种追寻也从未止步。三湾改编,确立“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的根本原则;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鲜明底色……一支农民为主的军队建设成了强大的新型人民军队。

这信仰来自党的宗旨在人民群众中的扎根实践。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一组数据让人慨叹:

在长汀,1.72万青年参加红军,平均每12个人,就有1人参加红军;

在宁化,长征前夕民众广泛支前,共筹集粮食950多万斤、钱款54万元

6月16日,钟宜龙老人(中)在向媒体记者讲述整理烈士名单的故事。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若要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91岁的钟宜龙在长汀家中的这对门联,刻画了闽西大地上人们对长征精神、红色基因的传承。

钟宜龙一家有40名烈士。2016年,钟宜龙自费20多万元将祖屋修缮一新,把半个世纪来搜集的长征故事张贴到墙上,做成一个草根红色文化展。

“万里江河总有源。”钟宜龙说,“我只希望把他们的光辉事迹传承下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参与采写:李松、梅常伟、刘羽佳)

THE END
1.VR党建馆,革命纪念馆“飞夺泸定桥”“红军过雪山”VR体验VR党建馆以沉浸式、互动性的体验学习,让党员“足不出户”,穿越时空重温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精神,体验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领略新时代新中国的巨大成就,使历史书本中的图画和文字真正“活起来”。 西安光之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扫黑除恶教育基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禁毒警示教育基地、青少年https://product.11467.com/info/7662344.htm
2.“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药学院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主题为持续强化药学院“12345”师德师风建设,12月11日药学院无课教师到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在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外场地开展了以集体团队为主的户外素质拓展活动,随机抽签组成的瞬间凝聚合力,在接力跳绳、二人三足、接气球活动中齐心协力、你追我赶,热火朝天。 https://yxy.zmu.edu.cn/info/1082/3791.htm
3.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最新28篇今年是红军长征80周年,作为当代青年,我将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学习中学重要讲话紧跟党的步伐,在生活中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将始终牢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精神传承,是革命先烈们的心血结晶! https://m.hunwen.com/fanwen/xindetihui/910/910598.html
4.学习践行长征精神心得体会三篇经管文库(原现金学习践行长征精神心得体会三篇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234402-1-1.html
5.广州华锐互动VR沉浸式体验红军长征路: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征无疑是一段充满艰辛和英勇的伟大征程。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为您带来一场沉浸式的体验,重温红军万里长征的壮丽篇章。 一、踏上长征之路 戴上VR眼镜,我们立刻被带入到1934年的中国。眼前是崎岖的山路,两旁是茂密的森林,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在这里,您将化https://blog.csdn.net/gzvrnew/article/details/132510830
6.四维全景基层团支部文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全文)巴可F804K7空间内部设有多功能设备和桌椅,可供学生和老师自由组合,满足VR、AR体验;思政教研;以及智慧课堂的使用。 (1)VR体验设备 通过VR资源和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红军长征途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艰辛与不易、新中国的蓬勃与发展等。 VR设备概念图(仅供参考) https://projector.zol.com.cn/815/8153990_all.html
7.检查《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上报告,请审议。 附件:1.广西部分红色资源名单 2.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 3.百色起义纪念园 附件2 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 近年来,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https://dhzt.gxrd.gov.cn/html/art180052.html
8.赴水电站调研报告(精选6篇)赴江西柘林水电厂生产实习报告 为了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老师的带领下于2013年11月5日至11日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柘林镇的柘林水电厂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生产实习。对电厂的结构,电厂内各个设备的结构与作用、电力的生产、转换、运输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bdlt054.html
9.VR红军长征爬雪山VR重走长征路VR党建教育系统VR党建长征软件安徽佩京vr爬雪山,vr长征雪山,vr党史,红色教育培训机构,丰富的教学场景,满足不同场景的学习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培训体验,体验全面,可满足各种场景需求https://www.pjvrnice.com/productinfo/603900.html
10.红军长征VR仿真体验身临其境感受革命精神今天是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还能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为了让更多青少年深刻、全面体会到当今幸福生活的不易,VR公司深圳华锐视点借助VR虚拟现实、多媒体和图形图像等技术制作的红军长征VR仿真体验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长征精神。 https://www.vrnew3d.com/News/newscontent/id/3841.html
11.VR党建长征VR党建教育软件VR党建体验馆免费在线试用选软件网为您提供教育培训系列管理软件信息,包括VR党建长征|VR党建教育软件|VR党建体验馆在线试用、VR党建长征|VR党建教育软件|VR党建体验馆报价、VR党建长征|VR党建教育软件|VR党建体验馆说明、VR党建长征|VR党建教育软件|VR党建体验馆资讯、VR党建长征|VR党建教育软件|VRhttps://www.xuanruanjian.com/soft/msg/83790.phtml
12.兰州工业学院保研兰州工业学院保研资讯–加倍考研网兰州工业学院学生党员在VR体验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这次40分钟的体验中,党员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全方位体验了红军长征路上最具代表性的血战湘江、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等重大历史事件,“我们仿佛在亲身经历长征,场景非常震撼,作为一名党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学生党员徐文说。建在兰州工业学院的这https://www.kaoyankaoyan.com/zixun/lanzhougongyexueyuanbaoyan.html
13.红军长征的线路图形状像什么?乙施工企业向甲建设单位主张支付工程款,甲以工程质量不合格为由拒绝支付,乙将其工程款的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甲。丙向甲主张该债权时,甲仍以质量原因拒绝支付。关于该案中债权转让的说法,正确的是__。(2017年一建法规真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b2d871efbe054cecaa7b061ef1ee3ffe.html?fm=bdbe43a79c364ecf4b235a1a24ca10ffdb
14.历年资讯条例明确,本条例中所称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指中央红军以及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行经、驻扎、战斗过的区域,其范围包括中央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活动的地方和线路及其周边与红军长征相关联的重要不可移动文物、会议会址、活动遗址、纪念设施、村落以及相关旅游景区和景点等。(经济参考报)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15.VR红军过草地模拟体验VR红军过草地模拟体验生动再现红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战士们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克服重重困难,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通过茫茫数百里草地夺路而出。在1934年-1936年两年间,转战14个省http://www.yccvr.com/VRhjgcdm.html
16.江西理工大学:善用“大思政课”弘扬长征精神凤凰网江西“真是身临其境,我好像也参加了一次长征!”为了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江西理工大学充分利用“数字力量”开展“长征第一渡”沉浸式实践教学活动,让思政课鲜活可感。 学校充分利用拥有全国第一批虚拟现实专业的优势,组织师生力量开发了“长征第一渡”VR项目,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沉浸式体验红军长征从赣南出发时的https://i.ifeng.com/c/8fDwgvAmF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