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丨科技力量让博物馆“炫”起来

“走,一起去逛博物馆!”约上三五好友,去博物馆“探古访今”正成为一种全新的出游方式。

近几年,随着国潮类节目的走红,文博游成出游“新宠”。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博物馆推出丰富的打卡活动,如盖章、答题、互动体验等,各色文创产品、数字文物,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

在位于北京的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观众在一间以永定河生态为主题、展示动态画作、实景照片和人工智能生成画作的展厅里参观(5月14日摄)。

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文明绚烂之美。作为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人类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场所,博物馆集中了过往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无论是精妙传神的书法绘画、流光溢彩的瓷器玉器,还是巧夺天工的织绣、惟妙惟肖的雕塑和造像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思想和工艺的最高水准,值得反复玩味。这些历经岁月留存下来的器物、绘画、雕刻、文件、建筑,再现了历史上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只要细心体察,博物馆能让观者“见物如面”,带你穿越时空,与古人与异域来客展开心与心的对话。

博物馆里更有向史而新、美美与共的力量。在尊重、发掘和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同时,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也看到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对提升本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中国近年着力加强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在古代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修复希瓦古城,中国“文物医生”帮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中国援助尼泊尔完成神庙建筑群文物本体维修……同时,2019年意大利返还数百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在海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反映出对历史和文明的尊重日益成为各国共识。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科技的力量”展览。视觉中国供图

科技为现代博物馆插上翅膀

当前,我国博物馆的功能正在从传统的展览教育和文物保护向休闲娱乐、教育和文化旅游转变,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在利用现代科技,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创新展览形式和服务手段。“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参与性、互动性更强的文化场所。

家长带着孩子在中国科技馆举行的星宇探索之旅—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科普展上拍照留念。视觉中国供图

博物馆怎么逛?送你一份观展指南

·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领略“科技的力量”

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科技发展之路,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科技的力量”展览就对了。

该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首个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专题展览。展览内容上起甲骨文中的日食记录和干支表,下至“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当代科技成就,分为格物穷理、天工开物、西风东渐、走向复兴4个部分,共计展出文物400余件(套),模型50余件,辅以图片图表、多媒体展示和互动项目,提纲挈领地勾勒出从古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着重展示不同时期科技的发展特点及突出成就。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多件(套)近年新征集文物,着力反映了新中国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发展历程。

据了解,该展览为长期展览,展览地点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号中央大厅。

·到中国科学技术馆感受中国星际探索历程

要说最近的大火话题,“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一定有一席之地。天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更唤醒了很多人对我国星际探索历程好奇。中国科学技术馆的“星宇探索之旅——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科普展”就为人们开启了了解这些知识的窗口。

据了解,该展览面积约2000平方米,包含“星海之路—载人航天工程及空间应用系统发展历程”“宇宙之理—空间科学与应用成果科普”“国家太空实验室—空间站科学实验设施演示”“蓝星之外—载人月球探测体验”“探索之心—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弘扬”等10余个主题场景,展项30余件,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交互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遨游“浩渺宇宙”。观众可以了解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感受巡天望远镜的震撼,体验空间实验的奇妙。

·到北京自然博物馆了解身边的绿色“朋友”

夏天已经到来,树木繁茂。但是,你真的了解你身边的树木吗?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或许能让你更了解我们身边这些默默无言的“朋友”。

该展览通过“识木”“用木”“崇木”“惜木”4个部分,结合110余件精美展品,从多角度向观众宣传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树木文化。“识木”部分带领观众走进树木的世界,追溯数亿年前最早树木的出现,了解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和树干的结构特征。“用木”部分讲述我国先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如何利用树木资源改善生活。“崇木”部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树木的崇尚。“惜木”部分则介绍了树木的重要性,和我国从古至今对森林和树木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

该展览将开放至9月17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

·到中国地质博物馆认识“天外来客”

在静宁的夏夜仰望星空,可能会看到流星划过。“星坠至地,则石也。”陨石作为来自天上的“星星”,带来了宇宙、太阳系和地球形成的有关信息,也为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甚至外星生命提供了线索,让人类对于遥远星空的无限向往有了可以依托和触及的实体。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出的“来自太空的礼物——陨石”展,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陨石的一个窗口。该展览分为“神秘陨石”“飞向太空”“月壤探秘”“文创天地”4个部分,展出了种类众多、品质靓丽、学术价值较高的陨石标本,并以陨石为媒,展示了我国在深空探测特别是月壤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在这里,观众可以欣赏到月球陨石、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等珍稀陨石,可以亲手触摸广西南丹陨石,还可以了解诸如陨石形成、分类、鉴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观众在位于北京的RE睿·国际创忆馆体验展示兵马俑影像信息的VR设备(5月14日摄)。

线上博物馆,让你近距离与文物“互动”

近年来,博物馆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打破时空的物理限制,让公众能够在线上“参观”各种精美展览。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可以在线下实地参观,线上博物馆的吸引力又在哪里?事实上,数字博物馆,或者线上展览,并不是一个特殊时期替代线下的B计划,而是体验博物馆的另一种选择。

逛线下博物馆时,文物往往被摆放在展柜中,与观众有一定距离;而在线上,观众可以很好地与文物“互动”,进行个性化参观。“在线下经常只能看到两面或三面的角度,而且有玻璃隔着,难以仔细观察文物的细节。而线上博物馆有些文物有720°视角,而且能够放大缩小。”柯桃说。

3月24日,青少年观众在上海科技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陈爱平摄

阅读延伸:科技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现在世界上大致有以下4类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保存历史文物、传播历史知识;艺术博物馆提供美学欣赏和教育功能;科学博物馆则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行业博物馆展示该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科学博物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自然历史博物馆阶段、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阶段、科技中心阶段。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技馆”,是随着西方工业革命而逐渐兴起的一类博物馆。

《中国科普统计(2022版)》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运营的科技馆共有488个,建筑面积合计371万平方米,其中展厅总面积180万平方米,年度总参观人数达到了6300万人次。2022年全国共有科普专职人员10971人,科普兼职人员5.8万人,注册科普志愿者7.53万人,平均每个场馆拥有科普专职人员22.5人,科普兼职人员119人,注册科普志愿者154人。

THE END
1.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心得体会(专业17篇)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一 博物馆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来说,参观博物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最近,我有幸参观了某著名博物馆,这次经历带给我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第二段:秩序井然,学习氛围浓厚。 进入博物馆,我被整齐划一的队伍和秩序井然的环境所吸引。博物馆内部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个区域都有专http://cooco.net.cn/zuowen/4353616.html
2.观首都博物馆有感(精选21篇)走出博物馆,似乎是心中的骄傲与自豪之感油然而生。我为古人的智慧点赞,更为国家先进的技术点赞。 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10 暑假里,我和来自山西的姑姑、表弟去首都博物馆参观。 一进门,我就—被一个雕像吸引住了,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元代的元始天尊琉璃塑像,天尊盘腿而坐,一手虚拈,一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宇宙https://www.ruiwen.com/zuowen/guanhougan/4244116.html
3.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的参观,我觉得自己收获到了很多,让我开阔了视野,更加珍惜现有的文物,更多的是感受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后更需要增强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更多不同的文化气息,真正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4 今天天气有点阴沉,我们兰西小屋的新浪博友们一起前往安仁镇参观建川博物馆。https://www.unjs.com/fanwenku/368377.html
4.参观国家博物馆感想暑假,爸爸和妈妈带我和弟弟去北京旅游,我们到北京的第一站就是参观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参观完国博,我更加了解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https://www.jianshu.com/p/1f38206deb1d
5.去过中国国家博物馆值的你,感受如何?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6.参观的时候有游览路线推荐吗?特定的游览路线我不做推荐,但国家博物馆有一个展是必须要参观的。进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10971008-18580347.html
6.感悟源远中华文化—资环学院805812党支部参观国家博物馆为增强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同时进一步深入了解国史、国情,提升同学们的历史文化素养与党性修养,4月21日,资环学院805、812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以“走进国家博物馆,感悟源远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812班党支部书记李淑珍与宣传委员李璐函带队,重点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与“复兴之路https://cre.ucas.ac.cn/index.php/en/djgz/djxw/11463-805-812
7.《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我们参观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遗产:一件件细致的雕刻品,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工艺品。文化遗产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样,有照片、有实物,还增加了电子文物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文物体现了各个朝代的文化底蕴,如: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25ue2w4.html
8.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PC端预约方式:如果你更喜欢在电脑上操作,你可以访问“国家博物馆”官网,在官网首页找到“参观预约”入口,填写相关信息进行预约。官网还提供了详细的博物馆介绍和展品高清图片,让你在家就能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 微信预约方式:你可以通过搜索并关注“国家博物馆”公众号,在公众号内找到“参观预约”选项,按照提示填写相关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9.管理学院组织研究生党员线上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增强文化自信,感受创新魅力,12月20日,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与资源经济研究所党支部开展了参观国家博物馆线上展厅主题党日活动,重点观摩学习“科技的力量”专题展览。“科技的力量”专题展览内容上起甲骨文中的日食记录和千支表,下至“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当代科技http://news.hfut.edu.cn/info/1017/53011.htm
10.国家博物馆ontheAppStore在国家博物馆感受五千多年辉煌灿烂中华文明! 国家博物馆官方出品,为您现场自助参观、线上云游国博提供各类信息及服务。关注我们,自由徜徉在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您看见的,是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开放之中国、未来之中国! · 新鲜动态,精彩不容错过 开放信息,新展预告,主题活动……及时https://apps.apple.com/my/app/id1522431836
11.北京国家动物博物馆游玩攻略现场去买票或者网上买票 1个回答 景点详情 查看全部 国家动物博物馆借鉴现代化博物馆的主题展示法,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集中体现主题,引入4D动感影院等高科技视听设施,让深奥的科学哲理变得更加平易近人。2007年开始可以进入参观,举办野生动物摄影展,展览分为鸟类、昆虫和非洲野生动物三部分,成为北京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327/69340304.html
12.湖北这6家新晋国家二级博物馆,邀您感受荆楚文化魅力!2020年12月22日,中国博物馆协会正式发布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我省江汉关博物馆(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詹天佑故居博物馆)、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孝感市博物馆、咸宁市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今天就带大家走进湖北省新增的6家国家二级博物馆,去感受荆楚大地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779708
13.国家博物馆的观后感悟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一) “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教化,而在于启蒙;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宏伟、有多现代、有多少古董,而在于它的思想、它的视野、它的价值观、它带给观众的启迪和它所传递https://www.yjbys.com/xuexi/guanhougan/1610080.html
14.国家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怎么样 展览介绍 古爬行动物 古哺乳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繁荣 恐龙公园 植物世界 人之由来 神奇的非洲 动物--人类的朋友 走进人体 实用信息 交通线路 参观须知 教育活动 历史沿革 荣誉及其他国家自然博物馆怎么样 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https://www.maigoo.com/citiao/56621.html
15.看这一篇就够了!科教文体烟台新闻网胶东在线国家批准的活动内容:市文化艺术中心吕剧院戏曲表演,市博物馆《回望》图片展,现场解说员讲解。烟台图书馆图书流动服务车,现场提供图书借阅、咨询和儿童绘本阅读等服务。 活动名称:“群星璀璨 欢度国庆”烟台市民间文艺团队庆“十一”广场文化展演 活动时间:即日起-10月7日 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1/10/01/014225157.shtml
16.走近百姓走进生活光明日报于是国家博物馆决定建立网上国博。这样,所有文物爱好者无需出门即可以极低的成本来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文物和相关知识。而且,网上的检索功能也将大大方便百姓。 目前,这一网上国博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现在国博有关工作人员正在不断地整理准备包括文物图片、文物本身的历史背景、与文物相关的基础知识等资料,以不断完善网上国https://www.gmw.cn/01gmrb/2006-08/04/content_459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