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物业公司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参观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员教育基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在参观过程中,全体党员同志齐集在三大会址广场,站在鲜艳的党旗下庄严重温了入党誓词,这是我们心中神圣的告白、郑重的承诺,一定要将入党誓词谨记于心、落实于行。
中共三大纪念馆主要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和民居5号楼组成。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恤孤院路3号举行,同年4月党中央迁驻广州春园办公。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大会,大会主要解决了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问题,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独立性的前提下,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同开展国民革命运动,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中共三大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产生了决定性作用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经过反复实践与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点解胜强敌、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其次,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此可见,无论是伟大的革命,还是细致到某一项单一工作,我们都要密切联系群众,团结每一个员工,发挥好各人所长和主观能动,让团队中的每一员都充满蓬勃的战斗力,才是我们今后工作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法宝。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党同志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我要发挥好区域总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以勤恳敬业的精神感染他人,带领着广大员工不断顽强拼博,为实现从化区域各项工作指标任务努力冲刺!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区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近期区委组织全体干部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场教学活动,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接受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熏陶。
通过这种现场参观学习的方式了解党史、学习国史,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了历史经验,深化了我对党的领导的坚定信念。我认识到,参观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最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将他们的精神融入到脑中铭刻在心中,将大无畏、无私奉献等精神化为工作的动力、转化为扎实的行动。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们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旗帜鲜明的讲政治贯彻到政法工作的各个方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心怀大局,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和本领,学习革命先烈甘于奉献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将学习教育活动与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起来,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端正服务群众态度、真真正正服务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时指出: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是马克思关于革命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革命到底精神,领导完成彻底砸碎旧政权、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壮举,展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优秀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当我们深读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史这部恢弘巨著时,不难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到底精神,内蕴着一系列优秀特质。
这一特质在于,她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革命。《共产党宣言》阐释了“两个决裂”,即“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也就是说,只有从根本上消灭剥削的根源、消灭不劳而获的贪婪,才能彻底消灭人对人的剥削制度和历史现象。“两个决裂”的著名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彻底革命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将革命进行到底,就在于她追寻着马克思主义这一壮丽的日出,找到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用革命的手段彻底打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的反动国家机器,解放社会生产力,解放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就是具有这种彻底革命精神的无产阶级政党。
这一特质在于,她有着斗争到底的历史经验。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就是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进行斗争的过程,他们彻底、直接和坚决地批判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进一步向前推进并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妥协退让没有出路,斗争到底方得胜利。北伐战争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不敢放手发动工人、农民起来斗争,而是放弃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致使党不能组织有力的斗争。相反,抗日战争时期,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动摇、妥协、投降、退步的危险行径,中国共产党坚决斗争到底,以恰当斗争谋求民族团结,以坚定斗争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历史已经远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展现出的革命到底的斗争精神,将永远绽放夺目的光芒,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力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时指出: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胜利、筹建新政权的过程中,积累了作风建设的宝贵经验,是我们答好新时代答卷的重要精神支撑。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我们党在国家内忧外患中诞生,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成长,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根据毛泽东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表明了党在胜利前夕的清醒和自觉。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人员,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他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了北京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实际上,毛泽东早就高度重视吸取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失败的教训,认为中国共产党应当增强忧患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就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文件学习,要求全党引以为戒。
在香山期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抵达双清别墅后,毛泽东发现工作人员为他准备了一张弹簧床,很不高兴,说:为什么要给我买这样好的床?这床比木板床得多花多少钱?为什么昨天能睡木板床,今天就不能睡了?把它给我换掉。他宁可不睡觉也绝不睡这张弹簧床。在会见民主党派领导人张澜前,毛泽东嘱咐警卫员: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中享有很高威望,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警卫员在仅有的几件衣服里选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件没有补丁的,便“诉苦”说: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一件好衣服都没有。毛泽东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毛泽东就是这样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会见张澜,会见了许多民主人士。
在香山这个进京的第一个考场,共产党人交出了一张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不仅指挥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大部分国民党军队,而且有效防止了进入城市后腐败现象的滋生,进一步筑牢了全党拒腐防变、经受执政考验的思想基础。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但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始终把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稳定执政的根本原因。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一个伟大、先进的政党,一定是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党,否则,再强大的政权都可能走到“霸王别姬”的穷途末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与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保持了自我检视、自我革命的精神,保持了勇于承认错误并整改落实的锐气,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靠自己来解决自身问题,答好“自我革命”的必答题。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永葆先进的内生动力,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我们党的伟大不在于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革命、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时指出: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密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的光辉论断。党始终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秉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擘画新中国建设蓝图。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谋划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早在1948年4月,在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爱国华侨的热烈响应。他们陆续从香港及国民党统治区汇聚到解放区,参与新政协的筹建工作。在筹备新政协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构架起新中国人民政权建设的“四梁八柱”。周恩来曾说过:《共同纲领》草案初稿写出以后,历经七次反复讨论和修改、计由先后到达北平的政协代表五六百人分组讨论两次,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两次,广泛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这部“临时宪法”是各党派共同千斟万酌的结果。正如许多民主人士称赞的那样:这里充满着民主自由的空气,蓬勃向上的精神。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人民拥护,就在于把“人民”二字镌刻在新政权的“四梁八柱”上,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革命情怀,上升到国家意志,细化到制度体系中,凝聚成历史合力,实现了由精神向物质的伟大转换。
一个伟大、先进的政党,一定是能够掌握群众的党。谁能代表人民利益,谁就拥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谁能倾听人民呼声,谁就拥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谁能回应人民期待,谁就拥有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的这句话鲜明表达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中国共产党能完成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出色完成一张张赶考的“考卷”,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形成“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革命力量,完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任务;才能凝聚“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力量,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些都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创造力,为筑牢国家制度根基奠定了坚实群众基础。
国家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多种力量的“协奏曲”。中国共产党牢固树立一切依靠人民的大格局,以高山大海般的伟大胸襟,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与海内外一切爱国力量、仁人志士,集中在自己的旗帜下;把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代表吸纳进国家机构担任要职,为有系统、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防建设,建立广泛而牢固的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团结各个党派和各方代表,推动形成历史合力,将人民意志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体现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一个国家在一个时代的和平稳定,是经历了前人不断努力所创造的,而生活在这和平稳定的时代中的我们,更应该铭记前人为我们留下的许多可贵的精神财富。
正直暑假,我就在几天前参观了家乡新建的革命先烈纪念馆。那天碰巧是八月一号,那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那个特殊而又有意义的日子,纪念馆里自然也是人山人海了,有双鬓斑白的老人,有年轻人,有学生,就连扫地的清洁工也在纪念馆里停下了脚步。看着纪念馆上“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的横幅,我不禁赞叹。遥想九十年前,在江西南昌市城头的那第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军队就在那时建立了。这只军队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它救助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今天安定繁荣的生活。
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巨大的刻在石墙上的雕塑。上面刻着的都是革命战士战斗时的场景,虽然纪念馆里人很多,但是似乎没有太多嘈杂的声音。望着那雕塑,仿佛能听到革命战士吹响的战斗的号角,仿佛能闻到战火弥漫的气息。这无不体现了战争的猛烈和残酷,也衬托出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所做出的努力和心血。这种为了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心血甚至生命的精神不正是应该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吗?
在纪念馆的小玻璃柜子里,存放的都是当时抗战时用的工具和武器。看看那锈迹斑斑的步枪和抗战片里常有的大砍刀,我不仅感叹道,如今的中国的军事科技已居世界前列,各种型号的飞机大炮数不胜数。然而以前的革命军队却是靠着小米加步枪一步一步慢慢挺过来的,这种不畏艰险,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不正激励着我们吗?不管当今的科技多发达却依旧要保持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能让祖国的未来发展的越来越好。
在大厅的中央还伫立着一块石碑,走近看会发现石碑上刻着不计其数的名字。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先烈一样无所畏惧,忠肝义胆为祖国献出生命的,烈士们的牺牲使我们感到很惋惜。但是,他们死的壮烈,死的英勇,他们的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胜利。许多人在此驻足不前,有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还默默哀悼,看着眼前的一幕,使我内心的热血澎湃了起来。连老人尚是如此,那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又该怎么做呢?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要秉承先烈的品质,学习更多的知识,为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革命先烈们在祖国大地上撑起一片天,开启了我们民族的千秋大业,创造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给我们幸福生活的人,让我们永远感恩那一个个为了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的革命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