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观后感精选15篇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开始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最后一个展厅是万人坑,里面是禁止拍照的。站在走廊上往下看,只见那土里一层又一层堆叠的皑皑白骨......漫山不见人,漫山皆是人。

从阴暗的展区走出,来到明亮的大厅,我通红的双眼竟然承受不住这光明。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一昔被夷为平地,整座城市毁于一旦;然而,比起三十万同胞的无价性命,这些死物的价值也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零头。试想我所在的城市,地下曾有三十万冤魂死不瞑目,怎不使人悲伤而奋起,为之发声?这座沉默的纪念馆正在高举起血淋淋的“生死簿”和伤痕累累的白鸽,让世人同它一起缄默、哀悼。深埋地下的三十万魂灵再也不会说话,但我们,扛起历史的我们,总是可以为他们发声,争取公正的待遇和历史的永不重演。

最后,愿一切不人道、不公正的行为都能在阳光下得到审判,让所有冤死者可以瞑目;愿祖国繁荣昌盛、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每到这一天,空气仿佛都变得凝重起来。

当警报声划破长空,那声声长鸣犹如历史的悲叹,将我的思绪一下拉回到那段黑暗且惨痛的岁月。

看着那肃穆的纪念仪式,遇难同胞们所遭受的苦难如电影般在我眼前浮现。南京城,曾经的繁华被日军的铁蹄无情践踏,手无寸铁的百姓们遭受着屠杀、奸淫、抢掠,三十多万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那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之中。那是怎样的人间炼狱啊,鲜血染红了秦淮河,哭喊声似乎至今还在城市的角落里回荡。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绝非只是简单的纪念,它是在提醒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那段历史不能忘,不敢忘。它是一道深深的伤疤,刻在民族的记忆里,让我们铭记曾经的弱小会遭来怎样的欺凌,更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去捍卫国家的尊严,守护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国家日益强大,但这和平是先辈们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我们当以史为鉴,将悲愤化作前行的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让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我们也要把这段历史告诉下一代,让他们传承这份记忆,传承这份对和平的珍视和守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在警报声止的那一刻,我在心底默默许下誓言,定会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历史的悲剧只存在于过去,让和平之光永远普照中华大地。

这天,咱们观看了电影《南京大屠杀》,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我国的历史名城南京,把那里变成了人间的地狱。禽兽不如的目本兵把老百姓当做刀靶练习刺杀,活埋南京和平居民,看到还在呻吟的挣扎者,都被刺刀条戮,最后将尸体焚化。日本兵举行杀人比赛,将砍下的中国人头在南京城外的铁丝网上......其中,那惨无人道的日军,对放下武器的土兵和人民,用机枪扫射,死亡人数达35万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情绪十分沉重,35万人,如果他们手拉手能够围绕赤道一周,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这是多么耻辱的事情呀!老师对咱们讲,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我国近代史上最悲惨事件!在整个事件之中,中国人民竟没有反抗的潜质,逃跑呼救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电影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咣”地一声,日本兵踢一开了一个民宅的大门。人们从惊讶中站了起来,还没反应过来,就遭到机giang的扫射当场全部死亡。最后还有一个小孩在哭一个日本兵就慢慢地走向了小孩,我还以为他会放过小孩,没想到他却是往小孩的手里放了个罪恶地手榴弹,一声一声就结束了一个还不到两岁的儿童的无辜的性命。我都快被气死了,手中的拳头不由自主地就捏了起来,如果我有一把枪,我真想打死那个日本鬼子,为死去的中国人报血海深仇!

看完这部电影,我禁思绪万千:我国为什么被人欺负而且还受到最残忍的手段一一南京大屠杀。为什么每个国家都来侵略中国就是正因那时咱们的国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真理。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咱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我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

同学们,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咱们身上。咱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我的贡献!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看后令我十分震撼和痛心,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纪录片里重现了南京大屠杀当时的情景和一些幸存者的描述,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罪行。七十多年前,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为达到长期占有中国的目的`,也为给正在抗日的中国军民沉重的打击,在南京进行了惨无人道、震惊世界的为期40多天的大屠杀。在这40多天里共有30多万无辜的南京同胞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

纪录片里其中的一段让我记忆很深:讲的是两个日本兵,他们比赛看谁杀的中国人最多。比赛结束后,有记者采访这两个日本兵,其中一个日本兵骄傲地说他和另外一个日本兵各杀了一百余人,还说他很高兴。看了以后让我气愤不已,他们居然可以把杀人当作一种娱乐比赛,这些日本人没有一点良知和人性,跟畜生一般。

想一想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中国,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非常弱小,经济十分落后,又连年内战,所以才让他们趁虚而入,使我国的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战争太残酷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争取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这样被欺凌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越过一片片油菜花海,一洼洼紧密相连的渔塘,望见满地的梧桐树叶,闻着充满水汽的空气。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动——我终于跨越了近700公里的路程,来到了令我心驰神往的南京。

坐在车上观看南京的土地,如一汪千年古泉,那悠久的文化古蕴,那叹为观止的景色,无不渗透进你的思想,令你大为震撼。

车行摇摇晃晃,南京城宛如易碎的玻璃,我靠着窗,仔细聆听着导游的讲解。南京,曾用名“金陵”,又名紫禁城。曾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底蕴。但南京前后经过许多次大屠杀活动,而最悲壮,最惨烈的,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我们今天要去的,正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纪念馆正对面是一堵黑色的灾难之墙,上面用多种语言文字书写着“遇难者300000”,30万不是冰冷的数字,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组组美满的家庭、一支支团结的队伍,而今南京大屠杀过去八十多年,就只剩下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了。

进入纪念馆,左边下台阶处是一排排书架,昏暗的灯光照在书架上那一个个的姓名标签,我小心翼翼地扶着扶梯,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大厅,看着照片墙上一张张泛黄的照片,翻着一本本记录姓名的书册,感受着遇难同胞不屈的生命象征,一种阴冷、哀思的感觉随之而来。场馆内虽然参观者摩肩接踵,但是每个人都异常安静的观看陈列的文物史料,大量的现场照片、中外人士当年对历史惨案所写的纪实、报道和出版的专著、图书、报刊等历史档案资料,无不揭露侵略战争的罪行。“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醒目地显示在展厅展板上,无私救助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的名言:“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打动着我的心。

馆中最为触目惊心的是原址原貌展出葬我同胞的“万人坑”,坑中骸骨男女老幼都有,姿势各异,扭曲变形、伤痕弹孔清晰,累累白骨似乎无声的向我们控诉着、呻吟着、呐喊着,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是一场浩劫,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巧舌抵赖而消失。铭记历史,不忘过去,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步出冥思厅玻璃幕墙后,看到和平广场伫立着30米高放飞白鸽的和平女神雕塑,道路中央清水涟涟,在微风里波光闪烁,南侧青山松柏、北侧胜利之墙浮雕,一瞬间将我拉回现实世界,现在是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年代,是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

南京大屠杀留给世人很多重要的教训,第一个教训就是人类文明本身十分脆弱,如同薄纸。日本在“二战”期间的行为与其说是危险民族的产物,倒不如说是危险政府的产物,该政府身处脆弱的文化氛围和危险的时代。因而能够将貌似理性的危险观念兜售给它的因民,而这些观念原本是与人性相悖的。南京大屠杀应该被视为一个警世事件:它告诉我们人类极易被扇动,容许青少年压抑善良的天性,被塑造成高效的杀人机器。

从南京大屠杀中吸取的第二个教训是权力在种族灭绝中所起的作用。政府高度集权具有致命的危险性:只有不受监督的绝对权力,才会使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暴行成为可能。日本也不例外,诸如南京大屠系之类的暴行即使不是必然的,也是可预见的。由军队和皇室精英控制的威权政体,利用不受约束的权力策动整个民族去实现少数精英群体的病态目标。

要吸取的第三个教调也许是最令人痛心的,即人类心灵竟能如此轻易地接受种族屠杀,并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消极旁观者,在面对最不可思议的暴行时无动于衷。

人性中存在诸多怪诞之处,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最恶劣的邪恶行径化作平淡无奇的小事,前提是此类罪恶远在天边,不会对我们个人构成直接威胁。

今天,我看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日本人难道不是人吗,为什么他们要去杀害那些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南京士兵,让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死在他们的手里,让一个个幸福快乐的家庭破碎,难道你们造的孽还不够多吗

1937年12月,日本鬼子攻陷我国的历史名城南京,把那里变成了人间的地狱。禽兽不如的日本鬼子把老百姓当做刀靶练习刺杀,活埋南京和平居民,看到还在呻吟的挣扎者,统统都用刺刀杀戮,最后将尸体焚化。日本兵举行杀人比赛,比谁杀的中国人多,还将砍下的中国人头挂在南京城外的铁丝网上……其中,那些惨无人道的日本军,对放下武器的土兵和人民,用机枪扫射,死亡人数达35万人。

日本人横行霸道的在中国的领土上做尽了坏事,真是连禽兽的不如!日本人对中国做的这些残忍之事他们现在还不肯承认,可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是国耻,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事情,不能忘记日本人对我们中国人的耻辱,这也让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的含义,这也是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永远都不能忘记的话。祖国,腾飞吧,让这些侵略者们看看我们中国也不是好欺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在不断地进步,政府也变得强大,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能,现在的中国和以前相比,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我们也终于可以不再受其他国家的侵略,终于可以骄傲的抬头挺胸的说我是一个中国人。在南京大屠杀中,我们不仅仅要记住这一国耻,更多的是对亡魂的哀悼,对战争的控诉,对历史的反思。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导言的第一句话这样写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自相残杀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如果这种残害有程度之分的话,那么南京大屠杀在程度上是最恶劣的,或者是规模最大的……,可见这场大屠杀对我们中国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历史我们不能够改变,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能让历史重演。

1937年的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市,对无辜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了长达六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让我们翻开历史,定格在那不堪回首的那一页吧!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陷落。南京城空前的劫难降临了。12月15日,日军将2000多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押至汉中门外,把他们捆绑后用机枪射杀,再用木柴、汽油焚烧。当晚,又将1300人按每100人为一组射杀,并且在鱼雷营屠杀9000余人,后又在下关宝塔桥一带屠杀了3万多人。仅仅一天,日军就杀害了四万多人。12月16日,日军在中山码头前屠杀了5000余人,后将尸体推入江中。12月17日,日军又将3000余人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庵将避难的400多人集体枪杀。12月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集体屠杀57400人;在下关南通路北边的麦地里枪杀300余人;在大方巷难民区枪杀4000余人,单是投入江中的尸体就有3万5千多具。12月20日,日军在燕子矶江边,集体屠杀5万余人,在鱼雷营屠杀3万余人,在凤台乡、花神庙屠杀7000余人……这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是多么的触目惊心!

就连当时驻南京的法西斯德国代表在向其政府的报告中写道:“他们(日军)是兽类的集团,屠杀、劫掠、纵火……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对南京城血洗,他们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后,一个半月内,被集体屠杀的中国人达19万以上,被零散屠杀的中国人超过15万,总计30万人以上。焚毁全城三分之一的街道和建筑物,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世纪大惨案!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从未对他们的侵略行径进行过认真的反思,肆意美化那场给全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的战争。近年来,由于经济的衰退,日本一些不安分的右翼势力甚至企盼“重显战前雄风”来摆脱经济困境。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课本时,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把当年日军对南京人民的大屠杀说成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造成的。

血阳染残云,破叶坠红河,墟城乌鸦落,豺狗乱巷走,凄月升升上,皑皑白骨照,有远怪鸟叫,不似像人声,伴风传耳语,唯有泪满涕。1937年12月13日,当第一滴血落在地上,一场令四万万同胞痛心、愤怒、无奈的一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发生在了南京。

为了解红色文化,缅怀先烈,我们四人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那段惨绝人寰的血泪史进行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正午烈阳,映衬着我们红火的心,刚到目的地,一股肃穆油然而生,来的所有人的表情都显着庄重,进入入口后,一个个展现着受害者们痛苦的姿态的雕塑狠狠的吸住了我们的眼球。这些雕塑仿佛活着一般,绻缩的妇人抱着孩子瑟瑟发抖,无助的百姓伸出手无助的求救,丈夫颤抖的抱着被恶魔玷污的妻子死在了刀枪之下,年长的哥哥牵着大哭的弟弟的手直愣愣的看着不远处双亲的尸体……

还未入馆,原本激动的心情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悲缅,手无寸铁的同胞的无助可能我接收到了百万分之一,那股揪心的难受,就像被按在水里无法挣扎,愤怒、恐惧再归于寂静的心情拖住了我的脚步,缓慢的前行,注目这一个个雕塑,回顾80多年前在南京发生的人间惨案,它们形态各异,却又一致地表达着在那个动乱时代,中国百姓想要生存的迫切愿望。

进入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纪念馆墙壁的四面环绕着无数死难者与幸存者的名字和照片。昏暗的环境、蓝色的星空灯、哀伤的氛围紧紧萦绕在心头,那点点星空也仿佛是遇难者化作了颗颗星星,永久留存这世间,从未离去。他们曾几何时也是面带笑容,能触摸到土地,闻到家里的米香,听见林间的鸟语,如今定格在黑白两色间。我攥紧的手又紧了几分。若能和他们对一次话,真想和他们说一句‘同志,让你们受苦了’。

再次走了很久,沉重的心情些许缓和,却出现更让我们震惊的罪证,它们挖的‘万人坑’!这底下究竟有多少悲痛与心酸。

沉重的心,一步步走到出口,暗淡的场馆里一束光照到了我脸庞,抬头看只见四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想到现在的强大的祖国,那一束光就像祖国光明的未来,照净雾霾,展望向前。朝气蓬勃的我们,也会为前进的祖国填一份动力。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纪念日。这天,我和妈妈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

刚进入大门便看见广场上耸立着一根笔直的大石柱,上面刻着“1937—1938”几个大字。大家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走着。不知不觉来到纪念馆内,看见了许多当初日本人军用的武器。榴弹炮、重机枪、手榴弹……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过去的日本军人的武器竟然那么先进。”

我来到一幅画前,画的是两个日本人和两堆堆积如山的南京老百姓的尸体。只见人堆里不论是老少,孕妇还是婴儿都横七竖八堆在那儿。有的头被砍断了,有的.肩膀没了,我越看越生气,只听旁边的叔叔怒形于色地说:“这两个日本鬼子正在进行杀人比赛呢!”听完后我顿时怒火中烧,两眼怒视,盯着画上的两个日本军人,心想,这些日本人可真凶狠残忍,竟然把我们中国人当成玩具!

南京大屠杀让我们看到了过去日本人的恶毒,也让我们知道了,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把自己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强大!

今天,我看了电影南京大屠杀。电影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能平静下来,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使我震撼,使我愤怒。

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古国竟遭受弹丸之国日本的欺负,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旧中国落后,民族不团结,经济不发达,国力衰弱吗。

看了这部电影,我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受气辱,遭侵略。

日本的经济力量比我们强大,但我们不怕。只要我们走科教兴国的道路,就一定能使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学好文化知识,胸怀远大理想,我们一定赶超日本!

我穿着隐身衣和防炮衣来到了1937年8月28日的上海。

上午,上海市一片安宁,日本鬼子还没来,到了下午3点左右,空袭警报突然响了起来。,许多人惊惶失措地冲出房子,街上黑压压的一片,直涌火车南站。瞬间,火车南站一片人山人海,把车站挤得水泄不通。不一会儿,天空上方出现了12个小黑点,越来越近,原来是日本轰炸机!人们哭的哭,喊的喊,一片慌乱。老鹰似的轰炸机投下了几枚死亡的导弹,又钻进了灰色的云层。一会儿,轰炸机又冲了出来,那发动机的`轰鸣声令人心惊胆战。轰炸机不停向火车南站狂轰乱炸,还来了一次扫射,才满意地离开了。火车站霎那间成了一片废虚,燃起了熊熊大火。原先是人山人海,现在却寥寥无几。车站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随处可见分开的手、头、腿……幸存者有的呜咽着,有的放声痛哭,还有大喊着:“妈妈——”,一个一两岁的婴儿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一脸的茫然。

在这里,我想告诉全中国的青少年儿童:“国耻不可忘啊!虽然中国已经解放了,但是我们长大一定要报效国家!“

“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13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77载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当贫弱的国家无力保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宝贵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抗争。这存亡之际最为痛楚的觉醒,激发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开启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在血与火的顽强抗争中铸就了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

今天,我看了电影《南京大屠杀》。我知道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把日本的国旗插在了原本插中国国旗的地方。

我们知道日本那时资源短缺,但是可以向其他国家购买啊或者借啊,为什么非要发动战争?还要如此残忍地进行屠杀呢?

我觉得我们不能发起报复性的战争,我们还有很多不如日本的地方,我们要壮大自己,超过日本,让日本不敢再来侵略我们中国。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富强加倍努力。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THE END
1.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 篇1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一进门,就看见了墙上的红旗下印着:铭记历史https://www.ruiwen.com/zuowen/guanhougan/900299.html
2.参观革命纪念馆个人观后感精彩23篇参观革命纪念馆个人观后感精彩23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革命纪念馆个人观后感精彩,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革命纪念馆个人观后感精彩 1 https://www.jy135.com/guanhougan/1910266.html
3.参观革命纪念馆的观后感(通用38篇)参观革命纪念馆的观后感(通用38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革命纪念馆的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革命纪念馆的观后感 1 今天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http://mip.yuwenmi.com/guanhougan/482614.html
4.纪念馆观后感(精选10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纪念馆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纪念馆观后感 1 这个五一劳动节,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兰考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几百幅照片,全景式的展示着焦裕禄同志https://www.unjs.com/zuowen/duhougan/20110306084206_588725.html
5.参观红色纪念馆心得体会(精选55篇)参观红色纪念馆心得体会(精选55篇) 当我们参观完纪念馆后,心中总会有一些感想,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红色纪念馆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红色纪念馆心得体会 1 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106148.html
6.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16篇)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1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 1 https://www.oh100.com/a/202304/6700915.html
7.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1 秋高气爽,芦苇飘香。太湖岸边的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静静地在湖边守候着这方滋养太湖儿女的土地。这天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376737.html
8.参观国歌纪念馆观后感14篇(全文)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 第7篇 而后又来到了第二展厅,这里是红色文化展览馆。这里主要收藏了毛主席从青年到老年各个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在这里,有一段话让我记忆很深,“让我们将红色的记忆留存,回忆那逝去的时光,永远记住那个年代,带给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lu8yryx.html
9.参观烈士纪念馆观后感(精选6篇)参观烈士纪念馆观后感(精选6篇) 脑海中英雄指战员们不顾生命,奋勇杀敌的隆隆炮声,枪声,冲锋的号角声,喊杀声和冲向敌人的画面,如排山倒海的黄河瀑布,汹涌澎湃,又如摧枯拉朽的狂风暴雨,令人心情激荡。激动之余,也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感到十分沉痛和敬佩。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y07yu6.html
10.抗日纪念馆观后感想参观抗日纪念馆心得体会抗日纪念馆观后感想11 这几天注定不能平静的度过,参观完抗日战争纪念馆,我内心深深被震撼,于是有感而发。 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x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在参观中,https://wenku.puchedu.cn/71101.html
11.参观红军纪念馆观后感400字总结六篇标签: #观后感 摘要: 参观红军纪念馆观后感400字总结六篇【篇1】参观红军纪念馆观后感400字在春天的阳光里,我们五年级的全体同学来到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主题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活动,在那里回顾历史,瞻仰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缅怀革命领袖和先烈。高大的烈士墙上,那一个个散发着光辉的名字,仿佛在https://m.gongwentang.com/doc/548338/
12.参观湖南芷江“受降纪念馆”观后感我们参观了日军受降纪念馆后,又来到了飞虎队纪念馆参观,在这里有讲解员为我们做了细致的讲解,认真观看了馆内的历史资料以及实物等展品,使参加学习的我感受颇深,在这里了解到当年陈纳德将军和“飞虎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不朽的卓越贡献。最后,纪念馆下我们支部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言,牢记血的历史,坚定党的信念https://www.meipian.cn/29vjpxo6
13.上海红色纪念馆观后感17篇上海红色纪念馆观后感17篇上海红色纪念馆观后感 本文共计2413字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心得体会精选7篇 在战争年代,我国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革命工作者,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了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红色纪念馆观后感1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上海红色纪念馆观后感 本文共计2413字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心得体会精选7https://www.newsipay.com/zhuantifanwen/guanhougan/33465.html
14.晨曦组参观陶行知纪念馆——观后感青年教师成长营参观陶行知纪念馆——观后感 房韵 以前,我对陶行知了解比较少,只是零零星星地知道一些他的几句名言和一些教育思想。通过这次中心所组织的活动——参观陶行知纪念馆,让我受益匪浅。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效性,他不是纸上谈兵,他用他所经历的实例来阐述他的一些思想,尽管先生离开了,然而,他的http://www.czsz.czedu.cn/html/article1012094.html
15.革命烈士纪念馆观后感优秀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观后感优秀,欢迎阅读与收藏。 红色7月,烈日炎炎,我和爸爸驾车来到了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开启了红色之旅,寻访一个特别的“红色足迹”——中央红色标语博物馆。 https://mip.wenshubang.com/guanhougan/2961584.html
16.革命历史纪念馆观后感(合集4篇)观后感 ,就是看了一部影片 ,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 ,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 ,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 ,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革命历史纪念馆观后感(合集4篇) ,仅供参考 ,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http://www.sudunlaoyingcha.com/jxkj/796361/
17.整理淞沪抗战纪念馆观后感(5篇)整理,淞沪抗战纪念馆观后感(5篇) 一场战斗,承载着一段历史;一段历史,承载着几多生命;几多生命,承载着几多鲜血。一场辉煌的战役,却是用鲜血与生命所换来的。 踏进展厅的大门,就被陈毅、粟裕等将军的雕像所吸引了。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需要用雕像来牢记的。而雕像的存在,只是在我们的心中为他们增加了几分重量。https://www.mayiwenku.com/p-47142201.html
18.参观党史纪念馆有感6则在“七一”来临之际,为重温红色历史,激发当代党员的责任意识,学院机关总支带领党员一起到哈尔滨党史馆纪念馆参观学习。哈尔滨党史纪念馆以1923年至1958年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的历史发展为主线,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带领哈尔滨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进取的历史。 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69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