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博物馆——创新科普手段传递自然之美恐龙新浪财经

戴上AR眼镜,步入“古哺乳动物”展厅,科技的“加持”让更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标本“活”了起来。

来自江西的游客李女士将眼镜对准两头剑齿虎与大唇犀的标本,下一秒,搏斗的场景便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就像在我眼前真实发生的一样。不戴上眼镜,很难想象出恐龙灭绝后,地球居然还上演过这么多故事。”李女士告诉记者,虚拟与现实的结合让她真切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国家自然博物馆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提供精准且个性化的参观路径推荐和实时导航。AR智能导览系统能够根据游客的兴趣和需求,自动匹配最佳参观路线。跟随“数字人”指引,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展陈内容,享受更好的参观体验。

“爸爸,这只恐龙还会上台阶呢。”今年刚上小学的张芊芊戴上AR眼镜,在“数字人”的带领下,找到了她想要参观的“植物世界”展厅。来到两块巨大的海藻标本前,AR眼镜让原本沉寂的“海底森林”突然间“活”了起来,湛蓝的海水、各种藻类组成的植物森林栩栩如生地映入张芊芊的眼帘。

“看到孩子玩得这么开心,感觉这趟没白来。”张芊芊的爸爸告诉记者,比起枯燥的文字和化石,动起来的影像和可以触摸的画面更加直观,也提升了孩子探索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

国家自然博物馆向游客呈现了地球亿万年的历史记忆,更体现了前沿的科研成果。

“我们通过创造互动式参观体验,助力博物馆数字化转型,促进文化传承和科学普及,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智能、多元和互动性强的导览系统,也激发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国家自然博物馆信息技术部副研究馆员许波说,系统可以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游览路线,还能够有效实现客流量的管理。

数字领航求知之旅

圆溜溜的大眼睛、胖乎乎的小手、一脸天真无邪的笑容,呆萌可爱的小恐龙身穿一套探险服,背着一个小书包,仿佛是一位即将踏上神秘旅程的小探险家。这是国家自然博物馆推出的数字讲解员,来到展品前,它会自动介绍这件展品的背景信息,并与游客进行互动问答。

国家自然博物馆信息技术部主任夏晓飞说:“我们在设计数字人形象时,考虑到角色应该形象生动、性格鲜明,这样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一个好的讲解员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展览的内容。“数字人形象具备音色、服饰等元素的个性化编辑功能,能够通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游客进行自然语言对话,提供专业且生动的讲解服务,既提升了参观博物馆的体验,也增强了博物馆的亲和力和知名度。”夏晓飞说。

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诞生,再到如今的缤纷世界,游客在馆内可以尽情探索亿万年来生命的演化与地质变迁的恢宏历史。在数字人的讲解下,每一件展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引领游客穿越时空,体验生命演化的壮美。

“大模型具备强大的常识理解和知识推理能力,能够实时回答游客的问题,提供相对准确的信息。”许波介绍,问答系统的大模型是数字讲解员的“AI大脑”,可实现高互动性、高体验感的智能问答,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技术赋能高效运营

走进国家自然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穿梭在博物馆里。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只有2.3万余平方米,年接待观众达180万人次,远远达不到公众的需求,需要通过新技术来赋能博物馆的运营。

“之前在咨询台轮岗时,有不少游客会提出讲解需求,因为讲解资源相对较少,我们就会推荐游客租AR相机或自动讲解器,但这些设备有的只有声音,有的只有画面,很难达到充分的互动效果。”国家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杨冰说,目前,博物馆打造了300多个AR特效,其中S级特效5个、A级特效15个。这些数据资料,未来将会被广泛应用于图书出版、动画制作、文创开发等领域。

对此,许波也坦言:“我们的目标是通过AR智能导览系统、数字人形象、智能AI互动问答系统,全面提升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教育功能和运营效率。”

THE END
1.国博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 2024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研究成果“‘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成功获评。 实验室以“一物一展”的形式打造“数说犀尊”智慧展厅。展厅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AOA定位、环境监测、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6_270723.shtml
2.上海观复博物馆,去看云端?的泼天富贵!上海观复博物馆,去看云端?的泼天富贵! 上海观复博物馆是“京城第一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的私人博物馆地方馆。位于上海陆家嘴上海中心大厦37层,可称为一座位于云端的博物馆。精彩展厅?瓷器馆展品上承五代,下启金元,代表了中国陶瓷美学的巅峰﹣一宋代陶瓷的主要面貌。?金器馆金器馆应该是观复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6655961?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观潮云端看文物:还需“云”过N道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博物馆、文化馆全部闭馆,但是一些地方的博物馆充分采用数字技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网上布展、直播探馆,采用“云端服务”新方式,引导游客“云端看文物”。 “云游”故宫、南京博物院《瑞祥鼠》生肖展、“云听”《国博好课》,这些“云观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了“闭馆不停服务”https://www.xhby.net/index/202004/t20200410_6597749.shtml
4.核能云端博物馆核能云端博物馆是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及核能行业各大骨干集团共商、共建、共享的核能公众沟通网络新平台。博物馆内容包含“核科技馆”“核能馆”“核技术应用馆”“核安全馆”及“互动馆”共五大展馆,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展示新颖。https://museum.china-nea.cn/index.html
5.社会视角"女生隐私地方起了个痘怎么治"作为一座全球人文艺术之城,上海有着逛不完的美术馆、博物馆和各种文化空间、艺术片区。西岸、外滩、苏州河畔,小型展览几乎每天都有,重磅展览更是一票难求。 看展,已然成为生活在上海的年轻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足不出沪”,我们就能感受到来自全世界人文艺术的魅力,对艺术的热情不断升温。 开展三个http://en.cqbosai.com/coo/heisha/797518028_114977?scm=1102.xchannel:1379:110016.0.3.0~10007.400.0.5.0
6.成功的故事50字(精选16篇)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回答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 “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vjd8jjt.html
7.厦门一日游之下篇:参观厦大生物博物馆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标本是国内建馆较早,拥有种类较多、影响较大的动物标本馆之一。2015年动物标本馆与厦门市水陆生物研究所合作升级成为现在的厦门大学生物博物馆。 目前展区面积共5600平方米,共三层,第一层包括鲸豚馆,龟类馆、珊瑚馆、贝壳馆等海洋生物展馆;第二层包括非洲草原馆、熊猫馆、狼馆等陆地生物展馆https://www.meipian.cn/2f0nrhm2
8.今起可在“云端”赏“镇馆之宝”!这次“云端博物馆直播周”都有哪些亮点?活动分为“馆长来了”“镇馆之宝”“云游看展”“空中课堂”“数字文博”五大主题,让平时高大上的博物馆文化变得鲜活、有趣,富有魅力。 从已经预告的5月15日、16日两天的直播内容中,有北京中华世纪坛“江户绮想曲——浮世绘大展”的直播导览,展览精选了浮世绘大师葛饰北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105492
9.“跳”出展柜,“登”上云端,“走”进生活……陕西文物展览出奇招从单一的观看文物,到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从走进展馆看文物,到不受时间限制在云端反复品鉴文物;从远观文物到亲手触碰“文物”,民众在越来越关注文物本体的同时,对参观体验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让文物会说话,立体化彰显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和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近年来陕西的博物馆在策划展览中坚持创新与融合,多元化https://www.cqcb.com/shanxisheng/2023-06-16/5291507.html
10.5·18国际博物馆日,和博物馆专家一起云观典藏声游徐汇在“云端”,孩子们还将跟随专业的电台主持人,一同“走进”上海无线电博物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之旅,聆听镇馆之宝的逸闻趣事,感受无线电波的无形魅力,并将在后续互动中,有机会走进电台参与节目的录播制作。据悉,“徐汇青少年励志地图”微信小程序还将进一步扩展“博物馆课程”的学科范围,充分利用区内博物馆资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247065
11.西安决策参考4月上旬,由北京博物馆学会、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学院联合开展的“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围绕中轴线、三山五园、长城、大运河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涉及北京历史文化的重点课题、重点专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资深文博工作者云端开讲,为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中小学生送上了一堂好课。http://www.xalib.org.cn/info/72757.jspx
12.专题10现代文阅读近年来,我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满足了人们更为多样的文化选择。③从线下展览到网上展厅,从文物“微课堂”到文创产品,如今,博物馆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或是在馆中游览,或是在“云端博物馆”漫游,或是参与研学活动、学习相关知识。文博事业https://www.0516ds.com/69295.html
13.国际博物馆日今天一天可看20多场直播!如果精力足够的话,在艺App还携手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和美术馆,推出了“云端博物馆直播周”,仅今天一天,就安排了不下20档有关博物馆的直播导赏。我们一天便穿梭于天南海北的博物馆、美术馆,让自己“浸泡”在丰富多姿的博物馆文化中。 今天,我们既可以到北京去看中国工艺美术巨匠们的杰作,也可以到国家典籍博物馆去感受https://static.zhoudaosh.com/571DAD72C1892C22D81DFD309CC3D4CECED3545D0BBA42CBC02ED6DD8187CEDB
14.热点关注全国150个线上博物馆汇总在家足不出户“云看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www.pgm.org.cn/vr/tmp002/#d3k https://www.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4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