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线上云体验成看展新模式,故宫博物院下足功夫……北晚新视觉

近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会议上指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将有序开放,并实施限流。这对于喜欢在文博机构参观游览的观众来说是极好的消息。在“没有展览的日子里”,观众往往通过线上展览“解渴”。

作者:袁新雨

这一举措出现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各大博物馆出于疫情防控考虑纷纷宣布闭馆。以往,春节期间是人们观展的黄金时段,各大博物馆也都会为此精心准备多个特展。而今年春节期间,为了丰富观众的居家生活,满足观展需求,许多博物馆纷纷开设了云展览。

线上展览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观众就可以通过各大文博机构的网站大致了解该馆正在举行的展览内容,回顾过往的精彩展览。作为辅助,观众往往对此要求并不高。但在没有线下参观的日子里,观众对于云观展体验的要求也会有所提高。线上展览该如何评价呢?这要从展览的线下版开始说起。

人们对一场展览评价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展览所在的博物馆或艺术馆交通是否便利。而一场展览所在场馆的氛围,也决定了观展者身处其中的体验效果。在西方,传统的艺术博物馆往往是更具风格的新古典主义或者新哥特式建筑,气场很强。也方便观众在观展时沉浸到展览中去。

展馆内部空间的使用属于策展的专业范畴,但是好的策展人策划的展览,往往可以让展览既有逻辑,又有趣味。既保证了空间的利用效率,也要保证合理性和展品的内在逻辑,还要对观展人的行动路线进行恰当的引导。可以这样说“一目了然”并无太大趣味,随着行进而“步步深入”才能增强观展的乐趣。

此外,展览场所中卫生间、衣帽间的设置,以及其他功能性空间,如咖啡厅、休息区等空间的性能,也影响着观众在场馆中的体验。

一座博物馆的购票是否方便,也会影响参观者的兴致。不过,疫情发生之前的国内展览多数都可以采取网上购票或者现场扫码购票的形式,十分便捷。

如果说所在场馆是一场展览的门面,那么展品就是展览的核心。各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博物馆中往往有常设展览进行展出。有的博物馆还会根据不同的主题,输出自己的镇馆之宝。笔者曾在参观河北省博物院时得知,其馆藏十大珍宝如错金博山炉、金缕玉衣等就经常在外地进行展览。此外,还有一些展览会以展出高精复制品的形式进行主题展览,这类展览更多具有叙事性,或是普及性。

展品和配套的说明文字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展品之间的脉络、线索,需要通过说明文字进行呈现,展品的独特之处、精美之处,同样需要说明文字的阐释。因为绝大多数的参观者不可能对每一件展品都十分熟悉,这就需要展览方对重点展品进行详细的说明。而说明文本呈现的大小、字体还有位置决定着参观者的阅读感受,从而间接影响参观者的综合观展体验。对于重点展品而言,说明文字不单要介绍展品,还应对展品所代表的时代之背景进行介绍,方算完整。

此外,展览现场的影音播放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座位也影响着展览的丰富程度。与此呼应的,是展览现场的多媒体交互设备,设备操作的便捷程度,与展览的关联程度以及趣味性也会影响观众对于展览的直观感受。在国内,这类设备对年龄稍小的观众更具有吸引力。但是这类设备如果利用合理,可以辅助展览。例如,在德国慕尼黑的古埃及博物馆内,就有类似于电子放大镜的多媒体交互设备,该设备可以按照既定轨道滑动,所到之处对应的就是古埃及文明《死亡之书》的片段,设备屏幕上可以进行同步显示,并显示英文翻译,辅助参观者理解。

从今年1月底开始,观众们暂别了线下展览,线上展览取而代之,它们的种类、精良程度也在以很快的速度丰富着。

第二类云展览类型是通过手机应用观看展览,其实与博物馆官方网站上的3D展厅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可以在智能手机端通过触摸屏幕直接进行操作,其便捷程度较高。

第四类云展览类型具有一定的即时性,是博物馆讲解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观众在线实时跟随讲解员进行参观。开展这类云展的文博机构很多,故宫、国博等国家级文博机构都有过类似的活动。

那么,以上这些类型的云展览、虚拟展览可否借鉴线下展览的维度进行评价呢?已有维度之外,是否存在其他的标准?实际上,因为绝大部分的线上展览都脱胎于线下展览,所以在评价维度上,二者存在很强的互通性。但是,鉴于线上展览的特征,在评价时可以对这些维度进行相应的修订或延伸。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尺度便是展品的迁移完成度,换言之,博物馆将多少线下产品移植到了网上,一个展柜中的数件展品,除了其中最重要的展品,其他展品是否移植。除了最重要的展柜,其他展柜是否移植,同样是评价一场云展览的重要标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大型展览有数百件展品,而这一展览移植到虚拟展厅的展品仅有几件或者十几件,那么网上的展览是否等同于线下的展览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说明文字。通常,展览现场的说明文字已经足够提纲挈领,若是一场展览中的这些说明文字都没有上载,没有移植,是否可以说,线上展览具有了与线下展览相同的效力呢?

线下展览现场的多媒体设备播放的影片,或许是最容易移植到线上展览的内容,而展览中的交互设备,或许也可以通过程序的上载,让线上观展的观众使用。

带着这样的“尺子”,笔者浏览了几家国家级博物馆,也体验了几家省级博物馆的线上展览,特别是虚拟展厅、客户端和小程序三类。

国家博物馆既有对于展览的讲解视频,也有虚拟展厅。在大部分的虚拟展厅中,可以听到背景音乐,操作者可以实现360度的市交旋转。参观者可以点击其中的重点展品,听讲解音频、看说明文字。美中不足的是,并不是所有展品和文字都做了移植、上载。

笔者发现,国博的虚拟展厅可以观看许多已经结束的过往展览。虚拟展厅的形制、操作方式虽然大同小异,但仍然存在展品上载完成度、便利程度、精确程度的区别。有的展厅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有的展厅就只能前进。这应该与每一个虚拟展览的开发者不同有关。

另一家在北京的国家级文博机构,故宫博物院在线上展示上很下功夫。其官网上的虚拟展厅画面精美,也有质量较高的背景音乐,观展体验较好。故宫博物院的手机客户端“故宫展览”操作很便捷,体验较好,同样的展览,如“营造之道——紫禁城建造艺术展”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得比网站上更清楚,也更方便。值得一提的是,故宫的线上展览上载的展品较多。

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也可以通过网站浏览展览。但是其虚拟展厅的可看程度、清晰度及便捷程度都有待提高,例如曾经在2017年产生很大影响的“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图书馆的珍宝”这一展览的虚拟展厅版就不太精良,出现了只能看现场,不能看展品的情况。而由于展厅本身较暗,所以虚拟展厅也较暗,不利于观看。但是,国家典籍博物馆有网页版的在线展览,介绍清晰、图片也很清楚,虽然没有沉浸式的体验感,但是作为参考、学习之用足矣。

疫情之前,首都博物馆的许多线下展览都颇受欢迎,但是线上的展厅却多少有些乏善可陈。虚拟展厅中,像“美好中华”“天路文华”等展览都可以登入,但是缺乏详细的介绍。网页版的展览中,只介绍了一些过往展览的大纲、展览简介以及几件重要展品的简介。

其他像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文博机构,笔者均有体验,浙江省博物馆的网站制作典雅精美,操作也比较灵便,像“越王时代”这类高水平展览的虚拟展厅也很精美,制作精良。参观过程中操作方便,展板上的文字清晰,重点文物还有语音介绍。但是,其他展览的虚拟展厅就没有这般精良。南京博物院的情况与此大抵类似,影响更大的展览在线上的传播制作更为精良,但是平均水平一般。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发现,文博机构的线上展览各有优劣,除了个别机构线上线下差异较大以外,总体水平大体相当,突出表现了一个问题:线下重点的展览线上同样精良,线下一般的展览,线上也平淡无奇。

其实文博机构不妨考虑“一鱼多吃”的策略,把线上展览的水平提高,自然就有各地的观众买单。或者说,加大对线上展览的投入也不只是为了疫情防控期间的“解渴”,更是为了日后,方便更多的观众远程“过瘾”。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fw/hd/zxhd/jyhdyy/
2.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获中国展览艺术与展示技术创意大赛金展奖孙祥荣获 2024-11-21 全国博物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2024年工作年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 2024-11-21 “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在国博对公众展出 2024-11-12 国博新展“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开展迎观众 2024-11-08 中国国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bwg/index.htm
3.湘博动态湖南博物院2024.12.18 【新闻】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改革谋篇湘潭 2024.12.17 【新闻】馆校合作丨“追寻历史的足迹”之“湘博杯”长沙市中学生“走进两宋”展示活动顺利举行 2024.12.13 【新闻】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2024.12.12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xiangbo_dongtai_news
4.良博新闻[2024-11-26]第二届“良渚论坛” | 以人文之名,寻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鸣 [2024-11-25]图解良渚论坛 | 她、他、他们齐聚→ [2024-11-24]倒计时1天 | 第二届“良渚论坛”明日将拉开大幕 [2024-11-21]第二届“良渚论坛”倒计时4天 | “良渚文化移动博物馆”发车 https://www.lzmuseum.cn/LiangBoXinWen/index.html
5.20242024-12-112024成渝双城科普行活动在我馆成功举行 2024-12-08聚焦 沪川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工作交流会、 上海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联盟工作推进会举行 2024-12-07四川大学博物馆110周年馆庆祝福集锦 2024-12-06活动预告 | “同研共享”志愿者课堂之《你终究会爱上中国画》书画专题分享 https://scudm.scu.edu.cn/xwgg/dtxw/a2024.htm
6.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https://www.szmuseum.com/Exhibition/Temporary/Temporary
7.吉林市博物馆官网吉林市博物馆是一所融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艺术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大街100号,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松花江南岸,背靠江南公园,前临世纪广场,园林的自然景观、广场的别致建筑同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浑然一体,交通http://www.jlsmuseum.org.cn/
8.2021年“当代奢华”的33种表达方式体验奢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展望未来,“当代奢华”还将随着时代演进而持续蜕变,不断生成新的表达方式。 题图说明: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展览“奢华”入口 题图来源:pariswithmelissa.com 图片来源于品牌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https://www.cls.cn/detail/907431
9.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价格多少钱,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时间地图图片国家博物馆举办抗疫美术作品展时间地点及门票预约入口国家博物馆举办抗疫美术作品展 开展日期:2020年8月1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3、北4展厅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 用美术作品记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 详情> http://www.icslx.com/d/1163
10.云开·全站app登录网页入口最新版v1.55.84(官方)官方网站·IOS/1.【欢迎来到】云开·全站app登录网页入口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云开·全站app登录网页入口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55.70.45(安全平台)登录入口《云开·全站app登录网页入口》 [流言板] https://www.shccco.com/index.php/job/page/service/news/class/page/contact/photo/html/?appset/lxfq301075.shtml
11.宅家无聊?南通博物馆邀您“云看展”今天,全市23座备案博物馆提供了5大类105条数字资源,涵盖线上展览50个、线上文物赏析872件、电视电台节目24集、微信小程序1个、网络课程410节。现予发布,以飨观众。 南通博物馆数字资源网址链接 一、云看展 (一)南通博物苑。 1.基本陈列《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 https://www.ntjoy.com/html/tuijian/2020/0206/173207.shtml
12.武汉革命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洪巷13号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武汉革命博物馆原为1967年重建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后来到了1988年,因为武汉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76.html
13.举头望明月“云”上共此时深圳中秋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入口:深圳博物馆官网深圳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虚拟展厅” 简介:本次展览甄选145件(套)古滇国文物,向观众多角度地展现了神秘古滇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展示中华民族融合的力量。 4.永恒的面孔——古埃及的黄金木乃伊 入口:南山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云上展览”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2-09/08/content_25357864.htm
14.VR博物馆=特殊时期逛展新方式?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打开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云看展界面,一股异于其他展览的“朴素之风”迎面吹来。无论是导航栏,还是指引箭头,仿佛是十年前用最简单的HTML实现的。画质更是只能用“渣”一个字形容,放大之后仿佛满屏马赛克。路线都是单程路线,甚至没有选择。大部分展品只能远观不能近看,可以观看的藏品放大https://36kr.com/p/1725161439233
15.“云上”看展览,精彩无限地址:打开人民网官网搜索“红色云展厅”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语音导览 看点:内容包括“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旅途与想象:馆藏中国题材版画展”、“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等” 地址:可以进入“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公众号点击“语音导览—展览列表”,可欣赏线上VR展厅。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7w3lUoNmzb
16.智慧博物馆管理云平台首页>>智慧博物馆管理云平台 全功能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博物馆系统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 实现博物馆系统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 通过将系统、业务、数据集成到统一的信息门户中,为馆领导、业务部门、第三方合作用户等提供统一的系统和资源的访问入口; 基于用户和角色定制组合工作台内容,实现个性化台账。 http://www.efrontop.com/CollectionDigitalResource/index.html
17.线上打卡京城全域博物馆“北京博物馆云”小程序上线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徐婧)18日,北京市文物局面向公众开发的唯一全域博物馆数字化服务入口“北京博物馆云”官方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小程序提供“博物馆预约”“展览推荐”“藏品精选”“社教活动报名”等数字化服务功能,用户可以随时开启“博物馆”之旅,打卡北京全域博物馆。 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3-05/18/content_1585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