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

你见过这样的博物馆吗?在这个博物馆里,你能了解3600年前的中国龙是如何演化的,面条是何时发现的,猪的起源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穿梭在旧石器时代的洞穴中,也可以站在“甲板”上体验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编钟是能敲的,机器是能帮人占卜的,陶器残片是可以触摸的,各种国宝级文物是可以印在纸上的。这里就是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为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馆藏了来自田野考古一线的6000余件展品。其基本陈列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分为“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各个时期的文物文献。

馆内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展出众多国宝级文物,并运用数字化技术模拟真实场景,通过科技手段让考古成果走近大众。请跟随文旅君一起体验中国历史文化无穷的魅力。

01

“仓储式陈列”展示国宝级文物

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厅中部分展品被放置在如仓库般的小格子内,考古出土物则以遗址、遗迹为单位进行密集陈列,旁边还附上图解说明,这种陈列方式反映出博物馆的“仓储式陈列”特色。

这样的学科特点从根本上要求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

陶人面像

这件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的陶人面像,以黑彩绘出眉毛和胡须,眼睛及口部镂孔,双耳扁平,穿有小孔。额前头发用绳纹表示,脸部丰颐,鼻梁挺直,展现了当时男性的面部形象。

这件朱书文字陶扁壶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内,距今4000多年。壶鼓腹部写着一个醒目的朱书汉字“文”,与甲骨文形体结构十分相像,另一面还写着一个字符,但目前尚不能识读。朱书文字陶扁壶的发现不仅表明中国文字的一脉相承,更体现了中华文明不曾中断、连续发展的特征。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这句诗经中的话在馆内收藏的绿松石龙形器中得到了印证。这是件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绿松石片组合而成的绿松石龙。龙头置于梯形托座上,嘴部略微突出,青、白玉组成鼻梁,硕大醒目的鼻头由绿松石组成,眼睛则是两块圆饼形的白玉,龙的腰部还有一个铜铃。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虽然这不是考古发掘出土的最早的龙形象器物,但因其与后世中国龙的形象最为接近,被认为是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这两件绿松石铜牌饰出土于洛阳二里头遗址,是我国最早以宝石镶嵌的青铜器。二里头遗址被学者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朝代——夏朝晚期都城所在地。其中出土于1987年的绿松石铜牌饰,是同类绿松石铜牌饰中工艺最为巧妙的一件,其牌饰主体为镂空铸造,几百片细小的绿松石片在无依托的情况下,历经3000多年而无一掉落。仔细观看,就能看到以浑圆的绿松石珠为眼睛的奇异神兽形象。

铜牺尊

这件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的文物器身为一只站立状怪兽,背部有盖,盖钮为一站立凤鸟,项背附着一卷尾虎,作行走状。胸前及臀部各附着一回首卷尾龙,又像马又像鹿,但却又头生双角,腹有双翼,形状奇异可爱。

这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件器物,距今约4800年,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文物形状像一个瓶,中间空心,顶部有一只立鸟形象,中部的羽毛状是对称装饰的,器身有四个对称的圆孔。有学者根据出土位置和陶器上鸟的形象预估这是与太阳崇拜有关的器物。

02

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博物馆的另一特色为“沉浸式体验”。博物馆采用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OLED透明显示屏、裸眼3D等多种手段为观众还原古代历史场景,带领观众穿梭时空。

走进第一单元“文明起源”,石器时代展区的整个走廊被打造成岩石洞窟,两侧粗糙的岩石和头顶的星空点点,让人仿佛置身于原始社会的野外夜晚,墙壁上还投放着智人形象,为观众展现智人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形态变化。

在农业起源展区,水稻和谷子的模拟实景又把观众带到农田中,体会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继续向前走进甲骨文展区,观众可通过视频观看甲骨文演变,体验一次商人占卜过程,接着以俯视角度欣赏复刻的山西襄汾陶寺城遗址。

除此之外,场馆内设置了多项互动装置:伸伸手指就能翻阅雍正帝朱批内容;用编钟敲奏出一首喜爱的音乐;去文创店盖章打卡;在兰台邮局寄出一封古色古香的信.......观众在游览博物馆的同时,能够亲身参与、体验历史的痕迹。

数字化技术更是让观众与文物“亲密”接触,通过3D数据建模,文物可呈现在智慧屏幕上,只需轻触展柜玻璃,便能够全方位近距离观赏文物的细节、色彩。在“宅兹中国”板块,有一块可移动的智慧互动屏,屏幕可停留在观众喜爱的文物前,供观众放大、了解,吸引众多游客体验。

据介绍,未来中国考古博物馆还将建设博物馆智慧导览讲解系统基础平台,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参观线路推荐,同时结合室内定位技术为观众提供移动端的导览讲解服务。

中国考古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目前常设展面向公众持续开放中。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
2.故宫文物的典藏与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与关怀下,部分南迁文物陆续回归故宫,另有大批珍贵文物通过捐赠、收购、调拨等方式入藏,使故宫博物院藏品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https://www.dpm.org.cn/topic/party_building/merit.html
3.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主要任务是收藏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物,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同时进行有关中国历史文物的考古、研究,并利用文物开展社会教育工作。其前身是北平国立历史博物馆,1912年于国子监成亘筹备处,后迁至端门至午门一带(天安门北面),1926年10月10日开放。1959年7月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建成了新的中https://www.gov.cn/test/2008-11/25/content_1158638.htm
4.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文物文献精品展:《历史中国.鼎铸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文物文献精品展:《历史中国.鼎铸文明》—第四篇 通伸村人 展馆一楼:殷墟出土的车马 展馆二楼:文明起源 “朱书文字陶扁壶” “彩绘龙纹陶盘” 展馆三楼:宅兹中国 “司母辛”铜方鼎 铜牺尊 展馆四楼:大国一统 展厅 《和融万方》——绵延千余年的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https://www.meipian.cn/51aj9cgn
5.文物中国史《文物中国史》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中国历史与考古的专家、学者们合作撰写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 推荐3人 按收藏人数排序 /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文物宋元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 / 中华书局 / 2009-1 / 49.00元 7.7(46人评价) 《文物宋元史》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中国历史与考古的专家、学者们合作撰写的一部图文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942
6.张謇创办的江苏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馆藏大生纱初中历史组卷系统,试题解析,参考答案:张謇创办的江苏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馆藏大生纱厂、轮船公司、面粉厂等大量的历史文物。由此我们能从中认识到(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53622373.shtml
7.中国十大著名历史博物馆国内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以提供历史、动态、文物藏品、文物照片和专业书籍介绍为主,主题可以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或是一段岁月的历史等等,旨在让后人通过实物展览及文字介绍,从中感悟历史的深厚。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中国十大历史博物馆,包括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香港https://www.maigoo.com/top/409773.html
8.《看得见的中国史(全14册。20余家海内外博物馆经典藏品,300余件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看得见的中国史(全14册。20余家海内外博物馆经典藏品,300余件国宝级文物图片首次面世!)》,作者:童超,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最新《看得见的中国史(全14册。20余家海内外博物馆经典藏品,300余件国宝级文物图片首次面世!)》简介、http://product.dangdang.com/24185729.html
9.从文物中品历史·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现有170余万件(组)藏品,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 https://lsxy.lyu.edu.cn/2023/0811/c9782a216691/page.htm
10.可盐可甜的“文物”你见过吗?承载千年历史的博物馆文物 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展现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和抹茶雪糕 ↑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和考古巧克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藏品及展览为主题,开发饮食文创,借食品传递传统文化背后的美好寓意,讲述文物蕴藏的历史故事,让国博文物走进大众生活。新华社发(中国国家https://m.gmw.cn/2022-05/18/content_1302952590.htm
11.中国考古博物馆今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多件国宝级文物亮相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主持了向社会公众开放仪式。 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该馆地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 五大专题展示五千年文明史 该馆的基本陈列为“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常设展厅有7000多平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55465
12.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此外,我还参与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相关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希望不断为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发展添砖加瓦。 从历史文化中感受到自信与自豪 牛爱君(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者) 2002年的3月6日,我看到《北京晚报》上刊登了一则中国历史博物馆(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为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101553.html
13.盘点安徽省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安庆市博物馆安庆博物馆(新馆效果图) 安庆市博物馆始建于1978年,与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暨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为三块牌子一个机构,是以地方历史文物,尤其是以近现代革命和戏剧文物为主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熊范二烈士专祠”为馆址,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新馆正在建设中,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3321.html?ivk_sa=1025922x
14.一九○○年以来出土简帛一览2002年 陕西西安南郊西汉墓 木椟? 2002年 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双龙村汉墓 衣物疏一片? 2002年 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M2 1000支? 除此之外,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第二批楚简)、湖北考古所、荆州博物馆、甘肃考古所等单位亦有数量不详藏简。https://www.wzbwg.com/newsinfo/1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