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古老文明的博物馆,如何拥抱未来?

新华社上海5月18日电(记者孙丽萍)5G+AR技术,让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舞火爆出圈,无数网友为此@河南省博物馆“一定要去实地体验‘博物馆奇妙夜’”;三星堆考古发掘全程直播,令亿万网民追捧,热议青铜纵目面具与外星文明……

2021年的中国博物馆“出圈”事件,无独有偶,都与科技紧密相连。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2021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一直以守护人类古老文明为职责的博物馆,如何携手科技、拥抱未来?

“云游”博物馆,穿越时空玩转历史

今年年初,一场《唐宫夜宴》舞让河南博物馆火爆出圈!十几位小姐姐浓妆艳抹、娇憨可人地联袂赴宴去,而真正的“主角”却是虚拟背景中的许多国宝级文物——莲鹤方壶、妇好鸮尊、贾湖骨笛。

其实,在节目中担当“气氛组”的,还有众多精美非凡的字画——《簪花仕女图》《捣练图》《明皇幸蜀图》《千里江山图》《备骑出行图》《树下美人图》《侍马图》……

业内人士指出,5G+AR技术应用于博物馆策展和展陈展示,让人们穿越时空,实现了“人在古人画中游”的梦想。数字技术不仅可以让人们随心所欲“云游”博物馆,还可以“无中生有”“以假乱真”,创造出虚拟与现实融合的网络时代文化体验。

湖南省博物馆则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再现了宋朝人的“慢生活”。伴着悠扬的古琴乐曲,宋朝文人雅士呼朋引伴、游山玩水、赏花饮酒,好不惬意。据悉,这个360度全景线上虚拟展厅里,细细数来竟隐藏了80余件文物。在高科技加持之下,人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不再是沉睡沉默的文物,而是活色生香、触手可及的历史与文明。

未来博物馆,拥有“智慧脑”可期

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5535家,比上一年增加181家。“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家博物馆,达到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10.22亿人次。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给快速发展的博物馆行业带来巨大挑战。疫情期间,全球博物馆因防疫需求而不得不闭馆,或严格控制人流。“云游博物馆”一时成为人们共同的强烈需求,也对博物馆的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挑战。

未来博物馆无疑应该是智慧的。但博物馆“登云入网”,并非只在前端和展厅。

早在2018年,由上海博物馆建设的一个国内首创、全面基于数据的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就已经投入运用。据介绍,这个系统、可以采集上海博物馆从藏品、客流、传播效果到文创产品销售的数据,连接人、物、馆,相当于让博物馆拥有了一个“智慧大脑”。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这个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搭建,将成为上海博物馆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新路径,也为上海博物馆东馆迈向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探路。

与此同时,博物馆作为文明守护者,一直承担着保护和修复文物的重任。而文物修复中的科技含量如今也越来越高。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热释光测定年代仪、X荧光分析仪、高光谱检测仪、离子色谱仪、激光清洗机等众多科技装备在为国宝文物保驾护航。

灿烂中华文明,转化为一场又一场文化盛宴

未来博物馆长什么样?它一定可以无缝连接当下和历史,让人类文明所有熠熠生辉的重大时刻都得以重现,甚至可以让我们参与其中。

在全球范围内,博物馆左手科技、右手文明、拥抱未来,正在兴起新的浪潮。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将“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

不过,虽然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已经普遍成熟,许多博物馆都已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但数字化采集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数字化运用和保护才是难题。围绕博物馆数字化工程,配套资金和高科技人才的不足也成为制约瓶颈。

有网民吐槽:“看过某省级博物馆数字化展陈,内容太粗糙!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数字化以后反而像赝品……”“要真实还原文物历史状态与容貌,需要真金白银投入,需要极高精度的数据。博物馆数字化工程应该精益求精,不能敷衍凑合,徒有形式。”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不仅依赖科技手段,更需要深刻理解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需要无数精彩纷呈、“脑洞大开”的创意。

“未来的博物馆应以内容为王。怎样把知识性、娱乐性、互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博物馆发展下一步突破的方向。”一位资深文博人士说。

未来博物馆并不遥远。随着我国博物馆科技实力的增长,人们或将在云上云下参加王羲之的兰亭雅集,登上苏轼的扁舟夜游赤壁,旁观李白醉吟“云想衣裳花想容”……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将在博物馆中转化为一场又一场文化盛宴。

THE END
1.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董必武手迹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2024-11-15 上历博“初心与传承”入选全国“大思政课”示范项目 2024-11-14 世博会博物馆“幻境浮世绘”开启沉浸式艺术新纪元 2024-11-11 上博新展!“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明天起对外开放 2024-11-05 “观文博”成为都市旅游首选 上博东馆11月将全面开放 2024-https://whlyj.sh.gov.cn/wbzx/index.html
2.上海百岁老楼里的博物馆重新开放!附近还有这些可玩地标!离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不远处,可以看到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外滩源码头。码头的镂空结构建筑紧挨着原划船俱乐部旧址,也就是曾经的黄浦区公共游泳馆,被誉为“水上摇篮”。码头附近有着众多历史建筑,原新天安堂、上海大厦、上海邮政博物馆等。 从外滩源码头登船,乘坐游船开启悠游苏河之旅,在游船上欣赏到外白渡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74585
3.被上海苏州河畔的百岁网红博物馆惊艳了在这里,感受历史,感受时代岁月 今天17:10赞1回复 魔都新鲜事-新闻晨报: 今天17:37赞回复 新闻晨报地产星空上海 今年4月,上海邮政博物馆闭馆进行展陈更新。如今,博物馆完成了调整更新,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复馆。可以说,大楼本身也成为了这座博物馆中最生动、最独特、最直观的展品! 今天16:56赞1回复 魔都新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5866331795/m15da91e930330195xk
4.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2024 09-26 “神秘的西夏陵”大空间高沉浸体验正式亮相 “神秘的西夏陵”大空间高沉浸体验 时间:2024年09月26日-2024年12月31日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三楼 第四、五展厅 1https://www.shh-shrhmuseum.org.cn/historymuseum/historymuseum/zl/zlxx/index.html
5.国际博物馆日玩转指南,我最推荐孩子“云游”这30个全球博物馆藏品非常丰富,走进博物馆的大厅,霎时觉得目不暇接:金碧辉煌的穹顶、栩栩如生的雕塑、光滑凝润的大理石台阶和气势恢宏的圆柱。 (长按识别,即可进入) -14-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这座历史悠久,占地达22公顷的巨大博物馆,集世界最丰富、最罕见的动植物和矿物标本之大成。 http://parents.youthmba.com/archives/61489
6.云游自然博物馆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云游自然博物馆手抄报 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走进黄岩博物馆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小报手抄报假期暑假寒假社会实践板报模板游上海 大连自然博物馆思维导图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青海高原自然博物馆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怎么画去博物馆的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3292688.html
7.上海博物馆诗心造物——江南工艺的世界 东馆4楼 考古上海 东馆4楼 中国明清家具馆 人民广场馆4楼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 人民广场馆4楼 云游上博 更多 新闻公告 上海博物馆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4-12-18 专题|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开幕 2024-12-03 教育活动特别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
8.数字赋能博物馆“唤醒”千年文化如今,走进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等,数字化转型正在让博物馆拥有“数字双胞胎”,从“云观展”出发走向“云治理”,也为博物馆如何更好吸引年轻人、讲好“灵动”的科普故事探索路径。 2021年9月,上海首个数字孪生博物馆系统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线,该系统具备展馆导览、动态应急预案、视频虚实https://www.cqcb.com/topics/shangyoushucang/2022-10-14/5055591_pc.html
9.国际博物馆日今天一天可看20多场直播!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虽然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到博物馆去实地感受,但是通过线上导览、直播等方式,我们可以更便捷高效地云游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非凡魅力。 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设在武汉,大家可以通过直播收看国际博物馆日开幕式、论坛以及博物馆之夜等活动。 https://static.zhoudaosh.com/571DAD72C1892C22D81DFD309CC3D4CECED3545D0BBA42CBC02ED6DD8187CEDB
10.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徐家汇博物馆,它是由法国天主教神父韩伯禄于1868年在 193356 美国和603356 南(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于1933年更名为震旦纪博物馆)还有1874年英国人办的上海亚洲文学博物馆(隶属大英博物馆皇家学会,解放后改名为上海博物馆)这两个博物馆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自然博物馆,主要收藏中国瓷器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91.html
11.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Dealmoon.com 最新景点/活动折扣信息 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 免费看 线上全景参观展览https://www.dealmoon.com/cn/free-online-visits-famous-museums-in-china/1813362.html
12.文明旅游金兔云上游新春乐不停!2023烟台春节文旅活动线上来袭!科内容:春节期间,指尖上的展览计划对烟博新春特别展览《烟台街——百年街巷中的烟台发展和城市生活》中的精品文物进行重点展示。展览将带领观众走进“烟台街”,重温老烟台人过去的城市生活,感受烟台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参与方式:关注烟台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线上观看 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3/01/16/014601689.shtml
13.上海历史文化之根―广富林广富林文化遗址不是一般的“公园型”旅游景点,它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见证着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地面上的断壁残垣还是深埋水土中尚未被发掘的遗迹,这些都是上海的历史文化之根,是这座城市走向未来的精神家园。 1999年至2005年,上海博物馆再次对遗址进行调查及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等文化遗存。https://www.meipian.cn/2hgwetxn
14.马未都领航上海观复博物馆直播: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与传承使命在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直播中,马未都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与独特的魅力,引领着广大观众云游上海观复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上海观复博物馆,被誉为“全世界,的博物馆”,这里不仅是文物的聚集地,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地,由文化大家马未都老师亲自,的直播探秘之旅,更是将其独特魅力展现得,,这不仅仅是http://news.xinxunwang.com/world/gdyw/376006.html
15.历年资讯■上海博物馆与澎湃新闻共启上海寻根之旅 ■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焕新开放 ■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即将竣工 ■6月1日起西南联大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 ■苏州博物馆首个自然科普展开幕 ■阿什河流域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16.宇宙猜想AR文创入驻今日美术馆北京天文馆等众多展馆,在AR近日,由「宇宙猜想」推出的AR系列文创产品先后入驻今日美术馆、北京天文馆、国家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国家海洋馆、中华手工展馆等各大馆场并与其展开相关合作。 「宇宙猜想」致力于创造虚拟空间价值,用AR技术与文创产品碰撞出新的火花,为用户提供轻松触达元宇宙的全新体验。此次入驻众多展馆,更是「宇宙猜想」在推动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597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