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听馆长说……

铜川博物馆内的沙盘(资料照片)。本报记者赵茁轶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成立六十五周年纪念展展馆(资料照片)。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供图

5月16日,晴空下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本报通讯员张天柱摄

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馆如时光宝盒,珍藏着岁月的记忆与文明的光芒。

让珍藏于博物馆内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迹“活”起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是陕西博物馆人的职责使命。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和省情、让博物馆充分发挥职能的路径,来听听馆长怎么说——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

“考古遗址博物馆是最具体验感和参与度的教育空间”

“今年,我们推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个综合陈列展,全面展示秦始皇陵丰富的文化内涵。下一步,我们将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阐释水平,展示体系将更加完整和丰富,让观众能够全面了解秦始皇帝陵和秦文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岗说。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建立的一座大型遗址类专题博物馆。自1979年开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超1.5亿人次,2023年参观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说明考古遗址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和价值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基于考古发掘,加强对遗址与出土文物的深入研究,在广阔的遗址范围内为公众提供现场式教育的场域环境,充分体现了考古遗址博物馆教育空间具备的独特体验感和广泛参与度。

近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按照“一院多馆”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秦始皇陵文化遗产价值,探索多元化展陈方式,不断丰富遗址展示内容。博物院目前形成了秦文化系列展、中国东周时期区域文明展、秦始皇陵考古新成果展、边疆文化系列展、世界文明史系列展五大临展体系。

“我们借助秦兵马俑和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巨大影响力,策划开展了15个大类46个子项目的教育活动,足迹遍布全国百余所大中小学。2023年开展各类教育活动341场次,今年已开展各类教育活动80余场次。”李岗说。

5月18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全新教育品牌——“秦”学好问,包括解密“秦俑之名”、探究“青铜之冠”、复原“兵马之彩”等研学课程,简“读”大秦、大秦铸币、趣游大秦飞行棋等手作体验活动以及研学游径等内容,让青少年在参观文物、动手体验中深入了解秦代历史文化,促进文化遗产知识普及。

为充分发挥兵马俑金色名片效应,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和新方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的“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被评为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佳优秀推荐案例,并入选《陕西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打造的“秦陵兵马俑云上课堂”和针对海外侨胞的“秦兵马俑实景课堂”,已为美国、荷兰、多米尼克、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大中小学生开展数十场次“云上课堂”教学。

2024年恰逢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5周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继续坚持教育与研究的双重使命,着力打造智慧秦陵、开放秦陵、活力秦陵、国际秦陵,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为增强文化自信、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更大力量。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副馆长陈宏川:

“重温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今年我馆将利用即将完成的‘我要去延安——抗战时期爱国青年的时代抉择’原创展览,依托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和陕西‘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积极构建‘一馆多校’合作模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副馆长陈宏川说。

近年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推出了很多此类展览。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依托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和陕西“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加强与党史、档案等部门和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课题研究、合作办展等方式,举办走进高校、贴近师生的革命文物主题巡展、巡演、讲座,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推动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

“今年,我们在不断探索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现代意义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以基本陈列为主线,以‘我要去延安’和‘国际友人与七贤庄’两个专题展览为补充的‘一体两翼’展览新格局。基本陈列作为我馆的展览主体,今年将迎来第六次改版提升。此外,我们还推进革命文物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全域化、沉浸式、智慧化发展模式。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展览。”陈宏川说。

在做好原创展览的同时,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坚持做好文物保护。秉承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实施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和日常保养维护工程中,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始终坚持维护旧址本体安全和环境风貌,最大限度保持和呈现旧址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先后完成近20次馆区旧址和民居建筑维修工程,对140套共272件可移动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有效改善文物的保存状态,让游客更好地重温红色历史。

社会教育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近年来的工作亮点。围绕“我要去延安”和“国际友人与七贤庄”等展览,开发红色数字化社教课程,打造新型教育模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与67家学校单位合作,共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去年我们举办了57场宣讲、受众人数超1.8万人次;开展了42场教育活动、受众人数超1.1万人次,尤其是‘我是小八路生活体验’研学广受好评。今年已举办各类活动75场次,受众人数达万余人次。”陈宏川说。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与高校、小学、社区合作举办多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红色教育活动,如“我要去延安”专题巡展巡讲、“闪闪的红星”红色社教课程等活动,充分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作用。

铜川博物馆馆长张创生:

“博物馆是‘走出去’和‘引进来’并存的公共文化空间”

“铜川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不乏在全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物遗存。”铜川博物馆馆长张创生介绍。

铜川博物馆于2020年5月建成开馆,展出文物1500余件。初见铜川博物馆,便会被其外观吸引。铜川博物馆建筑造型体现了“山水城市”的设计理念,主体建筑设计新颖,风格现代。

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手段普遍应用于博物馆的当下,铜川博物馆在打造智慧博物馆方面做了多种努力。张创生介绍,铜川博物馆积极创新展览展示模式,用科技手段为精品文物赋予专属二维码,让游客一扫即知文物的“前世今生”,目前已制作安装100余个二维码说明牌,这丰富了馆内参观导览形式,提升了文物信息的可读性。铜川博物馆已形成包括图书、短视频在内的系列文化产品。其中,短视频《铜博微课堂》、书籍《铜博物语》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博物馆不是静止的。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并存的公共文化空间。”张创生说,“‘走出去’是让‘铜博历史课堂’服务社会大众。铜川博物馆积极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历史文化进群众’等近20场主题宣传活动。‘引进来’则是利用‘历史文化会客厅’讲好铜川故事。馆内开办‘漆沮大讲堂’,邀请省市文化专家与历史学者普及历史文化。2023年,我们与铜川图书馆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打造‘博物馆+图书馆’融合创新亮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建设能力,助力‘书香铜川’建设,在二楼文创区设立图书角,陈列书籍2500余册,供游客免费阅读,打造铜川特色文化空间。”

THE END
1.伟人故里特色研学之旅上新,红色文化深度体验不间断!在此期间,为充分发挥纪念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满足广大党员、群众持续参观学习的需求,纪念馆秉持为公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的宗旨,特别推出全新研学路线,以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观众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深邃内涵。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16506
2.欢度国庆·云游刺桐红: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欢度国庆·云游刺桐红】泉州网带你巡礼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微信搜索“云游刺桐红”小程序打卡更多红色景点。 责任编辑:苏维斯相关新闻 影像 眼界 国庆首日,泉州古城喜迎八方游客 泉州市委市政府举行升国旗仪式 新网红!泉州:宋代“悟空”受追捧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4-10/02/content_9075705.htm
3.“纪念馆之星”培育计划第二期培训收官青年宣讲员带观众“云游近日,“纪念馆之星”培育计划第二期培训收官。经过专业培训后,一批高校青年宣讲员们具备了扎实的历史知识和专业素养。香山革命纪念馆邀请其中代表走进展厅,与馆内宣教员一起在线讲解“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带领观众“云游”香山革命纪念馆。 https://m.yunnan.cn/system/2023/12/07/032862751.shtml
4.五一文博活动大集结,与文物亲密接触,感受历史的风韵地点: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我馆开展“重温红色经典 赓续‘五一口号’精神”主题观影活动,深刻学习领悟革命先辈们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https://www.taiyuan.gov.cn/wbxx/20230429/30039510.html
5.云游抗美援朝纪念馆我知道抗美援朝纪念馆就在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与朝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这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大型国家级重大战争纪念馆。我是辽宁本地人,却未能去过,既惭愧又遗憾。可眼下,因疫情防控要求,是不可能请假的。然而,3D云游满足了我的心愿。http://www.81.cn/jx_208569/9927249.html
6.成长共同体昨天,八百师生“云游”香山革命纪念馆!来源标题:成长共同体 | 昨天,八百师生“云游”香山革命纪念馆! 最近,同学们的“云上生活”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云学习、云考试、云锻炼、云升旗、云班会…… 昨天,我校高一同学又解锁了一项新的“云上技能”——云参观! 3月4日,我校高一年级800多名师生,在线参观了香山革命纪念馆。 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20/0305/3796992.shtml
7.三峡移民纪念馆加入重庆云上博物馆市民随时随地可“云游”西山碑、西山钟楼、太白岩石刻群、盐井沟古象,足不出户就可以跟着讲解员,一步步走进这些千百年前的万州文物,冲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博物馆内丰富的展陈变得“触手可及”,让人沉浸在历史和文化的虚拟世界中。 疫情防控期间,为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整合万州区内各种优质文物资源,加入重庆云上https://sj.cbg.cn/wap/show/5047-2472973.html
8.云游琐记(江西篇③于都县~长征出发地)瞻仰完纪念碑,去纪念馆参观 中央红军25000里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中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于都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和巩固的后方基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于都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在红军集结、准备出发期间,于都人民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患难与共,无https://www.meipian.cn/1zatz0wn
9.3D云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允许更多人在线交流体验参观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与革命人物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还可以参加虚拟的革命活动,如万里长征、遵义会议机及泸定桥事件等。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体验让参观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革命历史的学习中,提高他们参与感,真正化身一个爱国小战士。 通过沉浸式的交互体验,VR红色革命纪念馆让参观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烈的伟https://blog.csdn.net/VRARvrnew3d/article/details/134738557
10.穿越城市历史寻访红色地标,“中国南京红色在线”上线“我的南京如果暂时去不了现场,也可以在“中国南京红色在线”云游各场馆。打开“场馆全景”,选择“新四军驻淳办事处旧址”,便可空中俯瞰高淳老街,也可一键穿越进老街的吴氏宗祠、纪念馆、议事堂、观乐台等点位。 此外,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的重点展览也上线了VR全景。足不出户,就能看遍精彩的展览。 https://www.xdkb.net/m1/js/j9m7k/480801.html
11.文明旅游金兔云上游新春乐不停!2023烟台春节文旅活动线上来袭!科参与方式:关注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线上参与 举办单位: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 咨询电话:0535-3650680 活动名称:战歌嘹亮·红色小调迎新春之《快乐的民兵》 时间:2023年1月20日 内容:胶东红色小调,是胶东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战火硝烟中诞生,由战斗和生活在一线的文艺工作者、战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3/01/16/014601689.shtml
12.红歌传唱颂经典,爱国爱党在心间——崧淀中学“云游潘振声纪念馆上周,通过对“云游潘振声纪念馆”系列活动(四史教育篇)的云寻访,我校少先队员们了解到了“一分钱爷爷”——潘振声的生平事迹,了解到潘振声爷爷生前一直没有停止儿歌创作,一直为新时代的儿童歌曲一直在思考。许多诸如《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春天在哪里》等脍炙人口的儿歌,因蕴含着跨时代精神的传承而广为流传https://sdzx.qpedu.cn/hjxw/360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