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甲骨文爱上中国字——国家博物馆古文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实践项目概览

“趣聊甲骨文爱上中国字”栏目剧微视频“走起”

国家博物馆对博物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探索,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制作文字知识栏目剧《万字有灵》(7集),2022年1月30日至2月5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1频道(CETV1)播出,同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客户端上线。剧集采用了当前基础教育领域较为前沿的“课本剧”的形式,将古文字知识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用戏剧语言表达课程主题和知识内容,贴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欣赏趣味。在电视及网络平台的同时推出,扩大了受众覆盖范围,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2022年2月至5月,国家博物馆与央视少儿新媒体联合制作系列微视频《趣聊甲骨文爱上中国字》(14集),面向小学阶段学生,在央视频、央视少儿客户端推出,并于当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举办了融媒体直播活动。

藏在甲骨文中的大自然

汉字启蒙绘本也能讲好文物故事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守护好甲骨文传统文化根脉,要从青少年着手抓好甲骨文的传承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至关重要。2024年6月,国家博物馆与人民邮电出版社童趣出版公司合作推出《藏在甲骨文中的大自然汉字启蒙绘本》的第一册已面世,第二册将于8月出版。

“中国国家博物馆甲骨文奇妙之旅”丛书以小主人公博博的探险经历为线索,用简洁有趣的文字、儿童化的插图,为孩子还原了3000多年前的自然环境、衣食住行、生活习俗等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甲骨文的字形为什么这么有趣?甲骨文跟现代汉字有什么关系?甲骨文出现后汉字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这些问题在书中均有展现和讨论。

甲骨文绘本

此外,还介绍了20余件国博所藏商代珍贵文物,小读者可以追溯汉字起源、了解商代文明、探索国宝奥秘,做中华文明的小小传承者。

多学科实践古文字实践课程研发实施的2.0版本

2022年5月至8月,国家博物馆完成《甲骨文系列博物馆教育课程》研发,9月至11月,与学校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在合作小学的五六年级以线上授课的形式实施博物馆社教教学——将研究转化成果与小学校本课程相结合,打造多样化的古文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实践平台:

一是线上平台,采取影片播放、教具观察、互动问答、概念分析、总结陈述等教学方法,实现博物馆教育课程的线上转化。二是馆校合作,为特殊群体定制线上互动讲座。与学校教师进行前期教学研讨,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特点(自闭症、听障等),实现定制化教学。三是将系列课程推广到新疆、重庆等地,使系列课程传播广泛,发挥了其公益性的最大化。

2024年4月,国家博物馆“古今一脉”古文字系列实践课程进校园活动来到史家实验学校,为六年级学生带去了生动有趣的实践课。该课程也是“古文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实践”研究成果的转化落地。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精神,馆方携手校方挖掘馆藏文物资源,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构建了多学科融合的实践课程。在课堂设计上,采取互动式提问、动画视频播放、文物电子数据和文创产品开发应用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带领学生们探寻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了解甲骨文和汉字一脉相承的关系。在互动环节,运用书法课和美术课的教学技巧,启发同学们根据古文字的造型特点进行艺术字的创新设计,在实践操作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为保障课程设计科学合理,课程结束后,馆校双方还就系列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多学科课程内容设计、多媒体教学形式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对授课过程中的学生行为观测和课后反馈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与此同时,还挖掘馆藏精品文物,对青铜铭文拓片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科普转化,涉及纪年、饮食、交通、贸易、宴饮、战争,国家与亲族等方面,包含了对铭文字形构成与演变、铭文行文方式特点、铭文铸造与艺术特征等“硬知识”。就在今年开启了面向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学生的中国古代汉字之金文主题流动宣讲教育活动,6月24日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落地。人物设定为金雯(五年级学生、父母是博物馆爱好者),由名字的“互文”引出金文主题。以金雯的亲子日记为故事线索,小朋友用日记记录下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清明节探亲访友祭祀故去亲人的一天。这天发生的种种情况在青铜铭文中能找到相类似的记载。用日记和青铜铭文把现实生活和历史相连接,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化语言向目标观众展示金文的重要历史意义。特意添加的卡通元素和生动的历史故事有助于他们对金文的理解。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多年以来,国家博物馆一直努力打造精品社教项目,努力探索“全景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在学校的全面推广。未来,还将陆续推出通识(12节)和通史(8节)系列优质社教课程,在结合古文字项目研究成果的同时,做好实践转化,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THE END
1.正在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m.chnmuseum.cn/zl/zhanlanyugao/index.html
2.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中国国家博物馆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今天(12月11日),《文化中国行》带你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感受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 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有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古人类用火遗迹,这是世界直立人遗址中发现的最丰富的用火遗迹。这件良https://gdtv.cn/article/f58c7a7879833c45249724efe2096981
3.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 景点概览 景点地址 地址: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 邮编:100006 交通指南 地址: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交通:乘1、4、10、22、120路;或地铁1号线天安门站下 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基础上组建的,2003年2月28日挂牌成立,现正进行改扩建。 中国国家博物馆遵奉竭诚为https://m.cncn.com/jingdian/424
4.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6篇(全文)今天,我们130602班组织了全体同学一起参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这一次,我收获到很多东西,让我在字里行间带大家感受一下当年华侨华人漂洋过海,艰辛创业,情系家乡的那种思愁以及为国家民族振兴做出的贡献吧! 我们进门首先就被“根在五邑”,四个大字深深地吸引了,这让我体会到,无论漂泊到什么地方,华侨的最大心愿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jjeieax.html
5.科学网—中国博物馆行业管理的主要公权机关2.与古植物学无关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NMC) unrelated to palaeobotany[in Chines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752067.html 2013-12-23 05:34 3.中国生物和地球科学标本收藏概览 Anoverview of the life and earth science collections in China [in Chinese]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931-761114.html
6.新西兰文化的“珍宝箱”——新西兰蒂帕帕国家博物馆概览提到新西兰,很多人会想起蔚蓝的海洋和广袤的绿色原野。作为电影史诗巨作《指环王》的外景拍摄地,新西兰的自然风物美不胜收,如翠珠散玉分布在各处,而新西兰的历史脉络和独有的文化气质与艺术情怀却集中收纳于惠灵顿市中心海港旁的一个地标性建筑里,它就是新西兰文化的“珍宝箱”——蒂帕帕国家博物馆。 http://www.namoc.org/zgmsg/qknrlj/201603/98fb8ac4b6ed41f8b853c1330d60eb68.shtml
7.《中国博物馆概览》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当当书海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博物馆概览》。最新《中国博物馆概览》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博物馆概览》,就上当当书海图书专营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77587248.html
8.参观文字博物馆观后感篇1:参观文字博物馆观后感 班级:自动化 组长:刘力豪 14020610137 成员:刘云龙 14020610145 赵帅14020610140 张志强 14020610233 薛凤祥 14020610235 指导教师:杨国平 实践时间:2015年05月16日 谢苏博14020610234 观文字博物馆后感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764n2as.html
9.2024至2030年中国广东省博物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研究表明,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和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其博物馆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并且在未来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在市场规模方面,广东省的博物馆数量与观众人数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数据显示,广东省拥有超过150家各类博物馆,吸引了约2.4亿次参观人次。预计到2030年,随着新馆建设的加速和现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21/8001077072006121.shtm
10.中国科技教育<正>2016年高校科学营四川大学分营为营员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知名教授专题报告;多米诺骨牌创意设计比赛;3D打印、激光雕刻等现代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参观重点实验室;口腔、临床技能、力学、生命、电子、轻纺创新实验;参观金沙遗址、参观四川大学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虽然只有短短7天,但营员们充分感受了综合http://kjjy.cbpt.cnki.net/WKA/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7&st=06
11.<澳大利亚行程概览 07:00-在酒店享用早餐或打包餐 上午搭乘航班飞往基督城,参考航班待定,以出团通知书为准 10:00-抵达后导游接机,随后基督城市区观光: 【雅芳河】【纸板大教堂】 【基督城博物馆】【梦娜维尔华园】 11:30-午餐:中式桌餐(六菜一汤) 13:00-午饭后驱车前往梯卡坡湖地区参观: 【梯卡坡湖】 【牧羊人http://m.ptotour.com/line/19689.html
12.玩转亡灵节!寻梦环游墨西哥~市中心集中了城内大部分旅游景点:宪法广场(Plaza de la constitucion)、主教座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国家宫殿(Palacio Nacional)、大神庙(Templo Mayor)考古区,此外还有众多的博物馆以及坐落于早期殖民区的房子。还有位于几个街区之外的加利巴迪广场(Plaza Garibaldi),可以在这个区域体验墨西哥地道的龙舌兰酒,聆听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630.html
13.喀什古城英吉沙村高台民居7日游喀拉库里湖【今日亮点】 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09:00-11:00 用过早餐后,可前往和田博物馆,一睹于阗古国风采领略尼雅遗址的神秘,和田历史文化陈列的展陈名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里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出土地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最早的中国二字尼雅遗址是汉代织锦遗存的宝库除了这条为人熟知的国宝织锦http://www.lyxj.com/x_132
14.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2023年学术活动概览3月3日上午10时,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资助,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以路为媒——从‘坦赞铁路’到‘亚吉铁路’艺术作品交流展”首展开幕式在浙江师范大学美术馆举行。 https://ias.zjnu.edu.cn/2024/0102/c6186a456889/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