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赴邯郸大名和唐山玉田开展“乐道拾遗,匠心筑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综合

2023年7月22日至27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燕赵拾遗队”先后前往非遗之乡邯郸市大名县和唐山市玉田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乐道拾遗,匠心筑遗”为主题,旨在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亲身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实践活动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培养同学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且帮助同学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了中华美学精神。

大名草编和玉田泥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燕赵地域文化中极具艺术美意蕴的特色文化。品种繁多,形式各异,工艺精湛,融观赏性、艺术性于一身,十分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观念。此次实践,燕赵拾遗团队成员以大名草编和玉田泥塑为调研项目,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展销馆,走访非遗传承人,探访非遗之乡工匠,同时在民间街头和村委会以及村民家中进行访谈调研。

实践前期

实践过程

第一站·参观博物馆、展销馆和文化馆

2023年7月22日,“燕赵拾遗队”成员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邯郸市大名县博物馆。团队成员参观了博物馆陈列的草编时装,这些草编服饰表达出了人们内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曾多次在大型活动中展览,远销欧、亚、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草编的传承者经过智慧的创新和其精湛的技法,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幅叹为观止的作品。随后团队成员来到了邯郸市大名县大名府城墙上的传统草编展销馆,传统工艺品融入现代元素,做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在盈利的同时发挥了其文化价值。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器制造带来的冲击,传统手工草编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大家意识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新尤为重要。

图为博物馆内收藏的草编时装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展销馆内的草编制品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草编展销馆后合影

随后,实践团队跟随馆长来到了泥塑文化厅,馆长带领实践团队参观了玉田泥塑的工作室,里面不仅包含许多玉田泥塑的代表作品,还有罕见的加工泥塑的机器,是为了更好的保存泥塑的一种现代创新尝试,除此之外,在制作材料上也有新的尝试。每周,文化馆内都会开展活动,为广大公民普及玉田泥塑的知识,为广大儿童埋下历史的种子。

图为文化馆馆长在与团队成员讲解泥塑

图为当地学生来文化馆参观活动

图为结束后团队成员与文化馆馆长的合影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我们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向身边的每一个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底蕴,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和传承这项宝贵财富的行列里来。

第二站·走访非遗传承人

2023年7月22日——26日,“燕赵拾遗队”的成员先后前往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群英女士的草编工作室和玉田泥塑传承人泥人王工作室,开展了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来到了大名草编传承人王群英的工作室,被其陈列的栩栩如生的草编京剧脸谱、精美的草编提袋、草编贴画和草编冰墩墩所吸引,王群英向大家教授了草编的编织方法,同时大家了解到如今草编原料缺失,传播受众也越来越少,草编文化在年轻一代面临着失传。我们应把重点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切实保护上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图为草编传承人王群英

图为草编传承人王群英的草编工艺品展览

图为实践完成后“燕赵拾遗”团队全体成员与草编传承人王群英的合影

随后,2023年7月26日“燕赵拾遗队”成员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唐山市玉田县泥人王工作室进行研学实践,亲身体验玉田泥塑的制作方法,感受泥塑的魅力。来到泥人王工作室,屋子四周摆放的一个个泥塑色彩鲜艳,工作人员杨老师向研学的一行人讲述了泥塑的历史故事并分别对其他动物以及戏曲人物进行了详细介绍。泥人王工作室经常组织学校的孩子们体验泥塑的制作,参与各种演出与展览,让更多人认识泥塑这门手艺。泥人体验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了传承人王振锋和王辉的故事,大家体会到传承非遗文化坚持不懈是关键,而如此日复一日坚守的重要原因,便是他们心底对非遗文化泥塑深深的热爱。

图为团队成员在体验泥塑制作

图为团队成员与传承人的合影

走访传承人结束后,同学们不仅仅感受到了大名草编和玉田泥塑别样的魅力,激发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而且从传承人身上学习到了对非遗文化的那份坚守与热爱。大家纷纷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向身边的人和自己的家乡宣传非遗文化,同时发动更多的人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真正的保留住这项宝贵财富,将它传承下去。

第三站·探访乡村工匠

2023年7月23日,“燕赵拾遗”暑期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到达了大名县高马庄村、小屯村和北刘庄村。首先实践团队来到了高马庄村一户具有多年草编编织经验的老人家里,在老人的引导下,大家制作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草编作品,这次宝贵的经验让实践团成员们体会到了草编工艺的价值与魅力。接着团队成员在村子街边对村民进行访谈,大家了解到原材料的短缺使得草编的生产越来越难,草编与如今精美的装饰品相比缺少竞争力,导致收购价格十分低廉,团队成员来到了高马庄村村委会,和村支书进行了交谈。团队成员提议可以让老一辈的草编手艺人进校园,激发孩子们对草编文化的兴趣,同时可以举办小型的草编编织活动,发动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尝试着接触这项技艺。村支书十分赞成团队成员的提议,表示会计划开展这些活动,不让这项传统技艺在年轻一代丢失。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高马庄村村民家中学习草编编织

图为团队成员在高马庄村街头与村民进行问卷访谈

图为团队成员在向村民进行问卷访谈

图为团队成员在与村支书交谈后的合影

2023年7月26日,“燕赵拾遗队”成员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唐山市玉田县杨家套乡西高坵村,拜访了非遗工匠杨桂亭奶奶。杨奶奶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一直坚持制作泥人,杨奶奶告诉我们,虽然知道泥塑的人很少,但还是有人愿意学习并传承泥塑的制作,也曾由学校邀请她去给学生讲课。随后,团队成员找到了几名村民进行交谈,上了年纪的村民们几乎所有人都会捏泥人,到了70、80年代开始有更多可以维持生计的营生就很少有人再捏泥人了,许多年轻人都不会制作泥塑,传统技艺在年轻一代已经不受重视。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向杨桂亭老人学习捏制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民进行访谈

图为团队成员结束后的合影

实践后期

非遗文创、家乡宣讲活动

结语

学校为同学们搭建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深刻培养了学生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非遗的宣传和传承其实从未停歇,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所能把非遗文化传播出去,做好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燕赵拾遗队”作为一支怀有赤诚之心、保持热爱并且富有责任感的团队,今后会不断通过更加创新多元的方式使非遗宣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不会被时代遗忘。

THE END
1.赏荆楚瑰宝,品历史风华——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之行2024年12月12日下午13:00,我院为了丰富党校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组织了一场外出实践参观的活动,目的地是享有盛誉的湖北省博物馆。该活动由人工智能学院主办,分团委组织部协助工作,我院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其中,展现出了对大家对吸收知识的热情,同时也彰显出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决心https://www.wtbu.edu.cn/xxxy/2024/1217/c1548a138642/page.htm
2.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纪录片,对xx博物馆的馆藏特色、历史背景及重要展品有了初步了解。其次,团队内部分工明确,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和日程安排,包括参观路线、调研主题、互动环节设计等。最后,我们准备了笔记本、相机等必要工具,确保能够全面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https://www.ruiwen.com/word/bowuguanshuqishehuishijianbaogao.html
3.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0篇)接地气的实践活动已经告一段落,想必你的视野也得到了开拓,那么我们需要好好地进行总结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实践报告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1 一、实践目的与意义 本次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1636279.html
4.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了解过去、传承文明的窗口。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我们组织了这次参观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目标 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文化特色以及民俗风情。 通过参观文物展品,提高对艺术和历史价值的鉴赏能力。 https://www.oh100.com/daxue/5103955.html
5.记一次参观活动—参观航空博物馆作文(精选10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一次参观活动—参观航空博物馆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m.cnfla.com/zuowen/988783.html
6.走进博物馆开启文化之旅——安居一幼开展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12月12日,遂宁市安居区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安居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文化之旅。 孩子们一踏入博物馆,就被丰富多样的展品所吸引。从古老的石器、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物,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在老师的生动解说下,小朋友们瞪大了眼睛,好奇地http://www.scmsbdw.com/index.php?c=show&id=40183
7.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参观博物馆).docx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学校: 班级: 姓名: 活动名称 参观博物馆 活动日期 组织者 参加人数 活动地点 博物馆 活动目的 1.开阔视野:参观博物馆可以让人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品和历史文物,拓宽个人的知识面,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学习知识:博物馆通常会展示各种领域的知识,比如自然科学、历史、艺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09/8005075141005130.shtm
8.参观博物馆活动总结(精选21篇)参观博物馆实践活动给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提供了很好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使我们能更方便的学习自然,学习更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志们逐步的解了自然和人类文明,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知识的海洋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对自身能够进行客观https://www.yjbys.com/zongjie/huodong/1652158.html
9.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6篇精选在当今社会,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场所,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及其对社会的意义,我参与了此次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学习,提升我的文化素养,增强对历史的认知,并探索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与功能。 https://www.qunzou.com/wend/bowuguanshehuishijianbaogao.html
10.让幼儿园博物馆教育实践活动更有价值云·看见幼儿园通过“考古活动”,幼儿知道了原来博物馆里的这些骨头都是古动物的化石,是考古学家辛辛苦苦挖掘出来然后再组装到一起的,为之后的博物馆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三)多元巧妙延伸,拓展幼儿体验 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家长和幼儿一起带着活动参观手册,走进博物馆,按照自己制定的参观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探究与观察,共同完成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Detail?Id=e6436060-e38f-461d-a6fe-26424d49ae2a
11.博物新知·传承文明——海阳市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博物馆社教服务功能,3月26日上午,海阳市博物馆组织开展"博物新知·传承文明"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方圆街道小学30余名小学生走进海阳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峻青文学艺术馆、海阳历史文物陈列等展厅,学习讲解员基本知识和讲解技能,进行讲解员职业体验,体验非遗拓片活动。 https://m.ytta.cn/pages/view/view?id=1573708360245575680&type=information
12.高三5班寒假实践活动——参观隆平水稻博物馆2022.1.19日下午高三五班的孩子们满怀对袁老深深的敬意和对水稻知识的探索之心来到世界第一个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 稻香溢四海,英名千古颂。 为了纪念袁老为国家做出的丰功伟绩,在湖南省长沙芙蓉区,建立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在这里可以从中国水稻的发展历史、袁老https://www.meipian.cn/4075kd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