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校本选修课课程选课须知及课程纲要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选修课报名需知

1、本周一上午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印发的选修课课程纲要与需知。然后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等综合考虑后选报。每位同学必须选报1个第一志愿、2个参考志愿(已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赛辅导及机器人竞赛的同学不再选修其它的校本课程,但要填上相应课程代码)。因学校教室严重不足,每个班级的每门课最多只能选报5人超过的由班主任自行调整至5人或5人以下。

2、学校将根据学生所报的情况进行整合。若某门选修课所选人数太少,则将不开设。

3、各班级电子表格进行汇总,格式如下

座号

姓名

志愿一

参考志愿一

参考志愿二

101

(座号101表示1班1号;12班15号则填为1215。)

填写完整后务必以该电子表格形式于本周二上午之前回复至

5、在选修课走班制上课期间的班级公共财产管理要求爱护好,要求在星期三中午把全部的学习用品搬离教室(部分抽屉能上锁的除外),否则丢失自负。

特别提醒

1、各位同学选报选修课科目时要认真慎重,一旦确定,教务处将不能更改,以免打乱教学秩序,请班主任务必通知到位。

2、因选修科目少,年段学生人数多,往往造成挤车现象,无法安排教室,故每位同学必须选报三个志愿,没有填满三个志愿的同学,教务处届时将随机调整。

3、为保证选修课能正常按时开展,请各位班主任务必于本周五下午之前将本班学生选报情况汇总用电子版发送到635251043@qq.com,请各班主任务必准时上交,以免耽误整个年段的选修课安排。

教务处

2019.5.13莆田一中2018-2019下学期高一第二学段校本选修课

课程代码及纲要

课程代码:1课程名称:数学奥赛选修

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物理奥赛选修

课程代码:3课程名称:化学奥赛选修

课程代码:4课程名称:生物奥赛选修

课程代码:5课程名称:计算机奥赛选修

课程代码:6课程名称:莆田二十四景

一、课题背景:

莆田市风光旖旎,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福建四大佛教丛林和“十佳风景区”之一的千年古刹广化寺;有“福建三绝”之一的九鲤湖风景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唐朝的我国古建筑艺术之花玄妙观三清殿、宋代水利工程木兰陂、集宋代建筑艺术与石刻艺术为一体的释迦文物塔;有扬名中外的南少林寺;有国内现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初建于宋太平年间的古谯楼;有“梅林佛国”梅峰寺、“无尘山房”夹漈草堂、景色壮丽的宁海初日、云雾缭绕的石室藏烟、石怪树奇的永兴岩和紫霄岩、典雅庄重的东门石坊、奇幻万千的东山晓旭……这些景区犹如一幅幅大地艺术的精雕缩影,点缀在莆田山山水水之间。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使得莆田市自古就有莆田二十四景、仙游四大景、沿海十二景的说法。然而,在旅游已成为人们普遍的休闲娱乐活动的时候,大家似乎都忽视了我们身边这些美丽的场所,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莆田二十四景、仙游四大景这些说法,更不用说这些景点在哪里了。有感于此,特开设本门课,以期增进年轻一代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并能综合自己所学对莆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二、课程目标:

2、通过对二十四景沧桑变化的了解,帮助他们真切感受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性,增强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3、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进而发现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计划:

课程内容课时

1、前言、东山晓旭、梅寺晨钟、南山松柏1

木兰春涨、钟潭噌响、石室藏烟3

智泉珠瀑、北濑飞泉、绶溪钓艇、九华叠翠3

壶山致雨、三紫凌云、紫霄怪石3

古囊山列山献、白塘秋月、宁海初日3

天马晴岚、夹漈草堂、锦江春色、湄屿潮音4

课程代码:7课程名称:莆田民俗采风

随着西方节日的传入和流行,中国传统的节日和民俗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有些甚至已到了被人遗忘的悲惨地步。身为莆田人,已有2000多年文化历史的莆田有哪些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它们是怎么来的,现状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这些先民们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这就是本门课想跟学生们一起来探讨的问题。

帮助学生了解莆田多姿多彩却又极具地方特色的各种民俗风情的由来及其现况,;追思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2、帮助学生在选修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知往鉴来,学会尊重各地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性。

3、通过对当地民俗古今变化的了解,认识尊重历史、抢救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1、春节3

元宵、头尾牙4

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3

中秋节、重阳节、冬至3

其它民俗风情5

课程代码:8课程名称:莆仙地域文化

莆田是一座古老、美丽而又充满希望的城市。

莆田位于福建沿海中部,西北接峰峦起伏的戴云山脉,东南濒浩瀚的台湾海峡,是扼福建水陆交通要冲的黄金海岸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莆田,早在宋代就被誉为“文物之邦”,在明代被称为“文献名邦”、“海滨邹鲁”。历史上莆仙地区兴学重教,人才辈出、科甲鼎盛,从文物遗址到各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从莆仙宗教文化的特色到莆仙民俗文化的发达,从兴化历史文化艺术的繁荣到莆仙历史著述之浩瀚等等,都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随着时空的推移,她的历史文化更加丰富、灿烂。综观莆田历史文化,令人无尚自豪。

作为一名在莆田土生土长的教师,在热爱本土辉煌灿烂文化的同时,更应注重引导、加强对学生的乡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爱乡的情感,使兴化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我市广大青少年奋发上进的动力,促使他们能够热爱造福人类的知识,热爱养育自己的家乡,热爱给他们光明前景的新时代,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1、介绍莆田历史文化;文物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又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莆田是一座历史的博物馆,是一部历史教科书。

2、介绍认识莆仙历史文化名人;莆仙地区人才荟萃,对他们生平的认识也是一种了解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

1、三一教6

2、从刘克庄诗词看莆田年节风俗6

3、从刘克庄诗词看莆仙戏剧6

课程代码:9课程名称:莆仙乡土地理

课程名称:乡土地理课程类型:STS

课程类型:自编授课教师:颜金花

学习对象:高一学生规模:50人

学习课时:18课时

场地设备:(1)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一间

(2)教学设备:多媒体、视频、景观照片等

课程说明:通过介绍莆田乡土地理、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实线,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认识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对策,激发学生参与家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热情。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家乡概况。

2.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养成生活中的环保习惯。

3.通过学习中的交流、讨论、合作,学会团队合作,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课程内容

第一周莆仙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周莆田,这一方水

第三周莆仙资源短缺问题

第四周莆仙环境污染问题

第五周莆仙生态破坏问题

第六周共建人地和谐,共创美好未来

第七周个人环保实线

第八周考核、结业

课程实施

以教师讲授、观看视频资料、学生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

课程评价

1.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考核作业完成状况进行评价。

2.成绩评价方式:采用课程成绩分优、良、及格等进行成绩记录。

课程代码:10课程名称:莆仙俚歌研究、实践与合唱

课程类型:欣赏课与歌唱实践课学习对象:仅限高一高二特长生报名

场地设备:艺术馆203教室授课教师:李丽

一、课程说明

??了解莆仙俚歌:俗称“咚鼓”,“乞食诗”,是一种流行于莆仙语区的民间说唱曲艺。

??1、俚歌形式活泼、群众喜闻乐见。那抑扬顿挫,浓烈乡土气息的韵味及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极具艺术渲染力。莆仙俚歌发源于民间,是中国民间文学瑰宝———汉族方言叙事诗。

??2、俚歌形式简单,演唱时不用乐器,只用两块竹板和筒鼓伴唱。俚歌唱词用莆仙方言,词句粗犷、活泼、简炼、口语化。唱词一般七字一句,四句一段。散曲只有数十句,而一般叙事长诗有四、五百句,甚至上千句。

3、俚歌特色:讲究音节的韵律和句末的押韵,所以极富乡土韵味。俚歌音乐的感染力很强,演唱时,演唱者左手捏竹板打拍,左腋下挟筒鼓,右手中指击鼓、食指、无名指配合按抑,掌握顿挫。竹板击节变化较少,但持续不断。唱腔虽然只有四句主曲,可根据词意的喜怒哀乐、巧妙变化,或顿、或扬、或用拖腔,不时使用上滑音或下滑音,

能唱得句句声腔不重复,音律不等式。

4、通过对俚歌了解、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莆仙音乐文化的历史,学习和传承本地传统音乐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

??5、通过俚歌学习与实践进行合唱演唱创新创作与训练。

二、课程目标

??1、学习和掌握俚歌的特点以及演唱表演特点;

??2、探讨莆仙本地音乐形式的现状与思考;

??3、进一步了解莆仙本地音乐文化的根源以及引导学生形成传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决心;

??4、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俚歌等演唱形式和传承中作品的创新。

教学方式

??1、教师主持讲座;

??2、展示介绍有关历史人物、历史资料、图片或视频素材;

??4、大家共同参与俚歌演唱与实践以及研究;

??5、合唱与阿卡贝拉兴趣练习。

??6、积累部分合唱曲目。

三、课程评价

??1、18学时出满勤。

??2、至少做四次课堂发言(如提问、答问、提供资料)。

??3、现场演唱一首俚歌或者提交一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

??4、参与作品的创作或者创新。

??5、能与其他同学合唱演唱。

学生达到以上四项要求方可获得一个学分,提交的作品分优秀、良好、及格、三个等级评定。

课程代码:11课程名称:演说的力量

课程名称:《演说的力量》课程资源:文字、影像资源、信息化资源

开发教师:黄丽芬刘一兵学时:18课时

一、课程背景

高中是青春萌动的季节,是思想生长的时令。“说青春,向未来”,通过演讲可以展现当下中国青年的真实状态,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因此,我们希望在选修的短暂时光里,可以借助那些精彩的演讲资料给学子的思想加油,在青春论辩中梳理现实与人心,传递积极向上的青春正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当下的态度,用思想梳理当下和人生。

通过学习,进行教材以外的演讲观摩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也为高考积淀更加深厚的人文思想,为议论文的学习蓄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课时《敢不敢做一个被所有人嘲笑的梦》

第二课时《大城市,是谁的城?》

第三课时《父母在,不远行?》

第四课时《真正的文明是什么》

第五课时《人生需要急转弯》

第六课时《寒门贵子》

第七课时《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

第八课时《背对父母奔跑的日子》

第九课时《意念决定一切》

第十课时《逆境中坚持还是放弃》

第十一课时《面对不成功的人生》

第十二课时《孝顺能不能科技化》

第十三课时《面子重要吗》

第十四课时《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第十五课时《请把快乐还给学习》

四、课程实施

五、课程评价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课程代码:12课程名称:生活中的数学

课程名称:《生活中的数学》课程资源:影像信息以及例题讲解

开发教师:林喜蝶学时:10

一、课程背景:

生活中的数学。以体会数学与人、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使学生感触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以创设情景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氛围为基础,使学生在一个浓郁的学习气氛中互学互助,每个人都要获得成功,每个人都要进步。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三、课程内容:

第一节:理财(储蓄、纳税、保险)中数学

第二节:导航的双曲线

第四节:赌马中的数学问题

第五节:对称——自然美的基础

第六节:对数螺线与蜘蛛网

第七节:斐波那契数列

第八节:分数维的山峰与植物

第九节:蜂房中的数学

第十节:龟背上的学问

四、课程实施:

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程共计划10课时,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课程代码:13课程名称:书法

课程类型:书画艺术类课程资源:网络、印发资料

开发教师:朱友祥规模预设:40—60人

学习时限:18学时学分:1

书法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璀璨。中华民族在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文字的书写,因为他不只是生活、文化、思想和科学交流的媒介,而且其艺术价值非常高。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电脑的普及,人们逐步忽视了写字的训练,所以,写出的汉字很难看。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学习书法不只是提高写字的水平,还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人的良好心里素质。学习书法,不但提高了人的写字水平,传成了民族的文化艺术,还修练了人的涵养素质,所以学习书法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基于以上理由,开设这门选修课不仅可以与语文教材中的汉字书写美观规范要求相配套,而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源流及结构发展的情况,以及通过对学生书写技能及鉴赏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鉴赏水平。

??1.了解书法各个时期的作品和风格,把握一些作品和著名书法家的风格。

??2.掌握基本的行书书法欣赏鉴赏技巧。

??3.通过学生的自主欣赏和鉴赏,进行行书创作实践。

??4.通过学习,实现对行书书法的整体把握,培养对书法、书法文化的兴趣,提高行书欣赏与创作水平。

第1-2课时书法的意义第3-4课时行书书法欣赏

第5-6课时行书书法要点第7-8课时行书书法要点

第9-10课时行书书法要点第11-12课时行书书法要点

第13-14课时行书书法要点第15-16课时行书书法要点

第17-18课时行书书法要点第19-20课时行书书法技法

第21-22课时行书书法技法第23-24课时行书书法技法

四、作业检测

布置几首诗作,让学生根据所学书法创作,老师点评,现场指导,老师再结合平时给予考核成绩。

五、课程实施

以观看行书书法鉴赏视频材料、学生进行创作实践的方式进行。

六、课程评价

1、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期末创作实践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成绩记录方式:采用课程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等级制进行成绩记录。

课程代码:14课程名称:原声电影欣赏

二、课程实施建议1、课程资源①教材:英文影视鉴赏教材②练习:以影视欣赏过程中的听力练习和欣赏之后的讨论,角色扮演相结合③教学设备和场地:多媒体,教室④其它资源:网络、校外资源的合理利用2、实施手段①多媒体课件: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对校外资源加以利用。③实践活动:欣赏英电影,约占课时的三分之二左右及英文电影分析和讨论。3、教学方法①讲授式教学:教师在课堂进行讲授及分析。②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讨论,培养合作的意识,获得合作的方法和技能。③课外指导:通过课余交流,提高学生鉴赏能力。4、教学反馈课堂反馈:主要是通过:教授、欣赏、问答、交流、表演等途径获得的。5、整理与复习。欣赏英文电影的美感,培养一些听力技巧。提高英文口语能力。

课程代码:15课程名称:天文学

课程性质

课程类型

天文学课程在高中课程结构中属科学学习领域,涉及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本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要求较高,在全面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更突出学生学习科学的选择性以及重视对天文问题的探究,并强调科学问题提出的培养。

课程目标

新课程改革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体现其目标。

1知识与技能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天文观测、天文科学问题的提出、假说提出或课题研究。

2过程与方法除课堂教学外,组成天文兴趣小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探讨见解和成果。有条件的话还可组织野外天文观测考察活动。

第一部分天文概论

第一章天文简史§1.1古代天文学发展§1.2星座故事§1.3近代天文学发展§1.4现代天文学与展望

第二章宇宙环境§2.1宇宙起讫问题与假说§2.2宇宙天体类型§2.3恒星§2.4恒星演化§2.5其他天体类型

第三章宇宙中的地球§3.1太阳系§3.2太阳系成员§3.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4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第四章天体力学§4.1万有引力定律§4.2万有引力定律运用§4.3其他天体力学现象

第二部分天文观测

第一章光学望远镜§1.1凸透镜§1.2凹透镜§1.3折射望远镜§1.4凹面镜§1.5反射望远镜§1.6光学望远镜特点及运用

第二章射电望远镜§2.1黑体辐射定律§2.2射电望远镜类型§2.3射电望远镜特点及运用

第三章天文观测§3.1天球坐标§3.2星图判读应用§3.3宇宙探测前沿

五、实施方案与对象对象为高一部分选修学生。

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一学期内完成。

课程考评方案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其中,平时50%、期末成绩50%。

课程代码:16课程名称:魅力化学

一、课程简介

《魅力化学》是一门深入体验化学应用、变化、结构魅力的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本课程为校本选修课,适合高一年级学生选修。课程需用1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修满并考核合格获1学分。

本课程包括3个专题,分别为《化学的应用的魅力》、《化学的变化的魅力》以及《化学的结构的魅力》。《化学的应用的魅力》主要通常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原理在日常与科技中的应用,涉及知识以基础性为主,以感受化学的应用之美、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要目标;《化学的变化的魅力》主要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变化背后的规律,感受变化之中的规律之美,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从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区别于别的科学的最大特征,化学《化学的结构的魅力》主要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化学变化或物质变化规律之中的结构变化,感受化学“由内而外”的美。

二、背景分析

化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蕴含了丰富的、令人惊艳的美。我们生活的地球丰富多彩,充满神奇,化学从宏观到微观提示了其中的规律,化学规律的发现展示了化学的和谐之美;当今社会公众的、个性化的物质需求快速膨胀,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生产力,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化学通过创造物质展示了化学的应用之美;社会还将飞速发展,化学也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如,分子层次上的化学、碳芯片等,化学将用自己的力量促进社会的进步,化学的未来展示了化学的魅力之美。

然而,当今社会当普通大众提到化学时往往就想到“污染”。作为化学人,这是触到了我们的“心底之痛”,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方式维护化学的形象,我们开设本课程就是要在教学中践行“美丽化学”引导下的“魅力课堂”,通过课堂教学诠释“魅力化学”,发挥化学美的教育功能,传播化学知识,树立化学形象。

三、课程目标

化学的魅力,来自变化,源于结构,服务于应用,化学的魅力更在于实验,本课程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化学之美的能力,改变部分学生对化学的片面看法,充分认识到化学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所作的重要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化学的美,既是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与技能,更是培养学生辩证的化学思维与正确的化学思想,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本课程的实施,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

2、通过本课程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寻找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通过本课程实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与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四、课程内容

全部课程内容较多,共完成12课时,每篇安排2课时。具体教学中可以进行筛选,灵活处理。

专题1化学的应用的魅力

1.1会变色的花儿(2课时)

1.2模拟酸雨腐蚀岩石(2课时)

专题2化学的变化的魅力

2.1会跳舞的小木块(2课时)

2.2玻棒点灯、黑龙攀柱(2课时)

专题3化学的结构的魅力

3.1焰火与焰色反应(2课时)

3.2元素的电离能与核外电子排布(2课时)

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源动力,学生只有活动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有对课题研究长久的兴趣,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做一些必要性的指导工作。

2、加强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技巧,通过对比分析确定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学会快速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3、利用现代化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收集、利用、处理和纷杂的信息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宽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课程的开设应做到:利用网络资源如图片、视频录相、网络文摘等,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效果;同时指导学生对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资源进行开发,为学生会学习打好基础。

4、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层次开发课程

教师要准确把握本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不断进行反思,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删减或增加一些内容。

(一)评价的内容

2.结果评价:以汇报演出的形式进行展示,优秀作品录像,并利用教室多媒体播放。

(二)评价的方式

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观众评价的多维评价、多元评价和评语的方式相结合。

(三)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等级制,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

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多元评价和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

课程代码:17课程名称:形形色色的动物

一、课程简介:

优秀生物多媒体资源融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选修课堂上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将声、光、形、色融为一体,满足高中学生求知欲等需求,培养学生环保等意识,并可对课内知识做较好补充。

你知道40万只雪雁在天空飞翔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有鸟类竟然可以飞跃喜马拉雅山么?零下60度帝企鹅整齐的队伍、新几内亚岛上华丽的天堂鸟起舞、大白鲨跃起一口咬住逃亡的海狗……,《形形色色的动物》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动物世界的窗口,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了很多同学们不熟悉的生物情境,带他们去森林观光,去海底游览,去感受地球等宏观世界的绚丽多彩,领略动物独特的行为特点。

1、德育目标

l通过向学生介绍动物的一些概念及其行为特点,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在学习上努力刻苦的决心。

2、知识目标

l了解动物分类的概念,濒危野生动物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3、能力目标

l在多媒体引导作用下,学生通过欣赏、自学、讨论、训练、总结等环节,逐步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l通过引导学生在网上的探究活动,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与学习方法:

1、教学方式

(2)采用分专题进行授课。

(3)组织学生参加生物实践活动。

2、学习方式

(1)分专题进行学习

(2)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并总结讨论

(3)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领会生物多样性的精髓。

四、课程内容与安排:

2、课程课时与学分:18课时(9课时为0.5学分,共1学分)

3、课程安排:课程内容

第一课时动物分类绪论

第二课时濒危动物现状及其保护

第三课时原生动物门

第四课时海绵动物门

第五课时腔肠动物门

第六课时扁形动物门

第七课时原腔动物门

第八课时环节动物门

第九课时软体动物门

第十课时节肢动物门

第十一课时节肢动物门

第十二课时节肢动物门

第十三课时节肢动物门

第十四课时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第十五课时两栖纲

第十六课时鱼纲

第十七课时爬行纲

第十八课时鸟纲及哺乳纲

在课程结束时举行一场开卷考试,根据考试的成绩及教师评价给予综合评定,以优、良、及格、不及格为评价结果。

评价内容及比例:

(1)考核成绩:60%

(2)教师评价:20%

(3)出勤率:20%

评价细则:优─85分以上良─70-85合格─60分以上。

六、设备要求:多媒体教学设施、实验室、学生实践的必须材料。

课程代码:18课程名称: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一、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学习法律、崇尚法律,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是合格公民的应有素质。高中生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如何培养和提高其法律意识,有重要意义。本课程的设置是育人之所需,生活之所求,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法律教学内容相衔接,与必修课有关法律内容相呼应,为学生搭建了进一步拓展知识新平台,也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法律知识。比如通过学习合同法、劳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有助于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创业必须依据法律、遵循规则,才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谋求发展、成就事业。本课程还旨在通过法律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懂得一些法学理论,树立法治理念和增强法律意识,概括了解法律体系的构成,提高法律素质,能够懂法、守法和用法,自觉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以及自身的合法利益,逐步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二、课程安排

1.专题一:法的基本理论。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法的本质、产生、发展和作用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介绍了我国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有关问题。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法律问题。

2.专题二:民事法律关系

专题二涉及的是民事主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如人身权关系、物权关系、债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等。这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有关法律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更系统和更深入的阐述。

3.专题三:劳动法

4.专题四:婚姻法

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父母子女、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学会运用法律与破坏家庭婚姻和睦的行为作斗争,加深学生对亲情与爱情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

课程代码:19课程名称:历史文化遗产赏析——《国家宝藏》

课程开发人:备课组授课人:高一历史备课组课时:18节人数:50人

课程介绍:

课程开发宗旨

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场关于9家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的恢弘“特展”:金牌制作团队2年酝酿筹划、强大顾问团保驾护航、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强势结盟、实景取材、27件顶级国宝重器、27位与之魂魄相依的“国宝守护人……《国家宝藏》将用创新演绎的传奇故事,串联每一个守护者的讲述,点燃延续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火。用时尚鲜活的综艺形态,搅动每一个普通人的参与,全力解密和激活古老深沉的历史文化资源。学习本选修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历史视野,促进个性化发展。二内容要点1、故宫博物院:宋千里江山图、乾隆瓷母、春秋时期石鼓

2、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秦简、战国曾侯乙编钟

3、河南省博物院:妇好鸮尊、贾湖骨笛、春秋云纹铜禁酒案

4、陕西历史博物馆:唐银香囊、秦杜虎符、唐墓道壁画阙楼仪仗图

5、辽宁省博物馆:洛神赋图、铜鎏金马镫、唐万岁通天帖

6、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壶、汉T型帛画、商皿方罍

7、上海博物馆:商鞅方升、宋缂丝图、西周大克鼎

8、浙江省博物馆:民国万工轿、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5000年前良渚玉琮

9、南京博物院:琉璃塔拱门、坤舆万国全图、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三学习意义

1、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传承至今而成为不朽遗产的,是经数千年历史长河冲刷而积淀的文化精髓。了解、体会与感悟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有助于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有助于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国际间经济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有利于保障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文素养。

2、通过学习,认识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能加深理解我们传承的文明和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是与自然融合的统一体,进一步树立基于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环境保护意识。

3、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目前中国所拥有的世界遗产数(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已占世界第三位,由于我国现代化事业中社会经济和旅游事业飞速发展,全国各地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潮方兴未艾。学习《国家宝藏》课程能加深了解和认识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所具有的无法估量的价值,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4、《国家宝藏》走向历史的纵深,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凝练于舞台的同一片时空之下,让古老和年轻握手,让庙堂与江湖互动,让古代与现代对话。一句“让国宝活起来”,是《国家宝藏》的初衷,也是它的行动及收获。它让古典文化不仅“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更“燃”了起来,引导更多的内容生产投向古典文化,让更多的历史符号在新时代的新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真正成为活着的传承。

5、节目能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眼千年”中日日流淌、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这档雅俗共赏的文化节目,是续接历史、让古代与现代生动对话的过程,是把历史辉煌与当代文明融合的过程,是让国宝级文物从冰冷的橱窗里“走”出来,让人感知其澎湃生命力的过程。这样的节目,也是让博物馆里的宝藏真正生发其独特价值,引发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骄傲自豪的过程

课程评价:课堂表现、课外交流、论文总结等多形式结合。

学习对象:对本选修内容感兴趣的学生

课程代码:20课程名称:排球

周次

教学内容

任务与要求

1

1、学习准备姿势与移动基本步法

2、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1、初步掌握准备姿势与移动基本步法

2、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2

1、复习准备姿势与移动基本步法

2、复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1、掌握准备姿势与移动基本步法

2、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3

1、复习移动垫球技术

2、自垫球练习

3、身体素质训练

1、掌握移动垫球技术

2、初步掌握自垫球

3、发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

4

1、复习正面上手传球技术

2、身体素质训练

2、掌握正面上手传球技术

2、发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

5

2、复习移动垫球技术

1、熟练掌握正面上手传球技术

2、熟练掌握移动垫球技术

6

理论知识窗(4)

1、复习垫球及自垫球

2、学习正面下手发球技术

3、学习移动传球技术

1、提高垫球及自垫球综合应用能力

2、初步掌握正面下手发球技术

3、初步掌握移动传球技术

7

1、传、垫技术练习

2、学习中长跑技术

1、提高传、垫球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2、初步掌握中长跑技术

8

1、复习移动传球技术

2、复习中长跑技术

1、熟练掌握移动传球技术

2、明确中长跑技术的技术要领

9

1、传、垫球结合练习

2、教学比赛

1、提高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2、初步了解排球比赛

10

1、复习考试内容

1、熟练掌握考试内容

2、进一步明确排球比赛

11

排球考试(一)

严格按照考试标准

12

排球考试(二)

课程代码:21课程名称:足球

一、课程学习目标

(一)比较熟练掌握和运用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锻炼身体。

(二)通过参加足球活动调节自身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三)通过专项练习发展身体素质,如灵敏、速度、耐力、力量。

(四)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课程内容

(一)专项理论

足球运动概述、足球竞赛规则、竞赛组织

(二)实践

1、体能

(一)发展与本专项有关体能的身体练习,如脚步的移动;

(二)速度素质的练习,如30米冲刺跑;

2、技能

基本技术

①脚内侧传球;②脚背内侧射门;③脚内侧接球;④掷界外球

组合技术运用:小型比赛

三、课程学习评价

1、理论:完成课外书面作业,按作业质量评价。

2、体能:测试(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方法)。

3、技能

(1)基本技术(达标占80%,技评占20%):依据基本技术掌握程度将两项得分相加之和为本项得分。

(2)技能运用:组织班级比赛,依据学生掌握、运用技能的情况及比赛中的竞争精神、合作意识、对竞赛工作的贡献、裁判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THE END
1.常见问题解答什么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为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正式登记、注册并接受年检,具有文物、标本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功能的,对外开放的各类博物馆,经该国家局组织设立的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在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http://www.zhangzhou.gov.cn/cms/onlineservice/faq/faq.shtml?id=830638599585970006&siteId=830597497981270000&expire=0
2.馆藏文物研究馆藏文物研究暂无简介 文档格式: .docx 文档大小: 11.72K 文档页数: 2页 顶/踩数: 0 / 0 收藏人数: 0 评论次数: 0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文物考古 馆藏文物研究馆藏文物研究馆藏文物是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机构收集、保护和展示的文化遗产。馆藏文物研究是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涉及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2606301
3.中國國家博物館:用文物講好文化故事110多年歷史,143萬件藏品,中國國家博物館代表國家收藏、研究、展示、闡釋中華文化代表性物證,為國護史、為國藏史、為國弘史是國家博物館的重要使命。近日,記者走進這座歷史文化藝術殿堂,探尋它如何用文物講好中國文化的故事。 精彩展覽呈現歷史長卷 一廳之內,縱http://hk1.crntt.com/crn-webapp/wap/detail.jsp?coluid=7&kindid=0&docid=107013135
4.艺术开卷看得见的自然:一本捧在手上的自然博物馆古代艺术作为当今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大约有6800万件藏品,汇聚了几个世纪以来的积累,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不可或缺的关于大自然的词典。近期,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引进了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倾力打造的“珍宝级”收藏画册——《看得见的自然史》,科学家们从400年的馆藏积淀中万里挑一,并对这些稀世藏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75018
5.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6篇(全文)1)博物馆信息化是指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博物馆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收藏、研究、陈列、宣传、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的过程。 在博物馆的收藏、研究、陈列、宣传和管理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都是博物馆信息化的组成部分。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jjeieax.html
6.江西省会南昌城乡主要景点深度游,旅游攻略江西省内的主要旅游资源 南昌:海昏侯墓园及博物馆、安义古村、滕王阁、八一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江西博物馆、梅岭、江西古民居博览园、南昌舰九江:庐山、湖口县石钟山和鞋山、星子县落星墩、白鹿洞书院、浔阳楼、永修吴城古镇上饶:玉山县三清山、婺源县(李坑、篁岭、思溪延村、晓起、江湾、理坑、https://m.mafengwo.cn/i/24048565.html
7.小学生环境保护教案(通用12篇)2、你在博物馆或其它什么地方见过文物吗?这些文物是一些什么东西? (学生回答。) 三、 课堂讨论: 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怎样保护? 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民俗等信息。具有体现文化精神、开展文化旅游、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等重要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an/127915.html
8.主题调研报告1、简介 湖南省航空馆位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中部地区第一个航空科普主题的博物馆。航空馆将利用收藏的上百架各种型号的飞机、导弹等航空武器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展示近代以来中国航空科技的发展历程。 2、展厅情况 整个展馆由主馆、文物飞机陈列馆和航空装备展示坪三个部分组成。 https://www.oh100.com/a/202302/6255419.html
9.艺术档案数字化4、资源数据的保存问题,目前的数字化是以应用为基础进行的一种管理方式,暂未考虑到以后的藏品源文件数据的升级换代的需要和应用于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数字化博物馆的核心是建设数字化技术和藏品资源信息为主的数据库,它的建设将最终改变传统博物馆资源的单一展示方式,实现藏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先进https://www.zboao.com/cgal/8068.html
10.张飞简介张飞的性格总结张飞是怎么死掉的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张飞简介-张飞的性格总结-张飞是怎么死掉的-张飞真实外貌张飞--长坂坡吓退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张飞(?-221年),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追谥"桓侯"。至于后来张飞在长坂坡小桥上http://ls.ychedu.com/LSJA/GYJA/604070.html
11.西藏民族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校现有渭城、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建有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157.48亩,校舍总面积49.8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室168间,160个实习实践基地,1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图书馆面积2.3万平方米,形成了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馆藏文献总量达319万多册。 https://www1.xzmu.edu.cn/yxy/getcontent?id=78882&url=show
12.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三、作家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传世。 四、内容主旨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小说形象地刻画了http://www.xaeduyun.cn/s40ir/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5f799dc3430179c06616fc0bef
13.◇专题2020013◇工业旅游综述与报告今天中国的工业旅游明显呈现出9种发展模式,包括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模式、矿业城市发展模式、高技术行业知识科普模式、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模式、老字号企业品牌提升模式、现代制造业科技展陈模式、工艺品行业购物模式、酒庄酒业乡村叠加模式和各类工业博物馆展陈互动模式。今天的工业旅游显示出三大产业特征:越来越强调跨界融合、越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007/t20200710_434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