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博物馆参评专家否认参与鉴定:简单参观

原标题:重庆大学博物馆参评专家否认参与鉴定,称只是简单参观

曾任职于国内知名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大学博物馆接受捐赠,首要还是必须要请真正的有国家承认的文物鉴定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鉴定。而重庆大学博物馆,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文物专家鉴定这一环节,其实现在还是问号。”

重大博物馆展品捐赠者吴应骑教授的女儿吴晓妮女士10月15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在展品移交给学校之前,吴教授主动要求校方对展品进行过鉴定。但学校何时为这批捐赠品举行过鉴定程序以及鉴定结果如何,却不得而知。

曾任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的曾陆红是2015年捐赠评估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说,捐赠品评估活动有来自国家博物馆的专家,但他清楚地记得并未进行鉴定。“不是去鉴定,主要的是去看看他捐献的东西。鉴定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那些东西很多。”

曾陆红介绍说,那是个一天的活动,先是在学校附近吴应骑举行的一个拟捐献藏品展览处参观,而后又去到吴应骑家里看他所收藏的宝贝,“当时现场没有做出什么鉴定和评价,我们去主要就是看了他的藏品,然后对这些藏品,做了一些艺术上的漫谈,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它的艺术性就这些。”

吴应骑向重大博物馆捐赠的藏品共计342件,但这些不过是他所收藏物件的一部分。据曾陆红回忆,吴应骑家里的藏品非常丰富,就像一个博物馆一样。从青铜器到书画,各种各样的藏品收纳在一栋四层的房子里。“等于就是说作为他收藏的一个仓库。”

曾陆红表示,也有些藏品是精品的,对于为何有这种评价,他说每个藏品下方都贴了标签进行介绍。不过,他表示自己不是鉴赏家,而是美术理论家;作为美术史专业的毕业生,他对于鉴赏只是有一些大概的感觉。

重庆大学当时的新闻稿称,中央美术学院前党委书记盛杨、北京电影学院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教授胡德智、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乔万宁等人表示,吴应骑藏品种类齐全、数量众多、体系完善,部分藏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学研究价值。曾陆红回忆,当时大家都(对这些藏品)没有意见,“对吴先生这种把自己几十年的收藏捐献国家的慷慨行为,做了非常大的肯定。”

身为权威文物专家并曾任职于国内知名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不能说重庆大学博物馆展览的展品百分百是赝品,但至少从公布的展品图片看,可以用“荒唐”二字作为评价,“大学办博物馆在接受民间藏品时特别要当心,之前北师大的六千件古瓷捐赠等都是前车之鉴。民间收藏者将赝品文物捐赠给博物馆,有的是有意为之,目的是为他的赝品收藏背书;而有的未必是有意,只是他自己眼光不好,而捐赠给大学或许也是出于一番好心,但由于是非常离谱的赝品,这样的捐赠其实既伤害了大学,也伤害了他本人,关键是,大学博物馆接受捐赠,首要还是必须要请真正的国家文博单位的文物专业人员进行鉴定。”

参与此次评估会的专家多与吴应骑有诸多交集。据《中国新闻周刊》透露,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前党委书记盛杨,现任刘开渠艺术研究院院长,但据“天眼查”资料及公开报道,吴应骑是刘开渠艺术研究院的法人兼执行院长。2016年,在重庆刘开渠艺术中心渝北区的开业活动上,盛杨前来助阵。盛杨是刘开渠的学生,而吴应骑则于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重庆大学博物馆开馆当天观展现场

据《重庆晨报》2005年报道,吴应骑曾在珊瑚坝开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小型展览馆,展出147件私人藏品。但据曾参观这一展览的资深收藏者说,很多现在捐赠出来的藏品那时候就拿出来展过,“玩真货的人都一笑置之。”

重庆市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的处长严小红昨天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的设立,应当向馆址所在地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目前,重庆文物局尚未收到重庆大学博物馆的设立备案申请。另外,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应当在陈列展览开始之日10个工作日前,将陈列展览主题、展品说明、讲解词等向陈列展览举办地的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重庆文物局同样没有收到重庆大学博物馆的举办展览备案申请。

THE END
1.赏荆楚瑰宝,品历史风华——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之行2024年12月12日下午13:00,我院为了丰富党校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组织了一场外出实践参观的活动,目的地是享有盛誉的湖北省博物馆。该活动由人工智能学院主办,分团委组织部协助工作,我院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其中,展现出了对大家对吸收知识的热情,同时也彰显出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决心https://www.wtbu.edu.cn/xxxy/2024/1217/c1548a138642/page.htm
2.延边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览吸引众多游客参观延吉新闻网12月13日讯(记者 李军广)12月13日,记者在延边博物馆展厅看到,众多游客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或认真听讲,或仔细端详,或用手机拍照记录。 据了解,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72周年之际,延边博物馆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开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延边历史文化陈列”为主题,全景式展现了延边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彩http://yanjinews.com/html/news/chinanews/2024/1214/211017.html
3.3.15一周好新闻 黑河市融媒体中心 黑河丨实拍:历史与人物全“复活”?黑河这里的沉浸体验太赞! “瑷珲历史陈列馆”在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的同时,打造“沉浸式”体验模式,把历史生动形象展现在每一位观展人的眼前,让历史“活”起来。这种形式改变了以往博物馆单一的参观模式,以“博物馆+体验”的方式,创新形式,丰富内涵https://zmt-m.hljtv.com/news_details.html?id=304761
4.文化旅游新闻稿范文(精选10篇)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往来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新闻稿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新闻稿如何传播新闻稿营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稿件的传播与效果监控。你写新闻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旅游新闻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化旅游新闻稿 篇1 7月https://mip.wenshubang.com/xinwengao/2363490.html
5.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办文物展致敬社会热心人士捐赠义举昨日起,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一系列活动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行,吸引了不少文博爱好者前往参加或参观。 泉州网5月19日讯 (记者蔡紫旻 通讯员何奕斌)昨日起,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一系列活动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行,吸引了不少文博爱好者前往参加或参观。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9-05/19/content_5990703.htm
6.参观博物馆天山网3月22日,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参观。当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黑甲山街道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和居民到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参观,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感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独特魅力。孙振嵩摄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https://www.ts.cn/xwzx/whxw/202403/t20240325_19967577.shtml
7.旅游景区新闻稿(通用13篇)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往来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新闻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新闻稿如何传播新闻稿营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稿件的传播与效果监控。怎样写新闻稿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做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游景区新闻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https://www.ruiwen.com/xinwengao/5950383.html
8.博物馆化身“大课堂”引领青少年知往鉴今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在黔江区,青少年走进重庆市民族博物馆,聆听历史回响,探寻文化脉络,学习书本之外的历史课。 在重庆市民族博物馆,来自黔江区民族小学的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近距离参观文物,聆听背后的历史故事。 https://www.cqcb.com/yxzx/picture/2024-05-18/5571297.html
9.走遍上海一一(68)参观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走遍上海一一(68)参观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厚德平和 日前,与朋友们去参观了一次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这是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专业的博物馆。 2023年6月30日,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免費开放。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的发祥地和全国出版重镇,列入中国近现代学术名著的千余种图书,近95https://www.meipian.cn/4v1mgvz3
10.跨越山河尽览山西博物馆风华2021年6月,“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被列入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荣登“全国十大”之列。同时,获得腾讯视频大赛“十佳”、山西新闻奖等七个奖项。“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已成为山西文旅融合和宣传的一大创新性品牌。 脚步未停歇,“神奇文物”来接棒http://news.sxrb.com/GB/314060/9945369.html
11.[央视新闻]和足球小将一起参观“球王”博物馆00:16 [央视新闻]叙利亚 01:33 [央视新闻]国家非遗民间音乐会1 01:45 [央视新闻]寻找三线 94:32 [央视新闻]采药人 53:03 [央视新闻]不爆炸就算成功 02:11 [央视新闻]饶公4 44:44 [央视新闻]重型猎鹰火箭首飞 现役运载火箭之王或易主 45:14 [央视新闻]和足球小将一起参观“球王”博物馆 75:36 [央视https://tv.cctv.com/v/v1/VIDEEZfWmXB1XK4gYMUqvwFW180206.html
12.逛博物馆需要仔细“看”用心“听”蚌埠新闻网讯(记者 何沛)近年来,随着亲子游的走俏,博物馆游也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青睐。淮河晨刊记者从旅游市场了解到,报名参与以博物馆研学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的人数比去年大幅增长。博物馆游这么火,大家如何参观,才能让博物馆之旅收获满满? 拒绝走马观花式参观 http://www.bbnews.cn/shehui/p/22088.html
13.新闻稿范文(精选20篇).docx新闻稿 篇8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记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为更好的了解和感悟历史,3月24日上午,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在院研究生会的组织和带领下前去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在导游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两个系列展厅。其中在“甘肃丝绸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914/622114305500523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