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勇:新疆最早出现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东西问·镇馆之宝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又称“五星锦”)是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作者:苟继鹏

全文字数:2358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1月11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一),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1995年,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了一件汉代织锦护臂,上面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篆体汉字,这是目前新疆出土最早的“中国”字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又称“五星锦”)是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系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这块织锦织造于何时又有何用途?“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何意?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近日,“五星锦”考古发掘亲历者之一,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新疆出现最早的“中国”二字源于何处?是如何被发现的?

于志勇:1995年10月,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尼雅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对该遗址一处重要墓地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这也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二字,其诞生于汉代,距今两千多年。

尼雅遗址地处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冲,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之地。“五星锦”发现于一处两人合葬墓,和作为随葬品的弓箭、箭箙、短剑鞘等物品放一起。当时,现场工作人员见到墓内男性葬者右侧的织物中露出一点色彩斑斓的织锦,在沙土掩盖中格外醒目。一点点翻开,织锦不仅逐渐显露出鲜艳的蓝、白、红、黄、绿花纹,还陆续看到织出的汉文“国”“东方”“五星”等字。最后看到完整的文字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中新社记者:“五星锦”是一件怎样的文物?为何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于志勇:“五星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以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三条残断),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经过纺织考古专家分析和鉴定,“五星锦”是由五组经线和一组纬线织成的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平纹五重经的组织在汉锦中较复杂,也极为罕见;其纹样题材异常别致,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瑞兽和祥云瑞草,并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文字巧妙列置其中,寓意祈佑祥瑞。

“五星锦”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色彩绚烂,精致无双,是汉代织锦技艺的最高代表。这类风格和题材的织锦,在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并且意蕴深厚,内涵丰富,是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64件文物之一,也是新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中新社记者:织锦上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何意?蕴含怎样的中华文化?为什么说这件汉代织锦折射出西域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于志勇:据考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中国古代星占用辞。五星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东方”是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中国”,先秦时期是对周天子所居洛邑地域的指称,秦汉时期是中央政府郡县统辖管理的地域。古代天文术语中是地理、政治的概念,随着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政治的概念。

“五星出东方”指五颗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即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则于中国有利。

“五星锦”把天文、史实和古人的阴阳五行观念等巧妙融为一体,并且出现在远离中原的尼雅遗址,证实了国家治理和统辖西域、开发建设西域的历史,深刻揭示了汉朝开拓西域后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的繁荣历史脉络,说明了当时西域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实证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也侧面反映出各民族在两千年前就进行了深度交流交融,亦生动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特殊魅力。

中新社记者:历史上,汉代中央政权如何实现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何会出现在今天的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于志勇:汉代中央政权为管理统一后的西域,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出土“五星锦”的尼雅遗址为西汉时期精绝国所在,精绝国系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受西域都护府统辖。有学者根据史料推断,“五星锦”应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之时(神爵二年)被赏赐给精绝国,见证了西域都护府设立的历史。

张骞“凿空”西域之后,汉代中央政权就与西域诸国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开启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程。一方面,促使中华文明的西传,汉代中央政权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更加直接。另一方面,西域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汉朝统一西域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土,创造悠久的中国历史,书写灿烂的中华文化,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新社记者:“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句话承载着千年前人们怎样的愿景今天应如何看待?

于志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一句祈祝吉祥祺瑞的用语,表达良好的企盼和愿望。与“五星锦”同时出土了一件“讨南羌”织锦残片。经比对,是从与“五星锦”相同的锦料上裁剪下来的一部分。

根据对具体史实的研究和图案的缀合分析,织文可以连续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这句织锦文字无疑是汉朝为了祈祝讨羌大事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顺利。

随着历史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五星锦”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也将更深刻、更全面。比如以“五星锦”为题材的舞剧《五星出东方》,艺术地演绎了西域绿洲丝绸古道的历史佳话,讲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诠释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题。该剧演出一年多来,在全国多地开启巡演30余场,反响热烈,2022年9月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受访者简介:

于志勇,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毕业于西北大学。长期从事新疆考古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博物馆社会教育。参与并主持的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2007年库车市友谊路晋十六国墓葬考古发掘,分别评获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合作编著有《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报告》(全三卷)《中国文物地图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册》《中国出土壁画全集·新疆分册》《新疆通史·图录(先秦秦汉)》等书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作有《新疆尼雅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织纹初析》《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骨签之名物考》等。

THE END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镇馆之宝?1镇馆之宝 文化 分类:至尊国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该馆藏品3.2万件(号),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400件,约占全疆总数的60% 。有丝毛棉麻织物 (包括锦、绮、绫、罗、纱、缦、绢、印染、刺绣等大量汉—唐丝织品,毯、毡、绦带、刺绣等古代毛织品),多种文字书写的文书、简牍,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20/11/1470002_118094964.shtml
2.新疆博物馆镇馆之宝新疆之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的新疆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这里记录了位于祖国边疆这片土地的历史进程,收藏了37000多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381件。在这些文物中,最著名的要数以下几件镇馆之宝了。 https://www.jianshu.com/p/fa5df8005c22
3.上榜全国百强新疆两大博物馆藏着这些镇馆之宝都有哪些镇馆之宝 一组海报带你一探究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于1959年成立并对外开放,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目前藏品文物数量6万余件,特色藏品主要为纺织品、纸质文书、彩绘泥塑及古代干尸标本等。 http://www.cjxww.cn/xw/xjxw/202311/t20231128_17595442.html
4.957231:新疆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沉淀千年的文化宝藏,难得一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是自治区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也是全疆最大的文物和标本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机构。在这里有三件镇馆之宝值得一看。 第一件镇馆之宝是《伏羲女娲交尾图》,这幅唐代绢画,它高221.5厘米,上宽105.5厘米,下宽80.9厘米。细细观察这幅画,不禁让人沉醉https://www.meipian.cn/4yvzolis
5.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十大国宝级文物新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哪些新疆博物馆的干尸太多了,保存地都十分完好,除了新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楼兰女尸外,还有营盘男尸、小河墓地女尸、且末男尸和女尸等。详细 5.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俑 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俑,唐代手工泥塑彩绘俑,1972年和1973先后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1972年出土的骑马女俑,仕女https://m.maigoo.com/citiao/list_77712.html
6.新疆博物馆镇馆之宝都在几号馆图1:博物馆大门图2:楼兰美女(5号馆)图3:彩绘天王踏鬼木俑(8号馆)图4:伏羲女娲图(8号馆)图5: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俑(3号馆)图6:弈棋仕女图(复制件)(3号馆)图7: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8号馆)博物馆共3层楼,以上展品都在2楼,时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7793696?bizType=29
7.新疆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排行榜推荐理由: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是1995年10月在新疆和田出土的汉代文物,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其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现不仅是新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展开】 支持 389人次已投票查看详情 ? 9.楼兰美女 推荐理由: 楼兰美女是1980年穆舜英在孔雀河https://www.phb123.com/city/wenhua/vtkgwo26906.html
8.文物新疆给你讲讲新疆博物馆这件镇馆之宝!文物新疆 | 给你讲讲新疆博物馆这件镇馆之宝! 足不出户,“云游”博物馆;穿越时空,听文物“说话”。 这一次,我们来听一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的故事。http://web.cmc.hetiancloud.cn/htsrmt_html/1659016590sy/sygdt/27787639.shtml
9.新疆博物馆镇馆之宝“虎纹圆金牌”,8月1日将在觅塔平台发行数字众所周知,我国陕西、河南等省份是出了名的“文物大省”,其实我国还有一个地方,也是考古界有名的文物“大户”,那就是美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的气候环境特殊,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这就为历史文物遗迹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正是如此,新疆被考古界誉为“文物的天然博物馆”。 http://www.jntimes.cn/xxzx/202207/t20220727_7633056.shtml
10.北有“后母戊鼎”,南有“青铜面具”,中国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历史久远,古代留下的古墓奇珍、文物资源数不胜数,这些出土的文物基本都被藏于中国各大博物馆。今天一起来看看中国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分别是什么。 后母戊鼎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件绝世文物,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有“镇国之宝”美誉,原名司母戊鼎,是一件距今3000多年商朝时期的青铜器文物。 https://i.ifeng.com/c/86NKMSkzrnK
11.创意再造,让你把“镇馆之宝”带回家中工旅行镇馆之宝大克鼎融合在一起,碰撞出家居、文具、玩具等多种中西合璧的文创产品。目前,该系列产品中的青铜纹饰米奇玩偶、青铜纹饰米老鼠头像钥匙圈最受欢迎,截至2月10日,该系列总销售额已逾百万元。 前不久,上海博物馆推出重头戏——《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大展相应推出了四大系列, https://www.workercn.cn/32885/201902/16/1902161515002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