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看过书画后发朋友圈?新浪收藏

你追星,古人也追星。古人怎么追星?

拿临摹来说,中国书画向来有师法古人的传统,而明清以后受到大粉头董其昌的影响,追星摹古之风更甚。

大家看这个时期的山水画,会发现有非常多的‘仿黄公望’、‘仿大痴’、‘仿云林’、‘仿元镇’、‘仿倪瓒’、‘仿王蒙’、‘仿梅花道人’、‘仿赵孟頫’、‘仿董源’、‘仿巨然’等。

到了清初,在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的带动下,这股追星之风在画坛甚至发展成了‘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狂热局面。(‘大痴’和‘一峰’都是黄公望)

清/王原祁/《仿大痴山水图》

钤印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什么乾隆项元汴的,盖章的时候大概眼里满是崇拜之情,有泪水和星星吧。

写题跋呢,和咱们拍照发朋友圈比较像。

买了爱豆代言的产品,当然要和立牌合影发票圈;去看一场他的演唱会,也免不了把门票和现场统统都拍下来发票圈;那怕只是听一首爱豆的新歌,也一定要转发至朋友圈。

古人也是如此,看到了爱豆的作品就会想要吹捧一番,在画后写几句话,让朋友们都看看自己的爱豆有多厉害,或者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

当我们去博物馆看画的时候,拍好了喜欢的作品想发朋友圈,却很难像古人那般提笔来字,不知道如何配文才能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大家看完还可以举一反三,看到自己喜欢的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金银器石器漆器琉璃器织物都可以吹彩虹屁发一条有文字内容的朋友圈啦!

第一步/感叹

这是最简单的一步,主要作用是总起全文,给众人以提示:我要开始吹我家爱豆的画(书法)了。

具体用词可以参考:我哭辽/我吹爆/我疯了/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厉害的画家啊/这究竟是什么神仙画的画啊!

总之,一定要感情饱满,拿出‘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的精气神来。

第二步/叙述情景

接下来就要冷静地说明一下自己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这幅画,或者描述一下这幅画的基本信息。

比如:我在藏家王世贞的家中看到这幅画,把玩了一番,爱不释手/这本帖子从唐代流传下来,实在非常难得/昨天去了上海博物馆,在这幅画前站了好久。

这一步的目的是交代清楚背景和作品基本信息,让人知道你亲眼见到了这幅画,画是什么样的。同时要注意此时语气不要过于激动,一定要冷静!欲扬先抑,为之后的正式吹捧做好准备。

第三步/具体描述

这一步需要指出这幅画具体好在哪里。比如构图布景别出心裁、运笔用墨灵活精妙、皴法密而不乱、点景人物生动有趣、画面整体气势恢宏等。

需注意言辞准确,要点是多用形容词和比喻。

对于一些同学来说可能有一点点困难,小编为大家提供一点思路。

我们自己看画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想:这幅画给人的整体感觉是什么、用笔如何、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设色清丽还是浓重、构图怎样、是不是临摹学习了哪家。

就整体感觉而言,可以用出神入化、平淡天真、雄浑、超诣等词语来形容。

1/出神入化

指艺术家的学养经积渐悟为顿悟后,在艺术上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境界,令人不可思议。

2/平淡天真

指一种近乎纯真的自然状态,可望而不可及。

3/雄浑

气魄雄伟、气象万千又浑成一体的境界,令人情绪饱满。

4/超诣

气度不凡,达到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境界。

5/清新

一种恍然感到迥出天际而令人耳目一新的境界。

6/高古

能激起人对遥远的崇敬之心的一种境界。

用笔上,一方面可以描述皴法,一方面则可以形容其笔性。

皴法是用于表现山石树木的肌理的表现手法,就是画面要素的轮廓以外的一条条墨线,和素描中用于表现物体明暗和质感的排线有点像。

一般有斧劈皴、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牛毛皴、雨点皴、卷云皴等。

1/斧劈皴

短促有力,其状如刀砍斧劈,多用于表现质地坚硬的岩石峭壁。

2/披麻皴

长而平缓,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多用于表现柔和细密的土山。

3/解锁皴

由披麻皴发展而来,行笔长而曲回,形如解开的绳索。

4/荷叶皴

自上向下分散,形如荷叶的筋脉。多用于表现经自然剥蚀后出现裂纹的山石。

而笔性主要是指从笔墨形态中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可以用浑厚、流动、圆劲、严谨、洗练、含蓄等词来形容。

设色方面,就设色类别来说,有墨彩、淡彩、粉彩、重彩等;就具体的设色手法上来说则有渲染、平涂、没骨、积水等。

青绿设色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没骨法

清/恽寿平/豆花、牡丹

水墨淡彩

明/陈淳/《山茶花图轴》局部

说起构图,就不得不提北宋画家郭熙曾在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构图法,他认为山水画有‘高远’、‘深远’、‘平远’三种构图。

1/高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其色清明,其势突兀。

2/深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其色重晦,其意重叠。

3/平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其色有明有晦,其意冲融而飘飘渺渺。

当然,也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看构图,比如虚实、疏密、聚散、开合、收放等;还有一些比较具有特点的,比如倪瓒常用的‘一水两岸’式构图、王蒙常用的‘重山复岭’式构图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印象比较深刻的或者画得特别好的一些局部细节进行描述。

比如人物动作有趣、云雾充盈而有仙气、马的鬃毛根根分明、花瓣轻软柔润等。

第四步/总结升华

在这一步中,可以适当使用夸张手法,再次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比如说:今天能看到这幅作品,真的激动到想哭了/我感觉自己穿越千年见到了我的爱豆/看过这幅画后的我的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呢?

也可以对这幅画或者这位画家做一个超越细节的总评。

比如说:这真是难得的神品/简直是天下第一!

董其昌在王蒙《青卞隐居图》隔水处题

‘天下第一王叔明画’

第五步/落款

这一步就是写日期和姓名啦,系统会自动替大家完成,可以再开个定位。比如2019年2月20日于上海博物馆。

几则范文

实际上发朋友圈不可能照前文的思路捋一遍,然后写很长一段小作文,因此在里面挑感受深的写就好,甚至只发定位也没有任何问题。

措辞方面,可以生动俏皮,也可以冷静内敛。像古人写题跋一般就比较含蓄,直接省略第一步感叹。

总之,小编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轻松评画的思路,大部分情况下,直接说‘好看啊啊啊啊啊’就可以了!

接下来咱们一起看几则范文。

1/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王铎跋

灵变飘渺,洵为传神,复见实相,宇宙第一尤物。

‘灵变飘渺,洵为传神’是在赏析画作具体好在哪里。‘复见实相’是表面平静地描述自己亲眼见到了这幅画。而‘宇宙第一尤物’则是一句内心已风起云涌的超越细节的总评。

通俗地写一遍就是:

这幅画灵动多变,飘飘渺渺,十分传神。今天我见到了此真迹,果然是宇宙第一啊!!宇宙第一!!

2/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赵孟頫跋

东晋至今近千年,书迹传流至今者,绝不可得。《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书,历代宝藏者也。刻本有之。今乃得见真迹,臣不胜欣幸之至。

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赵孟頫跋

直白地写一遍就是:

东晋到今天已经近千年了,书法作品能流传下来的实在是太难得了!《快雪时晴帖》是当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神仙才能写出这种历朝历代都将之视为瑰宝的字?

虽然我曾见过刻本,但野鸡刻本怎么能跟右军哥哥的真迹比呢?今天我有幸亲眼见到右军哥哥的真迹,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3/宋徽宗《竹禽图》赵孟頫跋

道君聪明,天纵其于绘事,尤极神妙。动植之物无不曲尽其性,殆若天地生成,非人力所能及。此卷不用描墨,粉彩自然,宜为世宝。然蕞尔小禽蒙圣人所录,抑何幸耶!

赵孟頫说宋徽宗天才,其神妙作品,凡人无论如何也画不出来。他感慨画上两只小鸟何幸,实际上也想说看到这幅画的自己十分幸运吧。

除了这些短评呢,还有人会写小作文,比如这位:

4/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沈周跋

对于这样的题跋,小编只想说四个字:

太长不看

但话说回来,这些题跋都是古人们见到书画作品时的真情实感。

有的人用几个词就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但有的人就会忍不住多说几句,因为感触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你想,在一个下雨天,你去拜访一位友人,友人沏了茶说你等等,还有个朋友要来。过了一会,你的爱豆出现在了门口。于是你们三个人一起喝茶聊天,还拍了合照发票圈。什么感受?

在那些一切都特别慢的时代里,能够亲眼见到自己欣赏的前辈的珍贵作品,就已是三生有幸,更不要说可以提笔写个题跋。

那种发自内心的狂喜、荣幸与恭敬,通过克制的墨迹,与我们相见了。

当然也有虚情假意的情况存在,比如被皇上邀请去赏画了,那当然得皇上说得对,哪顶得住说实话啊。

我们在这些题跋中看到他们对作品的鉴赏与评价,也看到他们的处境与心情。还有那些作品的流传经历,谁偶然购得,谁转让给谁,谁邀请谁看了画,波折辗转后又被谁收藏。

一则则题跋,一代代收藏者和鉴赏者,传至今日。

就像你的朋友圈一样,昨天吃了什么,今天看了什么,明天又要去哪。

THE END
1.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推荐知识库主题: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 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推荐 1、参观博物馆,有时并不是特意为了藏品而前往,而是对宁静气氛的向往,于是博物馆陈列所openke.cn 学习网营造的环境,也成为了它们的特色。 2、我喜欢参观博物馆。每到一个城市,必去。 3、早晨起来早点,在城墙上骑一圈自行车。 如果有喜欢历史的,历史博物馆https://bbs.openke.cn/thread-1262811-1-1.html
2.到长沙旅游看完湖南博物馆朋友圈这样发到长沙旅游看完湖南博物馆朋友圈这样发 湖南博物馆地铁:6号线湘雅医院站下车注意事项:带好身份证!带好身份证!我第一就因为没带身份证就没去成,主要现场打不开电子身份证、驾驶证、社保,不知道为啥就是打不开!1湖南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可以提前一个星期约2不能带任何东西进去场馆!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375381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全家去博物馆参观的朋友圈文案150句全家去博物馆参观的朋友圈文案150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文案吧,文案用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究竟什么样的文案才是好的文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全家去博物馆参观的朋友圈文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qunzou.com/haoju/pengyouquan/1636690.html
4.北京旅游文案朋友圈怎么发去北京玩的说说短句→MAIGOO知识摘要: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要去北京看看的想法,看看宏伟的天安门,看看古老深沉的故宫,看看北京历史与现代交织碰撞的火花。难得来一次北京旅游,当然要把心中的情怀抒发出来,和朋友分享旅游的喜悦。那么北京旅游文案朋友圈怎么发?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北京旅游文案,看看怎么发出有文化的朋友圈。 https://m.maigoo.com/goomai/282076.html
5.去故宫发的朋友圈文案第一次去故宫的唯美短句2.我忙于偷偷摸摸地溜达,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沉阳故宫里游泳。我对历史不熟悉,但喜欢去上古。 3.我不能忘记一个人参观紫禁城的感觉。我喜欢参观博物馆中的博物馆。 4.故宫是中国明清的王宫。它在古代被称为紫禁城。 “禁止”一词足以表明其庄严。 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18190_1.html
6.天津旅游文案写什么天津旅游朋友圈怎么发→MAIGOO知识摘要:天津作为曾经的西方殖民地,她同上海一样有着“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称,充满了异国风情和传统文化交融的又别样风味。如果你想要旅游,天津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那么天津旅游朋友圈怎么发?下面一起来看看。 天津旅游文案 1、看那座座高耸的建筑,数不清的窗子透出灯光,感叹万家灯火。海河两岸,霓虹闪烁,灯光璀璨,火http://qclouddl.9i0i.com/?goomai/282134.html
7.五千多年前,大家怎么发“朋友圈”?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 刻符黑陶罐 距今5300—4300年 良渚祖先就在陶罐上发“朋友圈”了 形形色色的神秘刻符 描述着他们依水而居 耕田、捕鱼、狩猎的野趣生活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刻符黑陶罐↓ 会讲故事的陶罐 https://3w.huanqiu.com/a/26ef70/4CXbGhVjRDz
8.博物馆与都市人四位志愿者讲解员的文博朋友圈与别样人生其实,很多人都渴望能遇到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博物馆志愿者群体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友平台,甚至可以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当年,我在其他博物馆工作时,就有一个观众在听志愿者讲解时对她一见钟情,两个人从交流到约会到终成眷属,生活得非常幸福,当然这是个浪漫的故事。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PBPOK0U0514R9P4.html
9.五千多年前,大家怎么发“朋友圈”?五千多年前,大家怎么发“朋友圈”? 转自:央视 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 刻符黑陶罐 距今5300—4300年 良渚祖先就在陶罐上发“朋友圈”了 形形色色的神秘刻符 描述着他们依水而居 耕田、捕鱼、狩猎的野趣生活https://finance.sina.cn/2023-04-18/detail-imyqurrn8692150.d.html
10.去博物馆怎么拍照好看?请收下这份“全球博物馆拍照指南”那么,好的博物馆建筑摄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什么才是博物馆的建筑之美?我们要如何拍照才能使自己的博物馆打卡照称霸朋友圈? 今天,来看看拥有着30年从业经历,探访过全球37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并拍了数以万计的博物馆摄影作品的陈履生先生是如何给博物馆建筑拍照的吧,这绝对是一份圈内人的“全球博物馆拍照指南”。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465602
11.探访西湖摩崖石刻:古人西湖边发朋友圈都有什么?——中国青年网中新网杭州3月22日电 题:探访西湖摩崖石刻:古人西湖边发朋友圈都有什么? 作者 王题题 “这是古人在西湖边发的朋友圈。”魏祝挺说。 魏祝挺是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筹)副主任,“湖山镌永——杭州西湖历代摩崖题刻拓本展”的策展人。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2303/t20230322_14403500.htm
12.吃事:女神辛追夫人会发什么朋友圈湖南故事大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寻思把它送去博物馆,但是在送去博物馆的途中,这一锅莲藕汤完全成了水。云文七鼎现在湖南博物馆保存着,可惜这一锅莲藕汤只能在照片里看到。不过由此可得,在汉朝的时候,湖南人就很喜欢吃莲藕。 汉朝湘菜不放辣 如今大家提起湘菜,就会想到辣椒炒肉、剁椒鱼头,各种重油、重盐、爆炒,但是在汉朝https://www.hunantoday.cn/article/201709/20170930125734823.html
13.打卡失恋博物馆发朋友圈的说说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人钟情于在网上发布说说,用于记录和分享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想发说说却总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打卡失恋博物馆发朋友圈的说说,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很爱你,却不知道该如何靠近你,所以觉得离开是可以的.并没有什么不同.结果反正都是这样,是好是坏都https://www.ruiwen.com/shuoshuo/734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