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教你参观博物馆!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有6833家博物馆,数量还在不断上升过程中,可谓每个人身边都能看到博物馆的影子。这几年博物馆也迎来了“泼天富贵”,平日里人潮涌动,假期里人满为患,一方面表现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景象,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服务供给不足、参观体验下降等暂时矛盾。那么,对于博物馆观众来说,如何正确参观博物馆呢?

弄清参观目的

今天的博物馆早已不仅仅是保存古代文物的仓库,它还是学习中心、交流中心、社交中心,甚至疗愈中心。美国博物馆学家约翰·福克教授总结了五种类型的博物馆参观者:

一是探索者,参观博物馆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渴望开阔知识视野,

三是体验寻求者,致力于打卡“必去之地”和“必看之物”,通过“收集”照片发布到社交软件从而获得满足感,

四是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他们会带着充足知识去参观博物馆,有明确的参观目标,更注重展览的内容,拒绝随波逐流,是严苛的评判者和最挑剔的观众,

五是充电者,他们借着参观博物馆来逃避日常生活压力,在安静优美环境里获得身心休憩。

每个去博物馆的参观者都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目的,参观方式和目的也大有不同,这也让博物馆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中心。

2个建议提高观看体验

现在到博物馆参观的90%以上观众,对博物馆参观礼仪知之甚少,以至于博物馆在节假日更像是一座“菜市场”,与宁静优雅的概念大相径庭。

有些家长在收到工作人员提醒注意孩子言行的提示后,向“12345”市长热线反投诉,发出“博物馆本来不就是让孩子释放天性、自由奔跑的地方吗?”之类的豪问。部分家长自己沉溺于手机不能自拔,任由低年级孩子抚摸攀爬文物和辅助展品,在Led屏幕上手拍脚踢,在公共场所奔跑嚎叫,翻越绿植和护栏等软硬隔离,更有甚者发生了孩子撕裂书画文物、损毁博物馆雕塑藏品后被家长迅逃离现场的荒唐行为。

一位博物馆从业者反映,展厅里最难管的是“一老一小”。“熊孩子”不停奔跑,既破坏了展厅环境,一旦撞坏了家长要找博物馆“算账”。展柜玻璃被孩子的手不停抚摸、挤压,手上的油弄脏玻璃影像观看体验还在其次,很担心把玻璃压迫,损毁了文物、弄伤了孩子,更担心千百人摸过留下的细菌“病从口入”影像健康。

希望文物博物馆主管部门,利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年一度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向社会、向教育产业全生命周期参与者,尤其是向家中的“一老一小”普及博物馆参观礼仪——安静行走,不要大声喧哗或奔跑,以免打扰其他参观者和破坏展品。

不进食饮水,以免翻散影响卫生,以免影响展厅温湿度不理于文物保护。尊重其他参观者,互相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挤推和争执,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良好的参观体验。

这里就提高参观体验,谈几点建议。

一是游览时长。尽量控制在2个小时内,许多观众常犯的错误是在博物馆里逗留太久,这会让自身感到精疲力尽。事实上,博物馆展线动辄1000米起步,加上有的新建博物馆动线长达2公里,同时参观过程还要调动大脑充分思考,是一场耗费“体力+脑力”的活动。

去博物馆看什么?

到博物馆看什么,许多观众感到十分懵圈,这里给出三点建议。

一看镇馆之宝。故宫博物院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国家博物馆有商代晚期司母戊鼎,上海博物馆有西周中期大克鼎,普拉多博物馆有贝拉斯克斯的《宫娥》,索菲亚王后艺术博物馆有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卢浮宫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馆藏作品,这些重要馆藏往往能够代表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审美和历史价值。虽然博物馆不会给展品的重要性排序,但可以从网站和海报上判断出哪些展品最重要,这些展品一定不要错过。

二看基本陈列。基本陈列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直接关系水平评价和传播效果,所有博物馆无不在基本陈列上倾注了最多心血。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经过60多年在四个版本打磨基础上,形成了现今7万平方米、48个展厅、2026件文物的“中华文明会客厅”,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绝大多数博物馆都设置了基本陈列,如果说来到一座城市,走进菜市场了解其“烟火气”,走进基本陈列就能够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4个小提醒

二是,如何在博物馆寻找“松弛感”?那就假装你就是作品的主人。它本就应该属于你,只是放在博物馆而已。选择你认为有趣,或者更能引起共鸣的作品,就像把玩文物一样贪婪地看它。调整好你的观展行程,适时休息,在筋疲力竭之前离开博物馆。在展品前要保护好你的“领地”,不要让任何人挡住你的视线。陶瓷、青铜器、古代珠宝等古美术展品往往被陈列于玻璃柜中,可以干脆低下身,平视展品会看到更多细节。

三是,手机也能拍大片。数码相机当然能拍出不俗的画质,但不够便携,参数也不容易调整,现在不少看展览朋友都选择使用手机拍照。手机影像发展迅猛,只要掌握好技巧,也可轻松拍出好看的玉器照片。但是要注意拍摄文物的技巧,比如选中文物的最亮点,稍许调暗一点整体亮度,以获得高级质感。同时,还可以选择“人像模式”,让照片获得景深,让文物主体更加突出。

THE END
1.超好用的参观攻略,一起玩转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包括《古代上海》、《近代上海》,还有常换常新的主题特展。 来逛之前,可以先关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提前了解博物馆资讯,预览基本陈列的数字展厅,检索特色展品信息。 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梳理关键词并制定参观路线;也可观看上海城市历史相关纪录片(如《大上海》等)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283198
2.嗨!送你一份博物馆参观指南有些展览会有语音导览,我到上海博物馆参观“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就租用了一个,耳机与手机大小的显示器链接,不仅有外形、功用、年代等内容的介绍,还有文物的来历、历史故事、知识拓展等,且图文并茂,实现了对展品的多维了解。有些展览没有录音导览,但在主要展品的介绍卡旁会有二维码,也可以扫码听一听 加深印象https://www.jianshu.com/p/087ba6e3f5b0
3.怎样逛博物馆,才不会觉得“白去了”?一问三知澎湃新闻从二十年前的门可罗雀,到今日的门庭若市,博物馆的发展旅程究竟经历了什么?人们为什么开始热衷于去参观博物馆?又该如何去认真地参观博物馆?澎湃问吧邀请一线博物馆人、同时是《博物馆简史》作者李翔、一森,一起聊聊博物馆的相关小知识。 点击图片即可提问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30885
4.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20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1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3314937.html
5.参观博物馆日记(通用15篇)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在西北大学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里面展品很丰富,我们一个个都目不暇接,最开始老师讲解了地球的构造,原来地球分三层:最外面是地壳,中间是地幔,最里面是地核,地核得温度非常高。讲解员老师还告诉我们如何区分食肉和食草恐龙,还告诉我们如何区分蝴蝶和蛾子,因为昆虫馆有很多的蛾子和蝴蝶。接下来我们还https://www.yuwenmi.com/yulu/rizhi/3861269.html
6.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0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0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1 今天天气有点阴沉,我们兰西小屋的新浪博友们一起前往安仁镇参观建川博物馆。对于博物https://m.wenshubang.com/xindetihui/1371999.html
7.参观博物馆有感(精选15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博物馆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博物馆有感1 星期六,爸爸带我去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我带着无比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这里。它坐落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在大门口迎接https://www.unjs.com/ghg/6362567.html
8.如何读懂一个博物馆?超实用参观指南值得收藏“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去博物馆的路上”,刷馆看展,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要如何选择心仪的博物馆,如何才能看懂一个展览,参观博物馆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今日为大家奉上一份超级实用的参观指南。 by 盛崖余 1. 如何确定目的地? 博物馆那么多,该如何选择呢?以个人兴趣爱好出发。 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05497.html
9.参观博物馆作文500字7篇[精选]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作文500字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https://www.qunzou.com/zuowen/wubaizi/1287897.html
10.南山博物馆参观记亦邗观后感:今天我参观了南山博物馆,看到了三国志的博物展,里面有很多出土文物,有锈迹斑驳的铁剑,颜色暗绿的铜器,造型各异的陶佣,还有三国时古人的箭簇,铁蒺藜等等,没想到古人还能做出这么多厉害的武器。展览上还介绍了很多三国的历史文化知识,让我大开眼界。 https://www.meipian.cn/34j6l3uy
11.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1 姥姥家附近有一座宏伟的博物馆,虽然路过无数次,但还没进去参观过,所以,一直很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都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567887.html
12.参观博物馆作文(精选28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博物馆作文 篇1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10519133058_1076475.html
13.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3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1 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2037786.html
14.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指南学生凭借学生证可享受唐代壁画珍品馆门票半价优惠,即130元。 Q:陕历博每天的参观限额是? A: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目前陕历博的每日接待限额为9000人次。 Q:陕历博门票预约渠道有哪些? A: “陕西历史博物馆票务系统”微信公众号是官方唯一的预约平台。 可登陆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网站扫描二维码或微信直接搜索进入公众号。http://wwj.shaanxi.gov.cn/bsfw/cjwt/202108/t20210809_2186124.html
15.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参观攻略说是攻略,其实也谈不上,我是走马观花两小时就参观完了,所以肯定也疏漏掉很多东西。不过,对于想参观的人来说,我的一些经验也是必须要知道的。 关于预约:大家可以关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在“逛展览”一项里点击“参观预约”,先添加参观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然后可以选择日期、人员来预约参观。因为大运河博https://www.douban.com/note/808243715/
16.鸦片战争博物馆9、团队怎么预约门票? 答:团队预约前,需要先关注微信公众号鸦片战争博物馆,在公众号上注册账号,根据页面提示正确填写注册单位信息,信息不符将拒绝申请。具体操作如下:打开微信公众号鸦片战争博物馆,点击门票预约,选择参观区域后,点击团队按钮,再点击团队注册,勾选我已认真阅读团队注册须知并同意,然后点击确认,根据页面填http://www.ypzz.cn/f/detail?pid=99a722660d2c4cbe9fffc9279a845227&categoryId=d2e614b8059b42469ba41cab9e44d420&aid=8bf89653b6bb4c03814ed44c68ad80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