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画,书写一脉相承的文明(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

“甲骨文中学习的‘学’字为什么长这样?”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名小学生指着甲骨上的“学”字好奇发问。

“你看,到西周时期‘学’字就有些变化了,上面两只手,中间一个房子,下面一个‘子’代表学习的小朋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耐心讲解,将“学”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历程娓娓道来,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一个字的演变,可以窥见出汉字3000多年的演变历程,正如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这片“文字之林”,数千件文物,讲述着中国文字的神奇与伟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系统以其稳定性和传承性,使得中华历史文化能够持续发展并保存着完好的形态,中华文化精神才得以一以贯之,连绵不绝,至今熠熠生辉。

“中国的文字从远古走到了今天,和历史、现在甚至未来联系在一起,通过了解文字的历史,我们了解文明的历史。通过文字,我们走近历史、传承历史。”黄德宽说。

每一次新发现,都意味着翻开古老文明尘封已久的一页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前的广场上,高大的字坊矗立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外形仿佛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屋顶下,取金文中“字”之形。

河南舞阳贾湖发现的陶器刻符、山东莒县发现的陶器刻符、四川大溪口发现的陶器刻符……博物馆主体馆宣文馆中展示了大量的远古刻画符号材料,都与文字有关,引得参观者不停思索,汉字的源头究竟在何处?

“3000多年前,古人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黄德宽介绍。

这一天,考古人员在安阳小屯村的一处灰坑进行例行检查,当铲去坑里的一层黄土之后,他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一片片甲骨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由于岁月久远,龟甲和兽骨板结成了一根高2米、直径1米、重约6吨的甲骨柱。

“当时灰坑编号为127,后来就简称为127坑,出土了1.7万多片甲骨,是殷墟考古至今出土甲骨最多的一坑。”讲解员张美晶介绍,如今安阳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达约16万块。

然而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与现代文字存在显著差异,已发现的甲骨文共有多少个单字?可释读的有多少个?由于考释方式不同,此前学界对此一直未达成共识。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介绍,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合作,把近几十年来甲骨文字编、考释等研究成果整理汇集起来,对比研究,首次将甲骨文全部文字分为已识字、有争论字和未识字三类。

经过两年多整理,最后形成《甲骨文已识字有争论字和未识字综理表》,为学界参考提供便利。

现已公布的甲骨文材料中,不重复的单字约4500个,其中已识字约占1/3。每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次释读,都意味着我们又翻开了古老文明尘封已久的一页。

当文字错落有致地在甲骨上显现,成为一封穿越时空而来的信件,一代代学者投入艰难晦涩的整理和辨识中,让那些消逝了3000多年的岁月再现。

“这是中国最早记录的车祸现场。”张美晶指着一片甲骨上的文字解释其描述的场景:商王和贵族驾车去狩猎,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由于车速过快,一名小臣驾驶的马车撞在了石头上翻车了,并引发了连环车祸,把商王坐的车也给撞了,然后子央从这个车上掉了下去……

“破译甲骨文有助于重建和完善商朝历史,推动古代历史文化脉络传承的研究。”博物馆文物征集管理部副主任郝睿说,“正因如此,这些文字弥足珍贵。”

千百年来,文字所记录的文明一脉相承

始于甲骨文,中国文字的长河延绵至今,从未断流。博物馆里“中国文字发展史”展览,清晰地展示着这条长河的脉络。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另一种商周时期的文字便是铭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博物馆馆藏一件西周时期的贾伯壶,线条流畅,纹饰华丽。

壶盖外侧有短短的8行33字。“这33个字的大意为贾伯为要嫁往世国的长女铸造铜壶一对,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和祈求万寿之用。”博物馆文物管理修复科科长赵娜说。

这些文字以金属为纸、刻刀为笔,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更是希望把对家族、对国家、对未来的深切期许与坚定承诺传递给后世。

随着青铜器铭文使用范围的逐步扩大,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一段混乱的时期。在博物馆展陈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印、钱币、兵器上,同一个字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写法,例如燕国印的“孙”字是左右结构,三晋印中“孙”字成了上下结构。

统一文字势在必行。公元前221年,在秦始皇昭告天下的诏令中,“书同文字”赫然在列。这是“文”与“字”合成一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汉字的历史中。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诠释“文字”:“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在博物馆藏《曹全碑》拓片前,10岁的小学生刘嘉骐念着他辨认出来的文字。“如今我们能品读中国古代典籍,汉字的作用功不可没。”博物馆陈列展示部副主任杨军辉介绍,“千百年来,文字系统虽然在形体上有所变化,但其内部深层结构从未发生根本的改变,所记录的文明一脉相承,我们得以知晓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苦难与辉煌。”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如今,在中华民族广阔疆域上,虽然仍并存着数量众多的方言,但天南海北的人们写着一样的文字,共同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

随着汉字书写载体、工具、方式、审美的变化,汉字的书写性、规范性和符号性越来越强。杨军辉说:“文字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承载的微言大义,也在于其在纸张上呈现的样式。”

“书者,如也”。直到今天,人们只要是手执毛笔学习书法,就要身正、笔正、纸正,一笔一画临摹流传了上千年的法帖。

近日,60名书法爱好者聚集在博物馆宣文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付加绍为大家讲解王羲之《十七帖》。从王羲之的魏晋风骨,讲到速度、章法、力度,许多没有接触过草书的人,也被《十七帖》的魅力感染。

“王羲之性格耿直、自然洒脱的风骨,无不体现在作品中。”书法爱好者霍报春感叹,“书法里蕴含着中国人深沉的家国情怀,练字更练了品德与性情。”

“书写才能传承,书法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和情感。”黄德宽介绍,“博物馆依托文字文化研究传播方面的优势,以文字研究和书法艺术创作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书法公益培训班、全国书法精品大展等,以字传道,以文化人。”

字里行间的文明密码,让更多人感受汉字魅力

“同学们,用棕帚蘸墨时,要用它的底部由外向内从墨盘里蘸墨,一定要轻轻地。”不久前,中国文字博物馆把雕版印刷的拓印技艺带进了安阳市第十中学。

左三笔,右三笔,红墨一刷,黑墨一刷……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甲骨文雕版印刷作品跃然纸上。

“通过亲手操作,我才知道古人纸上的字原来是这样印出来的。”八年级学生李浩宇说。

从拓印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再到汉字录入计算机,印刷术的使用提供了快捷的传播方式,从此书籍印刷空前兴盛,文字源源不断走入寻常百姓家。其日积月累,更凝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宁红亮介绍,2014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开辟了甲骨学堂作为广大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这是面向青少年受众的公益性甲骨文教育推广课堂。此外,博物馆还研发汉字教育课程近200种,举办“我爱甲骨文”“汉字精神励少年”等汉字教育活动3000余场,接待研学学生近400万人次。

这些年来,博物馆社教老师王菲见证着汉字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有的孩子从4岁开始在甲骨学堂上课,之后成为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还带动了爸爸妈妈也成为志愿者;最早参加甲骨学堂的一批孩子已经上了大学,有的选择了古文字学专业。

安阳市银杏小学南校学生黄易安的中秋假期就是在博物馆里度过的,“我已经把任务卡上标识的小任务全都打完卡了!”在甲骨学堂,黄易安高兴地展示着手中的任务卡片,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仰头望着一条弯曲的路线,路线贯穿着8个不同的小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即可打卡,最后能够得到一盒文创月饼。月饼也大有乾坤,上面印着甲骨文与青铜鼎。

近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以汉字文化、甲骨文化、书法艺术为主要内容,结合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千余种。

“网络冲浪甲骨文表情包”贴纸可爱生动,是将甲骨文的字放在时下常用语中创作出的“表情包”。“为古老的文字注入新时代的生机,以富有趣味的方式融入当代生活,深受年轻人喜爱。”陈瑞华说。

今年5月,“字里行间――汉字中的文明密码”展览走进法国,吸引众多法国民众前来感受汉字的魅力。让陈瑞华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参观者对我们的文创钥匙扣爱不释手,当他们知道上面印刻的文字‘大吉’寓意着美好的祝福时,纷纷表示很受感动。”

“让更多人爱上中国文字是我们的初衷。”黄德宽说,希望公众在参观学习中沉浸式认知和感受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厚重积淀,感悟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借由汉字,让更多人读懂中国故事,领略时代华章。”

THE END
1.博物馆感悟20篇博物馆感悟20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心中时常会积累了不少感悟和见解,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写20篇感悟的文章来记录一下。那么问题来了,你会写感悟的文章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博物馆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博物馆感悟1 今天,同学们一个个都咧着嘴,笑眯眯的,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师要带我们去参观博https://www.ruiwen.com/ganwu/5154725.html
2.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精选28篇)博物馆观后感 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精选28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博物馆观后感 1https://www.yjbys.com/xuexi/guanhougan/1879165.html
3.博物馆观后感(精选27篇)我们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投影屏幕,里面播放着整个文字博物馆的简介,往里走就看到一个个甲骨文还有一些考古员的工具。我最喜欢第二层了,这里有可以用手在上面写字的电脑,你想写什么字都可以都是工工整整的,还有一些电子书,只要在上面用手一挥就可以翻页了,还有一副五十六个民族人物的巨画和各种民https://www.oh100.com/a/202211/5642351.html
4.博物馆心得体会(通用17篇)现在很多博物馆不仅允许参观者携带各种各样的辅助参观用品进去,而且往往允许照相,前提是不对文物造成伤害即可。到博物院参观完后,如果有所感、有所得,那么一定将您的感悟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深化记忆博物馆知识,还可以跟更多人分享你的收获并进行交流。 个别展览所展示的展品因版权原因,博物馆不允许参观者拍照。特别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1065658.html
5.对于参观博物馆的感悟与启示100字以上汇合(14篇)对于参观博物馆的感悟与启示100字以上汇合(14篇)_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最终考完试了,妈妈带我去博物馆参观。 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两个特大号的坛子,妈妈告知我那个叫“鼎”。左边的是“铁人魂”,右边的是“大庆赋” 每个鼎能有一层楼高,它们代表着大庆精神。鼎真高呀,看来大庆精神真的很宏大! 楼上,是大庆地貌,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11/5220332240004334.shtm
6.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观后感及心得体会100字范文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可以增强人们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通过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苦难和抗争,参观者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他们的国家意识。以下是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观后感及心得体会100字范文,可供参考。 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观后感1 参观https://www.puchedu.cn/ziyuan/88865.html
7.经典胎教范例让宝宝更聪明孕7月与胎宝宝的亲密接触在线免费阅读大英博物馆包括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埃及馆、民族馆、希腊和罗马馆、日本馆、中世纪及近代欧洲馆、东方馆、史前及早期欧洲、版画和素描馆以及西亚馆。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83694082143030326
8.中国会计文化建设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公布以博物馆为媒介传承会计文化的思考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立信会计研究院李颖琦 基于诚信、独立性和专业判断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专业文化建设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刘颖斐 积极探索央行国库会计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关艳芬 会计文化建构的思考 http://www.xatrm.com/qttz/194029.jhtml
9.故宫旅游记范文13篇(全文)博物馆导览的机会 刚到台湾求学时,台湾同学及老师总会热情的向我推介台湾名胜,提及最多的就是故宫博物院。 得知我还未曾去到台北故宫,石光生导师惊讶地说:“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有很大的不同,我到过北京故宫,那里是建筑恢弘,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却是馆藏精巧,其文化品格能代表台湾。”之后他告知我,10月中旬会安排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88z19xl.html
10.Day11/100又一年生日,生日快乐丫又是一年生日时,想着要怎么来总结这一年,疫情侵袭的2020可能是一辈子最特别的一年了,经历了居家防疫、在线网课、后疫情的线下课堂,许多事多脱离轨道走向了新的发展方向,但对我来说,2020也是充满机会的一年,长时间的疫情在家,停下了快速奔走的生活节奏,没有了旅游,窝在自己的房间里,时间和空间都变得无限,运动、学习https://www.jianshu.com/p/b020aee5a17d
11.协作者之友(2023年33月11日,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者携手志愿者,组织洲岛和园社区以及莲花北苑社区30对亲子开展了先锋少年研学“改变与发展”之人文与历史篇主题活动,大家一起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以小组寻宝任务的方式来学习探寻文物的知识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在博物馆“寻宝”后,大家一同登博物馆楼顶,互相分享着自己的“学习之旅”。 http://nj.facilitator.org.cn/news/aboutus01/news-id/484/
12.为则通达,学无止境——昆明长城中学参加“第十五届为学杯”研学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3月12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https://www.meipian.cn/2a1uvi7z
13.关于博物馆的观后感1000字(集锦19篇)【导语】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博物馆的观后感1000字(共1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柳州,山清水秀,是一座和祖国历史血脉相连的历史文化名城,工业名城和旅游名城,他是中国现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百年沧桑,铸就了柳州优秀的工业文化。20xx年11月19日上午,我校六年级同学在老https://www.hrrsj.com/wendang/guanhougan/773124.html
14.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走进半坡博物馆 寻找汉字起源………67 第三板块 汉字故事活动 ………71 一人一口酥 ………72 “有趣的汉字之旅”活动视频文字脚本 ………73 仓颉造字 ………74 万字难写 ………75 夸父追日 ………76 刻舟求剑 ………http://www.xaeduyun.cn/s26ag/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679e42f6d017a09f1cff3042c
15.数字展馆丨线上感受祖国的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数字展馆 “云观展”可以让你身临其境地进入到展馆之中,仿佛真的来到了军事博物馆一样,观众可以选择自动导览,也可以手动导览,观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带有详细的语音讲解的同时还可以近距离观看展品。 这个主题展览聚焦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景回顾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突出展示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czNDEyOTGDz42ssIawcw.html
16.博物馆游记作文700字博物馆游记作文700字11 博物馆的美丽,在于那些穿越时间长河的文物,它们各自拥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一种对于中华历史文明的感悟,可以欣赏到前人的著作,也可以领略前人的辉煌。 西安——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都。它是中国悠悠历史长河中繁荣的.大都市。作为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历史底蕴令人叹为观止。 https://mip.cnfla.com/zuowen/1595237.html
17.参观博物馆作文600字(通用108篇)参观博物馆作文600字(通用10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博物馆作文600字,http://mip.yuwenmi.com/zuowen/tuijian/2125069.html
18.参观博物馆作文500字(通用20篇)参观博物馆作文500字(通用2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作文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博物馆作文500字 1 https://www.qunzou.com/zuowen/wubaizi/1084948.html
19.以党史感悟初心以笔墨渲染时代——“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6月19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展览展出的479件主题展品背后凝结着当代书坛老中青三代书法家的心血,以书法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展览叙事手法,展现中国共产https://www.whb.cn/zhuzhan/jjl/20210619/41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