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十大被掠夺文物:看无耻列强

《时代》杂志曾盘点“全球十大被劫文物榜”,这些除了具有超高价值的文物,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争议性。那么小编与诸君一起看看,这些文物今天是否已经回家。

鼠首和兔首

第一名:圆明园兔首、鼠首。

原属于中国清朝圆明园中十二生肖报时喷泉的一部分,一八六〇年英法联军入侵时被劫,中国宣称拥有所有权。法国著名的商人及收藏家弗朗克斯皮诺特(FranoisPinault)在2009年6月28日将青铜鼠首和兔首归还给了中国。

埃及王后纳芙蒂蒂半身像雕塑

第二名:西元前十四世纪古埃及纳芙蒂蒂皇后半身像。

世界雕塑史上有两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国卢浮宫的“米洛岛的维纳斯”;一是柏林古埃及博物馆里的“纳芙蒂蒂”,而纳芙蒂蒂比维纳斯要早1500年,距今已有3400多年历史。纳芙蒂蒂是古埃及第18王朝阿肯那顿法老王的王后,据传她不但拥有绝世美貌,还与法老平起平坐,共同摄政。然而,她的名字与事迹却如幻影般地从史籍上消失,使得纳芙蒂蒂的生平成为埃及最大的未解之谜,每年吸引着500多万游客到柏林一睹其芳容。一九一二年由考古学家博尔夏特在埃及挖掘出土,德国宣称拥有所有权。埃及方面1924年开始就一直要求德国物归原主,但德国以雕像“太脆弱易碎”不能移动为理由,一直没有归还雕像。

埃尔金大理石雕

第三名:埃尔金大理石雕。

埃尔金大理石雕原为希腊帕台农神殿雕塑的一部分,历史悠久。一九〇一年厄国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希腊期间,英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埃尔金勋爵从土耳其奥斯曼皇帝手中买下了神庙上的部分大理石建筑装饰和雕刻精品,并将其切割解体后运回了英国。1816年,英国议会出资购买了这些艺术珍品,并随后转增给了大英博物馆。

电影《黑色维纳斯》海报

第四名:“黑色维纳斯”巴特曼。

巴特曼为南非科伊桑族人原住民妇人,一八一〇年被英国人带到欧洲公开展示。她臀部特别肥大的身体,巴特曼二十六岁过世后,性器官和大脑被以研究之名放在巴黎人类博物馆展示,在南非政府要求下,直到二〇〇二年才归还。

这是一个历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悲惨事件,非洲女子被殖民者带到文明的大英帝国,却从被迫赤裸在畸形秀中表演野性开始,最终作为“非人”被层层解剖、女性的器官亦成为科学家界定的未进化完全母体奇观展示多年。称呼自己为"KhoiKhoi"即“纯粹的人”的科伊桑族人失去家园,又在欧洲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现代科学的暴力碾压下失去了“人”的身份,而这一压迫恶行正是通过“观看”实施的。

2010年,该事件被改编成名为《黑色维纳斯》的电影,感兴趣的诸君可以找来看看。

拉美西斯一世木乃伊

第五名:古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一世木乃伊。

有三千年历史的拉美西斯一世木乃伊曾在19世纪埃及木乃伊疯狂盗卖中被当地僧侣转移并保护起来,但是仍被倒卖至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博物馆,后辗转至美国。

一九九九年由美国艾莫里大学麦可卡洛斯博物馆取得,经一系列现代科学鉴定,确认其身份就是埃及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的19王朝的开国法老拉美西斯一世,最后于2003年回赠埃及,与其子孙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一同陈列,现存于路克索博物馆。

红绘式圣餐杯

第六名:尤夫罗尼奥斯圣餐杯。

二千五百年前(约公元前515年)意大利画家尤夫罗尼奥斯所绘,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九七二年以一百万美元向美国古董商赫克特买下,但后来发现是掠夺文物,二〇〇八年归还意大利。

红绘式时期最杰出的陶工可能要算尤夫罗尼奥斯了。古朴时期的陶器制品颜色向来不甚华丽,但是从他所绘制的这件红绘式圣餐杯来看,他可以运用色彩将倒地英雄头发的淡色调、睡神和死神翅膀上的细鳞,以及一只男性手臂瘦长有力的线条,巧妙地敷上色彩而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这个圣餐杯是用来盛装供酒宴上饮用的水酒混合液,尤夫罗尼斯在上面画了特洛伊战争中的一段插曲。画面上天帝宙斯之子萨比顿,亦即特洛伊人莱西亚的联军领袖,死于希腊英雄艾契列士的朋友帕丘克洛斯之手。在众神特使赫米斯引导下,睡神和死神抬起萨比顿,正要把他运到家乡去安葬。

特洛伊遗址

第七名:特洛伊宝藏。

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一八三七年在土耳其发现一批特洛伊王国时期的珠宝、武器,将之走私回柏林,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苏联士兵偷走,俄罗斯拒绝归还。

谢里曼描述了当时的过程。在“普里阿摩斯国王宫殿”的基石将被挖出时,一道道金子的光芒突然闪耀在他的眼前。因为害怕民工们把发现黄金的事情报告给土耳其政府,谢里曼立刻让民工们停工回家。当时的挖掘许可证要求发掘者要把一半的发现物上交当局,但谢里曼早已决定把所有文物上交给希腊政府,他视那里为他的故乡。

待民工走远,冒着摇摇欲坠的石块快要砸下来的危险,谢里曼立刻开始挖金子。几天之后,他的成果斐然:两顶黄金王冠、4066个近似心形的金片、16尊神像、24条项链,以及8700件各式黄金制成的大小物件。

据传,索菲亚·谢里曼用红披肩将这些宝物运回了房间。没过多久,在谢里曼家族的努力下,这些珍宝顺利到达希腊,随后被索菲亚的亲戚藏到了花园和货棚。1874年,谢里曼才将这件事向全世界宣告。

在土耳其政府的强压之下,希腊政府拒收这批宝藏,这让谢里曼失望透顶。最终,无奈的谢里曼把它们送到德国,他的祖国把宝藏收在了位于柏林的一家国立博物馆,此事让谢里曼获得了由当地政府授予的封号和勋章。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苏军(苏联军队)兵临城下,为防止遭到破坏,柏林政府把所有的德国艺术珍宝(包括特洛伊的黄金宝藏)都打包放在了地下碉堡。但“二战”结束后,这些珍宝却再也没有出现,特洛伊的黄金宝藏随之消失。

1996年4月,“特洛伊宝藏”在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正式亮相,这是其出土50多年后的第一次展出。

现在,土耳其、希腊、德国和俄罗斯都在争夺这批宝藏的所有权。已经拉开帷幕的第二次“特洛伊之战”远远不会结束,但所有考古学家们的心愿都是能够尽快见到这些无价之宝,尽快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

大英帝国后冠以及它的第一任佩戴者

第八名:光之山钻石。

据传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三千二百年,原本为793克拉,后来经研磨切割成目前所见的109克拉。五千年来转手多次,最后流入英国人之手,并镶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王冠上。阿富汗神学士、印度锡克教人和英国都宣称拥有所有权。

“光之山”钻石1895年被献给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钻石镶嵌在英国女王母后王冠上,保存在伦敦塔。这颗镶嵌在王太后皇冠上的“光山”钻石被认为受到永久的诅咒。印度有句谚语曾如此警告:“拥有这颗钻石的男人将拥有全世界,但也会厄运上身,只有上帝或女人戴上它才能平安无事。”1937年,她戴上镶着光山钻石的王冠参加夫婿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而乔治六世五十六岁即过世。

这颗钻石曾引起印度政府与英国王室发生纷争,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此后谋杀及叛变事件与这颗钻石如影随形。

十八世纪波斯皇帝纳迪尔沙进攻蒙兀儿帝国,他所想要的就是这颗美钻。在遍寻无获之际,有名后宫妃嫔暗示他,钻石藏在蒙兀儿苏丹的头巾之中。当波斯皇帝检查苏丹的头巾并从中找出这颗钻石时,钻石的大小及光辉使他大吃一惊,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光之山”。光山钻石即由此得名。

但八年后,纳迪尔沙遭到暗杀,他手下一名将军将这颗钻石拿到喀布尔献给阿富汗王朝,后来几经辗转,十九世纪将它再次带回印度的是锡克王国的兰吉特辛哈,可是在他死后,锡克王国就被消灭,光山钻石也随着印度国王一起由东印度公司呈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后来维多利亚女王将这颗186carats的钻石重新切割成约108carats增其光彩度,并和切下的碎钻一起镶在王冠上。

199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因独立50周年庆典而访问印度时,印度提出光之山是英国非法夺取的,理应归还,不少印度人与英国人也致力于光之山的归还活动。但是就在今年2013年,访问印度的英国首相表示,英国不会归还光之山,归还是不符合逻辑的。

印第安勇士杰罗尼莫

第九名:杰罗尼莫的头颅。

杰罗尼莫是印第安阿帕奇部落的领袖,也是印第安人眼中的英雄。他为巩固族人的居留地,对美国白人展开一系列袭击,并曾剥下过49个白人的头皮,他还曾率领35名印第安勇士与5000名美军周旋5个月之久。杰罗尼莫的故事传遍美国。

1918年,印第安勇士杰罗尼莫的头骨从他的墓穴里凭空失踪。这位下葬于1909年的勇士今年迎来去世100周年纪念。虽然他的后人费尽周折,将有可能盗取头骨的耶鲁大学秘密组织“骷髅会”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等政要告上法庭,试图讨回被盗走的头骨,却受到美国司法部的极力阻挠。

2003年,美国坦克挡在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正门外。

第十名:伊拉克国家博物馆。

想知道将会有哪些原因会引起新的被盗文物的争端吗?去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看看便会知道了。

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位于巴格达库尔哈区,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伊拉克最早建立的、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11大博物馆。博物馆共有28个展厅,曾收藏了1950年以来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简称“两河流域”)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远古时期曾在两河流域生息过的各民族、各个时代的珍贵文物,展现了不同民族创造的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灿烂文化。

然而,战争改变了伊国家博物馆的命运。1990年海湾危机期间,伊政府为保护馆内文物,曾转移了一些最精美的珍宝、雕像、陶器等宝贵工艺品。此后该博物馆关闭达8年之久。

海湾战争期间和战后,该博物馆及其他一些考古场所曾遭抢劫,2264件文物和考古发现品以及2万份珍贵手稿,其中包括公元前2000年亚述时代的雪花石雕塑像流失。此外,由于联合国的长期制裁,伊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博物馆不仅疏于管理,而且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偷盗和走私活动嚣张,致使博物馆文物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国外。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使伊国家博物馆再遭劫难。尽管战前曾把数千件展品转移,但在2003年4月9日美英联军攻占巴格达后,博物馆再遭洗劫。萨达姆·侯赛因倒台后,有15000多件文物藏品被盗,其中包括许多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珠宝和陶制品,伊拉克政府至今只找回其中的六千件。

THE END
1.艺术开卷从锦缎壁毯到瓷器,看法国的中国风设计古代艺术法国的釉陶产品十分出色,17世纪至18世纪初,纳韦尔、 鲁昂、马赛和圣克卢等窑厂都有出色的中国风设计作品。纳韦尔窑厂创办于16世纪末,17世纪中期开始生产中国风釉陶制品,早期生产白地蓝彩器物,后期转向五彩。鲁昂窑厂在17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由于路易十四兴建特里亚农宫向鲁昂窑厂订购大批蓝白釉陶砖,该厂从此声名鹊起,生产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02409
2.馆藏特色简介此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系统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美术各门类艺术品1077幅,插图205幅,涉及中国画、年画、版画、雕塑等15个门类,此书共6卷。 16.《卢浮宫美术馆》(台北)(1987)(787mm*1092mm) 此书共6卷,介绍了卢浮宫珍藏的美术艺术品,此书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并附有详细说明。 https://lib.cusx.edu.cn/info/1052/1182.htm
3.中国十大传世国宝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中国国宝盘点→MAIGOO生活榜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沉淀了我大中华深刻的底蕴,绵延的文化,更留下了承载历史印记的无数稀世珍宝,虽然有些已经遗失海外,但仅存的中国国宝还是居多,更有些国宝级文物位列禁止出国展出的名单之上,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看看你知道的有几个?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 排排榜 关注榜 点赞榜 01 商后母戊鼎https://www.maigoo.com/top/413002.html
4.2010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故宫与卢浮宫签5年合作文化大单:11月5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巴黎卢浮宫的代表签下五年合作文化大单,包括在展览、文物保护、交流全面展开合作。这一协议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两座博物馆的携手合作,也标志着中国的珍贵文物和文物所传承着的中国文明迈向国际的重要步伐。 http://www.ce.cn/culture/whcyk/gundong/201012/24/t20101224_22086046_1.shtml
5.世界十大著名宫殿,第一名在中国!汉匠古建筑故宫是中国明清两朝最大的皇家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场所,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在这前后五百https://www.nbgjz.com/7527.html
6.走近百姓走进生活光明日报近日,故宫博物院与大英博物馆签署了一份时效长达5年的合作意向书,大英从而成为继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冬宫)之后,与故宫合作的又一国际博物馆巨头。吕教授指出,国内博物馆在与国外大博物馆合作的过程中,中华五千年文化可以走向世界,公众也可以感受到国外文明的熏陶。中国的博物馆同国际接轨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https://www.gmw.cn/01gmrb/2006-08/04/content_459596.htm
7.中国文物界声讨卢浮宫我国被掠夺文物应无偿归还这种人为的哄抬物价对于我国失散海外文物的回流很不利。 致巴黎卢浮宫等18家博物馆的公开信(节选) 2002年12月9日,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欧美18家博物馆的共同声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更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http://www.ewen.co/sjcb/bkview.aspx?bkid=31480&cid=54487
8.(世界十大传世国宝)世界十大传世国宝有哪些全球最珍贵的国宝级世界十大传世国宝名单如下:蒙娜丽莎、商后母戊鼎、图坦卡蒙黄金面具、英国王室珠宝、商周太阳神鸟金饰、西周利簋、四羊方尊、舞王湿婆青铜像、东汉铜奔马、法贝热彩蛋。 世界十大传世国宝 1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77418.html
9.大英博物馆近30年被盗6次”镇馆之宝”有3件来自中国大英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长期公开展出2000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很多是稀世之宝。“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https://www.cqcb.com/huanqiuyan/2023-08-29/5357586.html
10.艺起前行52部纪录片,一部比一部精彩!卢浮宫与紫禁城是东西方文明的两个有代表性的符号,本片以这两大博物馆为载体,从本土观众视角切入,强调文明之间并行同存的关系,把对不同文明的理解体现在艺术品的展示和欣赏上,体现博物馆对人类文明共享与弘扬的责任。 24 敦煌画派 从十六国到元代的一千余年间,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都出现过哪些装饰图案?当时的中国人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741073
11.上海博物馆二是策划推出聚焦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与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法国卢浮宫等世界知名文物艺术机构合作,每年从海外引进高质量的展览,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article/id/I00004551
12.地中海文明“地中海文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藏文物精品”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在展览方面的首次合作,展览从卢浮宫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中甄选了280件(套)珍贵藏品,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历史。 地中海地区是多元文化的汇集之地,其复杂、多样的文明和历史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louver2013/
13.中国银行支持法国卢浮宫珍品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10月29日,中国银行支持的“地中海文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文化部部长蔡武宣布展览开幕。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让·吕克·马丁内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法国驻华公使白良、文化参赞周子牧等出席仪式。 https://www.boc.cn/aboutboc/boccsr/201310/t20131031_2591285.html
14.见证法国八百年卢浮宫珍贵藏品到中国在此次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上,法方策展人奈奎恩·马修介绍称,拉·封丹大理石雕像“非常脆弱,但还是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另一位法方策展人帕斯卡·托雷斯强调,此次展出的是卢浮宫真正的珍品,“很多文物平常很少走出国门,为了这次展览专门进行了重新修复”。 https://item.btime.com/46mlea92kfv80qq6vdcoask6aap?from=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