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三苏祠博物馆入选“科技赋能旅游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文物文博藏品文化遗产

12月16日~18日,“第十一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云南大理举办,现场揭晓了“2024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其中来自四川省眉山市的三苏祠博物馆凭“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与保护”项目入选科技赋能旅游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据介绍,本届年会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中国报业协会指导,中国旅游报社、大理州旅游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

▲颁奖现场

据介绍,三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三苏文化的传承弘扬,三苏祠博物馆创新性地运用数字化技术,积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通过全面升级既有系统,构建了指挥调度中心及大数据检测平台,精心打造了“图游三苏祠”智慧导览系统。同时,引入LED户外显示屏、客流计数装置、可视化展示系统等数字化管理工具,实现了管理效能的飞跃式提升,极大地优化了游客的参观体验。

▲智慧导览系统

同时,还通过信息技术聚合国内三苏主题文献、书籍、文物等数字资源,在数据要素基础上,打破原有的数字孤岛,运用三苏图谱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式构建紧密关联的数据网络,组成了三苏文化主题、共建共享、数智融合的大数据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三苏文化大数据库先后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四川分赛总决赛文化旅游赛道一等奖,并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在实现安全消防数字化管理方面,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了文物安全感知预警监管平台,实现三防系统融合与一体化监管,实现设施设备实时状态在线化、三维场景可视化、系统健康态势及风险感知预警化、接处警管理流程化、应急处理预案化等,大幅提升了火灾监控预警的敏锐度,全面提升了三苏祠的消防安全监测预警与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推动展陈数字化方面,三苏祠博物馆与辽宁省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合作举办“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展览中使用了AIGC技术、裸眼3D技术、动态半景画演示技术、超高清技术,提升了游客观展体验,感受三苏文化的内涵和艺术魅力。该展获得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

在建设高科技文物库房方面,三苏祠博物馆建设了高气密性库房,采用多级复合带压过滤和环境智能监测技术,配套洁净气体调控系统、控湿系统、恒温系统等,为珍贵藏品创建“稳定、恒湿、洁净”的保存环境,有效地减缓了外界不利因素对库内藏品可能造成的损伤,从而实现了对藏品的预防性保护。

THE END
1.国博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 2024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研究成果“‘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成功获评。 实验室以“一物一展”的形式打造“数说犀尊”智慧展厅。展厅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AOA定位、环境监测、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6_270723.shtml
2.期待满满!苏博明年16项重点展览抢先看昨天(12月12日)下午,伴随着“生活·信仰——汉代艺术百态”特展的开幕,苏州博物馆完成了2024年度全部展览上新。秉持“立江南 观世界”的立馆使命,今年苏博累计推出了19项特展,观众接待量近500万次。在此次特展开幕的活动现场,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发布了2025年度重点展览,8个系列共计16项展览令公众期待满满。 https://news.2500sz.com/doc/2024/12/13/1123271.shtml
3.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https://www.szmuseum.com/Exhibition/Temporary/Temporary
4.“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领衔,苏博2025重点展览抢先看伴随着“生活·信仰——汉代艺术百态”特展的开幕,苏州博物馆已完成2024年度全部展览上新。澎湃新闻昨天从苏博了解到,该馆计划于2025年推出8个系列共16项展览,春季档有“吴国的北方朋友”,暑期档双馆联动“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和“真有趣!从拙政园到《长物志》”,秋季档的“中国先秦青铜兵器展”,还有冬季近代大家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81196
5.探索EC6地球克隆大会零距离体验“黑科技”苏州博物馆是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更是苏州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若游客想要足不出户,云游苏博,有可能实现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文旅展台,观众可以化身为数字人实景浏览苏州博物馆,零距离感受建筑魅力,全方位观赏把玩历史文物,还可通过任务、游戏等形式,触发多种剧情,深入了解文物、建筑背后的故事。 http://www.sipac.gov.cn/szgyyq/jsdt/202308/7a8d8f354d104a76affdb0bd26254f61.shtml
6.一起云游博物馆苏博的本馆和西馆?前几年每次路过苏州博物馆本馆都能看到长长的队伍排到街边的拐角处,自从博物馆采取分时段限流措施后,进入博物馆也更为便捷了。 1苏州博物馆是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设计,超现代主义的外观让它在众多的周边都是苏式园林的建筑中显得既古典又简约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56694225?bizType=29
7.#苏博云物语#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唐来自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 20-04-25 16:10 来自苏州博物馆超话 已编辑 #苏博云物语# 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唐 五代)此经书1978年4月发现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一共七卷。经书使用的经纸为碧纸,用泥金书写,其书体充分体现了唐人小楷浑穆秀丽的风姿,字体劲健,书写风格更显雍容,每一笔都是柔中带刚。这部https://weibo.com/2187329970/IEXP1C1Dd
8.江苏苏州博物馆墨戏堂宋斋记图片素材下载汇图网提供原创优质的江苏苏州博物馆墨戏堂宋斋记图片下载,本作品以江苏苏州博物馆墨戏堂宋斋记作为灵感来源,原创设计高清素材独家出品供您下载,格式为JPG,您感兴趣的可能还有江苏,苏州,苏州博物馆,博物馆,旅游,景区,苏博,竹丛,墨戏堂,宋斋图片素材,还有江苏苏州博物馆墨戏https://www.huitu.com/photo/show/20190710/180012581050.html
9.2022年品牌端午节礼盒大赏苏州博物馆 端午礼盒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博馆藏王时敏所作节令画《端阳墨花图》,苏博文创以当代设计重绘其笔下古雅灵动的端午瓶花清供。 而礼盒内包含粽子、香囊和Q版艾叶挂件。 关于挂件,因为苏州人在端午有悬挂菖蒲、艾蒿、蒜头的习俗,以求平安,所以苏州博物馆将其制作成Q版,传递“瓶瓶安安”的美好祝愿。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E4OTg2MzODz32sr6ywcw.html
10.从展文物到讲故事,变人挤人为预约制,文化场馆将迎来哪些变化程义告诉记者,2月底和3月初,他与文创部副主任蒋菡在淘宝进行了两场直播,吸引了58万人次的“围观”,从前苏博每天的参观者人数约为六七千人,58万人大约相当于3个月的参观人数,这让他们看到了网络传播惊人的量级。 经历过此次疫情,嫁接各类互联网技术的“云上美术馆”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告诉https://news.xhby.net/js/wh/202003/t20200325_6576063.shtml
11.探索“浸润式”美育教学!江苏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苏州“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碰撞,这些来自于本单元‘无声之韵——以苏州博物馆本馆为例探秘建筑空间。’”苏州市吴中区苏苑高级中学袁圆老师通过一段视频开启了她今天的分享。 苏州博物馆作为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得力之作及学校的教育基地,苏苑高级中学与之往来密切经常联合举办系列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浸润在苏博建筑https://wap.yzwb.net/video_details.html?id=4050255
12.《天下》手游联动苏博传承吴越年中资料片“姑苏云梦”今日上线【突破次元界限!于大荒感受苏博建筑之美!】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绝世杰作———苏州博物馆正式入驻大荒家园!大师经典建筑设计,倾力展现“中而新,苏而新”现代中式园林风格。移步换景,跨越次元壁云游“苏博”,感受真正江南风韵!室内外结合苏博建筑及布景风格,让江南水秀之风貌变得触手可及。联动推出全新联动系列家居,衣柜https://game.xiaomi.com/viewpoint/1267481814_1596770071853_16
13.www.51aes.com/newsDetail/584数字文博又一新标杆,51Meet助力苏博打造“云上博物馆” 视频点击:【云游苏博】不出门、不预约、还有任务支线的沉浸式游览体验真的泰库辣! 不出门不用预约 在家就能云逛博物馆? 国宝文物直接出现在家中? 还能触发任务支线,开启“剧本游”? 什么博物馆这么神奇?https://www.51aes.com/newsDetail/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