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博物馆集群

走进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大量珍贵石刻及石雕文物映入眼帘。其中12块石刻浮雕“讲述”了苏武牧羊、耿恭拜井等历史典故。今年8月份刚完成备案的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是北京博物馆大家庭的新成员。此外,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博物馆、北京天元中医药博物馆、视障文化博物馆也将于6个月内正式向公众开放。

建设“博物馆之城”是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2020年起,北京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快打造“博物馆之城”。3年多来,这座“新城”拔节生长、初展风姿。(导语)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上参观西周早期礼器何尊摄/新华社记者金良快

地标性博物馆串联成群

今年2月公布的《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北京博物馆之城“两轴四区多点”的规划布局。根据北京“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全面梳理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结构与特色,挖掘整合北京城市功能与空间发展潜力,面向全市着力打造“全域活态博物馆”;构建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2条博物馆之城的关键空间轴线,以及核心区、示范区、创新区和协调区4大政策分区。

如今,沿着北京两条关键城市轴线——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地标性博物馆已串联成群。

北京中轴线南段西侧,坐落于先农坛内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前不久重新开放。经过半年多的修缮,祭坛区域恢复历史风貌,宰牲亭院落首次对观众开放。宰牲亭一直保留着明代早期建筑风格,其独特的重檐悬山顶结构,被古建专家称为“明代官式建筑的孤例”。

先农坛内,有“天下第一仓”之称的圆廪神仓,因存放明清时期皇帝亲耕田地所收获的粮食而得名,储藏的谷物需要在此经过祭祀仪式后才能成为祭品。“神仓历史文化展”,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主题展览,系统阐释了神仓的历史文化和功能,让观众零距离了解谷物的加工过程。

中轴线南段东侧,有着70余年历史的北京自然博物馆今年6月升格为“国”字头博物馆: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揭牌。国家自然博物馆现有馆藏藏品37万余件,珍稀标本数量在国内自然博物馆中位居首位;然而,现有展厅面积只有8000平方米,受空间限制,展出的展品不到4000件,建设新馆迫在眉睫。

南中轴延长线上,大红门地区,新馆正在变成现实。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建筑面积是目前展馆的10倍,展览面积将达6万平方米。

未来,新馆不仅成为南中轴上的标志性建筑,还可以成为城市的客厅、连接中国自然博物馆行业与世界自然历史博物馆界的桥梁。观众在这里不仅可以参观、学习,还可以休闲、娱乐,比如喝上一杯三叶虫拉花的咖啡,沉浸式感受自然文化的魅力。

将目光转向另一条城市轴线——长安街,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等一批现代化大馆提速建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每天客流如织……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成为璀璨的地标明珠。

小博物馆“各美其美”

在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观众成了“布展人”。该馆展出的“流动万象”沉浸式光影展,灵感来自永定河。策展人通过扩展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数字光影空间,营造出不同形态的“水”,让观众感知自然之美与城市文明。

这座颇为时髦的博物馆坐落于首钢园内,类似由料仓、筒仓等工业遗产改造的博物馆、艺术馆,迸发出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活力。

今年,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正式以“类博物馆”的身份加入北京博物馆家族。

据北京市文物局统计,除备案博物馆外,目前北京存在500多家有开放空间、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博物馆条例》备案条件的场所,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民办场馆。近年来,《北京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私家珍藏实现了社会共享。

不同形态的“类博物馆”,正在成为北京的特色名片。

今年,全国首个声音艺术博物馆在通州区宋庄开馆。8200平方米的建筑空间内,“声音总站”“声音艺术空间”“声活中心”等部分,以声博物,观众可以“穿越”到20世纪初的老北京城,在胡同鸽哨声、游商叫卖声中,找到最亲切的北京文化记忆;也可以从昆虫的鸣叫、鲸鱼的歌声里,共听、共享世界七大洲中七个独特的自然声场。英籍声音艺术家秦思源是声音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在他眼中,北京是声音元素最丰富的城市之一。“鸽哨、空竹、叫卖……我愿意用声音记录北京的城市发展,通过探索、采集、保护、传播声音艺术作品,架起一座联通世界的桥梁,让更多人感受到声音的魅力。”

5月23日,经过培育和专家验收,北京半壁店村史馆、北京宏音斋笙文化博物馆2家“类博物馆”挂牌开放。加上之前挂牌开放的崇德堂匾额博物馆、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声音艺术博物馆、国玉印象和田玉博物馆、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京报馆(邵飘萍故居),截至2023年5月,北京已有8家“类博物馆”挂牌。

在城市更新中,北京注重融入更多博物馆功能。东城区和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利用腾退后的文物建筑、名人故居、会馆,建设小型博物馆;朝阳区利用工业园区腾退空间和集体产业空间,建设主题博物馆;海淀区一批高校博物馆各具特色;企业博物馆、乡情村史馆等“类博物馆”成为所在区重要名片……多种类型博物馆竞相辉映,其中蕴藏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为城市留住丰厚文脉。

北京推动博物馆功能进社区、乡村,部分博物馆错峰开放、延时服务,打造“随时可闻、随地可见、随机可讲”的“全域博物馆”,使“博物馆之城”越来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畅游不打烊博物馆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市文物局推出的“北京博物馆云”小程序,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馆城”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实现博物馆“资源云聚”“服务云通”“数据云连”“展示云浸”,用户可以在虚拟时空畅游北京,感受古都的无穷魅力。

首个以首都文博文物为主题的元宇宙平台——“文博”跑酷上线,打破了传统文物展示模式,一站式实现“虚拟场景”“虚拟文物”“虚拟交互”“虚拟电商”四大核心要素场景聚集,通过文物趣味小游戏等闯关任务及线下场景实物奖励激励,让用户获得成就感。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综合类博物馆利用网络交互的优势,广交世界朋友,联合办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各类博物馆纷纷“触网”,一座座云端博物馆24小时不打烊,不间断地讲述古都故事。

延伸阅读

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国有可移动文物501万件(套)。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首都北京的一张金名片,也是加强文物博物馆工作,促进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

截至2023年8月底,北京备案博物馆达218家,全市每1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博物馆集群。

依据《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总数量超过260座,实现每10万人拥有1.2座博物馆;到2030年,全市博物馆总数量超过360座,实现每10万人拥有1.6座博物馆;到2035年,全域活态博物馆基本形成,各类博物馆(包括类博物馆文化空间)总数量超过460座,实现每10万人拥有2座博物馆。

“博物馆之城”建设将成为推动首都文化事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东里北京青年报大厦邮政编码:100026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承载厚重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08_270691.shtml
2.中国科技馆推出《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新闻—科学网在《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区,走进全虚拟场景复原的古蜀大地,观众将近距离观赏到青铜纵目面具、一号神树、金杖等珍贵文物的历史风采,探访匠人村落、巨人世界和祭祀典礼等历史场景,沉浸式感受古蜀文化的瑰丽奇观。 《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区。中国科技馆供图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2/535436.shtm
3.痴松大统战“大招商+毕节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11并通过各民主党派中央29面向福建省轻纺产业招商推介会,吸引了浙江一道新能源科技,2024持续通过“温州德立建工织金县依云尚品项目”毕节聚焦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招商,链主113毕节正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毕节聚焦打造新型综合能源558.66精心谋划编制,大招商84这里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https://bbs.9you.com/forum-114-2.html?a=lists&wapid=995263
4.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https://s.visitbeijing.com.cn/index.php/attraction/118030
5.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微信预约方式:你可以通过搜索并关注“国家博物馆”公众号,在公众号内找到“参观预约”选项,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进行预约。这种方式方便快捷,适合手机用户操作。 小程序端预约方式: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点击页面下方“个人预约”按钮进行预约。 App端预约方式:请下载中国国家博物馆App(Apple Store;腾讯应用宝;或直接扫描以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6.历年资讯【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对外开放 ■中共一大纪念馆6.3正式开馆 ■中共四大纪念馆重新开放:展览还原当时会场周边里弄风貌 ■白公馆和松林坡景区恢复开放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7.未来可期——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2019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不平凡的一年,展览不断、好评如潮,喜人成果的背后,国博做了哪些努力;未来,国博在博物馆创新建设方面还将进行哪些探索实践;2020年国博还会举办那些值得观众期待的展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就有关问题接受中国文物报记者采访,并介绍有关提案建议。 http://www.ncha.gov.cn/art/2020/5/25/art_2354_160949.html
8.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问卷调查原计划于2020年初开展,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到2020年6月开始至8月结束,彼时国博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需要对每日观众参观总量进行控制,因此为了获得足够样本量,本次调查采取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到有效样本1550份。 五、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基本情况分析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9."云旅游"哪家强?这些景区不出门也能逛在北京除了故宫,还有一座中国国家博物馆不可错过,它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云集了中华五千年的无限精彩,国博的藏品和展览精妙绝伦,绝对能让你大饱眼福。 在“国博数字展厅”里,可以选择包括“大唐风华”、“古蜀华章”、“卢浮宫的畅想”、“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等不同主题的展厅,进入之后便能实现全景游览。https://travel.ifeng.com/c/7u53nQ6SjYG
10.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通用13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 1 8月9日,https://www.oh100.com/w/177893.html
11.天太热不想出门?网红博物馆邀你云打卡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过往的专题展览提供了实景观展体验,可以像身处博物馆内一样“边走边看”。 在数字展厅里既可以看到过往的360度全景展览,还可以看到当前的重磅展览。 话不多说,点进来亲自感受一下吧! 链接: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83313
12.暑假想去参观北京故宫,太难!网上代订票标价280元,声称抢票成功率99%今天凌晨,国家博物馆发出的一则《预约须知》颇具针对性。该《预约须知》提出:“采取全员实名免费预约参观”,“须使用实名注册手机号码进行预约,每个账号每个参观日可至多预约5人,每个证件号每日只能预约一次。使用虚拟手机号码完成注册的相关账号将被及时清理,同时取消相关预约” ,“预约账号累积3次未履约,该账号将被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630097
13.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罗马与巴洛克艺术”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2个特展: “丝绸之路”“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https://www.360doc.cn/article/87990_562469349.html
14.展馆虚拟数字人落地方案:探索全嘲智能游览虚拟数字人技术在展馆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涵盖了虚拟讲解、智能导览、实时互动、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博物馆虚拟讲解员 国家博物馆-艾雯雯 ·艾雯雯 “艾”代表人工智能(AI)技术 “雯”则暗示了对文化和文物的深厚情感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首位虚拟数字讲解员,艾雯雯代表了国家博物馆在http://m.virdync.com/h-nd-1175.html
15.头条文章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率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号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里扬帆启程。2018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要求通过展览教育引导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99367423738529
16.从南至北,7条国庆旅游路线汇总2. 中国国家博物馆: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1)门票:免费不免票,每日限流3000人,采取全员线上限量预约,当日16时前可预约7日内参观,不接受团体预约和现场预约。 2)预约官网:***#visit_rgfs 3)开放时间:9:00-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馆,16:30观众退场,17:00闭馆,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37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