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是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文物考古、馆藏文物修复、彩绘壁画保护及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方面已有广泛运用,尤其近年来在文物安全管理中将科技作为重要辅助手段已成共识,且运用广度和深度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发展。
一、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凡涉及到文物不被人为或自然损毁、灭失、被盗等所采用的一切手段和措施都被称之为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其目的就是确保文物安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除了加强各级安全责任落实外,更重要的是运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文物安全管理效能,有效解决文物点多面广、人员不足的矛盾。近年来,上至国家文物局,下到各县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都越来越重视文物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科技手段运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监视
即对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田野文物、大遗址,大型考古工地现场等重点目标和部位实施的安全防范监视措施。此类应用较为普遍,覆盖面比较广,设备更新较快,图像信息系统比较完善,是当前文物安全监管的主要手段。
二是:监控
即对文物实施动态监管的一种方式。如,区域范围内文物安全监管,文物行政执法监控,无人机对大遗址安全状况的巡查,运用遥感卫星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情况监管,对外开放文物保护单位旅客流量监控,外展途中文物运输车的跟踪监控,考古文物流动医院车管控,消防、防雷等装置的安全管控等,方式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新。
三是:监测
即对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变化进行预警观测。如世界遗产监测系统,古建筑、彩绘壁画、岩画等地基下沉、位移或环境变化造成文物影响的观测,采用3D扫描技术对重要遗产进行测绘和灾害预防,水下考古对文物的探测等,这方面的装备发展非常迅速,运用越来越广泛,成效也很明显,对文物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南京城墙东水关
随着文物保护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科技运用在提升文物安全管理水平,规范文物安全日常监管,促进文物管理更加科学等方面的成效越来越明显。
一是:创新了手段,提升了科技含量
传统的文物安全管理靠的是抓制度落实,抓责任心提高,抓硬件条件改善,但随着影响文物安全因素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已远远满足不了文物保护的需要,必须借助当代先进的科技手段,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物安全管理的现实要求,基本实现了文物安全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同步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是: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物安全管理越到基层困难越大的现实告诉我们,有限的人力永远无法适应文物安全管理形势。近年来,博物馆、纪念馆、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重点的田野文物、重大的考古工地等安全防范措施逐步推进,科技手段的不断运用,不仅确保了文物安全,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改变了方式,增加了安防精度
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彻底改变了原来粗放的管理方式,突出了全方位、全时段、全要素的精准防范,使文物安全管理更具科学性。
四是:转变了理念,增强了管理信心
二、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是:渠道多资源散
二是:规划缺平台多
文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在文博系统内形成共识,也意识到运用科技手段辅助安全管理十分必要,但缺乏整体规划,形成了哪儿发生问题就在哪儿加强科技手段运用,哪一块工作需要就在哪一块搭建平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被动,很零散。不仅硬件建设中有这方面的问题,软件平台的开发也是这样,有的单位硬件平台有好几个,各类运用软件10多个,甚至几十个,没有一个科学的长远规划。
三是:限制多功能弱
由于部门利益各不相同,资源掌控情况不一,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平台功能单一,且限制条件较多。尤其是经费投入不同,造成了谁投入、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条块分割十分明显,整体功能不易发挥。有的是为阶段性工作服务的,有的是边建边用,甚至软件平台刚开发完就另起炉灶,无法形成文物安全管理的合力。
四是:通用差效能低
平台不通用,软件不兼容,硬件不共享的现象在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比较突出,这也是其他领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通病。不能做到共同筹划、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共同管理,整体效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有的还造成重复建设、重复投入、重复浪费现象,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还有的因缺乏建设标准,运用目的也不明确,平台建设反复折腾,有效利用周期十分短暂。
苏州罗汉院双塔
三、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既有成绩又有问题,但总的趋势是好的。针对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困惑,必须要有应对之策。笔者认为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
二是:加大资源整合
三是:统一搭建公共平台
现实中平台过多的问题很是普遍,有的单位硬件平台有好几个,分别对口上级的不同部门,功能也各不相同,配置标准也不一样,既不便于统一管理,也造成很多的消费。软件开发平台就更多了,大多都不是基于本单位现有硬件平台开发的,不同的软件开发公司采用不同的软件模式,相互不兼容,不利于统一使用和拓展,有的单位各类统计、监测、监管等软件几十个,基本不能通用,更不能在同一个硬件平台上运行。因此,无论是一个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还是一个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都应搭建统一的公共平台,硬件平台只搭建一个,设置同一套运行软件,所有开发应用平台都基于此条件之上,或经过必要的修改后适用于此平台,做到一个单位一个运行平台,多套应用软件同时运行在同一平台上。
四是:充分利用替代信息源
五是:创新方式提高资金效能
扬州个园
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本着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稳定发挥作用,既要手段先进具有超前性,又能符合实际力所能及。切实提高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以科技手段助推文物安全工作,实现人治与科技的有机统一和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