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大遗址馆藏考古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是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文物考古、馆藏文物修复、彩绘壁画保护及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方面已有广泛运用,尤其近年来在文物安全管理中将科技作为重要辅助手段已成共识,且运用广度和深度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发展。

一、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凡涉及到文物不被人为或自然损毁、灭失、被盗等所采用的一切手段和措施都被称之为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其目的就是确保文物安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除了加强各级安全责任落实外,更重要的是运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文物安全管理效能,有效解决文物点多面广、人员不足的矛盾。近年来,上至国家文物局,下到各县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都越来越重视文物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科技手段运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监视

即对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田野文物、大遗址,大型考古工地现场等重点目标和部位实施的安全防范监视措施。此类应用较为普遍,覆盖面比较广,设备更新较快,图像信息系统比较完善,是当前文物安全监管的主要手段。

二是:监控

即对文物实施动态监管的一种方式。如,区域范围内文物安全监管,文物行政执法监控,无人机对大遗址安全状况的巡查,运用遥感卫星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情况监管,对外开放文物保护单位旅客流量监控,外展途中文物运输车的跟踪监控,考古文物流动医院车管控,消防、防雷等装置的安全管控等,方式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新。

三是:监测

即对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变化进行预警观测。如世界遗产监测系统,古建筑、彩绘壁画、岩画等地基下沉、位移或环境变化造成文物影响的观测,采用3D扫描技术对重要遗产进行测绘和灾害预防,水下考古对文物的探测等,这方面的装备发展非常迅速,运用越来越广泛,成效也很明显,对文物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南京城墙东水关

随着文物保护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科技运用在提升文物安全管理水平,规范文物安全日常监管,促进文物管理更加科学等方面的成效越来越明显。

一是:创新了手段,提升了科技含量

传统的文物安全管理靠的是抓制度落实,抓责任心提高,抓硬件条件改善,但随着影响文物安全因素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已远远满足不了文物保护的需要,必须借助当代先进的科技手段,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物安全管理的现实要求,基本实现了文物安全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同步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是: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物安全管理越到基层困难越大的现实告诉我们,有限的人力永远无法适应文物安全管理形势。近年来,博物馆、纪念馆、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重点的田野文物、重大的考古工地等安全防范措施逐步推进,科技手段的不断运用,不仅确保了文物安全,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改变了方式,增加了安防精度

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彻底改变了原来粗放的管理方式,突出了全方位、全时段、全要素的精准防范,使文物安全管理更具科学性。

四是:转变了理念,增强了管理信心

二、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是:渠道多资源散

二是:规划缺平台多

文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在文博系统内形成共识,也意识到运用科技手段辅助安全管理十分必要,但缺乏整体规划,形成了哪儿发生问题就在哪儿加强科技手段运用,哪一块工作需要就在哪一块搭建平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被动,很零散。不仅硬件建设中有这方面的问题,软件平台的开发也是这样,有的单位硬件平台有好几个,各类运用软件10多个,甚至几十个,没有一个科学的长远规划。

三是:限制多功能弱

由于部门利益各不相同,资源掌控情况不一,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平台功能单一,且限制条件较多。尤其是经费投入不同,造成了谁投入、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条块分割十分明显,整体功能不易发挥。有的是为阶段性工作服务的,有的是边建边用,甚至软件平台刚开发完就另起炉灶,无法形成文物安全管理的合力。

四是:通用差效能低

平台不通用,软件不兼容,硬件不共享的现象在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比较突出,这也是其他领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通病。不能做到共同筹划、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共同管理,整体效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有的还造成重复建设、重复投入、重复浪费现象,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还有的因缺乏建设标准,运用目的也不明确,平台建设反复折腾,有效利用周期十分短暂。

苏州罗汉院双塔

三、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既有成绩又有问题,但总的趋势是好的。针对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困惑,必须要有应对之策。笔者认为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

二是:加大资源整合

三是:统一搭建公共平台

现实中平台过多的问题很是普遍,有的单位硬件平台有好几个,分别对口上级的不同部门,功能也各不相同,配置标准也不一样,既不便于统一管理,也造成很多的消费。软件开发平台就更多了,大多都不是基于本单位现有硬件平台开发的,不同的软件开发公司采用不同的软件模式,相互不兼容,不利于统一使用和拓展,有的单位各类统计、监测、监管等软件几十个,基本不能通用,更不能在同一个硬件平台上运行。因此,无论是一个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还是一个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都应搭建统一的公共平台,硬件平台只搭建一个,设置同一套运行软件,所有开发应用平台都基于此条件之上,或经过必要的修改后适用于此平台,做到一个单位一个运行平台,多套应用软件同时运行在同一平台上。

四是:充分利用替代信息源

五是:创新方式提高资金效能

扬州个园

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本着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稳定发挥作用,既要手段先进具有超前性,又能符合实际力所能及。切实提高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以科技手段助推文物安全工作,实现人治与科技的有机统一和相互补充。

THE END
1.福建博物院门户网站技术运营维护项目询价公告4、网站开发和运维能力资料:如,具备网站建设维护经验应提供响应性文件证明、参与本项目技术人员具有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证书应提供供应商为其缴纳社保的相关证明材料等; 5、法定代表人资质证明书或授权委托书(标注项目名称、公司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 6、不存在与参加本项目的其它设计或供应商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https://www.fjbwy.com/articles/2024-12-16/content_15768.html
2.中国文字博物馆互联网系统安全运维服务项目成交公告七、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采购人:中国文字博物馆 地址: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656号 联系人:赵楠 电话:16637268866 采购代理机构:河南省山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安阳市文峰大道与兴泰路交叉口财富公馆东单元11楼1110房间 联系人:朱方方 联系电话:15518890029https://www.wzbwg.com/newsinfo/16113
3.博物馆网络展示管理系统博物馆网络展示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博物馆展示和管理工具。它为博物馆提供了展品在线展示、数字化资料管理、教育推广和在线交互等服务,可以实现访客在线浏览展品、查看展品详细信息、进行在线参观和互动、学习博物馆相关知识等功能。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数字化化展品管理,将博物馆收藏的实体展品通过数字化技术保存,实http://www.bowuguan360.com.cn/software-30193.html
4.安阳博物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安阳博物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安阳博物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http://www.aybwg.org/xinxi/1018.html
5.自然博物馆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修订)第一条 为了加强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LED显示屏等新兴媒体平台的宣传作用,根据东北师范大学网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LED显示屏以贯彻科学发展,传播先进文化,服务人民群https://museum.nenu.edu.cn/info/1015/3078.htm
6.天水地质博物馆招聘公告2.地质学、博物馆学、会展、公共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3.年龄30周岁以下,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强。 4.熟悉参观接待、展厅布展及日常维护工作,展厅资料、信息的编整、存档,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三)网络管理员 人数:1名。 https://www.tianshui.gov.cn/mjs/info/1493/36762.htm
7.第十六章网络管理规章制度第一条规范本馆网络运行、使用和管理,保障办公网络畅通,促进全馆网络健康发展。 第二条本馆无线网络主要覆盖范围为展区、办公楼、文物保护修复区以及园林区。 第三条本馆无线网络服务对象为全体职工及观众。 第四条无线网络为本馆对外宣传、办公服务所用,上班时间不得用于游戏娱乐等不相关活动。在岗抽查小组抽查在岗http://www.wfsbwg.com/wap/content/?464.html
8.首页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助力数字消费发展蓝皮书》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科技平台 互联网域名管理技术 http://www.cnnic.net.cn/
9.网络中心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图书馆资源等),也规定了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要求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0.博物馆舆情应对管理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网络舆情管理也成为了博物馆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不仅反映了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度和评价,还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管理,成为了博物馆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50058873&efid=aELHb7rxy0wikszQtM8rYQ
11.藏品库房管理制度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藏品库房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藏品库房管理制度1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物馆还存在着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博物https://www.jy135.com/zhidu/2405074.html
12.2024年博物馆行业分析报告“十二五”末,全国博物馆总数将达到***个,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个,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达到***个,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的民办博物馆建设率达到***%。全国博物馆年均举办陈列展览达到***万个以上,年接待观众达到***亿人次以上,每年在国(境)外举办***个中国文物展览,每年引进***个https://www.cir.cn/2014-01/BoWuGuanHangYeFenXiBaoGao/
13.红色革命网上虚拟博物馆系统依托校园网络,以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实验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运行平台包括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门户网站、门户管理、教务管理、标准规范、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库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等子系统。根据红色旅游和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展示和管理的需要,建设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管理运行平台http://rank.chinaz.comwww.nnhuaxiong.com/HSGMWSXNBWG
14.公告湖南博物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展馆讲解网络直播服务的管理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为培育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打造良好的观展环境,保障游客的相关权益,现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湖南博物院为进一步提升公众服务水平,为观众提供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的定时定点免费讲解服务和智慧导览服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466
15.图书馆网络安全和防范12篇(全文)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受到保护。不遭受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可靠正常地运行, 网络服务不中断。图书馆网络安全是指为维护网络系统正常运转所采取的技术性和管理性保护措施, 其目的是保证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等不因无意的或故意的原因而出现故障或遭到破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xtup59jc.html
16.博物馆运营策划方案篇2:博物馆运营策划方案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世界迅速发展,大学生“网站”已从简单的信息堆砌发展到章显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互动式网站,大学生网站的数目也不断的增多。但更多的人想要的是真正有价值的网站,不能只是着重于学习知识的网站,还应该与市场经营和市场发展相关的其它内容,这给网站运营策划提出了高要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1zfsi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