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国博”助推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 − 《前线》杂志 − 党刊推荐 − 文库 − 宣讲家网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发展实践、着眼全球未来发展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国博创建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按照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目标要求,国家博物馆积极推进“智慧国博”建设工程。该工程不仅要实现国家博物馆的信息化,更重要的是实现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服务。

构建以数据资源为基础的智慧博物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若干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自2018年起,国家博物馆持续推进以数据资源为基础的“智慧国博”建设工程。该工程以数据获取与治理为核心进行格局重塑、流程再造和组织重构,大力加强数据采集、数据融合和数据治理,推动智慧库房、智慧展厅、智慧楼宇建设,不断提升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水平。

推进智慧博物馆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博物馆建设模式。2023年,由国家博物馆牵头、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按照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五条技术路线进行研究,构建了智慧博物馆建设“基础理论—技术方法—设备装置—平台应用—标准规范”完整体系,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博物馆建设模式和方法。

建设数字展藏体系,满足新时代博物馆业务要求。“智慧国博”建设工程通过数字技术采集藏品的各方面信息,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挖掘文物信息,实现藏品的数字增值。健全完善藏品管理体系,确保文物安全。充分利用三维扫描、3D打印以及虚拟修复等智能修复技术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展览中采用数字展示、虚拟现实、全息影像、高强度互动等技术,让文物呈现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展示形态。国家博物馆通过数字智能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重塑文化遗产的展示形态,初步建成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展藏体系,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完善综合管理平台,提高决策时效。国家博物馆以智慧管理为导向,结合业务流程再造,建设综合工作平台与综合运行平台。综合工作平台通过对人、财、物的集约管理和科学管理,加强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的业务协同,促进业务融合和数据共享,使国家博物馆内部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大大提高内部控制能力,显著提升博物馆核心资源管理效能。综合运行平台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BIM)、视频融合等新技术,汇聚馆内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建立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数字孪生。根据不同主题,结合建筑和展厅的三维实景模型,可视化地展示各类宏观和微观数据,使管理者能够把握总体态势,透彻感知博物馆实际运行状况,辅助决策指挥。

“智慧国博”建设工程让博物馆智起来、让文物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国家博物馆依托丰富的文物藏品资源,不断探索文物活化新路径。“智慧国博”建设工程是全方位的体系建设,涵盖博物馆业务的各个方面,涉及博物馆主要关键领域的数字技术及智慧技术应用。

文物数据采集总量位居博物馆行业前列。国家博物馆大力开展馆藏文物数据采集工作,数据采集总量、数据治理等核心技术指标在博物馆行业名列前茅。现已累计完成97个展览全景三维数据采集,7100件文物三维数据采集,完成4.8万件文物二维高清影像采集,30万张照片及扫描件数据采集。国家博物馆申报的“馆藏资源三维数据后期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被评为“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充分体现了国家博物馆在文物三维数据资源建设方面的先进性与创新性。

智慧管理与保护提升博物馆安全。通过建设藏品征集管理系统、藏品管理系统、藏品保护修复系统以及藏品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藏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稳步推进智慧库房建设,提升智慧库房建设水平,不断优化文物保护环境,实现对藏品实体的智能管理。文物预防性保护已经从博物馆藏展环境监测与调控上升为文物风险管理,环境监测从单点数据监测转变为空间环境感知。近年来,国家博物馆依托文物数据采集和虚拟修复技术,采用3D打印对青铜器进行修复、复制,并且结合传统上色作旧工艺仿制器物,提高了修复与复仿制的效率,保障了文物安全。

数字创新展示成为博物馆行业典范。在展览中,国家博物馆推出“三维珍品”在线展示,并采用增强现实技术(AR)、虚拟现实技术(VR)、混合现实技术(MR)等多媒体技术,为观众带来炫酷的视觉冲击效果。在“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心影传神——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等展览中,采用“实物+沉浸式”的全新展陈模式,为观众提供360度全方位观展体验。“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是“智慧国博”建设工程面向公众的一次集成式创新尝试。展厅内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红外感应、到达角度定位(AoA)等技术,在展厅内通过对人、物、环境的透彻感知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智能管理。

文物活化实践探索博物馆发展新道路。国家博物馆设立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加速文物活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不断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探索开展文物数据资源研究、展示、阐释和传播工作。国家博物馆创新推出“艾雯雯”“仝古今”两名虚拟数智人员工,开启“上云用数赋智”在博物馆行业全新的打开方式。数智人“艾雯雯”已解锁智能语音讲解功能,在“心影传神——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和“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中,带领观众以全新的交互体验了解历史文化。

文化数字化让文化传播更高效、服务更便民

收藏在库房里的文物和实体展线上陈列的文物,正在被快速地纳入数据库并广泛在线展示,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改变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国家博物馆不断筑牢数据资源基础,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服务平台,让公众共享数字化成果。

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提升观众的文化数字化体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博物馆与各行业的跨界合作,需要吸收各方专业力量推动文物活化利用。2023年5月底,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的首部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在国博剧场上演。国家博物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以“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夏商西周时期)为主要内容,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建设全景三维“中华文明云展”。数智人“艾雯雯”带领大家沉浸式观展,部分精品文物实现活化展示。数字赋能和“文化+科技”的创新融合,推动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展示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走近观众。

搭建文化服务平台,实现文化数字化成果共享。国家博物馆用“科技+”为博物馆赋能,文化服务从线下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向观众靠近。持续推进文物数据资源共享,已公开上线馆藏80万余件/套。大力拓展虚拟展厅和在线展览。截至2023年10月,官网已上线82个数字展厅,其中包含首个由5G技术支撑的云展“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馆藏资源文物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基于AR/VR中国国家博物馆红色资源云展览技术提升与应用”荣获“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基于采集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高精度三维数据模型,打造全新的“复兴之路”云展览,助力红色资源活化传承。“云端国博——好展好课好文物”在第五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称号。2022年3月,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被教育部作为云端宝藏首批列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库。

“智慧国博”建设工程的一系列成果,不仅让文物保存得更好更安全,也让文博资源更活更火更智。这一工程的建设,不仅带来了新的文化场景、文化业态,而且也在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王春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descriptionhttp://m.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2.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在哪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该数字展厅是一座集数字技术、文物展示和互动娱乐http://www.mansitine.com/ask/88957.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6月,这张合影的原版照片,连同其他60件(套)相关实物资料被无偿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他们还将对照片进行研究梳理,深挖其背后价值。 “课本上的文物来到了我面前,仿佛和我对话,讲述着文明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代梓程拿着一本《中学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4.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12月3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国博要接待观众2万余人,其中有超6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 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是惊喜,但绝不是意外。随着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https://news.cri.cn/20241205/61ea2b0f-f036-d718-7171-8cf049d68d6b.html
5.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有77个专题展厅,利用VR技术把馆藏资源数字化呈现,提供了可视化的文博类开http://www.lib.cass.org.cn/zy/dzzy/mfxszy/202306/t20230619_5646933.shtml
6.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1 / 9 @国家博物馆 ? 2 / 9 @国家博物馆 ? 3 / 9 @国家博物馆 ? 4 / 9 @国家博物馆 ? 5 / 9 @国家博物馆 ? 6 / 9 @国家博物馆 ? 7 / 9 @国家博物馆 ? 8 / 9 @国家博物馆 ? 9 / 9 @国家博物馆 ?https://k.sina.cn/article_1912945682_p72053c1202700ugqc.html
7.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_新浪网http://k.sina.com.cn/article_1912945682_p72053c1202700ugqc.html
8.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 伏尔加河回响——特列恰科夫画廊藏巡回画派精品 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 罗丹雕塑回顾展 丝绸之路展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 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 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本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14/14/58490082_808794379.shtml
9.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为过往的专题展览提供了实景观展体验,可以像身处博物馆内一样“边走边看”。专题展览既有“甘肃彩陶艺术”“大唐风华” 等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有“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等国外主题的展览。 请进入: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http://lib.jci.edu.cn/info/1022/3539.htm
10.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12、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数字展厅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 http://wechat.immnh.org.cn/wxnmg/virualvrs.html?from=singlemessage 13、“盛世典藏——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国宝展” 沈阳故宫博物院 https://www.superhz.com/ty/SY360/ssdc2/tour.html 14、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数字展示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11.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数字· Numbers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创立于1844年,馆藏总数超过40万件,长期陈列约3000件藏品,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部分藏品烫金杯,1608年,塞尔维亚德卡尼修道院《瓶中花卉》(Flowers in a Wooden Vessel),Jan Brueghel the Elder,1616年《科索沃战役》(Battle of Kosovo),Adam Stefanovic?,1870年《橙子》(Orange),https://art.icity.ly/museums/9mt7dyu
12.国家历史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数字· Numbers国家历史博物馆1944年建成开放,馆藏近10万件藏品,3层建筑中包括14个常设展厅及一处 Alcázar 博物馆展区,专注展示16世纪至19世纪的墨西哥历史。近年重要展览 · Important Exhibitions查普尔特佩克宝藏展展期:2019-02 ~ 2019-05Ramón Alcázar 收藏展展期:2018-05 ~ 2018-09部分展品《El almacén》https://art.idai.ly/museums/7tbato8
13.收藏!在博物馆打烊的日子里,这些线上博物馆拯救你的好奇心一个多国合作的敦煌在线数据库,综合了大英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巴黎吉美博物馆等多个藏有大量敦煌绘画、文献、纺织品等文物的资料数据库。 陕西历史博物馆 数字展厅的古代文明常设展包含新旧两个陈列版本,两个另外收费的展览:何家村窖藏与唐代壁画馆也开放了数字展厅,可以一饱眼福。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758574
14.国家博物馆3D虚拟展厅:让历史触手可及从购物到娱乐,从学习到社交,人们都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而此次国家博物馆推出的3D虚拟展厅更是将这一趋势引向了博物馆领域。想象一下,不出门,就能够身临其境地观赏国家博物馆里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不必挤在人群中等待,不必忍受人群喧闹,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体验!国家博物馆的3D虚拟展厅完美地实现了这一愿望。http://www.kushixiu.com/article-1402.html
15.凡拓数创数字展馆展厅设计凡拓数创是博物馆、规划馆、企业展厅、产业园展厅、党建展厅、科技主题馆等数字化展馆展厅设计施工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资质齐全,经验丰富,咨询热线:4008042002https://www.efrontop.cn/
16.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360全景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360全景摄影、3D、视频、声音、图片、设计等表现形式集中展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项目中,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传达与交融互动的展示形式。https://v1.chinatmic.com/chnmuseum/
17.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国博将推智慧展厅计划4“智慧博物馆不仅仅是信息化,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智慧管理、智慧展览、智慧服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近日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中国国家博物馆计划推出智慧展厅,预计在4月份对公众开放。届时,大家可以在智慧展厅里看到如何对文物进行数据采集、对文物状况进行监控,以及文物的多元化呈现。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3/0308/7986236.shtml
18.戳!足不出户,带你尽览国博卢浮宫的旷世杰作01.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过往的专题展览提供了实景观展体验,可以像身处博物馆内一样“边走边看”。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电脑端观看效果较好可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观看02.陕西历史博物馆线上展览陕西数字博物馆依托2002年开始建立的陕西馆藏文物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收藏”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1-06/04/content_24273484.htm
19.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2016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推进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智慧博物馆”建设不断深入。博物馆导览系统协助观众更好地体验博物馆,成为博物馆智慧化服务探讨的重要课题。中国国家博物馆(下文简称国博)是国内博物馆较早使用语音导览设备为观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20.四地四馆同时揭牌亮相,国家版本馆是什么?原理介绍方案炫群这一工程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版本资源纳入收藏范围,是集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种功能形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而浙江省党代会报告中也提到,“建成杭州国家版本馆、之江文化中心等新时代文化地标”。 要理解版本馆,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版本。http://www.xuanqun.com/hangyekuaixun/425.html
21.展馆虚拟数字人落地方案:探索全嘲智能游览从国家博物馆的艾雯雯到首都博物馆的京慧,这些虚拟数字人以其独特的形象和先进的交互技术,以虚拟讲解员的身份,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文化服务,提升观众体验,推动文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文化传播的现代化和多元化。 广州虚拟动力作为3D、AI数字人技术服务商及方案提供商,面向博物馆展厅、文物展览、历史http://m.virdync.com/h-nd-1175.html
22."云旅游"哪家强?这些景区不出门也能逛在“国博数字展厅”里,可以选择包括“大唐风华”、“古蜀华章”、“卢浮宫的畅想”、“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等不同主题的展厅,进入之后便能实现全景游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03. 上海博物馆 藏品三维展示 https://travel.ifeng.com/c/7u53nQ6SjYG
23.国家博物馆110周年,迎来首位“零零后”虚拟数字新员工!走进藏品库房、走进展厅 在工作中学习,逐步进入工作角色 在“古代中国”展厅 作为一名虚拟数智人 与馆藏文物产生神奇感应 艾雯雯获得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独特能力 今后将和观众一起畅游5000年中华文明长河 此举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 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联合打造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04510550982736
24.全景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国家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千年大计、数字先行、古今融合、守正创新”是我们的办馆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中医药发展历史脉络、弘扬中医药文化灿烂成就、展示中医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是我们的历史重任;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打造为中医药历史文化遗产的典藏高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展示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的重要阵地,是我们https://www.nmtcm.cn/panorama.html
25.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观看以下各系列展提示:如点击蓝体字标题不能打开时,需点击左上角“来源”链接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观看。 江口沉银 古蜀华章 礼出东方 无问西东 真理的力量 创造的力量 戴泽艺术展 学院与沙龙 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秦汉文明展 馆藏开国元勋文物展 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https://www.360doc.cn/article/38523246_79138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