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_博览馆心得体会5篇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对馆藏物品分类管理,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参观博物馆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

天灰蒙蒙的,却能给人一种激动的心情,我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穿梭在道路上,向着目的地出发。

道路上依旧穿梭着忙碌的车辆,呼号着从我们身旁经过,大家排着整齐的队等候在博物院门口,享受着博物院外围所带来的盛大气势,宏伟的建筑算不得高大,却隐约地透着点威严。一个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彰显着作为院工作者的骄傲。

跨进了这向往已久的大门,逐渐融入了一种和谐安详的氛围,心飘飘乎,仿佛又重新见证了历史,仿佛又重见了各古国的前身,演绎着战争、和谐与繁华。曾几何时,看到了它们一个个为这遗留的文化付出了多少鲜血、多少代价。

踏进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建筑中,重新领略到先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件件遗留的都印证了这一切。在此仿佛又看到那渐行渐远的身影,那印证着艰辛与汗水的沉重脚步,那悄然滑落的汗水。

就是这栋只有四层的建筑,融合了多彩的文化。虽然有些已锈迹斑斑,但它们使我们对那些古老的故事无法忘怀。每间展厅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仿佛我们成了考古人员,仔细地观赏着这些在我心中如星辰般闪耀地残骸碎片。看着这些只有在电视上只能看到的实物,心中很是激动。

上到四楼的时候,我惊呆了。本不喜欢蓝色的我竟能陶醉在这蓝色光芒中。

几个小时悄然流逝,我却还沉浸在这古典美美中。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2

在大厅里有宣传册,上面是自然博物馆的地图,一向喜欢小动物的我,看到上面有以“动物——人类的朋友”命名的专题馆,自然不能错过,便急忙奔去。“哇!”我不由发出惊叹,一进展厅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只很大的北极熊标本它身上的毛像雪一样白,眼神是那样的可爱,如果没有东西挡着我真想抱抱它。但一想到这么可爱的动物已濒临灭绝了我不由难过起来。跟它和了好几张影才接着往前走。在一面墙上有几十种蝴蝶标本有红锯蛱蝶、虎斑蝶、鹤顶粉蝶,色彩斑斓,让你眼花缭乱,可惜这些蝴蝶也濒临灭绝。不光有蝴蝶标本还有豹子、金丝猴、马来熊、东北虎、熊猫标本,一个个都是那么逼真、可爱。

参观完这个展厅我的心中有了同这个展厅的名字一样的感觉“动物——人类的朋友”,是啊,现在许多动物都已经灭绝了,如果人类再不保护动物的话,动物可能会从此消失,所以请保护动物吧!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3

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也是我们外语系党小组第一次群体出游的日子。虽然凌晨的广科有点寒意,但我们那颗冲动不已的心早已驱散寒意,大家都对此次的行程布满等待。

早上8:10分我们准时动身,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充斥着欢笑声、歌声。我们像小孩子般一起玩游戏、猜谜语、高声歌颂,旅途的疲乏早已云消雾散。

当汽车进入珠江新城一带时,我被这里的景致吸引住了,特殊是这一区标新立异的修建作风让我深深地感触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活气和魅力。古代化的建造群到处可见,一座座高大宏伟的写字楼和住宅楼无不彰显着它的奇特和品位,像一群女在争芳斗艳,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核心区南部的文化艺术广场,总投资8.842亿,被称为“月光宝盒”。博物馆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天然为三大摆设方向,以求充足反应岭南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程度。广东历史文化展览破足于“从世界看广东,从广东看世界”的历史视线和文化广角。用丰盛的人证和文献重点展现广东三大系,海上商业历史、广东华侨史和近代史。

在参观的进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入的就是极具潮汕特设的木雕文化、文房重宝端砚、广州彩瓷这三个富有处所特点的展厅。由于以上这三个展厅展示了真正的广东文化,让我这个隧道的广东人着实骄傲了一番。潮汕木雕是我国有名的民间传统木雕统派,重要风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同等旧潮州从属地域。潮州木雕历史长久,源远流长,它以丰满繁复、精致细腻、琳珑剔透、金碧光辉的艺术风格著称。那竹苞松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力息浓烈、民俗意蕴深沉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无不形象的展示着潮汕人的风气风俗和人文精力。另外,我还参观了一些真切还原的传统潮汕仙民居厅堂、卧室、书房等场景,通过家具摆设与修筑装潢的有机联合,活泼地再现了木雕制品在潮汕民居的普遍利用,更让我有置身于某个片子场景的幻觉。

另外,在短短1个多小时的参观时光内,我们还参观了以下主题馆:《我们的宝藏矿石资源馆》、《石之精灵宝石馆》、《岭南本草中草药馆》、《大陆动物世界海洋馆》等。每一个主题馆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及惊喜,在大包眼福之余领略到了不同层面的广东文明的博大高深。

参观之后,咱们又一起步行到餐厅用餐,停止了一天的行程,大家固然疲累但始终难掩心中的满意跟喜悦。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谈谈此行的播种,氛围乐也融融。

通过此次的参观,我受益匪浅。我早已被广东积厚流光博大精湛的历史文化折服,盼望本人可能为广东的发展奉献出菲薄之力。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4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四,我们朱棣文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市政府旁边的博物馆参观。在进博物馆之前,我心里充满了期待:博物馆是什么样的

一进入博物馆,就有一位导游阿姨来迎接我们,她先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解了太仓的历史,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接着,她还为我们介绍博物馆的外形:因为太仓以前是粮仓,所以博物馆的外形也被设计成粮仓的形状。首先,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第一个展厅里,那里有各式各样的佛像,有金的,有铜的,有的表情凶恶,有的有很多头手脚,还有的头上有很多东西。

进入第二个展厅,里面有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有讲述人类发展的事迹,还有太仓的历史足迹等等。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郑和竟然是从我们太仓的浏家港起锚七下西洋的,这真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全太仓人值得骄傲的事。

这盘子的手工十分精细,体积也非常大,所以这个盘子要值10亿人民币呢,这对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我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兴奋来到了第四层,期待着会有更有趣,更好看的故事。我满怀希望的走进了第四层,啊,原来是一些老照片和红军使用过的东西,这里有一把打过敌人的枪,有的男孩子看了还想去拿呢。

这次博物馆之旅,让我全面了解了太仓的历史和文化,增长了我的知识,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5

繁华的都市里,在高楼大厦、“小蛮腰”前,博物馆显如一个矮冬瓜,十分普通,但平凡中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那灰色的庄容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韵味。

一入馆,引入眼帘的是三面直泻而落的白纱帷幕,一条衬着红“扇”的黑色“天桥”横架在大厅中央的上空。

走进潮州木雕展厅。厅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木雕。我曾听舅舅提及: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术更让人赞不绝口。昔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每一件木雕都是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当你全神贯注看着木雕时,如身临其境,木雕中的人物仿佛在向你娓娓讲述着、表演着那一段段潮州历史故事。那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让我不得不为之惊叹!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来到木雕制作部分展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先要设计起稿,再到选材、粘贴稿样,还要打坯、修光、打磨、贴金等复杂程序才完成。我心不禁被这小小木雕竟要经如此多程序才完成而震惊!我望一望雕木前的石块,又看一下雕琢后的木雕,呀!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出馆到海心沙公园吃午餐后,漫步于公园中的我仍无法忘记那潮州木雕的制作过程。渐渐领悟出了古人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是无数次雕琢成就了这近乎奇迹的成功。没有一件“器物”不由雕琢便能成品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自以为是“玉”,不愿去“雕琢”,持有傲慢态度的人,终究不能成“器”。即使是块宝玉、宝石,不通过挖掘、雕刻,也只能是一块烂石头;即使你是个人才,不愿付出汗水,也绝不能成功。

相反,你付出努力,即使是烂泥,也能成为价值连城的陶瓷;即使是木头,也可成为精美绝伦的木雕;即使是白纸,也能成为闻名世界的名画。

玉不琢,不成器。木愿雕,便成品。

正如当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梦,让七月南湖航船化作十月泱泱大国。猿人通过“雕琢”——自然灾害、风雨洗礼,才有高智慧的人类;华夏历史通过“雕琢”——朝代变迁、人事更换,才有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今美好生活也通过“雕琢”——抗敌战争、改革开放,才有现在幸福生活。

而身处幸福的我们,也不可忘祖先的付出,是他们用鲜血来雕琢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十几代人的坚持努力才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国度!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现在起就应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为祖国奉献出一份力量!

是祖国给了我们和平幸福、舒适的生活,但给与天地之间的这国度,给予我们生命的是地球母亲。她曾拥有一块宝石——自然资源,并将它无私奉献给人类,但人类通过了无数次“雕琢”让它成“器”后却忘记了这块玉,浑然不知这块“玉”是万物之本。在为这恶果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终于醒悟,面对拯救“玉”的重任,我们就不能责无旁太,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用我们的智慧让这块“玉”再现昔日的生机盎然之景。

让我们用汗水去雕琢我们的人生,用双手去彩绘祖国的未来,用智慧让宝玉重现生机!

时针无声地指向了“3”字,我带着快乐踏上了修学游归程,也带着一片赤子情怀,踏上了人生之旅。

THE END
1.博物馆观后感(通用59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博物馆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博物馆观后感 1 今天,晴空万里,天气宜人,学校组织我们去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 https://www.yuwenmi.com/guanhougan/3610925.html
2.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6篇)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6篇)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博物馆观后感 1 上周六,我和班级里边的同学一块参观了河南博物院,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http://zuowen.yjbys.com/guanhougan/1951342.html
3.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通用14篇)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1 今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中山门内的南京博物馆,那里的文物让我们眼花缭乱。 走进南京博物院大门,印入我眼帘的是两个仿古的古典式建筑,门楣的大匾上镶嵌着金字“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 进入“物华天宝”大厅,共有上下两层,电子屏幕介绍有漆器、瓷器、陶器、云锦、青铜器……一共有12各不同的https://www.ruiwen.com/zuowen/guanhougan/6528294.html
4.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5篇)南京博物院的藏品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真让人叹为观止!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2 星期天上午,阳光明媚,蝶舞蜂喧。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余姚博物馆参观。 远远望去,博物馆是一个长方体的建筑,青瓦粉墙,非常独特。 走近博物馆,门前还有一个研学队伍在拍照呢!他们一个个挥舞着小红旗,非常威风。我和妈妈来到了余姚博https://www.jy135.com/guanhougan/863606.html
5.南京博物院观后感(通用12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1 今天,我来到了南京博物院游玩,里面的宝贝数不胜数,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https://www.cnfla.com/guanhougan/475070.html?_t=t
6.平原博物院观后感平原博物院观后感 中国古瓷器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乡,大河环带、太行屏列,中土名区,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史前共工之所居,商之牧野,两周之鄘、卫,汉唐之族群辐辏,宋元明清之风流际会。于是在新乡这片土地上,有了平原博物院来向人们展示历史古人的智慧和文化。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https://www.jianshu.com/p/833dbf58dc76
7.河北省博物馆观后感.doc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神一般,连世界上任何一欢迎来到招生考试网/观后感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河北省博物馆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篇一:《河北博物院观后感》《博物馆》观后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电子2班第三组组长:郎彬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被我们铭记心中,历史的脚步随着时间的长河源远流长。作为炎黄子孙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206/68863642.shtm
8.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精选20篇)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3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院,它坐落于中山门旁,宽广的13万占地面积令我叹为观止,大门上的飞檐似乎有上天之势,飞马石雕透露出英姿飒爽,渴望自由的神态。仅仅是正门,南博恢弘的气势就让令人有许些怯步。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物繁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我好歹也是半个南京人,却从https://www.oh100.com/a/202211/5545056.html
9.南京博物院的观后感启恩网专题:南京博物院的观后感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时间:2022-2-16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84年前的12月13日,日军攻陷我国的历史名城南京,并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大规模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000,把这里变成了人间的地狱。84年后我观看了https://m.7en.cn/special_4185170.html
10.无锡博物院观后感范文3篇(参观无锡博物院的心得和体会).docx无锡博物院,一个承载着历史文明的地方;无锡博物院,一个展望将来科技的地方。这个将历史和科技奇妙融合在一起的博物院位于太湖广场的南面,与图书馆一起耸立着,真无锡博物院观后感范文3篇(参观无锡博物院的心得和体会) 无锡博物院观后感范文1 无锡博物院,一个承载着历史文明的地方;无锡博物院,一个展望将来科技的地方。这个https://www.taodocs.com/p-784981844.html
11.参观山西博物院——观后感博物院的二楼展示了很多陶器,漆器,玻璃器,玉器还有墓葬等! 参观完山西博物院,我内心震撼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物一事,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载体,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这次经历也将会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努力学习历史文化!https://www.meipian.cn/5647gw28
12.博物馆观后感20篇博物馆观后感12 我去过金碧辉煌的故宫博物院、历史悠久的陕西博物馆、好玩有趣的自然博物馆等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常常被那里的展品所吸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最难忘的要数游览苏州博物馆了。 苏州博物馆面积不是很大,坐落在美丽的`苏州古城内。小桥流水、白墙黑瓦、竹林环绕、鸟语花香。这里展示的有精美的越王勾践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21122092522_2091895.html
13.电影博物馆观后感(精选20篇)电影博物馆观后感 17 今天下午,爸爸带着我和弟弟还有妈妈去参观南京博物院。 一开始我们去了历史馆,我们是从恐龙时代开始参观的,然后去看了旧石器时代,那时候的人找到什么可以用的,就用什么东西,随后我们又去看了新石器时代,人已经会发明一些工具了,而且会烧制陶器了,想不到远古的人们也很聪明。接下来是青铜器时代https://www.wenshubang.com/guanhougan/252061.html
14.北京故宫博物馆观后感北京故宫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篇1】 宏伟壮观的故宫博物院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建筑群之一。 走进添爱们,经过端门,午门,就来到太和门,一座高大的宫殿展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皇上办公的太和殿,经过太和殿就来到中和殿,过了中和殿就是保和殿。每个殿都有朱红的宫墙和大门,屋顶上盖的是黄色的琉璃瓦。过了保和殿,再拐个弯https://www.liuxue86.com/k_%E5%8C%97%E4%BA%AC%E6%95%85%E5%AE%AB%E5%8D%9A%E7%89%A9%E9%A6%86%E8%A7%82%E5%90%8E%E6%84%9F/
15.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通用19篇)篇18:博物馆观后感 天灰蒙蒙的,却能给人一种激动的心情,我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穿梭在道路上,向着目的地出发。 道路上依旧穿梭着忙碌的车辆,呼号着从我们身旁经过,大家排着整齐的队等候在博物院门口,享受着博物院外围所带来的盛大气势,宏伟的建筑算不得高大,却隐约地透着点威严。一个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洋溢着青春的https://www.hrrsj.com/wendang/guanhougan/885884.html
16.中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14篇(全文)中国武术博物馆观后感 第6篇 这学期,学校组织了我们全体预备年级以及部分老师一起到中国武术博物馆参观。当我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准备近武术博物馆的大门时,我的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一走进风采馆,就看到了一根巍然屹立着的柱子,讲解员在一旁有声有色的做介绍:“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武魂柱。”接着把我们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rud5owo.html
17.参观博物馆观后感一千字(通用6篇)参观博物馆观后感一千字篇4 今日午时,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忘了是谁说的,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请去它的博物馆。而这次参观博物馆,也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午时一点钟的时候,车子从学校出发,经过几十分钟的车程,最终抵达目的地。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气势宏伟的博物院,呈现的是立方体的结构,简单大方,干净http://www.365wenan.com/guanhougan/321694.html
18.《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画精品复制本展览观后感言》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https://www.dpm.org.cn/paints/talk/207087.html
19.《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之漫漫“瑰葭”路北京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说:“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仔细参观大英博物馆,你会发现:原来埃及金字塔消失的塔尖在大英博物馆;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在大英博物馆;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石雕在大英博物馆;《女史箴图》在大英博物馆……对于文物流失在外的国家而言,流失http://www.bznews.org/newpc/content_link.html?id=4631631
20.和平校区主席团参观伪满皇宫博物馆感想伪满皇宫观后感 和平校区学生会副主席 肖俊铎 长春伪满皇宫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曾经“执政”和生活的地方,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10月20日,在学院团委的组织下,我参观了伪满皇宫博物院。 https://xsh1.jlbtc.edu.cn/info/1036/1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