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为“大山里的深圳”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唱响十堰绿色品牌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341家,建设企校联合创新中心82个,兑现企业奖励资金600余万元。
该局积极培育上报荆楚品牌培育工程项目7个,打造“丹江鲌”“武当山茶”“武当山珍”“房县黄酒”等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已获“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金奖1个、提名奖4个。“房县香菇”位列全国香菇区域品牌第6位。
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8月初,郧西县一家生物材料公司依托17件石墨烯等先进新材料发明专利,完成10亿元知识产权实缴注册资金登记。
如何让知识产权变成“真金白银”,真正赋能企业发展?该局制订专利转化运用实施方案,组织4所高校盘活400余项存量专利,开展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活动3场。持续开展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研究出台质押融资管理办法,探索商业秘密质押融资模式,融资额累计突破8亿元,惠及企业100余家。
在今年全市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知识产权转化对接展示活动中,38家企业获授牌授信,5家企业获金融机构授信3990万元、10家企业获奖补35.3万元。
如今,我市市县两级均设立综合性服务中心,商标窗口实现一窗通办,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武汉代办处设立十堰工作站。建设“惠知产”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服务企业400余家,挖掘和申报专利500余项、完成商标转让100余件。推荐7项专利参加全省高价值专利大赛,其中2项专利被推荐参选第25届中国专利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该局健全专业化、多元化知识产权援助体系,构建全链条大保护格局。积极筹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覆盖建设知识产权工作站,举办知识产权纠纷多元高效调解研讨会。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公开庭审、假冒伪劣产品集中销毁等活动,出台《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信息共享机制工作方案》。
今年以来,该局全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落地,办结专利案件4件、电商案件47件、诉前调解案件136件,处理海外维权纠纷1件,查处知识产权案件36件,实现县(市、区)知识产权执法(含专利裁决)全覆盖。
近两年,省知识产权局多次肯定十堰知识产权工作,对我市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方孝春说,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十堰日报特约记者王波通讯员许欢)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秦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