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军,男(1979—),徐州博物馆馆长、党支部书记,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汉代物质文化、博物馆管理
近年来,徐州博物馆在汇聚公共服务要素、盘活公共服务资源、拓展公共服务空间、做响公共服务品牌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以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引领,厚植“打开围墙、开门办馆”理念,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公众参与度和认同感,努力担当起传承发展徐州优秀历史文化重任。
一、坚持系统化“博物馆让生活更美好”,是新时代博物馆人肩负的新使命新追求。在新的起点上,文博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强化使命担当,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社会效益,让文化资源在更大程度上释放活力、展现魅力、增添动力,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光添彩,真正把博物馆建成人们共享的精神文化家园。构建,集聚博物馆公共服务要素
一是推进硬件设施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2012年完成博物馆“四位一体”改扩建工程,徐州博物馆现由西汉采石场遗址、土山东汉彭城王墓、清乾隆行宫和陈列楼四部分组成,集国保、省保和市保单位与文物展览于一体,形成了以汉文化为鲜明特色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展示区。
二是强化组织机制运行。2017年成立徐州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整合藏品、考古、陈列、文保、科研、文创等业务部门优势力量,集聚全馆资源开展社会教育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区别于一般讲解员的社会教育员2名,专职从事社会教育工作。
三是突出人才能力提升。研究制订在编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管理办法,通过搞活分配机制和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制定聘用人员岗位及薪酬管理办法,根据岗位特点,综合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特殊技能等要素进行层级化管理,促进聘用人员业务素质有效提升。
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徐州博物馆抢抓发展机遇,“四位一体”改扩建、陈列布展和展厅提升改造等项目均列入市城建重点工程,智慧博物馆项目列入2018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均由市财政拨款;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年均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类文博专项扶持资金500余万元;积极筹划成立徐州博物馆“珍保基金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二、坚持品牌化打造,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温度
一是利用展览讲好徐州故事,打造“汉风新韵”展览品牌。一方面,精心策划实施了“讲徐州故事谱汉风新韵”——汉代文物系列外展。2017年以来,陆续在美国纽约、旧金山和德国柏林、沙特等地举办境外展7个,特别是“楚王梦:玉衣与永生——徐州博物馆汉代珍藏展”为徐州博物馆首个独立策展、首次走进美国的展览。另一方面,积极尝试建立策展人制度,先后举办的帝国“景”致——汉景帝阳陵出土文物特展等10余个特展,共吸引观众超过30万人次。
二是树立“文化+创意+生活”理念,打造徐博文创品牌。推出“彭博堂”“徐博文创”“文博斋”等商标品牌,借力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多家文化企业,开发生产文物复仿类、旅游纪念品类、图书邮品类、实用纪念品类、办公用品类、学生文具类等七大类文创产品近500余种。2018年3月以徐州博物馆为主阵地的第二届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被列为2018“赢在徐州”全市16个分项赛事之一,推动一批优秀文创作品转化为文化产品。
三是以弘扬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为主旨,打造徐博社会教育品牌。2017年徐州博物馆接待海内外观众共63万余人,创建馆以来参观人数新高,也为开展不同层次的社会教育奠下厚实基础。创办“徐博讲坛”,先后邀请白云翔、唐际根、王海龙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来徐讲座,将博物馆打造成徐州历史文化的城市会客厅。培树“古彭寻踪-青少年教育活动”品牌,2017年编辑出版科普类书籍《汉风物语——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土山汉墓“公众考古”活动入选2014—2016江苏省公众考古示范项目;《美丽的汉服》《土山汉墓探秘和爸爸妈妈一起学考古》”等系列活动获江苏省博物馆教育课程十佳教学设计。
三、坚持数字化推广,丰富博物馆公共服务内涵
二是开展数字化保护,多维度诠释徐州汉代精品文物。2018年7月国家文物局批复了《徐州博物馆汉代精品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该项目拟将徐州博物馆汉代精品文物,综合应用图像和点云数字化技术进行采集,获取二维高清图片和三维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加工、内容编辑、素材分析、信息发布和检索利用等,通过展厅现场的多媒体展陈展示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传播手段,使徐州博物馆汉代精品文物得到多维度的深入诠释。
三是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搭建数字服务新平台。2018年“智慧徐州博物馆”项目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拟建设徐州博物馆数字资源库系统,集成的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体现博物馆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的多种应用服务信息系统。分别建设徐州博物馆文物数字资源系统、徐州博物馆数字展厅系统、徐州博物馆数字体验区。
四、坚持社会化融合,拓展博物馆公共服务广度
一是建立理事会监事会,实现管理机构社会化。2015年12月徐州博物馆成立理事会,出台《徐州博物馆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三年来,徐州博物馆理事会运行良好,实现科学化规范化运行。2018年2月组建成立了徐州博物馆监事会,标志着理事会决策、管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全面形成。
二是与社会机构互动交融,实现服务主体社会化。积极与业内单位互动,通过举办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经验,与行业同仁共同提高。2017年9月徐州博物馆承办全国文博系统专业人员汉代玉器鉴定及辨伪培训班;2017年10月与常州博物馆联合承办了“2017年江苏省博物馆保管工作经验交流会”。积极走进学校,大力实施馆校联动。徐州博物馆已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11所院校、25个教育团体组建德育共建单位,每年有近20万名中小学生来馆参观学习。徐州博物馆定期派遣学者与社会教育员走进各个学校,2017年以来,《春秋历史话精神》《中国古代体育故事》等数十项课程先后走进学校,有超过3万名学生参与其中。
本文由作者据原文精简,原文刊登于《淮海文博》(第1辑),科学出版社,2018年
淮海文博
征稿范围
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和平路118号徐州博物馆《淮海文博》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