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VR技术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初探2023年第01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技术融合

基金项目:2022北京印刷学院学校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力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0322019)、2023北京印刷学院教改创新重点项目“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1010)阶段性成果。

新媒体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加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生代大学生学习行为在匹配过程中的错位逐渐显露,高校思政课面临现代化改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以科技赋能思政课已经成为顺应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然要求,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计算机三维空间技术为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VR技术的基本特征

VR(VirtualReality)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信息时代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综合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理论、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实时计算技术,以及人类行为学、人体工程学等多种学科技术后向更高层次的渗透与发展,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更高境界。使用者通过VR技术生成的模拟环境,不仅可以感受客观物理世界中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还能够突破时空及其他客观条件限制,获得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体验的经历。VR技术具有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三种重要特征,即3I特征。沉浸感(Immersion),指计算机技术通过模拟人所具有的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使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难辨真假。交互性(Interaction),指VR系统能够提供基于自然技能的人机交互,参与者可以方便地与虚拟环境及其中的物体进行交互感知。构想性(Imagination),即用户能沉浸在“真实的”虚拟环境中,通过与虚拟环境的各种交互作用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知,从而实现对概念的深化,再进一步创新思维,最终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虚拟现实的三维建模功能可以在计算机中创建一个视、听、感、触、唤等多重感知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既可以是完全虚构的,也可以是现实世界的虚拟再现,即“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使沉浸于这种虚拟环境中的人们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给体验者增加沉浸感,改变人与感知对象之间生硬、枯燥、被动的状态。

目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情感认同度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功能外,还有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的功能。它是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刚性、统一,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和功能定位上局限于对教师教育主导地位的阐述,更多地在“教”上下功夫,而忽视了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教师和学生主体间的互动作用不平等、传播沟通不畅,导致“教”与“学”脱轨,师生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心灵交汇与共振,教师长期的“独唱”造成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不足。

2.教育实效性不明显

与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使命担当。因此,高校的思政课不仅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还涉及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学等众多学术理论,更具学理性特点。而对于大多数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而言,因缺乏专业基础,他们不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范式,不习惯思政课抽象的表述系统,再加上对理论的接受、消化、理解与融会贯通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脑”“入心”过程中出现了延时现象,具体体现为教育实效性不足、学生领悟理论的迟滞性明显。

3.技术更新不及时

VR技术嵌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意义

1.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VR技术的嵌入有助于高校思政课实现教育目的与教学手段的统一。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马克思区分了学术研究方法和学术表达方法的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即学术研究逻辑是从生动的具体到深刻的抽象,而学术表达所遵循的则是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原则,“材料的生命一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过程,更是理论阐释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其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而这一教育目的仅仅借助于抽象的判断、严密的逻辑推演是很难实现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嵌入能够将原本平面的理论内容通过计算机三维立体空间的编辑与投射,转化为声音、图片、视频等生动、具体的场景,创设立体教育环境,为思政课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视角,为学生提供多感官的学习体验,帮助教师顺利实现由学术研究向教育目标研究的转化。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VR技术的嵌入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通理论与实践环节,实现统一。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比专业课而言,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受学生基数大、专职教师人数相对有限及现实资源束缚等影响,带领学生进行大规模集体调研难度系数极大,学生的课外实践大多分散完成,教师无法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直接性、个性化引导,集中教育的仪式感极度缺失,实践教学效果有限,无法完全达到预期目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起来的思政实训基地则完全可以根据课程实践需要不断模拟新的“环境”,确保实践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空内适应课堂教学内容,覆盖全校所有学生。

3.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VR技术的嵌入有助于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同步实现现代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处处彰显着时代特色;同样,思政课的教育形式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纵观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每一次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都会推动教育形式的重大转变,教育与技术相伴相生一直是教育发展的常态。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联动配合为思政课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以技术赋能教学模式成为思政课信息化变革的重点之维。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政治观点、价值导向、道德规范要想有效地被接受,就必须以学生喜爱的、习惯的习得方式呈现出来。虚拟现实技术通过释放其特有的沉浸性、交互性、可感知性等优势,使学生获得更加生动、具体、直观的学习体验,为思政课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加多样化的互动模式,以及更立体灵活的学习时空,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磨合中实现了思政课教学方式的革故鼎新,推动其向以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型教学模式转化。

VR技术嵌入高校思政课的有益探索

1.再现典型片段,实现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的辩证转化

2.建设VR历史展览馆,构建大历史格局

3.创设特殊场域,打通情感共鸣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利用VR技术构建虚拟现实环境、模拟案例场景,让学生置身于人工智能构建的方舱医院、法庭、新闻现场等,成为案例中的目击者、当事人、参与者,不仅能推进思政课教学理论与现实、静态与动态的融合,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根据实际需求创设场域,改变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中以聆听为主的学习模式,在“身临其境”中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转化为角色的语言、动作、情绪等可体验的实践过程,再现案例中不同角色的思想碰撞,使学生与角色间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其内在的思想矛盾感受,引发学生对不同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选择取向背后的深层原因的思考,完成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感性到理性的思想升华。

上述三个方面实现了VR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点、线、面的全方位运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推动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推动VR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拓展思政课教学渠道、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和提升课程满意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3][美]GrigoreC.Burdea,[法]PhilippeCoiffet.虚拟现实技术(第二版)[M].魏迎梅,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N].人民日报,2017-01-20(0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2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3.

(陆洋: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华群: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

陕西教育APP

百家号

抖音

公众号

微博

新华网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

THE END
1.2020第四届全球程序员节即将启动首次开启“线上云展+线下逛会本届程序员节对比以往在观展逛会模式上进行了尝试与创新,将首次推出VR云展馆,结合线下展厅对参展企业及软件园区进行全面展示,打造“线上线下齐逛会”的多元化、多维度的全新模式,开启逛展新体验。 VR观展 虚拟展馆尽览云端企业 10月15日,第四届全球程序员节VR云展馆正式上线。展馆将采用裸眼VR、全景航拍等数字化https://wn.ishaanxi.com/c/2020/1022/1873105.shtml
2.2024年展览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图表 实体展馆与网络虚拟展馆对比 8 图表 展览馆主要法律法规 6 图表《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创意设计业 6 图表2019-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率(%) 8 图表2019-2024年工业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长率(%) 产 图表2019-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 业 图表2019-2024年固定资https://www.cir.cn/8/51/ZhanLanGuanDeXianZhuangHeFaZhanQ.html
3.网上展览馆数字展厅的作用及意义元居科技网上展览馆数字展厅的作用及意义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有一种全新的文旅展览形式——网上展览馆数字展厅。数字展厅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所开发的虚拟展馆,能够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设备进行展览,为观众带来更真实、更丰富、更便利的文化体验。 一、网上展览馆数字展厅的作用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1748.html
4.虚拟现实vr在展馆展厅中起到的作用七全七美在展厅设计中使用虚拟现实vr设备作为展厅展示内容的方式原因之一在于,vr设备的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多媒体数字化展示形式不仅丰富了展厅展示创意,而且缩小宣传内容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其中,虚拟仿真vr设备的使用可以让参观者能够沉浸在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等感官的感知中,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体验。那么,虚拟现实技术https://www.cqdashuju.com/news/newsinfo/243.html
5.思政实践创新教学中心西安千策中国共产党党史虚拟展馆是将党的创建、发展、指导思想、党章的完善、党的历届大会和党的重大事件6个不同方面的党史内容与3D、VR技术和新互动方式的有效融合,实现 党史7大展厅引导讲解和自由参观2种线上沉浸式参观方式。 建设意义 1、提高人才培养综合素质 http://www.xjtusoft.com/m/view.php?aid=310
6.3D+VR+AR一体机四维全景4DPanoramaViewer3DLED3D数字党建展馆是以传统展馆为基础,利用虚拟技术将展馆及其陈列品移植到数字展馆中发挥宣传、展示及教育的功能,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除了打造党员在线学习平台,也可以在全国各地党员活动室、展览室、党校及体验中心等场所进行部署。沉浸式、交互式和真实性是连屏科技3D党建系统的三大优势,通过全景式、沉浸https://projector.zol.com.cn/866/8663517.html
7.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9篇(全文)展示空间等原因,展品只占藏品的很小比例.以 南京博物馆为例,常年展出的展品不足馆内的藏品的0.5%,是文化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而对于数字博物馆而言,展品和藏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馆内的藏品都可以在网络上做虚拟 展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2!展示手段的多样性,更有利整合全国的各类展品的资源:有利于各展馆展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7no481.html
8.基于Unity的智能交互虚拟文物展览馆在数字时代,将VR技术应用于现代博物馆的建设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虚拟文物展览馆作为传统博物馆的延伸改变了传统历史文物的陈列理念,虚拟博物馆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访问数字资源的方式,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展示和体验文化遗产的形式,还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区别于传统虚拟博物馆的构建方法提出了一种http://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75903
9.线上虚拟展馆数字博物馆虚拟展厅设计与制作【打造不熄灯的线上博物馆】提供一站式线上虚拟展厅与线上虚拟博物馆解决方案,从线上虚拟展厅怎么做,到在线虚拟博物馆设计,再到博物馆虚拟展厅搭建,让参观者尽享线上虚拟博物馆的魅力。想要建设博物馆虚拟展厅?联系我们,打造不熄灯的虚拟博物馆!https://www.91jiangjie.com/?page_id=7140
10.深圳虚拟大学园2022年联席会议召开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领导线上出席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梁宇宁同志线上致辞。他表示,此次会议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继续行动,为进一步推动虚拟大学园的发展,助力广东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意义。他指出,深圳虚拟大学园是国家大型科技园和创新型产学研示范基地,扎根深圳,协同湾区,辐射全国,拓展海外,为深化市校融合、深港合作、国际交流、服务城市发展做http://www.xmusz.cn/newsinfo/4640290.html
11.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博物馆vr虚拟现实红色展馆建设【不熄灯的博物馆】深层互联运用前沿VR技术,打造高端VR虚拟展厅与线上虚拟博物馆,呈现沉浸式体验。做一个线上虚拟展馆多少钱?无论是VR展厅、VR博物馆,还是3d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展馆、虚拟校史馆等的设计与搭建,均可量身定制。https://www.depthlink.com/xunizhanting/index.html
12.过一个科学的周末!中科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周末开启1. 线上科普讲座 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数学研究 时间:9:00开始 主讲人:复旦大学程晋教授 腾讯会议号:821 122 554 2. 科学家电影《吴文俊》公众科学日首映月活动 时间:10:10开始 地点:思源楼一层 3.观看《冯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宣传片》 时间:11:20开始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070614?commTag=true
13.城市规划数字展厅建设的意义行业新闻汉沙集团数字展馆展馆城市数字展厅对于一座城市的展示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每一个细节,用多种多媒体手段来展示,如电子沙盘、增强现实、虚拟成像、液晶拼接屏、虚拟翻书、幻影成像、弧幕影院、地面互动投影、触控一体机、三维动画等,将一个庞大复杂的城市规划完美的呈现在大众面前,给人们真正意义上的视听盛宴。 https://www.cqhansa.net/article/13871.html
14.VR虚拟展馆,720云展馆—更加直观的线上交流场所随着VR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虚拟展馆来作为展示商品、传播信息、会议交流的线上场所,它更为直观、立体的展示效果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加直观的观展体验。相对于传统的线下展馆,VR虚拟展馆的视觉效果更加的生动,它基于真实场景的展示方式能够全方位记录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083071
15.后疫情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世界其中,天津市展厅展示天津优势产业,突出产教融合特色;鲁班工坊展厅,呈现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丰硕成果。博览会线上展示依托“云上博览”,通过全过程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实现传统实体现场展示向以信息交互、数字孪生、虚拟空间为主的云上互动展示转变。https://kjc.zbvc.edu.cn/info/1017/2405.htm
16.vr展厅方案制作线上虚拟展会广州商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商迪3D】,3d虚拟现实技术雄厚,多年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线上虚拟场景解决方案,为客户制作设计:vr线上展厅、3d展厅、企业虚拟展厅、线上展馆、线上展会平台、全景线上展厅制作等服务,帮助企业以全新视角向客户展现线上虚拟环境,专业值得信赖!http://www.kushixiu.com/
17.线上虚拟展厅,3d云展馆VG三维云官网WEB3D交互虚拟展厅搭建3D虚拟展厅,可以让企业获取更多的流量,其流量范围不仅仅是本地区的,而是全国的。 3D线上云展厅线上虚拟展厅,3d云展馆3D技术 3D虚拟展厅,给你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相比于传统实体展厅,3D虚拟展厅不仅能够充分展示产品信息,还能够给与用户更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 https://www.vg3dy.com/search/index/tag/id/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