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是传承我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宣纸制作技艺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于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10年来保护实践情况
(一)以政策法规支持传承保护。当地政府专门出台实施《宣纸保护和发展条例》,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保护传承提供制度保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各级部门印发多个规范性政策文件,并将遗产保护与宣纸产业发展纳入地方“十三五”规划。
(二)立足整体保护、全面发展。目前,宣城市共有宣纸、书画纸生产加工企业540多户,其中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许可的正规宣纸生产企业17家,年产宣纸800吨左右,其中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宣纸产量约占总产量的80%左右,年销售额近2亿元。全县青檀林基地达10万多亩,保障原料供应。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了万亩青檀林、燎草加工基地、杨藤基地,建成了檀皮集中蒸煮和黑液综合利用项目,为全县宣纸生产企业提供檀皮黑液集中处理服务。参与制定了宣纸国家标准和古艺宣、宣纸邮票纸等行业标准,获得60余项专利,出版了一系列专著。相较于其他非遗项目,宣纸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在产业发展中促进保护与传承,以保护传承技艺促进产业兴旺,这是该项目优势所在,经过多方努力,形成了较好的非遗保护整体生态。
(四)建设传习基地。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中国宣纸股份公司建设集技艺展示、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园区——中国宣纸文化园(宣纸传习基地)。中国宣纸博物馆于2016年正式开馆,集宣纸历史、制作技艺、宣纸与书画艺术、历代宣纸产品展陈等为一体,是全国首个系统性综合宣纸博物馆。已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荣获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大力发展研学旅游,2018年单日接待学生量突破2000人,单团突破1000人,全年接待人数20.13万人次,增长27%,2019年持续稳步增长。
二、保护传承工作计划
未来,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工作将围绕一下方面开展: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以创意生活的理念,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延伸发展。一方面进一步为书画领域服务,另一方面,抓住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抓住中式生活潮流兴起的机遇,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宣纸的位置,提升中国人的生活的文化品味。
三是创新文化产品,促进文旅融合。以现有中国宣纸文化园为基础,提升体验功能与设备,开发系列文化体验产品;以红星宣纸北京体验店体验项目为试点,争取在全国大城市逐步开设系列化“宣纸文化体验园(工坊)”;做好文创产品开发。
三、10周宣传活动情况
2019年6月,参加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会场活动展览,传承人现场展示捞纸技艺,工作人员向观众讲解宣纸知识。11月,参加第四届湘鄂赣皖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举办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进行技艺宣传展示。(供稿: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