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
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书法纵向穿透两个层面:“使用”与“审美”
横向跨越文字两个层面:“文字”与“绘画”
颜真卿的真迹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引起极大反响
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日本
对书法的继承和发展在哪些方面?
日本的【书道专业】
都在学习什么?
毕业于筑波大学书法博士
SKD的白老师
可以介绍一下日本的书法专业吗?和国内的书法专业相比有什么区别?
日本的书法专业是一门非常传统的学科。这种传统主要是指汉字书法艺术,由于日本文字起源于中国,因此在国内需要临习的书法名家以及中国书法史在日本也是学习的必经过程。
同时日本书法又是一门独辟蹊径的学科,这么说主要是针对假名书法而言。曾经依赖中国文字的日本,早已在奈良前期就孕育出自己的文字——假名。并且进入平安时期经过“三笔三迹”迅速发展成今天独特的书法艺术。因此日本的书法专业一直都是汉字和假名齐头并进,这是与国内书法专业的最大不同。
课程设置上基本如国内一样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只是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相对而言日本的院校更加看重个人学术思维的培养,小组、个人发表的机会或许更多。
日本書領域专业的院校有哪些?
筑波大学书道专业官网截图
虽然设置书法的院校不如国内那样多,但还是不乏以书法专业而著称的名校。如筑波大学、大东文化大学、东京学艺大学、奈良教育大学、二松学舍大学、岐阜女子大学等等。因为本人毕业于筑波大学,因此就以筑波大学为例做个简单的介绍。
筑波大学的书法专业说可以说是日本院校中的翘楚。名师如如西川宁、今井凌雪、中村伸夫等。现任教授亦为书界名家,分别为菅野智明(教授)、尾川明穗(准教授)、高桥佑太(准教授)。其中以菅野教授的资历最深,他的课程尤以严格与高难度著称。另外两位教授是近两年进入筑波大学任教的,但是在此之前已经在各博物馆、研究机构历练多年,亦成果斐然。三人虽然都是主攻中国书法史方向,但尾川教授如今负责假名书法、书法史的教学工作,如果对假名书法感兴趣,也不妨考虑报考尾川教授。
课程大致分为掌握专业知识的授课科目和提高实际技能能力的实践科目,授课科目有“书概论”、“日本书法史”、“中国书法史”、“书鉴赏论”、“书学方法论”等,实践科目有“基础练习”、“汉字制作”、“假名制作”等。另外每年度设有“麦秋展”、“双峰祭”两次书展活动,以展示、交流书学成果。
筑波大学书法专业发展到现在,不仅重视书法技法,进入研究生阶段更加侧重理论研究,依托以研究而著名的筑波大学,书领域的研究方式也结合了西方科学研究方式,并于书论方面屡有突破。
为什么选择书法这个专业,并在这个领域精进到博士呢?
SKD白老师作品
因为有家人在从事书法艺术,所以从小耳濡目染,也顺利的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也有过放弃的念头,在母亲的启发下,有了一个想要出国看看的想法,但对于未来出路的选择,还是不确定。
我来了之后参加各种学校说明会,才知道继续书法专业的深造并不是死路一条。当时筑波大学给我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首先是筑波大学的排名在一直稳居日本前十,实力雄厚。另外就是在参加说明会的时候看到了教授和学生的作品,技法优秀、富有想法。
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报考过程,我是第一位考上筑波大学研究生的大陆留学生,虽然过程中一定会有波折,但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切实可行的经验,避免再走冤枉路。
另外就是在我的研究生阶段得到了专业的指导,除了实践和理论方面有了全面的提升外,最重要的就是逐渐养成了学术研究所需要的独立思考、思维逻辑能力。这也是日本书法院校很重视的一部分,因为我亲身体会过,所以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也会把这种理念灌输在课程中,这样可能更适合日本考学要求。
日本比较看重学生什么特点?
是否能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思维与能力。研究生阶段教授不会填鸭式教学,因此在教授的指导下,能独立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觉得作品集的核心是什么?
书法作品相对来说比较务实,其实就是技法与表达方式的展示,如书体与内容是否贴合?想要通过作品表达什么?因此完全无脑的东拼西凑肯定是不行的。
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对考学的学生,有什么书籍或者艺术家/电影/app的推荐?
初级阶段学生阅读日本资料比较困难,不妨从《中国书法史》(七卷本)、《日本书法史》(陈振濂编)两本入手。
给准备来日本读艺术的学生一些建议吧。
尽可能地多练习日语,之后不论是备考还是考试,日语基础好的话一定事半功倍。有条件的话多去浏览心仪的学校官网,对教授的研究领域能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可以更快的设定自己的目标以实现精准备考。
至于作品方面,完全可以在国内就开始准备起来,积累的越多,将来作品集的选择性就更大。有了以上的积累,想必在来日之后的备考过程中会有所助益。
从魏晋到唐形成的五大书体,我们现在所学习的书法好像是对传统的学习和继承。现在的书法有创新新的书体吗?书法与当下科技有结合发展的可能性吗?学术界对书法的发展是怎么看待的?
书法作为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一门艺术,决定了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每一种书体的出现都是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孕育而出的,自有它的必然性与实用性。其实在这过程中早有各种各样的书体出现,只是历经洗练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五大书体,因此尤为经典至今沿用。
篆书
东汉《袁安碑》
隶书
东汉隶书《曹全碑》
草书
东晋王羲之草书《初月帖》
行书
唐朝颜真卿行书《祭侄稿》
楷书
唐朝颜真卿早期楷书《王琳墓志》
唐代之后,随着书体的成熟以及印刷术的普及,写字逐渐在实用之外增添了艺术性,因此不再需要新书体的出现,转而促成书风的发展。
五大书体只是一个统称,每一种书体中更有无数种书写风格,千变万化,而以井上有一为代表的日本现当代书家,则是利用线条与空间,带给我们黑与白的视觉冲击。所以我们继承的是书体,发展的是书风。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AI书法
想了解更多书法专业知识
想考书法专业
报名戳
录取
2022202120202019
2023
2023OFFER|用「英文入试」拿下多摩美术大学「统合设计」修士!
2023OFFER|远程在线直录东京大学建筑修士!
2023OFFER|带着国内作品集拿下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油画」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