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热”持续升温多元化创新激发文化消费活力文博新浪财经

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各大博物馆积极探索新形式,通过创新布展方式、丰富文创产品以及采用数字技术,将“博物馆体验”深入日常生活,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形式创新让博物馆文创“活”起来

随着博物馆展览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文创产品正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历史元素转化为观众喜爱的消费品,成为文化遗产与现代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设计灵感推出的“凤冠冰箱贴”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这款冰箱贴木制款售价46元、金属款售价78元,每日限量发售,经常在开馆后一小时内便售罄,被赞“一冠难求”。9月,国博又推出“AR金属凤冠冰箱贴”掀起新一轮抢购热潮,上市首日2小时内售出2300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累计销售已经超过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的“销售冠军”。

“没有围城的博物馆”融入日常生活

“文博热”不仅体现在文化展览和文创产品的火爆,也在城市生活场景中延续并焕发新意。

记者从12月4日的“中国·潘家园新年文化消费季”活动中了解到,北京潘家园正在打造一片传统文化示范街区。该区域总面积达2.59万平方米,从东三环南路延伸至华威桥,覆盖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等多个文化节点。公共空间均融入了文化符号,宛如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据潘家园街道工委负责人介绍,这片街区以中国经典文物“红山玉龙”为设计灵感,旨在让市民和游客在城市漫步中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刻联结。“通过开放式设计,以‘穿越时空的博物馆’为理念,希望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打造可逛、可赏、可触摸的文化街区。未来街区还将加入更多互动形式,激发市民和游客深度参与文化体验的热情。”该负责人说。

记者在潘家园新年文化消费季活动现场看到,不少消费者表现出对“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浓厚兴趣。一位带孩子参观的家长表示:“希望这里不仅是游览场所,更能成为一个将文化融入生活的开放式课堂,让孩子能在这里接触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

解锁更多“文博热”新形态

从展览形式的突破到文创产品的创新,再到文化空间的打造,文博产业正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焕发新的活力,既满足了公众对文化消费的多元需求,也为城市生活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以“跨界破圈”为关键词,通过联名合作、数字化技术等创新形式成功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参观浏览。上海博物馆则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文化体验与消费融合之路,通过推出“上博号”古埃及主题游船、“博物馆奇喵夜”等创意活动,4个月内吸引超百万人次观展,文创销售额更是突破1.5亿元。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明认为,“文博热”的背后是全社会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博物馆正在从单一的展示功能向多维度的文化体验平台转型,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文博行业的经济价值,也强化了其社会教育意义。

在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看来,当代博物馆已展现出“澎湃的文化力量”。“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也是文化体验的创造者。我们希望通过‘打开方式’的多样化,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让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更加深刻。”他说。

业内人士指出,文博产业的持续创新,正在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为文化消费带来了无限可能。在年轻群体的推动下,“文博热”以新的形式激发了公众对历史与未来的探索热情。

THE END
1.数字博物馆,引领传统文化亲近年轻一代关于我们数字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方式助力传统文化走向年轻一代。借助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将丰富的文物信息和历史背景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年轻人,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数字博物馆不仅提供了便捷的在线参观体验,还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年轻人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跨时代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传https://logincenter.isbcyz.com/post/8415.html
2.数字博物馆对比传统博物馆的特点有哪些?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如今重要的博物馆形式,它的特点是不受空间的限制,让人足不出户浏览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数字化与博物馆的有机整合,特点鲜明。管理员能更方便地对博物馆的资料进行编辑、加工和 …https://www.chinalivi.com/baike/2227.html
3.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9篇(全文)补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上的限制,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1!展品的无限可复制性,保护了文物,减少了频繁的真实展示,降低了展品损坏和被 偷盗的可能,有效的解决了展品展示和展品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物资源不可再生,博物馆的 藏品如果年代久远,质地会变得十分脆弱,在展览时必须十分注重光线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7no481.html
4.文化汇聚与共建:数字博物馆平台的建设价值研究但传统博物馆有开放时间和空间位置限制,导致博物馆学习难以融入当代教育中。其次由于很多藏品较脆弱,无法在展厅中面世,使得人们难以接触和了解,而这部分隐藏的文物反而失去了价值。但数字博物馆平台的建立,学生和想要学习的人均可随时随地进入数字博物馆平台进行知识学习,并且可以全方位欣赏“消失”的文物。同时数字博物馆https://www.iii.tsinghua.edu.cn/info/1058/2789.htm
5.关于博物馆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当前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实践类二、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优势 (一)智能化 数字化博物馆将现实中的实体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让死板的文物焕发了活力.观众们参观博物馆的同时,可以亲身经历到数字化虚拟出来的历史时代.搭建的数字展厅,实现了以往传统博物馆中难以实现的展示功能,观众们可以在古人中间穿梭,在历史场景中拍照留念,倾听古人的声音https://51elaw.com/biyelunwen/62801.html
6.与传统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有哪些优势?–深圳市岩星科技建设众所周知,数字博物馆顾名思义,比传统博物馆有更多的多媒体产品和数字博物馆展示。那么具体的优势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谈谈数字博物馆的几个优势。 优点一:管理有效。 数字多媒体可以充分展示博物馆内的所有信息,并有效管理博物馆信息。数字博物馆将实体展示数字化转化为观众。借助幻影成像、互动投影、虚拟翻书、弧幕影院http://www.yanxing188.com/4512.html
7.数字博物馆方案.docx数字化系统建设 124 4.1 网上博物馆 124 4.1.1 概述 124 4.1.2 系统特点 125 4.1.3 建设方案 125 4.1.3.1 技术应用 125 4.1.3.2 技术需求 126 4.1.3.3 网站安全内容及措施 127 4.2 数字博物馆 127 项目概况项目概述博物馆是国家首批23个博物馆之一,发现的博物馆最丰富、最集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已发现博物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225/8067071112003052.shtm
8.北京市文物局让我们伴随着初春的暖阳,走进梅林迎春的二月。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将在二月推出各式各样的社教活动,让我们在这万物复苏的日子里,一起感受博物馆里的知识与力量。 (请根据当前博物馆、艺术馆开放要求,参观前查询预约情况,自觉维护参观秩序)https://wwj.beijing.gov.cn/bjww/wwjzzcslm/1737418/1738081/zlzx/326036716/index.html
9.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本周,安徽、海南、山西、广西、湖南、江苏15个村落上线“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入馆村落总数为1071个。 消息来源:微信公众号@传统村落博物馆 02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第七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进行公示 根据《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17号)有关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省相关部门审核的基http://dmctv.cn/zxShow.aspx?id=3391
10.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理论研究第二,突破了财富能力障碍,消费者以较低费用甚至免费登录一个平台,文化服务就会应有尽有,能够听到或试听世界各地的音乐,看到或试看全球的电影,足不出户地欣赏博物馆中珍贵的藏品。第三,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障碍,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便携性和移动性,更加契合现代社会快节奏、时间碎片化、空间移动频繁的特点,更利于创作和欣赏http://sass.cn/109002/64746.aspx
11.浅谈数字化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之路数字化博物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博物馆的文物、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形成网络资源,然后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将文物、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展示和传播的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可以为传统博物馆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带来更多的展示和传播机会,从而使文物和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并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参观http://ylpano.com/news/686693886587965440/8ce7ea49cc7c4d4ea6985640459a136a
12.展讯苏州丝绸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留得住”“用得好您馆对于“文物数字互联”方面目前做了哪些工作,未来有何相关规划? 魏馆长:为了贯彻落实“文物数字互联”新概念,2020年苏州丝绸博物馆实施“数字丝博”项目。针对苏州丝绸博物馆基本陈列各项数据的采集,强化珍贵文物与陈列展览的全面展示和应用,在传统博物馆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博物馆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高https://m.cnacs.net.cn/89/197001/3060.html
13.用新质生产力激活传统文博行业创新力,2024博物馆创新力建数字赋能传统博物馆,AI助推博物馆创新发展 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网红展“大唐遗宝”,所有展示的329件藏品的故事,都能在现场展出的二维码上找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作主旨演讲《数字赋能博物馆文化传播创新》,侯宁彬表示,近年来,数字技术在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展览“多”起来、文化“火”起来等方面发挥了举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31525&sid=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