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天下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题:“爆款文创”助推“文博热”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

辽宁省博物馆“簪花”系列手作饰品开年引发购买热潮,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的火爆从夏天延续到冬天,苏州博物馆“蟹黄黄”玩偶近来吸睛无数……2024年,“文博热”依旧如火如荼,“爆款文创”成为最新“流量密码”。

文创产品持续“破圈升级”背后,是博物馆不断拓宽边界的探索,是文化体验与消费升级的“双向奔赴”,更是文化产业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

博物馆功能再拓展

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展览、教育等核心功能的重要拓展。在文创产品的推动下,博物馆逐渐摆脱“高冷厚重”的形象,成为“接地气”且“爆款频出”的场域。

有不少网友热衷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收集、制作的博物馆文创冰箱贴展板,引发热议。他们将文物冰箱贴按历史年代分门别类排列,令人耳目一新。

“拥有它们就好像真的把博物馆‘搬’回家了。”一名网友感叹。

把“马踏飞燕”玩偶捧在手心,把青铜器的精美纹饰“背”在肩上,把千古名画“穿”在身上……历史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遥不可及的记忆,而是生活中随时可触摸的存在。

不少游客表示,因这枚冰箱贴而知道了何为“藻井”,并对文物本身产生了强烈好奇,从“在逛博物馆的时候顺便看看文创”,逐渐变成“为了买到心仪的文创产品而参观博物馆”。文创商店实实在在成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

分析“凤冠冰箱贴”走红的原因,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认为,首先IP要有一定知名度,其次设计要符合当下审美理念,更重要的是工艺要足够精美,做出和现有产品不一样的东西,做到时代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相统一。

文创产品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表达,是博物馆基于馆藏文物开展多元阐释使命的体现。有价值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折射出沧桑历史和文化变迁,更能反映当今时代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推陈出新会“整活”

年轻人为何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如此“上头”?植根于文化沃土,生发于创意设计,是文创产品源源不断的“破圈”动力。

“给我来对大闸蟹,要一公一母,个头大的、肥的!”

“好嘞,这两只不错,来看一下秤,足斤足两,没问题的话就给您用绳子绑好了。”

水产市场的场景在苏州博物馆上演。无独有偶,甘肃省博物馆的“麻辣烫”、陕西文创产品“绒馍馍”等,也因为“过家家”表演式的打包模拟游戏“火出圈”。

博物馆文创产品一直关照年轻人的兴趣点。“文博场馆通过打造全感官、全流程、互动性的新消费场景,吸引游客深度参与,激发他们在特定场景中的特定情绪,进而形成难忘的个体化情感体验与记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熊海峰说。

手机扫描一下金属“凤冠冰箱贴”,就能实现佩戴虚拟凤冠拍照,为自己“加冕”;故宫出版社联合游戏连锁品牌推出系列互动解谜书,让读者在抽丝剥茧中收获历史知识;更有“考古盲盒”等“半成品”,提供考古工作体验同时留下一丝悬念……

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走进博物馆,当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复刻”文物,文创产品给予消费者诚意十足的仿真体验,让人们拥有更多维度的文化感知。

年轻人对文创产品的热情,也成为文化传播的助力。博物馆文创产品正成为他们表达自我、寻找认同、结识朋友的社交方式。

“95后”小悦收藏有几百件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藏品”来交流,“藏家”们渐渐形成了同好圈子。“我们最看重文创产品对文物的还原度和工艺精良度。”她认为,借文创产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联系,收获的满足感是长久而充实的。

文化消费添活力

“博物馆门票0元,买文创花了200多。”

一句“你无法空着手走出一家博物馆”的戏言,逐渐变成现实。随着文创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文博经济”蓬勃发展。

上海博物馆暑期推出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文创销售额截至11月底已突破1.4亿元;三星堆博物馆前10个月文创销售收入达1.5亿元;近百家博物馆参加天猫“双11”活动,开售首日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0%……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精美“走心”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正契合了这种需求。

河南博物院探索将博物馆文创产业带入乡村。“考古盲盒”的生产基地就位于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下龙村,随着产品销量增加,生产线不断扩充员工,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

专家指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走红,彰显了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但要想让“爆款文创”走向“长红”,还应做好规范化。

THE END
1.华豫之门淘宝季景德镇站第三集!猎宝探店!华豫之门淘宝季景德镇站第二集!大家来找茬! 1433阅读23小时前 华豫之门淘宝季景德镇站第一集!团队勇闯鬼市捡大漏! 1696阅读2天前 有你喜爱的节目吗?“不忘初心跟党走·赋能助力再出发”文艺汇演作品人气助力中…… 1601.9万阅读2021-7-13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网络知识https://www.hntv.tv/rhh-0656091136/article/1/1867783186031906818?from=dxhome
2.十二月公益鉴定活动即将开启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导师。曾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兼职教授,台湾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管理研究所客座教授,上海市文化人才中心特聘专家。主要从事古陶瓷研究与鉴定工作。 王正书 https://www.shkp.org.cn/articles/2024/12/wx507089.html
3.福文化博物馆“福遇博物——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文创联盟展”盛大本次联展由省文物局主办,福建博物院福文化博物馆、福建省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馆承办,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文创联盟协办。联展以福文化为主题,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福建省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馆、福建省沈绍安漆艺博物馆、福建省山海标本艺术馆、福建省海丝外销瓷博物馆等省内24家非国有博物馆的展品将亮相联展。 https://www.fjbwy.com/articles/2024-12-19/content_15786.html
4.海南省博物馆2024年12月16日12时,海南省博物馆“南溟奇甸”系列数字藏品正式在支付宝鲸探平台上线发售。上线仅3分钟,8000份“南溟奇甸”系列数字藏品全部售罄,实现销售收入24万元,创近期鲸探平台最快销售记录。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文博届的有效运用,使得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数字藏品持续走热、频上热搜,成为热门话题,吸引https://www.hainanmuseum.org/hnbwgcms/info/4126
5.海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作为第二届中国(海南)东坡文旅大会重要活动之一,“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于12月9日在儋州东坡桄榔庵纪念馆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联合海南省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儋州市旅游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我馆藏品征集部主任朱纬、藏品保管部副研究馆员张晨参加https://lwt.hainan.gov.cn/ywdt/ywdt_55370/gzdt/202412/t20241216_3786837.html
6.网络鉴宝,一场叫好不叫座的生意而天天鉴宝不仅创造了一系列名梗,鉴宝师的执业资质也更经得起推敲,既有岳法师(王岳刚)这样的行业大佬,也有海东这种在博物馆做了 7 年的从业者,而科班出身的牛道德,则受过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的名师点拨。以至于每次有人质疑听泉鉴宝的专业度时,天天鉴宝的鉴定师都是网友拉出来作对比的参照系。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71af112e1382358b12fca7f
7.起底直播间“古董鉴宝”:老人花40余万买几百件“文物”专家表示,“线上鉴宝”也应该按照线下的要求进行规范。专家还建议,相关的博物馆在宣传方面、普及文化知识方面,在传统做展出之外,也可以对现在做鉴宝直播的行业做一个相应的培训,鉴别、资质的考核。 网络直播间里讲述自己家长里短的故事你会愿意观看吗?当你被这些情节曲折的剧情所吸引的时候,这些主播的真实用意就该登场https://www.cztv.com/newsDetail/701358
8.警方介入网友拿博物馆古剑鉴宝【#警方介入网友拿博物馆古剑鉴宝#】10月15日晚,“听泉鉴宝”复播,在线网友超10万人以上。“听泉鉴宝”和“国博文物总店”两个主账号粉丝不断上涨,总粉丝量已超3100万。复播前,主播丁祥栩专门发布视频回应争议,称从未在直播及任何地方使用“北京大学”的标签进行营销宣传。此前,一名男网友在连线“听泉鉴宝”时,展https://finance.sina.cn/2024-10-17/detail-incsvmwi6224980.d.html
9.专家现场鉴宝!山东博物馆携手《家有藏宝》举办公益专家现场鉴宝!山东博物馆 携手《家有藏宝》举办公益文物鉴定活动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3日 简介:【展开】29785次播放 相关视频“人民楷模”朱彦夫老人 迎来“特殊”的客人 山东文旅报道 时间2023-04-03 专家现场鉴宝!山东博物馆 携手《家有藏宝》举办公益文物鉴定活动 山东文旅报道 时间2023-http://v.iqilu.com/yspd/sdwlbd/2023/0403/5294339.html
10.漫读周末“鉴定”改“赏宝”,热闹的直播间鉴宝要“塌房”了吗?他表示:“直播业态已经走过了早期靠插科打诨、制造低俗就能获得持久关注的阶段。如今,观众更期望在娱乐自我的同时,还能收获一点知识。直播间鉴宝正好符合他们的这一需求。”曾一果还提到,“听泉鉴宝”和文化主播董宇辉的走红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博物馆古剑”遭警方介入调查 http://culture.ycwb.com/2024-10/19/content_52997398.htm
11.一个月涨粉千万的听泉鉴宝停播后陷“真实性”争议,网络鉴宝何去何从2023年12月29日听泉鉴宝发布了一个男子连麦听泉鉴宝戴着奥特曼面具的视频爆火出圈,获得了20万的点赞关注,2024年上半年听泉鉴宝的流量和关注度持续上升,他的鉴宝直播间诞生了多个引发社会讨论的“名场面”,比如今年9月一名男网友连麦听泉鉴宝时展示了一把古剑,听泉鉴宝鉴定为是一把真的巴剑,该男子自称“从博物馆拿https://www.cqrb.cn/shishi/2024-10-15/2051980_pc.html
12.2500万粉丝网红“听泉鉴宝”凌晨回应学历造假争议:从未说过自己是舍此之外,“听泉鉴宝”直播间里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到底是有脚本的摆拍,还是真实的连麦?若是真的,他面对那些疑似盗墓者的求鉴定要求,是否该报警?若是摆拍,他有无尽到对观众的提醒义务?这些都值得辨析。 要知道,在他的直播间里,网友可以看到有人拿出了自称“从博物馆拿出来的”战汉时期古剑,有人在拍摄疑似古墓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807162
13.网友自称拿博物馆文物参加鉴宝直播风云,真假难辨[摘要] 网友自称拿博物馆文物参加鉴宝在网络直播领域的新篇章中,一位神秘男士展示了数件看似珍贵非凡的古董,他声称这些宝藏源自“博物馆的秘密角落”。这一言辞立刻在网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讨论,同时也 网友自称拿博物馆文物参加鉴宝 在网络直播领域的新篇章中,一位神秘男士展示了数件看似珍贵非凡的古https://www.syuan.com/shandong/article/zixuntoutiao/detail-13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