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近期通报,今年以来,依托“净网2024”专项行动,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坚决整治自媒体运营人员移花接木、摆拍造谣等利用网络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已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2.7万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3.1万余人,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9.9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56.2万余条。
直播斗殴血流满面?虚假摆拍!
这则视频是今年7月中旬发生在成都的一起直播中的斗殴,两名女子因口角逐渐发展成肢体冲突,周围的人似乎在极力劝阻,事态发展愈演愈烈,互扇耳光、扔酒瓶、两人流血,甚至还叫来了120救护车。然而,警方进行调查后发现,这场所谓的“斗殴”是经过精心策划摆拍的虚假直播。那么这场闹剧背后的策划者到底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今年7月17日凌晨2点多,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网警在网上巡查时发现,有网友反映,他在某短视频平台浏览一场直播时发现,有几个人在当地的一家烧烤店发生了肢体冲突,甚至连120救护车也赶到了现场。
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网安大队民警曾鹏:当时举报就说一帮年轻人在一个小食摊儿,进行了斗殴,当时的情况比较激烈,而且现场据说是出了血,也是出现人员受伤。
深夜在街头发生聚众斗殴属于重大警情,成都警方对此高度重视,随后该警情被反馈到所属辖区十陵派出所进行处置,民警立即开展了调查工作。
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十陵派出所教导员赵和岗:当天晚上我们梳理了当日的殴打警情,但是很奇怪,对这种很严重的暴力的街面打架斗殴警情没有报警记录,当时我们觉得很奇怪,这是第一。第二,因为它是一个一连串的画面,它其中有一个画面就是所谓的受害人躺在120的急救车上,虽然没有报警,我们对辖区3家医院的120的救护报警进行一个梳理。
医护人员曾燕:应该是酒没有喝太多,因为像我们平时接触的喝酒喝多了的,是言语都不清的,她是很顺畅,逻辑也很清楚。
医护人员曾燕:上车以后光线更明显之后,看到血迹颜色跟平时的不太一样,我们看到的血不一样,颜色要淡一点,就像粉红色的那样。
民警通过以上的种种疑点判断,这场所谓的直播“打架”甚至呼叫120急救车的情况,很可能是一起摆拍的虚假闹剧。
为吸粉引流设计剧情虚假摆拍直播
网络主播李某某:我们都商量了一下,然后就说吃个饭发生一点事情就这样了。
记者:你说发生一点事情是指什么事情?
网络主播李某某:在直播里面发生一些争吵就行。
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十陵派出所教导员赵和岗:(剧情设计)两个女孩因为感情的纠纷,因为争自己的男友纠纷,双方大打出手。另外的4个人就在现场进行劝解,或者说是当群演,他们就是想通过这种桥段的设计,通过情感的纠纷来抓取网友的眼球。
7月17日凌晨2点08分,何某某与梅某按照商量好的剧情在直播中开始互相谩骂,并且逐渐扭打在一起,两人的冲突逐渐由互扇耳光,升级到互扔酒瓶,而这种摆拍的冲突也达到了他们预期中的效果。
网络主播李某某:我在家里面直播当时好像也是有3000人,然后出来了过后,出来到烧烤店打架直播过后确实有明显的变化,到达了4000多人,涨了大概有1000多人。
从画面上看,何某某身上多处受伤流血,而梅某则口吐“鲜血”坐在路边,劲爆的直播画面让观众一时真假难辨。
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十陵派出所教导员赵和岗:事后烧烤店摊主反映,涉事主播当日点完餐之后,结完账之后离开的时候,在烧烤摊的现场遗留了他们在网上购买的血胶囊。所谓血胶囊就是我们日常了解到拍戏用的那种红色的一种胶囊,它是这种从远观看疑似就是人的血,但走近了之后,它明显看它是个颜料。
利用假剧情“炒”话题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网络博主李某某:我其实没怎么看,空的时候就看一眼。效果还是蛮好的,还是想一步登天了,我自己内心的想法。
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十陵派出所教导员赵和岗:他们其中的有些人,可能从事网络主播这项新兴职业还不到一年或者一年多一点,他认为在网络社会上发生一切事情和现实社会没有关系,不会有什么,没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7月18日,参与策划并实施这起虚假直播的涉案人员全部到案,7名违法嫌疑人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成都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街头纠纷被网络谣言推波助澜
针对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乱象,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以及滥发“新黄色新闻”等突出问题。网络直播、发短视频等自媒体创作,可以拍段子,也可以拍事实,但是不能混淆两者之间的界限,否则就成了网络不实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今年5月中旬,当时成都发生一起“牧马人”吉普车被人拍打而引发的街头争执事件,在民警介入处理后事件本应迅速平息。然而在此期间,网络上却出现了车主罗某的“儿子是市长”“要求赔偿一万元还打人”等不实信息,网友对此议论纷纷,那么这件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今年5月12日下午,成都市成华区长融街与长融西三路路口,一辆黑色“牧马人”吉普越野车临时停放在路边,65岁的车主罗某下车办事,16时14分,张某某路过此处时触摸拍打了罗某的车辆,而这一幕正好被罗某看到,两人因赔偿的问题产生争执。
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情指中心副主任张城瑞:罗某认为张某对车辆造成了损坏,所以说现场要求张某进行赔偿,两人在此期间发生了言语争执,随后报警。按照我们的接处警规定,要求双方到派出所,我们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核实,包括调阅监控以及查看车辆等工作,这个时候其中的一方张某某,因为他是处于一个酒后的状态,加上可能也是担心车辆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所以说不愿意回到派出所。
由于张某某拒不配合民警到派出所进行调查,其间还对处置民警有推搡行为,在对张某某口头传唤无效的情况下,民警对他依法采取强制带离的措施。
由于罗某和张某某在争吵时都有过激言论,再加上现场的个别围观者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并以图文、直播等形式,把一些未经核实甄别的“传言”发布到网上,在多个不同版本的传言中,“老太说‘我儿子是市长’”传播最广,吸引了越来越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前来一探究竟。
从“路人”化身“爆料人”造谣者被行拘
原本一起普通的街头纠纷,竟引发轩然大波。成都警方连续发布两次关于这起事件的警情通报,对网上流传的各种“传言”进行了详细回应,另外,针对一些网络博主以现场“爆料者”自居,持续编造并散布不实信息的违法行为,警方也依法进行了处置。
据成都警方调查,该起街头纠纷事件发生后,吸引了数百名周围群众围观和聚集,其间有人将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进行加工后发布到自媒体账号,而张某就是其中一些网络谣言的主要传播者之一。
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情指中心副主任张城瑞:张某是当天的18点,也就是下午6点左右到达了事发现场,这个时候其实事件的现场已经处理完毕,本来双方当事人都已经带回了派出所,继续配合调查。张某并没有看到事发的经过,也没有和两名当事人直接对话了解过,就通过现场的一些闲言碎语收集整理之后在网上发布了这个信息。
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网安大队民警薛伟亮:当天他发了这个视频以后,他的流量突然就增加到两三千,平时可能只有十几二十几,增加了两三千,所以他当时拍了第一个看到流量这么大,他于是也就拍了第二个。
从“路人”化身为一个“爆料人”,让张某找到了一些所谓的“成就感”,在发布第一条简单的图文短视频后,他又将收集到的一些“传言”整合成24秒的短视频,而他在其中写的配文成了当天各种谣言的主要源头。
网络博主张某:我就是先发了个第一条视频,下午6点,下面就有人说等后续之类的,我就接着又发了。
从5月12日下午发生纠纷事件,一直到5月13日凌晨依然有很多人在事发现场围观、聚集,而有人趁着话题热度专门赶到现场进行直播,博取流量,饶某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
5月13日,成都警方依法对该起事件中参与编造传播网络谣言、阻碍执法、扰乱秩序的13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其中对编造和发布不实信息的张某、饶某分别处以行政拘留13日和10日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