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凉山彝族自治州散存民族档案文献集中保护问题彝族人网(彝人网)

摘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一直维持着浓厚的民族氛围,因而保存下来了非常丰富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资源。本文就其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不利于其传承的各项因素,给出相应切实的保护建议及对策。关键词:彝族;散存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口述档案;人才与技术

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少数民族政权、群体及个人在其发展过程中从事历史、文化、宗教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古籍、文书、印章、碑刻、摩崖、金文、竹简、木刻、骨文、民族声乐、民族礼仪、民族手工艺等不同形式的能够反映其历史、经济、军事、宗教、历法、哲学、习俗等诸多方面发展轨迹的历史记录。2000年,国家档案局启动“遗产工程”项目,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全面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因此,全面积极地保护我国少数民族珍贵档案文献对于促进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Ua1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以语委及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的馆藏最为丰富。“西昌市民族档案要属我们这里最多,保管条件也相对较好,我们这里可以算是西部数一数二的文物保管场所了”。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副馆长邓海春学者在接待笔者时热情的介绍道。其中语委的收藏主要表现在“族谱”及“家谱”档案的种类繁多且详尽,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族谱内依然只有男性成员的记录,女性家族成员并不具有名列家族族谱的“资格”;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的馆藏则以毕摩文化为主,共收藏了1000多卷的毕摩经书,同时馆藏四块碑刻,其中包括两块国家二级文物碑刻及其拓片;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局拥有经书、印章等珍贵少数民族实物档案448件;以美姑镇为代表的下辖乡镇,则保留着更加原始的彝族档案文献材料,数量庞大,价值惊人。Ua1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时,经费问题也颇为严峻:西昌学院图书馆设有专项的图书采购经费,但下属彝文特色书库则没有专项基金;凉山州语委每年有50万的专项基金用于彝族家谱牒籍的出版,计划从家谱方面推广彝语,但在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方面只有少量的单位拨款,并没有专项基金;西昌市档案馆在特殊情况下享有单位的拨款,但是对于民族档案文献并没有专项基金;西昌市图书馆甚至连濒危档案的特殊拨款都没有;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局享有每年3元/卷的固定拨款,但依然没有专项基金用于保护文献、改善设备;而各方面条件最为先进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每年有40万的专项拨款用于档案、文献、文物的采购和保护,但这对于庞大数量需要被保护和修护的档案文献资源来说还远远不够,连续多年上交的专项基金申请也一直不被予以批准;经费的严重不足,一方面加大了少数民族珍贵档案文献的征购难度,不能有效缩小散存范围,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购置先进设备的难度,甚至不能满足于基础设备的采购,珍贵档案文献材料得不到科学保存,濒危档案文献损毁进程得不到有效缓解。Ua1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州不论是州级收藏机构还是县乡级收藏机构,目前能够提供的都是极为有限极为基础的保护设备,电风扇和樟脑丸更是通用保护设备;整个凉山州,只有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一家保管单位装有气体灭火器和气体探测仪,其他单位全部还停留在干粉灭火器阶段;另外除了此博物馆装有钢制文物保险柜外,其余的各个保管单位均使用木制存放柜;空调和湿度仪此类“高端设备”更是难以见到,这些档案文献保管部门无一达到国家所规定“三室八防”的标准,严重影响了档案文献的保护、保管、修复、利用等工作。Ua1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国《档案法》明确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实行统一集中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实行档案文献集中管理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档案散存,多头管理,不但不利于统一保存利用,而且丢失损毁的威胁增大,弊多利少。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档案文献散存现状不甚乐观,分散保管条件不一,不论是出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初衷还是站在发扬传承民族精髓的角度,集中保护,统一管理都是最科学的选择。地州级中心库房配备相对完善的保护制度,先进的人才设备,同时形成一个完整集中的档案信息体,能够满足不同标准不同层次的开发利用,对全面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Ua1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述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社会、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由当事人或事件亲闻者亲口陈述的文字、声像、图表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通常为录音或录音的逐字记录形式。相比其他档案,口述档案显得更加真实与形象,而且我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各异,一些偏僻少数民族的文字甚至很难被认出,因此口述档案似乎已经成了唯一可以记录历史的方式。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分族人虽然日常交流都是使用彝语,但这并不是原始的正宗的彝语,而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统一策划制定的国家标准版的彝语。随着各少数民族汉化程度的加深,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工艺、舞蹈、歌曲等民族精髓文化也面临着彻底消失的危险。因此,利用声像技术把现存的一些不便于用文字表达的档案加以记录保存,为这些民族文化精髓做一个永久的留存显得尤为重要。Ua1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1]华林,侯明昌.论我国濒危少数民族档案遗产保护[J].档案管理.2010(3).[2]华林,肖敏,王旭东.西部濒危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3(1).基金项目:该文为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西部散存民族档案文献遗产集中保护问题研究”的最终论文成果,项目批准号:12BTQ048

THE END
1.馆内新闻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广州档案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档案馆王海滨馆长带队于2024年12月10日下午到广东省档案馆学习调研,学习借鉴省档案馆在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并请在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方面提供支持帮助。 市档案馆一行参观了省档案馆的阅览大厅、展厅、库房、机房等重要场https://www.gzdaj.gov.cn/gzdt/gnxw/content/post_256824.html
2.浙江省档案馆参观考察交流浙江省档案馆成立于1965年,是浙江省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社会各界利用与研究档案史料的中心。座落在丰潭路409号,于2017年6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为国家一级档案馆,2018年在全国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中名列前茅。 目前馆藏317个全宗,纸质档案1041810卷552525件。馆藏建国前档案开放http://zdpx.zju.edu.cn/xcjx_8667_824.html
3.全球免费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大全6、山东省图书馆古籍珍本数据库: 7、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文献数据库: 8、天一阁博物馆古籍数字资源库: 9、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文史资料数据库: 10、首都图书馆古籍插图库: 11、清华大学科技史数字图书馆资料库: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查询(目前全文查询北洋档案): https://blog.csdn.net/qq494370/article/details/105957208/
4.2024年《档案法》知识竞赛100题及答案.pdf5.档案馆与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应当在档案的利用方面互 相协作,可以相互交换()、()或者(),联合举办展览, 共同研究、编辑出版有关史料。 A.重复件 B.原件 C.复制件 D.目录 6.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和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档案及其复制件禁 止擅自运送()、()或者通过()出境。 A.邮寄 B.携带出境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1662622.html
5.新加坡14世纪满者伯夷的爪哇风格黄金饰品(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已知最早提及新加坡历史记录,是三世纪的中国记载将具有森托皮亚、环球影城、蝴蝶园和昆虫王国、杜莎夫人蜡像馆、S.E.A.海洋馆、水上探险乐园、海豚岛新加坡目前也在扩大其水资源回收系统,并打算斥资100亿新元进行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升级。其中一个X的案例是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724/
6.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馆融合模式探索互补的馆藏 资源和重合度较高的受众群体,三馆融合是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探索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音乐 博物馆及校史档案馆(院志)在近几年以音乐博物馆为主的三馆融合工作中,坚持把公共文化服务及高校专业教育作为 融合创新工作的两大支撑点,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果及公众反响,为区域性公共https://bjb.zjlib.cn/CN/PDF/1270
7.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研究院创新联动解密古文献四大发明背后的此次展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是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研究院之间打破馆际、行业资源壁垒,突破地域限制,整合优质文化资源的创新联动。 【名词解释】 甲骨文 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殷墟甲骨的发现使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商代被证实https://www.workercn.cn/c/2023-02-27/7747549.shtml
8.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图档博三馆如何协同发展?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协同研究首次出现在1998年Boyd Rayward教授发表的首篇图档博数字资源整合的论文[3],引起图档博协同研究浪潮。2000年在法国举办的图书馆发展研讨会以“档案馆、图书馆与博物馆的融合”为主题。2015年在日本召开了第38届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ICOFOM)研讨会的主题仍然是“博物馆学探索‘博物馆http://www.ordoswh.com/article/Info/index/id-5106
9.成都社会科学在线7、《探索充分就业之路——成都平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专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 何景熙 (四川大学) 张果(四川师范大学) 冯天丽 (电子科技大学) 罗蓉(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 8、《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国四川实证分析》(专著) 科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https://www.cdsk.org.cn/detail.jsp?id=1249
10.贺州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自然资源信息中心PPP项目总承包部一、项目概况 ###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自然资源信息中心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市城东太白湖片###路###路交叉西南角),项目总建筑面积***.59㎡,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6㎡,包括:图书馆建筑面积***.25㎡,博物馆建筑面积***.95㎡,档案馆建筑面积***.37㎡,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建筑面积***.85㎡,地下http://www.gdtzb.com/g-zb-29706312.html
11.新观察公共文化场馆的数智转型与创新实践:图书馆档案馆篇智库视点: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转型。数字技术在公共文化场馆的创新应用,是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公共文化场馆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便捷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以浙江http://www.sh-act.org/index.php?r=article/Content/index&content_id=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