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博物馆:如何用数字技术点亮“繁星”

炎炎夏日,许多人选择踏入一家博物馆,于缤纷的馆陈之间漫步,开启消夏之旅。近年来,博物馆屡屡在暑期迎来纷至热潮,收获了众多观众。但在大型博物馆备受追捧的同时,数量众多、颇具特色的中小博物馆却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在文化产业数字化大发展背景下,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多形式促进数字技术的应用,成为我国中小博物馆寻找自身差异化发展定位、破解发展难题的一条有效路径。

中小博物馆地域分布

中小博物馆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博物馆业内对中小博物馆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本文中的“中小博物馆”综合考虑“基层博物馆”和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两个筛选标准。查询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中小博物馆共有4680家,占当年全国博物馆数量约七成。这充分印证了中小博物馆在全国博物馆行业整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是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然而,受制于多种现实因素,众多中小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并不高,成为“被遗忘的大多数”。数据显示,2022年在全国年接待观众不足1万人次博物馆当中,81.9%为中小博物馆,馆均接待观众量仅5万人次,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数据清晰地显示了中小博物馆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行业现象,其文化传承、文化教育效能未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现。

中小博物馆类型分布

中小博物馆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中小博物馆存在品牌认知度不高、品牌展项体验不足和品牌定位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

问卷中影响观众对博物馆满意度的因素

一是中小博物馆品牌认知度有待提高。在问卷调查中,六成以上的被访者认为博物馆品牌知名度会影响他们对博物馆满意度的评判,与此同时,中小博物馆的品牌认知度并不乐观,不少受访者对我们所列举的代表性中小博物馆并不了解或没有听说过,同时三分之一的被访者认为“介绍中小博物馆的媒体信息较少”,近一半的观众认为“宣传不够吸引人”。在调研中也了解到,中小博物馆品牌意识不够强,品牌宣传工作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许多中小博物馆甚至没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与新媒体账号,观众接触和了解渠道有限。

二是中小博物馆品牌特色展项较少,品牌体验较弱。中小博物馆相较于大型博物馆,在品牌展项和品牌体验方面通常较弱,迫切需要深度整合挖掘,结合特色内容策划品牌展项,让博物馆真正“热起来”。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不少中小博物馆未能充分对接公众日新月异的参观需求,既有的常设展览过于传统,展陈体验性尚不能满足数字时代观众的期待。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博物馆往往面临资源和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根据多份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的数据,中小博物馆的年度经费普遍较低,这导致它们在展项策划和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受限,难以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展览或项目,也影响了展项品质和体验。比如在访谈中陕西某博物馆管理者谈道:“我们做过一些结合数字技术的展览,观众体验到文物活化的成果,反响很不错。但当前博物馆数字化体验质量严重受制于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我们博物馆体量小,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是有困难的,也需要更好的网络建设。”

游客在贵州铜仁市石阡县参观非遗博物馆。新华社发

三是中小博物馆品牌定位有待明确,品牌差异性不显著。调查中发现,很多中小博物馆馆藏都具有特色,但是因为多方面原因没能找到自己独特的品牌定位。部分中小博物馆没有真正理解潜在观众的需求和偏好,也未能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和业务延展可能性,品牌定位意识比较薄弱,博物馆的展览、教育和文创缺乏特色,无法有效吸引特定群体注意力。即便不少中小博物馆展览数量有所增加,但展览未能清晰地呈现其馆藏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教育理念,未能找到与自身博物馆特色紧密结合的差异性所在。“作为博物馆爱好者,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都会找当地博物馆参观。我发现很多城市的博物馆近年来基本都设置类似的‘网红元素’打卡点,文创产品都是雷同的冰箱贴、印章等。我觉得其实有不少博物馆的馆藏是很有趣的,但还没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特点,期待每个城市的博物馆都能更好地呈现这个城市独特的发展脉络与精神内核。”一位观众在受访时表示。可见,正是因为中小博物馆品牌定位不够清晰,容易给人同质化印象,难以引起观众到中小博物馆参观的兴趣。

以数字技术提升中小博物馆品牌影响力

虽然中小博物馆品牌认知度普遍偏低,但是在参观过中小博物馆的被访观众中,90%以上都对中小博物馆馆藏价值给予肯定,认为“获得了新的知识体验,展陈内容值得观看”。这凸显了中小博物馆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的潜力。让更多观众了解中小博物馆,甚至产生参观兴趣,可以在这些方面努力:引入、培养具有数字运维能力的博物馆专业人才,找准数字时代的博物馆品牌定位与差异化策略;利用数字化手段增强展览与项目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加强博物馆品牌传播和营销;建立品牌定位和差异化发展的持续跟踪机制,根据市场反馈和观众需求,不断优化和调整品牌策略,提高品牌运营和市场推广能力;打造中小博物馆品牌建设的示范项目,通过交流和学习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带动更多博物馆提升品牌意识和差异化发展能力等。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品。新华社发

特色IP:数字技术重塑中小博物馆场景体验。如今,博物馆行业游览方式融入了多样的技术手段与交互方法,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多维场景,为游客带去更为新奇的游览体验。人们也开始追求更刺激的感官体验与更主动的参观方式。中小博物馆应该走出以“纯观看”为主的参观方式,探索更多设展思路。比如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与保利演出公司跨界合作推出了沉浸式先锋光影艺术展览《德胜门箭楼奇幻时刻——探索小王子》,利用德胜门箭楼古建的空间特点,将剧目情节置于随机发生的故事场景中,多线叙述、多线观演观展,通过新媒体艺术与装置艺术先锋式呈现,将馆藏文物展览与沉浸式演出有机融合,为观众带来“漫步式展演”的全新体验。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饲料博物馆机械厅。新华社发

中小博物馆的数字化品牌展项策划不能照搬大型博物馆的模式,而应挖掘自身独有的、小而美的情感价值,花小钱办大事,打造别具特色的体验路径。比如吴文化博物馆的策展团队聚焦历史上吴县范围内的古村、古镇和古民居,以本乡本土素材为基础,对区域内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几百处各级文保单位进行三维数据采集,以数字化模型为特色推出“吴县文物数字展”,重新架构展览情感叙事,为观众传递吴县历史文化风貌。在今年的世界博物馆日,吴文化博物馆又颇具创意地推出全国首个以古树名木为主角的展览“树碑立传——吴中古树名木的故事特展”。在两年的筹备期中,博物馆策展团队以数字化手段完成10000公里田野调查记录,挖掘出区域周边百余棵古树背后的故事。他们邀请艺术家以古树形象创作当代艺术作品,策划近20场主题教育活动提供多维观展体验,以推文和Vlog等形式开展的数字推广达到了39万次的总浏览量。吴文化博物馆的创新思路不仅实现了中小型博物馆以小投入实现大影响的办馆目标,更提供了如何与当地居民建立独特情感纽带的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这一宏大的文化版图中,中小博物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博物馆行业整体建设的深度与广度。推动中小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优化博物馆行业内部的均衡性,更可以凭借其强劲的创新活力,为博物馆事业整体攀登新高峰注入强大动能。

THE END
1.2024至2030年中国博物馆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规划分析报告.docx通过这一系列规划,中国博物馆行业不仅将实现规模上的进一步扩大,更将在内容创新、服务优化和社会贡献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展望未来,随着社会对高质量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以及技术的不断演进,中国博物馆行业将继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深入探讨中国博物馆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博物馆作为文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7508874.html
2.2024至2030年中国博物馆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规划分析报告.docx通过这一系列规划,中国博物馆行业不仅将实现规模上的进一步扩大,更将在内容创新、服务优化和社会贡献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展望未来,随着社会对高质量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以及技术的不断演进,中国博物馆行业将继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在深入探讨中国博物馆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博物馆作为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11/8122050062006125.shtm
3.大鱼云展线上虚拟展览平台大鱼云展专注于提供线上虚拟展览创展服务,依托于及目科技深度自研的Web3D技术和美术设计能力,以多样化的三维艺术空间为载体,包含丰富的3D交互功能体验,突破时间、空间、线下场馆风格等限制,提供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线上展览解决方案。帮助艺术机构,艺术馆,美术馆,艺术家,少儿画https://gfishow.com/news
4.2021绿色建筑与低碳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第三次通知线上会议改为线上会议的通知 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 鉴于目前各地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结合教育部最新疫情防控通知和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相关要求,经组委会商议,决定将本次会议主旨报告与分论坛报告调整为线上会议,时间改为11月14日。会议将全面开放线上会议平台与直播链接,请参会人员提前报名。 https://klgb.xauat.edu.cn/info/1013/1289.htm
5.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问卷调查原计划于2020年初开展,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到2020年6月开始至8月结束,彼时国博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需要对每日观众参观总量进行控制,因此为了获得足够样本量,本次调查采取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到有效样本1550份。 五、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基本情况分析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6.2023年博物馆行业现状报告线上线下融合 多元化营收模式 当前博物馆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博物馆不再仅依赖门票和政府拨款 , 而是 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收入。其中 , 博物馆商店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方式。根据博物馆 协会的统计数据 , 全球 80%的 博物馆有商店 , 平均每年能够为博物馆带来 20%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702/11/80388387_1087031484.shtml
7.用生活美学推广历史,用文化创意振兴东北1.3.1国内研究现状 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其相关方面的研究也一直备受众多学者关注。但是由于起步晚,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始终落后于西方。红色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内学者对其的研究重点主要在其社会教育职能、展陈设计、科技提升等领域,至于文化创意方面虽然研究较少,但也还是在逐步发展。有关红https://www.openwhy.cn/article/detail/1112330147916128256
8.促进“剧本杀”行业降发展综述与报告3.赋予青少年微观意义上的表达权 二、“剧本杀”行业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一)创新博物馆教育活动新形态 (二)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思想教育形式 (三)文旅结合,突破景区经营困境 (四)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三、“剧本杀”游戏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热度持续提升 玩家用户激增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208/t20220831_470403.htm
9.国内外博物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不过,在这些排名中,都没有我国的故宫博物院,业内专家认为,一是由于东西方博物馆的评价和评判的标准不同(因为故宫的大多数藏品并未公开,不符合这些排行榜的要求),二是这些排行榜评选区域划定的范围还不够全面。 二、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现状案例 (一)国外博物馆发展趋势(以文创产品和特色宣传为主打) http://www.handanwenhua.net/zuojia/2020-04-19/2412.html?ivk_sa=1024320u
10.萍乡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二、现状分析 (一)基本概况 萍乡博物馆是萍乡地区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文物遗存和人类环境物证的专门机构,是集收藏、考古、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 http://m.pxmuseum.com/nd.jsp?id=3995&id=3995
11.中国园林博物馆官网(二)发展现状 中国园林博物馆以“中国园林——我们的理想家园”为建馆理念,以“经典园林,首都气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为建设目标,以弘扬中国园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的功能和辉煌的成就为历史使命。 1.功能定位 园林是自然与人文、环境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家园。中国是世界上园林https://www.gardensmuseum.cn/web/zcqfzgh
12.虚拟博物馆的优势及其发展现状分析元居科技虚拟博物馆的优势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一、虚拟博物馆的优势 1.突破了地域限制:传统的博物馆通常限制于特定的地理位置,而虚拟博物馆可以通过互联网覆盖全球,使不同地区的人们都能够随时随地参观。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观众的体验,还可以为文化传承和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1992.html
13.贵州博物馆概况3.发展现状:一馆五舍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中国记载水文题刻很早,方法独特。白鹤梁一年当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水下,枯水期会露出来,露出来时文人骚客常在上面题,故白鹤梁有一百多段石刻,它的题刻是世界上已知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涪陵城北长江中,被誉为“世界https://www.gzmuseum.com/gbjt/202204/223.html
14.博物馆调研报告(通用15篇)北京自然博物馆现有四个大型基本陈列:古生物陈列(古爬行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厅、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厅)、植物陈列(绿色家园厅)、动物陈列(动物人类的朋友厅,动物的奥秘厅)、人类陈列(人之由来厅)。这四个陈列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并以生物进化为主线,以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展示内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6786602.html
15.深度解读: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同时,国内学者结合智慧博物馆的实践运营,从不同维度进行现状研究,将演绎博物馆学与新技术时代背景相结合,提出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公众的体验感受度,并以虚拟复原为例,通过操作设备的辅助,参观者与展览物品的“交互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数字敦煌”线上博物馆 以3D全景展示10个朝代、30个洞窟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02575_1109669149.html
16.艾媒咨询202311月,文旅部印发的《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计划大力推动博物馆等文博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国内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提升、政策对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建设的支持以及数字科技的更迭,博物馆旅游将迎来新的发展。https://www.iimedia.cn/c400/98332.html
17.博物馆网站建设全面解析与建设情况说明指南建设现状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作为展示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其网站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全面解析当前博物馆网站的建设情况。 背景概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意识到网站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网站,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向公众https://www.ccwwl.com/news1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