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博物馆丨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发展趋势探析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正渗透到社会与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动着它们融合升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一系列计算变革,从PC到智能手机、再到XR智能终端,人类进入了新媒介变革时期。以博物馆为核心载体的文博领域也正在朝着新的发展阶段迈进。而博物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弘扬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需要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探索更适应数字时代的展现形式。无论是博物馆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还是公众的观展行为和需求偏好,都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与影响之下,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数字化转型正逐渐成为海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战略主题。、

一·数字化加速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通过数字化的方法和技术,使得承载文化资源的物理空间和物质载体打破资源约束,以数字化的形态可以低成本的保存和流转,有利于加速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进程,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缩短国内博物馆间在展陈、服务等方面的差距。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敦煌研究院、福建博物院及海外的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等18个国家40余家机构共建的“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网站分为数字藏品、数字展览、数字知识和云上策展4个版块。

二·XR眼镜成为

XR眼镜作为三维数字内容的最佳载体,可以更好的帮助观众“走近”藏品,并“走进”藏品所处的历史时代,将替代手机成为人们与博物馆数字世界交互的主要入口,不仅提升了人们在实体博物馆的体验深度也可以远程的打开数字博物馆大门,随时随地享受一场沉浸式的数字文化之旅,将博物馆“装进”眼镜里“带回家”。

深圳博物馆“向海之旅——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古生物专题展览针对重点展品“蛇颈龙”开发了配套的AR项目,观众佩戴AR眼镜对准文物,就能瞬间看到“复活”的蛇颈龙和它的生活场景。若摄像头自动识别出现问题,观众还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AR眼镜播放相应画面。围绕XR眼镜也将逐渐生长出与之相应的基础设施、内容生态和各式各样的创新场景,不断为大众创造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体验。

将激发数字文创市场的价值潜力

四·AI+XR技术开启数字文创3.0时代

数字文创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数字文创主要以“贴牌贴标”为主,在产品上贴上文化机构的Logo;到了2.0阶段,注入了文化元素的内容产品有了更高的附加价值。

如今,在此基础上,XR技术的应用将数字文创推入了内容和体验并重的3.0阶段,通过虚实互动的玩法创新为文创产品赋予了无限的生命活力,满足了Z世代求新求变的消费需求,也将带来更大的文化传播价值。

《妙顶金龙——彩画之美》是故宫出版社发布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数字产品的首款作品,基于商汤数字猫平台,创新地将AI+AR技术应用于国宝修缮场景中,通过虚实结合的互动方式,让体验者置身于1:1等比例还原的故宫养心殿数字空间“紫禁妙境”元宇宙中。

《佛光寺大殿》与“梁柱间”古建筑榫卯积木的实物文创产品进行绑定,用户通过手机扫一扫实物积木,就会数字重现佛光寺东大殿结构,将大殿三维模型立体化呈现,并在数字空间中对大殿结构进行逐层拆解,将佛光寺殿中的奇妙结构和细节展现在眼前。

五·XR数字文创产品开发“平台化”

河南博物院的明星文物“妇好鸮尊”是河南博物院推出的首个3D版数字文创,在支付宝的鲸探小程序限量发行1万份,发行之际瞬间就网友被秒空。稍早前的同年10月,湖北省博物馆数字文创“越王勾践剑”正式对外发布,限量10000份,上线后引来60万人在线抢购,短短3秒即告售罄。

同时,平台与分发、营销,甚至实物产品制造渠道打通,为创作者链接各个环节所需资源,实现从创意到价值的有效转化,让创作者将主要投入放在创意策划环节,有助于促进数字文创产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六·基于XR+IP解锁城市消费新场景

为城市商业赋能

七·博物馆文化资源

M○C△是一家存在于虚拟世界SomniumSpace的元宇宙博物馆,作为非盈利基金会成立,目前,它收录了来自Beeple、Pak、Hackatao等两百多位加密艺术家的作品。

在这个虚拟空间里调节好光线,用鼠标点击目的地“闪现”到喜欢的展品前,回过头看见入口处时不时冒出来的几个新游客,一种颠覆传统博物馆的模式已经显露雏形。

八·数字人成为各大博物馆的标配

未来数字人将会在各大博物馆“走马上任”。不仅是作为“AI博物官”,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提供地图导览、观展陪同、展览讲解、教育活动等服务,带领人们穿越时空畅游历史,还可以竞聘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大使、品牌形象IP代言人等岗位,将博物馆文化气质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属于博物馆自己的数字人IP加深博物馆与大众的情感连接。

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的达利博物馆使用基于AI的尖端技术,创造了“DaliLives”体验,采用机器学习让达利神秘“复活”。观者通过屏幕得以跨越时空,直接与艺术家本人对话。

九·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基于这些数据信息的深入挖掘和精准分析,可以帮助博物馆改变过去以经验为主导的管理服务模式,更高效的盘活和利用馆藏文化资源,为公众创造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THE END
1.博物馆数字化:重塑文化传承与研究模式博物馆数字化还在文化教育领域引发了深刻变革,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教育模式。传统博物馆教育多以实地参观讲解为主,受时间、空间和教育资源的限制,教育效果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数字化博物馆为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灵活便捷的教育方式。线上虚拟展览、互动式教育课程、数字化教材等教育产品,可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656319869247543&wfr=spider&for=pc
2.转发面向东盟的甘蔗种植加工和产品分析及线上博物馆一体化虚拟一、项目名称:面向东盟的甘蔗种植、加工和产品分析及线上博物馆一体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双语版)建设项目 二、项目编号:WTCG2024078(KWAD2C20241075)) 三、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四、采购公告发布媒体及日期: 公告媒体:中国采购与招标网(https://www.chinabidding.cn)、广西科文招标有限公司网(www.kwbid.com.cn) https://www.gxgy.edu.cn/zbzp/zbxx/content_62916
3.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问卷调查原计划于2020年初开展,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到2020年6月开始至8月结束,彼时国博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需要对每日观众参观总量进行控制,因此为了获得足够样本量,本次调查采取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到有效样本1550份。 五、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基本情况分析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4.天水市博物馆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天水市博物馆开展了为期八天的问卷调查。问卷通过线下发放与线上扫码两种方式填写,发放纸质问卷和线上问卷共400份。本次填写调查问卷的目的在于探究节假日期间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收集观众对博物馆的意见,从而提高博物馆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能力,现将调查结论总结如下: https://www.tianshui.gov.cn/wlj/info/1822/234342.htm
5.用生活美学推广历史,用文化创意振兴东北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阐述,运用文献研究法,阐明了文创、博物馆文创、红色博物馆、红色文化等相关概念和界定。 第三部分对红色博物馆文创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当前发展红色文创的优势与瓶颈,提出利用文创解决问题的视角,并阐述了红色博物馆文创的发展意义。 https://www.openwhy.cn/article/detail/1112330147916128256
6.五季全盘点之玩家数据分析(明星大侦探第五季)剧评五季全盘点之玩家数据分析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春节宅家重刷五季60个案件,对46位玩家的凶手逃脱率、侦探破案率、平民准确率进行了统计。五季60个案件,其中:(1)凶手两票过于有利,总共4期的双凶手案件凶手全部逃脱。统计逃脱的凶手时,对双凶手案件每个凶手计半次。(2)逃出无人岛II实为何杀鸥和张作局让何自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206392/
7.博物馆线上导览系统app的设计与实现64574(免费领源码附论文)可做论文主要是对基于Android的博物馆线上导览系统 app进行了介绍,包括研究的现状,还有涉及的开发背景,然后还对系统的设计目标进行了论述,还有系统的需求,以及整个的设计方案,对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也都论述的比较细致,最后对基于Android的博物馆线上导览系统 app进行了一些具体测试。 https://blog.csdn.net/QQ_785101605/article/details/133021711
8.面对文旅行业解决博物馆游客痛点:启动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文旅行业博物馆游客痛点初步观察分析 根据行业及市场报告,我们有以下初步观察: 报告一: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及典型地市发展研究报告中显示: “博物馆创建多元化体验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多元化”,不能将产品仅仅定性在物品,要注重一个产品的多元化的开发方向,例如故宫所特有的皇宫展览的资源,不仅可以利用相应的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461180.html
9.会议第四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纪要南京博物院发言人:费震涣(浙江大学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研究所) 费震涣以良渚古城遗址姜家山墓地出土玉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微痕分析的方法提取考古标本表面保留的制作相关信息,主要为线切割、片切割、实心钻、空心钻、阴线刻纹和研磨等制作工艺留下的微观痕迹的分布、形态和结构等微痕特征。对应进行一系列玉料加工的模拟实验,利https://www.njmuseum.com/zh/newsDetails?id=357539
10.产品案例博物馆社交APP竞品分析三:竞品比较和分析 战略层(公司的定位和发展趋势) 1. 博物馆APP “博物馆”APP是广州三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款中国旅行文化内容知识的APP, 于2015年上线,以景点/博物馆智慧导览为主,专注提供中国旅行文化内容知识服务和景点讲解。 产品定位是:带上一部手机就能听游世界; https://www.jianshu.com/p/247e4d76c980
11.上一篇:国家茶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对互联网上涉及茶叶消费的电商平台,监测主要茶类消费流通端的销售数据,主要包括六大茶类销售额数据、各省份茶叶销量订单、各月份茶叶销量订单、热点城市茶叶销量订单、各茗茶销量订单以及各品牌销售金额情况等等。 5. 茶病茶虫数字标本线上博物馆 茶树病虫数字标本馆平台将中国农业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标本馆藏的5目36科109https://tri.caas.cn/kxyj/kypt/7291bcd93f7d4841b0d376e4573717d3.htm
12.羊城晚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博物馆高级别理事会合作单位副主席、深圳至正艺术博物馆馆长吴福庆介绍,此次论坛是在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物馆与和平”合作项目的框架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发起,深圳至正艺术博物承办并邀请全球博物馆领域的领军人物齐聚线上线下深圳,阐明疫情以来全球博物馆的现状,分析关键挑战和优先事项,https://ep.ycwb.com/epaper/ywdf/h5/html5/2021-09/17/content_692_428365.htm
13.艾媒咨询2023在国家文物局的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已在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推进网上展览的开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收录300个线上展览,其中,北京地区数量最多。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陈列展览”主题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拓宽了博物馆自我宣传的渠道,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https://www.iimedia.cn/c400/9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