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馆:物联网互动应用解决方案(图文)

HS墓群是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的墓葬群,入选“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一五”期间100处国家重点保护大遗址,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历史和社会价值。

在国家文物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无锡市委、市政府本着“坚持科学发展观、谋求多方共赢”的创新理念,迅速启动HS墓群保护工作,先后编制了《HS墓群保护总体规划》、《HS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HS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和《HS遗址保护考古工作计划》,全面启动了HS墓群的保护工作,开展了HS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自2006年奠基以来,先后完成HS遗址博物馆、邱承墩本体保护展示、农业生态展示区、生态湿地展示区等文化、生态保护展示项目,并陆续对社会开放,形成了集历史文化遗产、湿地生态景观、农家乐趣体验为一体、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风景线。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HS墓群由地方性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升级成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第一个实践的大型遗址公园,HS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严格按照大遗址保护规划,对HS墓群本体及其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和利用,将大遗址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富民工程、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以文化生态保护展示为主题、体现国际先进保护理念、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考古遗址公园,既彰显了无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促进了无锡城市的转型发展,成为无锡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突出成果。2008年,在全国大遗址保护无锡现场会上,HS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经验被国家文物局提炼为大遗址保护“无锡模式”,向全国推广。

为加强HS墓群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发挥其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无锡地方政府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迅速调整用地规划,编制《HS墓群保护总体规划》、设立大遗址保护研究中心、举办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规划保护项目、加强保护规范及措施等举措全面实施大遗址保护,提高文物保护科技水平。

本方案在领会贯彻上级指导思想的情况下,设计出符合博物馆特殊情况下的围界防入侵系统,及保护了国家财产,又不影响博物馆的观赏。

1.2需求分析

博物馆是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最好平台。各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我国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博物馆也开始得到重视,并加强了各地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博物馆中所陈列的文物展示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是我们民族非常宝贵的遗产。文物的安全和完整保存至关重要,文物的管理和安防一直以来都是博物馆运营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各地博物馆都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从而来保证文物的安全和完整。为了使文物很好的保存并传承,文物的保存环境也需要得到重视。建设全面高效的物联网文物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长期的交流与沟通,我们总结出HS遗址博物馆对物联网智能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有如下几点需求:

一、遗址环境监测系统

能够实时的监控遗址环境,对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的气候温湿度、土壤温湿度、降雨量、风力风向、紫外光强度、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的化合物)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二、遗址防入侵系统

针对遗址本体的防入侵实时监测,采用电子围栏与物理围栏合二为一的方式进行布设。电子围栏通过视频监控、地下传感等形式出现。

三、遗址的巡查管理系统

遗址巡查人员,通过智能手持终端设备,对遗址进行定位、监测数据采集、现状拍摄、填写巡查记录等工作,最终通过电脑数据中心汇总。

四、博物馆文物管理系统

1、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对展厅、库房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主要针对空气成分、温湿度、光照度等情况的实时记录分析,在超出正常范围值后报警。

2、文物管理

在博物馆藏品登帐工作完善、建立数据库的前提下,开展物联网技术的文物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文物的保管位置、出入库、文物修复等信息进行跟踪记录。

五、博物馆电子导览

1、门票系统

基于手机支付的电子门票系统,游客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进行支付,并可以通过彩信获得二维码,来到博物馆后直接通过扫描手机调出的信息进行验证通过。

2、导览设备

3、游客定位系统

智能手机或智能手持终端设备的应用,不但使游客获得导览服务,还能使博物馆实现游客定位,达到实时监控、了解游客的分布、运动轨迹等效果,同时游客有任何需求提出,服务人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这名游客,并提供相应服务(如紧急救援等)。

六、博物馆安防

1、文物位移的监控防盗

2、现有安防系统的整改完善,如周界报警

3、物联网技术实现博物馆电力、消防系统、安防系统和暖通系统的控制与管理

4、物联网技术实现区域进入权限的设置与管理

第二章物联网智能感知综合平台+应用子系统

2.1物联网智能感知综合平台

物联网感知综合平台是综合物联网应用共性特点,贯穿感知、传输、应用服务三层的共性功能模块、协议和平台等的总称。

“感知综合平台基础标准+应用子集标准”体系已被ISO/IECJTC1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家物联网基础工作组认可,“物联网感知综合平台+应用子集”的应用模式已被国家发改委采纳,并在无锡推进全国首个国家物联网综合感知应用示范。

基于物联网感知综合平台的智慧博物馆优势有:

强大易扩展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支持多种类型感知设备适配接入,兼容现有各类传输网络,提供灵活的应用服务部署和业务交互共享模式,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在平台上动态添加新的应用。

打破孤立“竖井式”应用架构所形成的“信息孤岛”: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标准体系架构,并支持多应用业务信息融合和服务共享,实现应用业务间无缝集成与协作。

强大的平台开发及运维支撑能力:显著降低物联网业务应用开发成本、服务运营成本及维护成本,降低物联网准入门槛。

支持二次开发和快速集成:采用先进、成熟、符合国际标准的软硬件技术,系统采用可扩展的开放式体系结构,能根据技术、业务的发展需要对平台功能进行调整、增加。

为物联网应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物联网智能化应用支撑平台采用多种信息加密手段与安全管理协议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性,通过灵活的访问权限模板机制实现对设备、感知信息的可定制化访问权限管理。

2.2环境监测应用子系统

2.2.1简介

物保护环境监测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遗址保护现场、考古发掘现场等场所的环境监测需要,实现对文物保存环境参数,如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文物表面温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浮尘、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风速、风向、降雨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并且对监测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建立环境参数历史数据库,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并为文物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文物保护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监测点、中继、网关等硬件设备,以及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终端业务软件等系统软件。

实时监控遗址环境,对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的气候温湿度、土壤温湿度、降雨量、风力风向、紫外光强度、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和含氮的化合物)等情况进行监测。

系统的设计目标为: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博物馆中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因素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要求传感器节点在监测区域内构成网络,采集所需要的数据,并将采集所需的数据实时地传送给监控终端,使博物馆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监控终端查询所需的数据。

最终系统可以完成如下功能:

(1)具有远程访问的功能,管理人员可以远程监控传感器网络的状态和数据;

(2)作为环境监测,有足够长的网络生存期;

(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小,传感器网络的部署和工作不影响文物;

(4)具有感应和搜集数据能力。传感器网络能够对环境中的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文物表面温度、大气二氧化硫浓度、含氮化合物浓度、光照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浮尘、有机化合物含量、风速、风向、降雨量等参数进行采集;

(5)数据存储能力。它能将大量的传感数据存储到远程数据库,并能够进行离线的数据访问。

2.2.2监测智能区域定位、报警,智能处理方法示例所采用的物联网环境专用传感器是一款电池供电、具有无线通讯组网功能的环境监测传感单元。物联网环境专用传感器具有温度、湿度、大气压、二氧化碳、烟感、倾角、噪声、空气质量、光照等九项检测功能,对室内环境进行智能化检测,并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传感器九项检测功能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集成。

当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时,五分钟后将以短信或者呼叫已经设定好的当班人员的手机进行紧急提醒,告知需要处理的地点和处理的方法。

2.3:物联网智能感知安防子系统

2.3.1电子巡更系统

加入电子巡更系统,加强安全防范:

1、建立巡查点;

2、设置路线;

3、每条路线设置巡查点;

4、设置班次;

5、每个班次设置巡查任务;

6、登记巡查点信息钮;

7、登记巡查人员RFID卡,如要增加巡查人员信息,则需增加;

8、设置巡查员名单;

9、登记巡查人员RFID卡;

10、当班人员巡查前,先读自己的人员RFID卡,然后读各巡查点。

2.3.2遗址外围防入侵系统

技术项目,所涉及的土墩共7座,其普查编号分别为M1-1、M1-2、M1-N1、M1-N2、M1-N3、M1-4和S1-9。

其中,M1-N3、M1-4和S1-9实行单个土墩保护,M1-1、M1-2、M1-N1和M1-N2实行整体保护(土墩分布示意图中已用红框圈起,T-1为博物馆的邱承墩)。

当系统分析出如下报警行为时,将产生报警:

在系统中,显示报警情况下,将现场视频画面调出,并进行声光电的联动:

系统中报警如下:

2.3.3物联网智能感知安防子系统的整体实现

由于博物馆安防系统所需要的安全性高、容错率低等特性,HS遗址博物馆安防子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防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信系统、辅助照明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集中管理中心控制系统、供电系统、防雷电系统、传输系统、记录系统等,如此多的子系统,通过我们感知综合平台按房子系统的整合将发挥各自的功用,这些子系统之间具有有效的联动机制。

案例:当报警子系统检测到有火灾时,会联动门禁系统,自动打开所有消防门禁,所有区域内视频监控实时记录现场画面,对通过门禁的所有文物通过RFID

并在当某一个位置的报警探测器发生报警,系统可以马上锁定周围的监控区域,从各个角度封锁盗窃分子的逃跑路线,并同时联动公安系统。

另外在特定区域,特定人员采用RFID专人专卡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区域进入权限的设置与管理:每张卡绑定个人身份,并在综合平台数据库中相对应的存入个人人脸数据,如果有人员进入设有管理权限的区域时,必须携带拥有该权限的RFID卡,并进行人脸识别,以防止他人的卡被盗用,双重安全保证区域的安全。

系统同样将实现其他安防系统的整合,包括暖通系统、报警系统等。系统实现功能如下图所示:

2.4博物馆文物管理子系统

2.4.1展品环境实时监测

对展厅、库房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主要针对空气成分、温湿度、光照度等情况的实时记录分析,在超出正常范围值后报警。并采取预防、智能处理、报警等方法处理。

2.4.2文件管理

用RFID标记文物藏品,对每个文物进行编号记录。将所对应文物信息录入到系统数据库里,将RFID扫描的文物进行绑定登记。每个文物经过RFID扫描绑定后,将具有唯一的“电子标签身份证”,通过RFID标记文物,记录文物的名称特征等信息,对文物的品种、数量进行实时统计。文物藏品的所在位置及去向,都会被系统软件记录存档。

2.4.3人员门禁自动录入

为了更加安全的管理文物,针对近距离接触文物的人员,文物管理系统将对人员进行门禁自动录入。该子系统模块由RFID读写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和输出模块组成。当人员通过感应通道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出来人员携带的通行证件(电子标签),如果没有证件或证件不合法的人通过,系统也可以通过红外探测等方式检测出来,并传出报警信息。系统通过无线网络等传输通讯系统,把人员通过记录传送到后台数据库中。此通道同时也是文物标签的安全检测门禁,未正常出库的文物通过时,即有报警声光提示。

RFID标示文物出入库管理,博物馆内藏品流动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在电脑数据库中自动记录,并进行汇总分析,实时传输至显示终端,将信息提供给工作人员查看。如下图:

RFID标示文物这一应用的实施,将大大提升文物管理的安全程度。带有RFID标签的文物,在博物馆内的动态将被及时的记录存档。可以说,RFID标签给予文物24小时的看护。RFID读写器还将扫描采集到文物的各类信息,并传输存储到系统后台服务器。便于工作人员随时调用查看。

同时在领导也可以远程审批文物的出入库,并随时掌握馆内所有信息情况,包括员工处理出入库流程等工作是否及时,在以后的员工考核中有强有力的依据。

2.4.4文物移动智能感知识别

对于文物的管理可以通过移动识别系统来实现。移动识别系统是手持设备PDA终端,RFID读写器可以实时识读文物的RFID标签,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识别任务。对于标记有标签的文物,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识别系统,能快速的清点、统计文物,提高工作效率。RFID还可以同时读取识别多个文物标签,快速完成录入存档。

通过移动识别系统快速识别读取并记录文物的名称特征等信息。对文物的品种、数量进行实时统计,提供藏品的所在位置及去向。游客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端或者手持PDA等设备查看文物的资料信息,包括:文物出处、历史、等级,展出状况等信息。

2.4.5实时监控智能感知识别

通过RFID读写器,在文物储藏柜中,实现对文物电子标签的实时扫描。如果文物被拿出扫描感应区,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对部分贵重文物的藏柜,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扫描。发现异常,自动报警。从而加强对文物的安全管理。这里对于密集架天线的防屏蔽与防相互干扰设计是系统难点与创新点。

在带有标签的文物展出过程中,RFID将对文物安保和展出信息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并不断将数据传输进入监控系统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所在的服务器,供工作人员监控和参考。

2.4.6文物出入库智能感知清点

文物的其安全仓储非常重要,出库展出和入库保存都会经过系统清点记录。

该系统是由一台计算机和RFID读写器组成的,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将数据不断回传提供给工作人员。负责办理馆藏文物的出入库手续,当文物需要办理出入库手续时,把文物放置在读写器上,系统自动读出文物编号,把出入库记录写入数据库,同时把出入库信息写入文物的电子标签内。

RFID有着快速盘点的优点,刚上面已经提到。可以快速的对多个文物标签进行记录存档。如下图:

所有加装电子标签的文物在做完登记后,自动在数据库里建立起了电子标签和文物的唯一对应关系。该子模块除了对文物信息进行登记录入外,当文物没有办理出库手续,被携带出库房时,门禁系统会自动检测出未办理出库手续的文物,并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加强了文物的安全管理。通过对文物出入库登记,可以有效的跟踪所有文物的去向动态。

2.4.7文物管理智能感知子系统后台安全

系统后台将完成所有出入库文物档案登记、文物经手工作人员记录,以及数据库的备份恢复等工作。后台管理实现三个功能:数据库管理、人员档案管理和文物档案管理。后台还可根据需要,查询文物的档案资料以及出入库等各项数据,并统计报表,完成总账。

创新的RFID标签应用相对于纸质标签优点:不易磨损,不会对文物产生腐蚀等危害。RFID标签相当于文物的电子身份证,是唯一的。如果文物遇到被调换,被盗窃等意外,可以有效的得到确认,很好的解决了文物真伪辨认等难题。

1、软件的操作安全

根据每类人员的不同工作要求分别限制了不同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只能给主管赋权,主管向操作员赋权。

软件的每一功能模块都具备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而且操作简便,速度快。良好的数据备份习惯也是保障系统数据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便于管理人员调看文物的各类数据,加强安全保障。我们可以根据博物馆的需求,提供定时自动备份功能。

2、软件的操作日志

在业务单据的处理过程当中,所有操作员对文物信息管理数据的任何修改均会记录在案,方便主管或稽核人员事后对文物出入库等流程数据进行回溯。

3、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

所有的安全系统建立,都防止不了高技术的恶意攻击甚至捣毁,以及玩忽职守。所以我们强烈建议博物馆建立一套规范化的信息保密措施与管理维护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文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体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2.5:博物馆智能电子导览子系统

2.5.1IPAD智能化定制服务

通过多种电子导览方式,使更多的观众了解更加详尽的了解文物内容,参观更多的文物展品;为针对人流量大、没有讲解员情况下,实现文件自助讲解和导览。

2、可随意选择是3D还是二维平面图,并提示最佳游览路线;

3、到达最喜欢的游览地点时,可以自动获得该区域游览介绍,声文并茂,并可以用耳机随时听取声音介绍,如果喜欢该文物的信息可以选择下载该信息(可以将该项信息服务定制为有偿服务),并在最后可以通过游客游览体验随时对各种文物进行评价;

6、可以通过租赁该服务来增加博物馆收入。

2.5.2门票管理

1、RFID门票简介

依托RFID技术研发了一套游客身份证管理系统。在博物馆出入口建立一套完整、安全、方便且具有信息化的游客实名参观登记系统,控制和管理游客进出。

该系统的建成将更有效的管理游客的合理流动,对进出的游客实行有序的导览。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门票容易伪造、容易复制、人情放行、换人入馆致使各大活动场馆门票收入严重流失等,难以对观众出入各大活动场馆进行实时信息统计和管理等弊端。本公司采用先进的RFID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定位技术、通信和信息技术等诸多高科技技术,能有效解决HS遗址博物馆票务和信息管理等传统问题,实现电子门票的售票、验票、查询、统计、报表等综合控制与管理功能,可以提高HS博物馆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游客刷卡示意图:

2、卡片高档,可以通过卡得表面印刷博物馆的宣传;

3、可以通过卡片识别对目前游客的分布获得详细的记述,多方位、多手段获得游客对展品的偏爱,并结合该区域摄像头随时确立游客过度集中的地点;

2.5.3游客进出博物馆流量统计

在进出园门口,安装进出自动识别雷达,可以自动识别出游客是在进入博物馆还是在离开博物馆,该子系统可以实现年度馆内客流量的精确统计,未博物馆第二年各项计划提供重要依据。具体提心如下:

1、客流量是博物馆运营管理所需基础数据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信息;

2、正确把握客流数据,可结合运用于展品受欢迎程度、场馆受欢迎程度、人员考核管理、预警防灾等方面。

3、客流系统可长久提供稳定准确的客流数据;

第三章未来发展及规划

基于物联网共性平台结合多方面应用子集的智能博物馆解决方案是我院针对HS遗址博物馆完美打造的,在物联网大发展的今天,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将HS遗址博物馆打造成为国内第一家完全由物联网技术建设的信息化博物馆。最终势必将成为国内行业的新标杆。

整套应用体系,面对未来的发展,可以简述如下:

对游客,可以获得截然不同于其他展馆的完美体验,加深对博物馆的认识,获得游客的好评;

对工作人员,能够细致量化服务,让工作更加便捷,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对细节不断的加以完善;

对于未来发展层面,可以不断复制该模式,推动共性平台的规划与发展,树立业内标杆。

THE END
1.优秀文化—平凉市博物馆“翼讲解”智能讲解服务正式上线!为更好的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切实提升服务群众质量,探索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新路径,平凉市博物馆正式推出语音智能讲解服务“翼讲解”,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 只需通过手机扫描“翼讲解”二维码或关注“平凉博物馆公众号”,即可轻松获取专业、详细的导览讲解。内容涵盖平博4大主题展览和568件精品文物,无论是对https://zhuanlan.zhihu.com/p/13128946371
2.智慧博物馆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PPT(103页),哪些技术对于提升参观体验最智慧博物馆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旨在通过集成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提升博物馆的管理效率和参观体验。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概述:介绍智能化系统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以及国家级博物馆×××的设计指导思想和系统基础。 需求分析:强调智能环境控制、建筑设备监控、网络安全和电子票务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 智慧https://blog.csdn.net/llooyyuu/article/details/139709954
3.博物馆智慧化数字展厅方案.ppt博物馆智慧化数字展厅方案汇报人:日期: 项目背景与目标智慧化数字展厅设计方案数字内容制作与传播策略智慧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方案目录 项目背景与目标01 传统博物馆展厅以静态展示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吸引观众深入了解展品。传统展厅局限性信息传递效率低下观众体验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25/8035000113006103.shtm
4.智慧博物馆:数字化时代的文化灯塔此外,智慧博物馆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文化传播与互动交流活动。例如,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定期发布文物故事、历史知识小科普、展览预告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与互动;同时,通过举办线上直播导览活动,邀请专业讲解员带领观众线上参观展览,实时解答观众的疑问,让观众在无法亲临现场的情况下也能享受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566305151974380&wfr=spider&for=pc
5.先行文旅智慧博物馆景区导览票务系统解决方案福建先行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一流智慧文旅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年来,先行文旅秉持“科技创新,赋能文旅”的理念,聚焦文旅信息化领域。现有业务主要包括:智慧文博解决方案、智慧景区解决方案、智慧导览解决方案、智慧票务解决方案、全域旅游解决方案等,并可因应其发展需求不断扩展。 公司总部https://www.16u.com/
6.智慧博物馆建设方案智慧博物馆建设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能化展览系统 智慧博物馆需要具备智能化展览系统,包括多媒体展示、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先进的展览技术,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生动、鲜活、互动的展览体验。同时,智能化展览系统还可以实现展品的自动化监控、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博物馆管理提供更加科学、https://www.1230t.com/blog/zhxt/5835.html
7.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方法,将博物馆转变为更智能、互动和数字化的空间,以提供更丰富的参观体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的特点和元素: 智能导览系统:为博物馆访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这不仅包括基于位置的服务,还能根据访客的兴趣和历史行为提供推荐。此系统可通过手机APP或是内部https://www.stourweb.com/peixun/fangfa-2141
8.自然博物馆AR智慧导览AR实景游戏AR亲子研学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如中国地质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台湾昆虫科学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等。应用ARhttps://www.imetacloud.com/museums/nature
9.上海博物馆博物馆智能导览VRAR的上线丰富了馆内的文学影音由于上海博物馆珍藏着各个时期珍贵的文化文物等,在像全世界游客展示的过程中通过现代的的技术,例如智慧导览、VR、AR把古代的文化发展历史一一呈现。 上海博物智能导览、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是提升博物馆游客体验和增强景区互动性的重要技术。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功能和方案 http://media.xiaoniren.com/xw/8171.html
10.智慧博物馆藏品数字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不再仅仅是静态展示历史与艺术的场所,而是逐渐转变为集教育、娱乐、互动于一体的智慧空间。先行文旅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正是这一趋势下的杰出代表,它巧妙融合了物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打造了一个全方位、智能化的博物馆管理体系,为藏品的保护、管理与https://www.jianshu.com/p/83572b348f74
11.平潭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文化服务中心已根据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经相应程序确定采用 竞争性磋商 方式组织平潭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智慧导览系统项目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的政府采购活动,现欢迎国内合格的供应商前来参加。本项目由采购人委托福建泰利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开展竞争性磋商活动。 1.项目名称:平潭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https://zfcg.pingtan.gov.cn/upload/document/20220707/26aa62ad37a1451dbafba608a1355991.html
12.贝塔智能专注智慧公园景区社区体育校园乡村商区展馆博物馆贝塔智能科技是国内知名的AI智慧公园|景区|社区|体育校园|乡村|商区|展馆|博物馆一站式建设服务商.智慧步道\AR太极\VR导览\单车互动喷泉\光影陪跑墙\智能AI战绳\光影地面互动\人脸识别存储柜\智慧座椅\AI互动等智慧产品已在全国400+公园\景区\社区等园区落地https://www.beta-ar.com/
13.智能公园,人工智能公园,智慧园区,智慧景区,智慧步道,智慧导览智慧公园解决方案 分形 智慧公园解决方案 荣获红星奖 智慧公园智慧景区智慧园区智慧公园体验中心 在线交谈,期待与您的合作 免费咨询专业顾问400-6446-365(工作日9:00-19:00) 智慧公园、景区官方网站建设 公园门户网站 PC网站、手机网站、微官网建设 移动触点 https://sh.fractal-technology.com/aipark.html
14.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国华文旅提供全面的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首先,其技术实力得益于一支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团队,掌握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智慧博物馆提供全面、高效的数字化服务。其次,国华文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已成功为多个博物馆、景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数http://jjfa.gdghwl.com/
15.智慧博物馆安全防范整体解决方案SMARTPRISON/DETENTIONCENTER/DRUGREHABILITATIONCENTERSOLUTIONS致力于应用智能物联网技术,实现企事业单位数据化转型智慧博物馆安全防范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博物馆安全防范整体解决方案科技赋能智慧新管理科技赋能智慧新管理科技赋能智慧新管理科技赋能智慧新管理収展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収展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加深观众不博物馆的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660206925
16.无线导览耳机微信扫码导览系统微信扫码讲解系统广州瑞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www.gzrytec.com,主要以RFID为研发核心,主营智能导览耳机|微信扫码导览系统|无线团队讲解耳机|人大无障碍通道会议签到系统|人大会议签到系统|智慧景区导览系统| 无线导览耳机|无线团队同步讲解器|微信小程序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景区智能导览耳http://www.gzrytec.com/
17.智能导览系统同时解决景区/展馆淡旺季导游人数配置不平衡及导游解说水平参差不齐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智能导览软件使用场景 结合博物馆、主题馆、景区景点场地情况及管理要求,提供基于智能设备的巡更一体解决方案 精准的室内/室外导航定位 GPS定位、WiFi定位、Ibeacom定位 全方位精准定位,准确推送消息,简单操作http://efrontop.com/zndlrjxt/index.html
18.新时代智慧型安全宣教博物馆建设方案建设意义: 安全宣教博物馆建设方案的提出,旨在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博物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对于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展厅主题与分区: 本博物馆以“安全与生命”为主题,分为“历史回顾区”、“知识普及区”、“http://www.xaqhhy.com/news_25/3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