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R+博物馆”时代来了

据新华网消息,7月22日数智人“艾雯雯”正式亮相,成为国家博物馆一位特殊的新员工。“艾雯雯”这个名字,寓意她以AI(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展示对文明、文化、文物的喜爱,对文博工作的热爱。

据了解,“艾雯雯”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讲解技能,熟知国家博物馆140余万件文物珍品。通过骨骼绑定、动作捕捉、布料毛发解算等技术,“艾雯雯”有着生动的表情和灵活的动作。借助三维与实景视频合成渲染技术,以及精准还原的三维透视空间关系,“艾雯雯”可以走进现实场景,为游客讲解中华文明。同时,“艾雯雯”拥有超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能够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文夭夭”取名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造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于一身。不同于线下人工讲解员,文夭夭可跨越时空限制,以多个“数字人分身”同时服务数十上百家博物馆。此外,超越人脑记忆的AI技术训练,可以不断升级文夭夭的知识库,对各件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如数家珍。

6月,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正式开幕,这也是浙江省首个全天候博物馆。24小时博物馆自然要有24小时在岗的讲解员,这时数字人就有了用武之地。作为首个元宇宙新闻主播,已经在岗大半年的新华智云数字员工“华智云”,作为志愿者担任“24小时博物馆”讲解员,带领游客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和魅力。

数字敦煌发布官方虚拟人

6月份,“腾讯互娱×数字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宣布成立,敦煌推出官方虚拟人“伽瑶”,同时根据签署的5年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1:1数字化高保真复现藏经洞盛况。

用AR眼镜“复活”古生物

这个暑假,国内数家博物馆通过引入文博界最新科技体验——AR智能导览眼镜,让沉睡的文物“复活”,在暑假期间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科普体验。博物馆业内人士表示,“AR智能导览眼镜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利用展品,不局限于实物的陈列展示,‘活化’展品,提升了知识传递效率和游览趣味性,是当下博物馆的新浪潮。”

武汉自然博物馆在6月份已推出了AR+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戴上AR眼镜,来到文物面前根据点位指示牌自动触发AR内容,这时晚侏罗纪的马门溪龙的骨架化石将还原成生前的模样,被唤醒的马门溪龙会伸着脖子“走出”展示区,并向惊讶的游客打个招呼。游客佩戴上AR智能导览眼镜,不仅能看、能听,更能够通过语音指令与文物交流,这样的体验感会让观众突破时空界限,展厅内的标本不但可以“复活”,还可以与观众对话,给他们讲述大自然的奇妙故事。

据悉,武汉自然博物馆并不是AR导览服务的首个吃螃蟹者,同样位于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到访的观众也可以选择戴上AR眼镜看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在网络社交媒体就有一段“AR眼镜里的文物:曾侯乙编钟”的视频,点击量颇高。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及一件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所组成。在AR视角下,可以看到钮钟、甬钟、大镈钟等钟的不同形态,同时还能听到伴随编钟击打出来的悠长古音。

契合大众的“国潮游玩”

同样在今年春夏之际,杭州市良渚博物院推出了“五千年前的劳动节体验券”。这张体验券由一副AR眼镜实现。戴上眼镜后,参观者看到的不再只是文物本身,文物之上同步显示出了五千年前的场景——既有河道里划着竹筏与小舟的先民,也有正在进行玉器与陶艺制作的村落。其实,这套导览系统于2020年国庆节就已开始启用。那一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博物院率先启用AR眼镜导览,在2020年首个投入使用的国庆期间,总计接待游客体验数量就超过5000人次。

截至今年6月,全国已有70余家博物馆将“AI+AR+智慧导览”作为新馆建设、旧馆升级的重要展陈形式,为游客提供全新的交互体验。

是营销升级还是双赢选择

博物馆连接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馆里陈列着的静态文物几乎都隐藏着各自或波澜壮阔、或曲折离奇的历史背景及过往,仅仅以视觉方式难以全面呈现展品、事件、人物所蕴含的信息。观众在面对面、点对点的参观中也只能蜻蜓点水,难以深究其里。正因为如此,博物馆一直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数字技术的竞技场。

在国外,AR技术受到不少博物馆青睐,大英博物馆曾推出过一个有趣的AR冒险游戏。该游戏的特色是将游戏任务融入到历史故事当中,故事内容涵盖帕特农神庙、萨顿胡考古遗址等几个最受欢迎的展厅。

在以新技术传播敦煌文化方面,敦煌研究院已有许多探索。从持续30多年的“数字敦煌”项目,到与微软合作开发的智能聊天机器人“敦煌小冰”,再到与华为联手让飞天“飞”出壁画,古老的敦煌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喜爱。

AR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也不是巧合。过去,电子导览讲解、触摸屏是博物馆主流的文物数字化呈现形式,是展陈纯文字时代到动态图文结合时代的转变;这种二维的动态呈现,实现了从“静态展品”到“动态展品”的跨越,解决了有限的说明牌无法承载的信息问题。但在亲近感和沉浸感的打造上,尚有较大空间。

THE END
1.参观成都博物馆,沉浸式感受AR新体验ar沉浸式博物馆展览成都风骨科技自制研发的AR应用——滴答星球,无需借助任何辅助设备,也无需AR眼镜就能直接互动,只需一台智能手机,下载APP点击进入,即可享受多重精彩玩法。 AR地图指引:成都博物馆的AR相机只展示了地图功能,“路痴们”地图障碍症患者分不清方向的话还是有点小小的困难哦~不过不用担心,滴答星球AR导览功能,利用GPS和手机https://blog.csdn.net/fenggu1024/article/details/140350268
2.AR和VR给博物馆展览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AR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进行结合,让观众在观看展品的同时,还能够看到虚拟信息的呈现。例如,在博物馆中展示一件古代陶器,AR技术可以让观众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看到该陶器在古代的使用场景,如何制作,以及该陶器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等。这样一来,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实物,还能够了解更多有关该展品的信息,提高了参观的效http://www.jx3d.cn/index.php/20-industrynews/1099-ar-vr.html
3.深层互联AR导览系统AR讲解景区智能AR导览博物馆导览AR展示ar导览,AR虚拟导览,虚拟数字世界互动,AR探索游玩 厂家直销 全新 广西维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详情 ¥5200 ~ 6500 博物馆ar智能导览,3D地图导航,AR导览,展品智能讲解 全景 广西维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详情 ¥5800 ~ 7200 ar智能博物馆导览,AR虚拟导览,虚拟数字世界互动,AR探索游玩 厂家直销 多场景 广西维构网络https://b2b.baidu.com/land?id=f30ddf7f525702bf62abeaefe523105810
4.东巴文化非遗博物馆展览概念模型设计调研(专家版)一.线下博物馆 1. 线下互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游戏化元素和互动体验来增加文化展示的乐趣和参与性,你认为线下博物馆 很不同意 1 2 3 4 5 很同意 2.沉浸式展览,通过技术和设计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 很不同意 1 2 3 4 5 很同意 3.VR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中的情感反应和沉浸式体验,特别是在游戏和模拟中https://www.wjx.cn/xz/275007042.aspx
5.当我们还在讨论AR,国外已经用它看展览了灵感早读爱范儿纽约MoMA 博物馆展示了一种较为激进的结合方式。来自全球的参与者可以提前在线上提交自己的作品。而它们随后被内嵌于博物馆的虚拟空间里,成为了一个叠加在常规展之上但又不甚相关的「隐藏展览」。现场的参观者必须通过特定的 app 来召唤出这些有意思的展品。 https://www.ifanr.com/app/782514
6.屏助力郑州东城垣遗址博物馆河南郑州最具网红潜质的AR博物馆光子透明柔性升降屏助力郑州东城垣遗址博物馆 河南郑州最具网红潜质的AR博物馆来啦!郑州东城垣遗址博物馆采用光子透明芯片显示技术打造“动起来”的博物馆空间,空间显示呈现裸眼3D效果,结合人工智能交互功能,展示了城垣3600年的历史是本馆的特色 - 深圳光子晶体科技于20https://www.douyin.com/video/7418136801447103794
7.用AR打造一场澎湃动人的博物馆空间许多传统的博物馆展示内容多以静态平面为主,信息呈现方式相对单一,大部份游客可能会走马观花地观看一遍,缺乏趣味性和记忆点。使用元霓的AR眼镜能通过AR视觉效果带来不一样的观赏体验,还能通过丰富的交互功能与文物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交互,让所见所触所感都以全新的方式呈现。人不再是匆匆一眼的过客,而是体验交互的中心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jY5OTY1NjOEqYFmr6ykcw.html
8.全球最大洗衣世界文化博物馆落地广州增城记者现场看到,第一个展区展示了古代美索布达米亚人使用过的肥皂、古埃及人使用过的洗涤剂,还可以通过壁画观看到西施浣纱、皂角洗衣等等民众的日常生活情景。 配合AR展示洗衣文化 童小明教授介绍,洗衣世界文化博物馆在建造之初的理念便不同于国内其他企业开设的展馆。“展馆内有美术、雕塑、木雕等各种展品,还有由拍卖得来https://www.gz.gov.cn/zlgz/wlzx/content/mpost_2833908.html
9.云南省博物馆AR文博导览效果图 AR导览效果设计-标本活化-通过AR导览眼镜游客可亲眼目睹生物标本活起来的样子,生动地为游客讲述生物的生活习惯等知识 实景图 云南博物馆-聂耳小提琴-AR导览https://www.518bwg.com/rshow2/698.htm
10.AR,VR博物馆和全息博物馆的应用实例现实中,智能化展览全息博物馆藏文物众多,多数不可能长期展出,聚象科技的“全息数字化博物馆作为国家引导开拓发展的新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就能有效地将实体博物馆数字资源进行归类、整合与实时更新,并借助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等实体虚拟化技术尽可能的让视觉呈现效果更加好,VR/AR博物馆以及全息博物馆新颖的陈列展示方式https://xaybyh.com/news/newsinfo/1.html
11.AR展厅:创新的虚拟展览体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色度:彩色古代雕塑》为了深度向世人展示这些古代雕塑背后丰富多彩的故事,特别推出的名为:Chroma AR的体验。游客可以通过这款AR应用程序扫描展品,观看虚拟的色彩,更好地理解古代雕塑的真实面貌。这种创新的AR展厅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还让他们能够与历史互动,感受到传统文化蕴藏的独特魅https://www.kivicube.com/blog/news/13019/
12.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博物馆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嘲3.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 扩展展览空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扩展博物馆的展览空间,使参观者能够浏览更多的展品和场景,而不受实际展览场地的限制。通过虚拟展览,博物馆可以展示珍贵文物、远程文化遗产和无法亲临的场景,提供更丰富的展览内容和选择。 https://www.zhihuilvyou.com/?p=2774
13.博物馆ar互动大屏华诺智显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媒体显示设备整体解决方案商;主要产品包括:LCD透明屏、OLED显示屏、液晶拼接屏、室内外广告机、触摸一体机、LED显示屏、全息展示柜、滑轨屏、博物馆ar互动大屏等一系列显示产品https://www.sz-hnzx.com/article/5117398069.html
14.自然博物馆AR智慧导览AR实景游戏AR亲子研学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如中国地质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台湾昆虫科学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等。应用ARhttps://www.imetacloud.com/museums/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