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带动了游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增添了游戏的创新,更好的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游戏设计开发者要积极利用这一先M技术,并将其有效运用到游戏制作当中,充分体现当代游戏的创新力,从而实现我国游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在国际游戏领域中的影响力,给人们提供娱乐的同时带来良好的使用感受。
1数字媒体技术对游戏的重要意义
1.1提升游戏品质
在游戏领域当中,数字媒体技术对游戏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合理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能有效达到游戏领域对其质量的具体标准。传统的游戏当中,许多游戏的主题、战斗模式、玩家任务以及人物的设计上都存在大同小异的情况,游戏关卡上的设计也有一定程度的不科学。但在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之后,游戏领域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游戏,比如冒险、古侠、智力以及赛车等丰富种类供人们选择,同时在游戏的内容上以及关卡上都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整体质量具有明显提高。
1.2推动游戏发展
2关于数字媒体技术在游戏中的创新运用
2.1游戏更具艺术性
游戏由于种类、理念以及难易度的不同,因此每款游戏都有自身的主题与内容,相应的在进入游戏后,会出现不同的虚拟情景,而这些情景要充分与其内容保持一致性。数字媒体技术利用自身优势能将不同游戏制作与宣传在同一个系统中展现出来,能将游戏的情景与内容相结合,无论是从首页开始还是进入到游戏当中,都能形成统一性,互相具有紧密联系,让内容融于游戏各个环节情景中,让每一关卡的情景与内容更与主题相呼应,增强游戏的艺术性,环环相扣的游戏设计让人更有兴趣,体现着游戏的创新模式。
2.2游戏更具想象力
游戏之所以会让很多人产生依赖并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主要是它存在网络世界当中,具有较强的虚拟性,让人在游戏当中,通过虚拟的世界满足心理的美好向往,再加上游戏特有的内容将人完全带入到情景当中,但却存在一定的想象力,并不能将这种虚拟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也不能保证游戏对人吸引的持久性。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能有效增强游戏的想象力,让玩家被各种逼真的场景、特效、声音以及画面细节等方面更为震撼,将玩家置身于具体角色当中,感受游戏带来的强大魔力。比如在当前比较受欢迎的大型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当中,这是目前玩家最多的一款大型竞技类游戏,通过多媒体技术,分布在全国各地区的玩家可以在线形成团队进行战斗,玩家通过视频语音等方式在游戏当中进行交流沟通,相互配合,在里面有多种人物形象,不同的角色有着明确任务,每个角色的衣着、表情、武器都极其逼真,同时在战斗过程中,不仅有背景音乐,同时使用武器时还有具体震撼的特效,这些都是在数字媒体技术之下才能实现的创新,也使游戏更具有想象力,让人真正融入到游戏角色当中,并且整体场景的画面颜色与画质都高清流畅,增强了玩家体验。
2.3游戏更具挑战性
数字媒体技术在游戏当中还有其重要的一点创新运用就是游戏的挑战性,挑战性确切的说指的让玩家对游戏产生想要挑战的欲望,因此,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游戏的在关卡设计上增设了许多难度与以及很多的任务,提升了游戏的质量。比如在游戏当中,想要将玩家等级提高,就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原有游戏当中,无法进行场景切换,或是人物战斗工具以及形象改变,但有了数字媒体技术,更多游戏出现了多种奖励工具与多样性的人物外观,运用技术后这些人物场景随意进行切换,可以切换到相应的夜晚场景进行任务,闯关也更加困难,但多功能的设置以及多场景的随意切换,这种创新的动画场景形式,让玩家即使在做任务时也不会感到无聊,反而更想要进入下一关卡,想要看到新的关卡中的人物形象与场景画面。此外,数字媒体技术让更多游戏不仅局限于电脑使用,同时开发出了同款游戏不同手机系统、不同移动智能设备所兼容的具体对应版本,拓展了游戏的发展市场,增加了游戏传播途径,为游戏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3结语
参考文献
[1]毛宁.浅析数字媒体艺术游戏制作发展中的技术应用[J].艺术科技,2015(03):36-37.
[2]吴志广.数字媒体艺术游戏制作发展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5(03):25-26.
作者简介
刘云志(1995-),男,四川省西昌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展示设计;科技;创新
在21世纪,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展示设计中重要的手段,先进的数字化传播、新颖的展示方式将传统展示设计渲染为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传统展示设计所采用静态实物、图片等已很难再吸引大众的眼球,只有顺应时展趋势,把数字媒体艺术的和展示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促进展示行业与展示设计的发展。
1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的电视、广播以及电影开始慢慢地向着数字视频、数字电影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和逐渐普及的虚拟现实、电脑动画等形成了新时代的数字传播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最早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真正发挥其影响力是在20世纪90年代,它是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把人类的艺术感性思维和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求部分或者全面运用数字方法。数字媒体艺术是现阶段艺术设计领域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艺术,主要包括:数字影像艺术、网络艺术、4D数字艺术以及虚拟现实艺术等。它是一种从平面设计到三维设计、从界面到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其实质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先进的传媒艺术充分组构融合。
2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展示设计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中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因素就是社会形态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水平。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让人类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形态,而社会需求使得展示设计变成为大众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尤其是现代社会,展示设计传播信息的特点更加明显,而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现代媒体的主要艺术形式,与展示设计的结合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2.1空间展示
2.2二维展示
二维展示在整体展示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加入,促使二维展示就传统表现形式产生了明显变化:1)静态形式多样化;2)从静态开始向动态变化。在传统的展示设计中进行二维展示通常使用静态的文字与图像等,而在数字媒体出现的早期,就可以实现电脑刻绘、喷绘等,现今数字影像、投影艺术的发展增加了二维展示的表现形式。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展示的《清明上河图》凸显了展示艺术从静态向动态发展的趋势,巧妙运用投影秀,把宋代民间百姓的生活情境直观而生动地展现给受众。该图将中国传统艺术、现影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相结合,既展现了古时宋代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同时又对宋代的市井生活展开遐想,从而合理展现了宋代都城的生活情境。
合理运用数字影像艺术可将展示效果发挥到极致,完美体现展示对象的各类细节,并且能够用漫游的方式联动多个空间,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受众。数字影像艺术的加入改变了展示设计的被动状态,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尽管动态影音已经发展成为二维展示的主流发展趋势,当需要和静态不同形式进行合理配合,把动态与静态巧妙地穿插在展示设计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2.3交互式展示
在观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主动发问、思考,从中获得了科普知识,这种互动技术设备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思考意识,在展示和观众心理互动的同时,也放大了传播信息的功能。与此类似的“虚拟翻书”的互动展示装置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将投影仪把图片投放到白色书页模型中,当受众左右挥动手臂作出翻书的动作时,书页面中投影画面会按照手臂左右挥动动作进行前后摆动,带给受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并且,虚拟翻书所收录的信息总量要大于普通书籍信息含量。
在拜耳150周年庆典中,多媒体互动巡展是拜耳展现自身的独特魅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巡展会将拜耳的创新信息带到世界各地,比如欧洲、美洲、亚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亚等地25个地区,希望借由一场又一场的展览,彰显公司的实力。整个展览聚焦医药保健、农业以及高性能材料等核心话题,极具创造力地诠释了公司的使命宣言:“科技创造美好生活”。该展览展示了品牌旗下的各类产品,动态化的设计手法使产品信息的呈现更加突出和明确,通过简单操作与引导,受众就可以参与进入整个交互式的展示过程中(见图2)。数字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的联合使人们能够在参与中获得更好的互动体验。
体验化的展示为观展者带来了身心的全新体验。同时把“互动”的理念引入展示设计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法,是平面展示向着“立体互动”方面转变的开始,在现代科学和艺术充分结合的时代,尽管数字媒体艺术不会完全取代传统方式的展览,但将互动过程中体现的艺术引进展示设计中是一个必然趋势。
2.4网络展示
3数字媒体艺术背景下的展示设计发展前景
数字媒体艺术参与到展示设计的过程中可谓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互动性、虚拟性、娱乐性以及综合性等艺术特点,可以为展示设计带来新颖的艺术设计方式,不管是从360°环形影像、声光电技术,还是从体验化展示空间等各个角度都和传统的展示设计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为展示设计的发展注入了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并且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又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网络展示。数字媒体艺术和展示设计的有机融合,将推动着展示设计向着更远的方向发展。
其次,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正在从静态转变成动态,从实体转化成虚拟。以往传统的展示传达出的信息只限于简单的视觉感受,观展人员在看后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而随着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让展示设计可以以一种流动的互动方式进行,让观展人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在观看过程中充分地参与,主动选择需要接受的信息,从而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现场观感,拥有一场完美的参观体验。最后,在数字媒体艺术背景下,展示设计向着虚拟展示方向发展,展示设计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突破地域限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展示信息进行压缩处理,构建新的虚拟展示空间,吸引观展人员的注意力、进行个性化展示。同时,虚拟展示也可以让观展人员和环境、展览产品之间进行互动,观展人员可以完全按照个人兴趣选择参观主题,为其提供便捷参观的方式。
4结论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2]王萍编,严格译,展览与展示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8.
[3]刘东峰,展示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3.
[4]耿志宏,数字时代的展示设计[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1.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128
0引言
1.1形成对比
1.2以退为进
这种方法还常常可以让消费者感觉到真诚,多数产品都会把自己包装宣传的近乎完美,但实际上这并不可能。日本的优衣库是知名服装品牌,在某次宣传中,并没有像其他服装产品那样,极力美化产品,反而在饲┥媳昝髁嗣媪铣煞郑以及可能会出现褪色的现象。这个大胆的举动,反而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1.3幽默应用
2逆向思维应用于数字摄影
摄影是一门艺术,其矛盾之处在于,拍摄者经常会囿于习惯思维,面对很多相似现象,却又会本能地产生排斥心理。所以,若能从人们想不到的一点切入,即便是寻常的相似现象,往往也能体现出其创新之处。比如希望,这是个概念很广的题材,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孩子的笑脸、阳光下的小草等,都能代表希望,但显然这类作品太多。吴品禾是一个摄影家,其作品《希望》(图1),表现的是披着雨衣的一个农村女孩,在雨中用雨衣为一群小鸭子遮雨,这种爱护幼小生命的主题和深意来自生活,对生活细节进行艺术创造,最终成就了此作品。
所谓逆向思维,并非刻意的对立或者反对,更多体现的是细节和新意,改变观赏者的视觉角度和思维方式,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比如,拍摄日出时,直接面对逐渐升起的朝阳,何不尝试从高楼玻璃幕墙的反射中拍摄?面对灾难现场的一片狼藉,也许某一细节比全场拍摄更具震撼力。
此外,逆向思维在婚纱照、毕业照中也经常出现。婚纱照的仿真拍摄就是逆向思维,寻找真景不易,但可以通过渲染背景的方式,实现外景内拍,加上后期处理,几乎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大学生作为新一代年轻群体,更具创新意识,对数码产品也非常熟悉,以至于不少人都开始求新求变,并将其运用到毕业照拍摄中。近几年,网上流传着很多另类毕业照(见图2),虽然有故意博人眼球之嫌,但相对于传统毕业照的正经严肃风格,此类照片可以说很放得开,这正是现代大学生和以往大学生的不同之处,敢于自嘲,敢于突破,敢于展示不同的自己。
3逆向思维应用于数字影视
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也有着广泛应用,比如栏目包装、后期剪辑、三维动画等,使得处理后的作品的视觉效果更震撼。这些年来,我国的影视产业飞速发展,在武侠、神话、玄幻、探险等影视剧中,经常需要很多特效,营造出梦幻、阴森等不同风格的效果。比如武侠剧中的打斗场面,往往会出现各种光圈和炫丽的特技,更能吸引受众眼球。
从制作理念,到形象设计,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出逆向思维,如此才能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盗梦空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部烧脑影片以常人难以理解的思维,设计了很多奇怪空间,因为是虚无缥缈的梦境,可以随意设计梦中景象。加上视觉上和逻辑上令观众产生矛盾,可以说完全不符合常规。也正因为这种现实、梦境结合的创作手法,才使得观众感觉离奇、梦幻。
《潜伏》是一部优秀的国产电视剧,国内谍战剧很多,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但《潜伏》运用了逆向思维,以往谍战剧中的假夫妻往往配合得很好,而《潜伏》中的余则成和翠平一开始却很不适应,甚至多次争吵。组织上给余安排的妻子翠平完全是农村人。一个城市小知识分子和一个农村来的游击队长不得不在一起生活,这种矛盾的组合也是一种创新。但正是两人的磨合过程,成为了剧中一大亮点。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1]田杨.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探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32(01):62-64.
[2]余森.在底置教逡帐踔杏τ媚嫦蛩嘉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24(10):9-10.
[3]孙阿强.浅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的新思维及发展趋势[J].美术教育研究,2012,25(10):59-60.
[4]刘婷婷.逆向思维在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13,20(04):95-96.
[5]李若岩.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与本体探究[J].艺术探索,2012,13(01):39-41.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中职教育;电子技术
中职生一般都是初三未毕业及中考落榜后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心理上也都较自卑,认为自己各个方面都较差,到学校有种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心理,对学习不感兴趣,有抵触的情绪。部分学生还认为,只要教师讲课不动听就可以不去上课。因此,教师要扭转学生这种思想就应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多设计一些简单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能够一看就懂、一想就通、一做就会,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恰到好处地把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介绍给他们,把他们引到一个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新的学习领域。使他们能在电子专业,自身前途及浓厚的兴趣三者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有个良好的开端和长远的保障。
1采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生动形象,图文并茂,且具有可持续性和教育互动性。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多媒体教学显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1.1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难以理解,中职生刚从初中升上来,没有接触过半导体器件方面的知识,一时不知该如何学习,也没有什么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应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模拟出来,让学生上课尤如身临其境,比如,在讲解半导体的PN结内载流子的运动时,其空穴和电子的漂移和复合过程,是十分令人费解的运动过程,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其用动画演示出来,则运动过程一目了然,学生茅塞顿开,使教学由繁化简,由难化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时刻了解电子专业的新知识和新发展
2应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作用。
2.1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高质量的多
媒体课件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前提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内容要有针对性,选材要合理,要避免书本知识的照搬,对教材内容要进行适当的增删,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课件内容要科学准确,内容的组织要巧妙,教学的意境设置要新颖,教学的进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直观性、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创新性、技术性、艺术性及完整性。
2.2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既要利于“教”,更要利于“学”
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可缺乏必要的教师板书,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启发式教学;不可忽略了教师的主导性,不可过分依赖、滥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辅助工具,它不是老师,不是教学的全部。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就会思想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不会教学了。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方便。例如:对于稳压二极管的测试和辨别,现在的许多教科书上都讲做一个测试电路进行测试,但对于低稳压值的管子其实不用这么复杂只需用指针式万用表Rx10k档就可以进行简单测试。对于一个问题教师要提倡学生积极思索采取尽可能多的方法进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即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条件对同一问题应有相应较优的解决问题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仅仅简单的计算机投影放映并不能完全代表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2.3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中要防止重制作轻改进的倾向
3结束语
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使《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更趋生动、形象。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开辟了趣味教学的新天地,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教学中所涉及的难以实现或表达的理论、现象、过程不再出现于课堂教学中,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教师与学生处于互动的学习状态,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更为生动和深刻,并拓宽了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思维空间,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才能使电子技术专业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不断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1]孙燕.基于梅耶多媒体学习理论的课程网站建构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
[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魏保华.中职学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4]王亚希,周红春.高校现代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0,6.
[5]黄瑞,袁桂慈.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3.
[6]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高职教育;云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B
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使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将传统教学资源与新型科技手段紧密相联,对高职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传统的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学生为受体。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大力提倡“教、学、做一体”,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而更加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学手段必须更新,它不能仅仅是声音的重复、图像的再现。作为“人体的延伸”,它既要在认知领域内发挥作用,更要在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中发挥作用,使教学双方以数字媒体为中介,产生和谐自然的共鸣,形成语言信息和思维的双向交流,使学生的身心在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数字媒体技术是融合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的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是通过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技术。能够应用于高职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流媒体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的飞跃对高职教学模式和手段形成深刻变革,成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1提供逼真的教学环境,情境交融,使学生感到置身于真实的教学环境之中
2动员学生全部感官参加学习,而不单用一种或几种感官
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可以让枯燥的知识有声有色、情境交融,将信息强烈而鲜明地传递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能使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情境下接受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想象,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同时,数字媒体技术所特有的优势对学生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在逼真的学习活动环境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这是一种立体化的学习,学生会感知深刻,注意力易于集中,记忆力也会提高,教学活动自然事半功倍。
4拓展教学空间,扩大教学规模,迅速准确地反馈信息
近年来,各种基于云服务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智慧校园、微课、慕课等在我国高职院校被广泛推广,多种形式地将云服务下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和学习工作中,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学生可以使用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学习。而教育云平台上数以亿计的数字媒体教学资源则最大程度补充丰富课堂知识,轻松辅助教学。数字媒体技术中流媒体、Web3D、动态HTML、Flas等技术与云服务的紧密结合,使远程教育更轻松、更流畅,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它突破传统校园的围墙,营造了一个方便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按需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各种在线课程如亲临现场般生动,师生交流如面对面般方便,极大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极大扩展学习手段与范围,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通过构建教育云服务体系,拓展教学空间,加强优质资源共享,扩大教学规模,促进教育公平,拓展教育时空,使传统的阶段教育向现代终身教育发展成为可能。
这种新的教学手段还有信息反馈迅速准确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云平台的网络课程所提供的各种交互沟通功能及时管理指导课堂教学过程,也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中的交互功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及时调控教学的进度和难度。
5评价方式、考核方式多元化,推进教学评价改革
6冲击传统教育结构,引起教学行为变化
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各种实训管理软件、电子教室系统等在高职院校广泛使用。它们可以轻松实现电脑教学、语音教学、学科教学、娱乐教学、点对点实时指导、学生演示、学生窗口监看、电子作业收发的功能,大部分电子教室系统还包括了考试系统、USB锁定、应用程序和网络访问控制等高级功能,通过它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教学。这些技术的使用引起高职教育内部的深刻变革,冲击传统的教育结构,把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系统发展为教师―教学机器―学生的新型教学系统,发展了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教科书的概念。
综上,数字媒体技术是现代化职业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必将在高职教育中更为深入广泛地应用。为此,在今后的高职教育中应加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完善与创新,提升高职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