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博物馆——创新科普手段传递自然之美自然博物馆博物馆数字人

从路线导航到互动问答,从展品推荐到场景复原……走进国家自然博物馆,游客可通过AR眼镜或手机小程序自由定制一场探秘古生物之旅,智慧化服务让游客探寻博物馆奇妙之境的体验更加丰富。“国家自然博物馆数字人及AR导览”项目近日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该项目引入数字人、AR导览、大模型等技术,智能识别展览内容,并通过特效呈现和互动问答等方式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给游客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科技开启博物奇境

戴上AR眼镜,步入“古哺乳动物”展厅,科技的“加持”让更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标本“活”了起来。

来自江西的游客李女士将眼镜对准两头剑齿虎与大唇犀的标本,下一秒,搏斗的场景便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就像在我眼前真实发生的一样。不戴上眼镜,很难想象出恐龙灭绝后,地球居然还上演过这么多故事。”李女士告诉记者,虚拟与现实的结合让她真切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国家自然博物馆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提供精准且个性化的参观路径推荐和实时导航。AR智能导览系统能够根据游客的兴趣和需求,自动匹配最佳参观路线。跟随“数字人”指引,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展陈内容,享受更好的参观体验。

“爸爸,这只恐龙还会上台阶呢。”今年刚上小学的张芊芊戴上AR眼镜,在“数字人”的带领下,找到了她想要参观的“植物世界”展厅。来到两块巨大的海藻标本前,AR眼镜让原本沉寂的“海底森林”突然间“活”了起来,湛蓝的海水、各种藻类组成的植物森林栩栩如生地映入张芊芊的眼帘。

“看到孩子玩得这么开心,感觉这趟没白来。”张芊芊的爸爸告诉记者,比起枯燥的文字和化石,动起来的影像和可以触摸的画面更加直观,也提升了孩子探索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

国家自然博物馆向游客呈现了地球亿万年的历史记忆,更体现了前沿的科研成果。

“我们通过创造互动式参观体验,助力博物馆数字化转型,促进文化传承和科学普及,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智能、多元和互动性强的导览系统,也激发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国家自然博物馆信息技术部副研究馆员许波说,系统可以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游览路线,还能够有效实现客流量的管理。

数字领航求知之旅

圆溜溜的大眼睛、胖乎乎的小手、一脸天真无邪的笑容,呆萌可爱的小恐龙身穿一套探险服,背着一个小书包,仿佛是一位即将踏上神秘旅程的小探险家。这是国家自然博物馆推出的数字讲解员,来到展品前,它会自动介绍这件展品的背景信息,并与游客进行互动问答。

国家自然博物馆信息技术部主任夏晓飞说:“我们在设计数字人形象时,考虑到角色应该形象生动、性格鲜明,这样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一个好的讲解员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展览的内容。“数字人形象具备音色、服饰等元素的个性化编辑功能,能够通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游客进行自然语言对话,提供专业且生动的讲解服务,既提升了参观博物馆的体验,也增强了博物馆的亲和力和知名度。”夏晓飞说。

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诞生,再到如今的缤纷世界,游客在馆内可以尽情探索亿万年来生命的演化与地质变迁的恢宏历史。在数字人的讲解下,每一件展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引领游客穿越时空,体验生命演化的壮美。

“大模型具备强大的常识理解和知识推理能力,能够实时回答游客的问题,提供相对准确的信息。”许波介绍,问答系统的大模型是数字讲解员的“AI大脑”,可实现高互动性、高体验感的智能问答,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技术赋能高效运营

走进国家自然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穿梭在博物馆里。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只有2.3万余平方米,年接待观众达180万人次,远远达不到公众的需求,需要通过新技术来赋能博物馆的运营。

“之前在咨询台轮岗时,有不少游客会提出讲解需求,因为讲解资源相对较少,我们就会推荐游客租AR相机或自动讲解器,但这些设备有的只有声音,有的只有画面,很难达到充分的互动效果。”国家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杨冰说,目前,博物馆打造了300多个AR特效,其中S级特效5个、A级特效15个。这些数据资料,未来将会被广泛应用于图书出版、动画制作、文创开发等领域。

对此,许波也坦言:“我们的目标是通过AR智能导览系统、数字人形象、智能AI互动问答系统,全面提升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教育功能和运营效率。”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
2.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湖南博物院此次征集工作中,183个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应用的案例报名参与评选,最终“国家自然博物馆数字人及AR导览”等10个案例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29个案例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本次公布的示范案例聚焦文化数字化、数据要素赋能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共性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10363
3.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在哪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该数字展厅是一座集数字技术、文物展示和互动娱乐http://www.mansitine.com/ask/88957.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来自巴西、印度、中国、南非、伊朗、阿联酋、埃及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分别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 陈樱以《依托国家典籍博物馆打造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为题作主题报告,介绍中国国家图书馆在连接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方面的实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8_957158.html
5.读者云门户特色资源 馆藏目录 文津搜索 提供国家图书馆馆藏数字化资源的检索及在线阅读服务,内容涵盖古籍、图书、论文、期刊、音视频、少儿资源等。 图书推荐 人气收藏 最受关注 猛将还乡 谷物的故事 碌碌有为 故园惊梦 书籍秘史 最后的观星人 昆虫记 创新者的世界 http://read.nlc.cn/
6.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360全景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360全景摄影、3D、视频、声音、图片、设计等表现形式集中展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项目中,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传达与交融互动的展示形式。https://v1.chinatmic.com/chnmuseum/2.html
7.国家数字博物馆中国网络展览馆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络展览频道——中国网络展览馆上线了,国家数字博物馆展示各博物馆的展览。https://wangzhan.cctv.com/bowuguan/index.shtml
8.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有77个专题展厅,利用VR技术把馆藏资源数字化呈现,提供了可视化的文博类开http://www.lib.cass.org.cn/zy/dzzy/mfxszy/202306/t20230619_5646933.shtml
9.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为过往的专题展览提供了实景观展体验,可以像身处博物馆内一样“边走边看”。专题展览既有“甘肃彩陶艺术”“大唐风华” 等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有“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等国外主题的展览。 请进入: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http://lib.jci.edu.cn/info/1022/3539.htm
10.中国语言文字数字(网络)博物馆中国语言文字数字(网络)博物馆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创新举措,是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项目。历史沿革 2022年5月18日,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教育部语用司召开中国语言文字数字(网络)博物馆(以下简称数字博物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8%AF%AD%E8%A8%80%E6%96%87%E5%AD%97%E6%95%B0%E5%AD%97%EF%BC%88%E7%BD%91%E7%BB%9C%EF%BC%89%E5%8D%9A%E7%89%A9%E9%A6%86/61116622
11.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西安智慧博物馆之城建设如火如荼西安新闻网早在2022年,西安博物院就推出了便携式AR眼镜可通过对语音指令识别,唤出文物相关信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呈现,加强了文物与游客的互动;目前已经完成的热力人员感知系统为助力数字博物馆建设、展览展示规划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为游客参观体验提升创造了更科学细致的可能。https://www.xiancn.com/xzt/content/2023-11/20/content_6805560.htm
12.国家中医药博物馆2023-07-31 查看更多 行业要闻 第五批国家等级博物馆名单公布,5家中医药类博物馆上榜 2024-09-02 伍舒芳文创亮相“医暖丝路——‘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展” 2023-11-15 陕西中医药博物馆举办文化艺术系列活动暨历史见证物捐赠仪式 2023-05-18 查看更多https://www.nmtcm.cn/
13.国家文物局力推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博物馆NFT即将迎来新时代近日,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公布了部分人大建议的答复情况。 其中在“关于制定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条例的建议”答复中提到:“我局对加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建议表示赞同,并将在《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意见》中予以采纳”。 暗示将出台《博物馆改革发展意见》,并大力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https://i.ifeng.com/c/8EYiV8icA8v
14.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展数字工程建设北京南中轴线上,一座彰显首都风范、时代风貌的国家自然博物馆将拔地而起,成为文化新地标。昨天(27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科技创新与自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透露,目前该馆正在开展数字博物馆工程建设,将不断丰富新技术应用场景,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5/28/032605044.shtml
15.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村落馆 村落推荐 上盐井村 ·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 珍珠门松岭屯 ·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花山镇> 黄崖关村 · 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 西井峪村 · 天津市蓟州区> 桑嘎村 ·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 传统建筑 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dmctv.cn/
16.国家博物馆虚拟展厅观后感行业新闻橙牛数字综合来看,此次国家博物馆虚拟展厅的开展,或许是中国文化、科技与数字化融合的一个缩影,更是让我们从展品的多样性、互动体验、技术应用和想象空间等四个方面恢复中华文化的活力,更好地传承优秀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底蕴,向外传递中国文明的内涵。http://www.qiyezhanting.com/news/17149.html
17.国家海洋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博物馆开馆初期已征集各类展品4.21万件,重要馆藏是「宋元福船」大型复原船体,以目前考古发现的泉州宋代古船、宁波宋船等典型古船,以及文献记载、古代船舶制造技术为复原依据,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宋元福船」大型复原船体数字· Numbers国家海洋博物馆2011年4月选址天津,2014年10月28日动工建设,2019年5月1日起https://art.icity.ly/museums/2aquwfx
18.数字博物馆2012年1月4日,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上线的数字博物馆共有6家,分别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天文馆、湖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呈现方面,数字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立体flash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各家博物馆的权威信息和独家藏品知识。同时,百度百科还就博物馆页面元素统https://www.meipian.cn/31l10h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