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运用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展览等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过程。其内涵体现在:一是技术信息化,所涉及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二是数据处理信息化,即利用信息技术对博物馆的数据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和共享;三是办公信息化,以技术和数据处理的信息化为基础,对博物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博物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博物馆办公信息化;四是藏品、展览的信息化,即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增强陈列展览的体验感,增加展览的多样性;五是服务信息化,充分运用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观众服务和外部宣传有机结合,提高观众的参与感。

(二)意义

根据现行的博物馆定义可知,博物馆的五个主要功能是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这其中隐藏着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对于藏品的保护,应取消任何可能对藏品造成损害的利用;而对藏品的利用,无论是研究、传播还是展示,都会对藏品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害。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解除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方法,使博物馆得以构建观众与藏品之间的网络联系,在把损害程度降到最低的同时向全球观众传播、展示博物馆藏品,因此,信息化建设对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再者,通过利用全息投影、多媒体、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博物馆可以向观众更加直观地展示藏品细节,给观众以和实体博物馆不同的参观体验。同时,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还可以规范藏品管理并提高安全性能,提升展陈效果,从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在文物文化事业中便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国家对本国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启动了“美国记忆”计划;1995年,IBM东京研究所与日本民族学博物馆合作实施了“全球数字博物馆计划”。同时期,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博物馆也展开并不断加快推进藏品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文物数据资源已初具规模

(二)信息技术合作不断加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与博物馆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一、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支撑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二、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和手段,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加快博物馆与旅游、教育、科技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行业间的资源共享。

三、信息技术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目前,包括3D打印在内的许多信息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综合运用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手段,将前沿科技与古老文物相结合,推出了一批能带给观众沉浸式参观体验的高互动性的文物展览和展陈方式。

(一)3D打印

3D打印(3Dprinting),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可粘合材料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是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一种。3D打印具有加工速度快、材料类型多、废弃材料少、加工造型复杂等诸多优点。因此,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物复原、藏品复制等。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也逐渐使用该技术对本馆的藏品进行打印、复制,并用来设计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为观众制造带有馆藏印记的纪念品。

(二)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通常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具有听觉、视觉、触觉等人类所拥有的感知功能,使用户在操作时能沉浸其中,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真正实现了人机交互。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要重点引进虚拟现实技术,以提升博物馆的展陈效果,增加观众的参观兴趣。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的中国数字铜博物馆于2020年5月18日正式开馆,其线下部分的互动区结合铜文化数字资源打造了铜矿开采的VR体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利用VR技术实现了让观众不进入俑坑、通过互联网即可虚拟置身于兵马俑遗迹中欣赏兵马俑。

(三)增强现实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真实环境和虚拟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AR技术可以用于博物馆藏品的虚拟复原,即通过为观众配置相应的设备,使其听到文字解说的同时能够看到文物上残缺部分的虚拟重构。通过利用AR技术,可以增强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敦煌研究院与华为公司联合推出的莫高窟AR地图展现了数字化的莫高窟,游客无需进入洞窟,在外面通过手机就能观看洞窟内精美绝伦的壁画,这不仅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文物的伤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还能减少人员聚集,提升游览体验,大大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

(四)大数据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给出的定义,大数据(BigData)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方面都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它具有四个特征: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博物馆线上、线下的访问量不断增加会引发包括展览数据、藏品数据、观众信息等数据的海量扩充,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很难处理这些数据,这就要求博物馆要用大数据的思维来处理和管理各类数据资源。当前,大数据在我国博物馆领域的应用还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

(五)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按照业内的共识,AI的发展通常分为计算智能(即让计算机能存会算)、感知智能(即让计算机能听会看)、认知智能(即让计算机能理解会思考)三个阶段,目前AI处于感知智能的初级阶段。近几年,为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划和实施,国家多部门先后发布重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要“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博物馆引进AI技术,对提升博物馆运行效能、使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影响深远。

四、结语

信息技术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博物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加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信息化建设是博物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的必然选择,必将为未来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因此,今后要加强研究与实践,不断尝试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博物馆的各项业务领域,切实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THE END
1.线上博物馆app排行榜前十名偏玩手游盒子分享十大线上博物馆app排行榜前十名手机应用,编辑为您推荐手机线上博物馆app排行榜第一名到前5名到前十名的应用。找线上博物馆app有哪些、线上博物馆app哪个好用,上偏玩手游盒子https://m.pianwan.com/s/zj-594674
2.线上博物馆app有哪些线上博物馆展览软件下载大全线上博物馆软件是让我们可以在线观看博物馆所有的藏品的软件,也可以在线预约博物馆的门票,将会带来线上便捷的操作,省去我们的时间,并且线上观看也是非常全面的,有超高清的vr观看效果,还有相应的文字介绍,完整的将博物馆的藏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线上博物馆展览软件下载大全,在家就可以观看各种博物http://m.downcc.com/k/xianshangbowuguan
3.8款博物馆APP推荐,足不出户看文物这是一款专为热爱首都博物馆的朋友们设计的旅游攻略软件。它精选了众多珍贵文物和精选图录,让你在家就能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国家博物馆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品的APP,让你线上线下都能轻松游览国博。通过它,你可以查看展厅全貌、定位地点、获取人工讲解,还能规划最优游览线路,享受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485665524247163035
4.收藏!在博物馆打烊的日子里,这些线上博物馆拯救你的好奇心这个应用汇集了大量故宫专家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探索建筑知识,以及它背后的宫廷故事。 国家博物馆 相较而言,国家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做得比较简单,目前仅有过往展览的线上数据库,以全景方式呈现。几个重要展览,如大唐风华、古蜀风华、秦汉文明、无问西东等,也可以看上很久了。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758574
5.vr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元居科技VR技术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真实的场景和情境。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VR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博物馆领域中。本文将就VR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和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一、VR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 1.博物馆是一个展示人类文化、历史和自然遗产的场所。而VR技术则是可以让人们在虚拟环境中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1446.html
6.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结合3D扫描与3D建模,满足从文物扫描、入库、文物保护、藏品登记、服务输出等全链路管理,到满足博物馆对于文物保护和数字化管理的全面需求。 文物数字化管理中心:包括文物基本信息、文物素材、文物数字化资料、3D扫描资料、场景、服务输出应用等基础业务板块。 http://jjfa.gdghwl.com/
7.国家博物馆手机客户端下载国家博物馆appv2.3.3安卓版下载分类:生活应用 大小:34.5M 语言:中文 时间:2024-07-10 07:11 星级: 官网:http://www.chnmuseum.cn/ 国家博物馆app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推出的手机线上服务平台,为各位用户提供线上参观的服务,在国家博物馆app上用户还能了解各种藏品的信息,还有藏品的线上展示,也有线上语音讲解服务! https://www.fxxz.com/azsoft/618548.html
8.三维线上线下数字化展示交互研发应用的公司。专业的博物馆数字凡达致美数字科技是国内专业的三维可视化智慧管控平台研发服务商。居有独立开发制作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三维数字化交互、三维线上线下数字化展示交互研发应用的公司。专业的博物馆数字化服务商、数字化互联网与自主化产品研发商。主营业务有: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与交互、仿真信息化交互、企事业单位数字化展示http://www.sijie-lab.com/tools/seo/wonder3dvr.com
9.国家博物馆v1.2.5安卓版app下载国家博物馆 v1.2.5 类型:旅游出行 系统要求:安卓 安卓版下载 应用介绍 一款官方推出的线上博物馆平台,里面涵盖了国家博物馆里面的各种展览,大家可以在平台里面云观赏,各种展览品种类丰富,也可以满足当代用户们的各种需求,在家里也可以查看国家展览馆里面的各种展品,还可以在线上来评论,跟各地的网友们一起讨论互动等https://m.xgbbs.net/app/50905.html
10.广东省博物馆app下载广东省博物馆v1.0官方版4、最新博物馆艺术展览资讯 5、线上展览,随时随地看展览 6、文物/艺术知识大讲堂 7、美育课程,美育学习从孩子开始 广东省博物馆特色: 全球景区智慧自助导览 高品质旅行怎么可以是走马观花 温馨提示:博物馆内需要安静,建议带上耳机使用,收听效果更佳 高速下载地址 https://www.qqtn.com/azsoft/542339.html
11.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数字敦煌”线上博物馆 以3D全景展示10个朝代、30个洞窟 新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博物馆历来与新技术之间存在着不解之缘。新技术对博物馆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深化与拓展,博物馆对新技术也始终保持着开放、接纳的态度。从功能定位上而言,传统博物馆是进行展示、收藏历史物品的实体场所,并兼具研究、教育功能,同时工作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12.停课不停学!中山推出粤教翔云数字教材中山Plus而且,“广东文博智慧导览”开放多个博物馆的3D精品文物及全景展厅浏览。 据悉,目前全省有148家博物馆注册了“博物官”账号,其中已上线到小程序聚合页的博物馆共100家。进入微信,通过搜索小程序“博物官”,进入首页“广东专区”;或长按识别下方图片小程序码即可进入广东百家线上博物馆。https://zsrbapp.zsnews.cn/mobile/news/viewNews/536134
13.720yun专业全景制作工具与行业应用案例介绍购买专业版360全景720云VR售楼部线上看房专题是集合VR看房,VR带看,360装修效果图,3D家装,在线售楼部等虚拟现实制作工具及展示服务内容专题页,包含了大量优质的地产行业VR应用、分析、教程等类型的文章,VR售楼部实际应用案例集合等内容https://720yun.com/ad/
14.网络中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5.虚拟与现实的交融:探索西安元宇宙历史文物的奥秘元宇宙博物馆的运营策略,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盛宴。它将线上线下的体验融为一体,让每一位访客都能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在这里,您可以与历史文物进行亲密互动,感受那些跨越千年的故事。而这一切,都得益于VR、A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它们让展览变得生动而富有参与感。 https://yaotai.163.com/cs/metaverse/W4l27Y0Bm1p-cBRUq4WF.html
16.博物馆应该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展览效果?借助高科技,可进一步为发展博物馆展陈赋能。一方面,通过流动数字博物馆形式,将线下展览转变为线上呈现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7848484/answer/3144669665
17.数字博物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数字博物馆应用于历史教学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第一,博物馆中收藏的文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认识世界进程的见证,学生通过数字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分析文物信息,从而通过唯物史观进一步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第二,依靠数字博物馆中的展览信息,学生可以构建出历史的横纵坐标轴,搭建起历史时空的点、线、面,梳理历史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609/10391652.shtml
18.文博数字人创作与应用探索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入实施,社会公众对博物馆新需求不断拓展,数字人在文博界的出现是必然的,其应用指日可待。已出现的文博行业数字人的创作与应用案例,其价值和意义值得肯定;未来发展等问题值得研究。文章列举了数字人的应用案例,从案例分析其得失、技术实现原理及社会需求等;探索性提出数字人形象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