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而美”的博物馆们,如何出圈出彩?文博文物藏品考古博物院全国博物馆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兴旅游方式的出现,让更多人开始习惯以自助探索方式发现与体验相对冷门的文化点位,为中小博物馆带来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与潜在观众。

美国著名博物馆学者G.B.古德曾言,“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中小博物馆虽在藏品总量上难以匹敌大型博物馆,但却可以在“小而美”“小而专”“小而活”方面深耕细作。中小博物馆如何发挥优势实现“破圈”?一起来看。

找准中小博物馆发展定位

根据国家文物局数据,在目前已备案的博物馆中,中小博物馆占据八成以上,其中大部分为未定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各具特色:有承载丰富地域文化的县级及以下的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有展现所属行业或企事业单位特色的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还有充满收藏者个人文化情怀的非国有博物馆;等等。单从藏品特征来看,或体现在地化,或体现行业化,或体现个性化,具有一定的生态位宽度。面对资源有限、竞争激烈等挑战,中小博物馆应充分利用各自的生态位优势,从资源、需求、支持性业态、同业竞争四个要素着手,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需求要素。中小博物馆常被视为“小众”文化空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容易受到各类媒体信息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加之个别网红博物馆的限流措施,容易形成“大型博物馆是稀缺资源”的认知。此外,受到免费开放政策广泛实施的影响,近九成博物馆已经实现免费开放,这使得中小博物馆在吸引大众参观方面面临挑战。在现有收费的博物馆中,部分是古建、遗址类国有博物馆,部分是社会力量及民间运营的中小博物馆。对于收费运营的中小博物馆,其收费策略与运营投入通常不成正比,影响了参观流量。由此,大型博物馆与中小博物馆在参观需求上呈现冷热不均的情况。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博物馆的“小众”特色与当前消费者细分化的趋势相契合。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基于某一细分领域的知识内容而聚集形成趣缘群体,进而促成更多具有专业诉求、深度爱好的文化消费/体验行为,这为中小博物馆提供了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的机会。中小博物馆可以通过主题展览与活动,由公共文化空间转向趣缘文化空间建设,更好吸引并服务观众。

体验经济驱动下的中小博物馆发展

1内容创新:多方协同模式增强中小博物馆临展灵活性

不可否认,中小博物馆常面临藏品丰富度与多样性不足的挑战。尽管其常设展览可以充分利用在地化资源优势展现独特魅力,但长期不变的常设展览也容易让有限的观众感到乏味与单调,从而降低活力。因此,充分利用外部协同资源,增加临时性展览,成为不少中小博物馆的创新方向。

“组合拳”模式,即借助区域接近性或文化亲缘性,通过结盟合作方式联合策展。这已经成为中小博物馆扩大影响力的一种有效策略。一方面,通过选择各馆共同感兴趣且具备丰富资源储备的主题,确保展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联合策展能够合理分摊资金、技术、人力的投入,充分发挥各馆的专长和优势。例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联合京津冀地区的十余家博物馆,共同策划了“燕国达人游”活动。以燕国历史故事为纽带,引导观众通过主题参观及研学等方式,在京津冀多家博物馆之间探寻藏品间的内在联系。2023年,唐山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株洲博物馆三馆跨地域合作,推出国内首个以“近代釉下五彩瓷器”为主题的特展,集中展示了超过230件的釉下五彩瓷器精品,让广大观众有机会近距离领略釉下彩瓷器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这项传统工艺的认知与兴趣。

2形式创新:沉浸式体验活动增强线下观展趣味性

此外,受实景剧本游业态兴起的影响,不少中小博物馆成为“剧本游”的场地。在这些活动中,游客在NPC(非玩家角色)的引导下,以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为线索,在展厅内展开探索之旅,寻找答案。这一新颖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比如,山东省青岛啤酒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实景穿越剧游《觉醒的酿造师》,让玩家穿越时空至民国时期,亲身体验国宝文物保护战的紧张刺激。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则通过沉浸式“剧本游”《越博奇妙纪——穿越历史来看你》,让年轻人与十位NPC扮演的南粤先贤互动,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魅力。

3空间创新:通过特定选址促成文商旅融合

为了提升小型博物馆与公众的接触可能性,许多博物馆选择将特色展览融入文化商圈、文化街区。同时,也有不少公共商业空间有意识地引入小型博物馆,以提升其文化场域特色,有效推动了中小博物馆的观众拓展。例如,以古陶瓷与古灯具为特色的中山龙泉博物馆,便坐落于同名酒店之中,让游客在享受住宿服务的同时,也能轻松游览博物馆,了解中山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当地灯饰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文化色彩。又如,以古代壁画为主题的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大雁塔旁的威斯汀酒店内,不仅增强了酒店的文化感,也确保了博物馆的日常观众流量。

在文商旅融合的趋势下,将小型博物馆作为典型文化场景引入商圈,带动品质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新风尚。例如,坐落在广州正佳广场中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通过一站式展示地球诞生、生命形成、生物演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吸引了大量游客。又如,坐落在宁波海港城内的地质宝藏博物馆,通过展出数千件地质标本、矿物晶体、宝石原矿等,实现了博物馆观众流量与商场消费者流量的双赢共促。

4参与创新:社区居民的共建共创

数字科技赋能中小博物馆发展

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与广泛产业应用,如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等,正逐步成为引领各行业变革、重塑行业生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文博领域,这些技术的融入不仅促进了数字化内容的研发,还极大地拓展了数字化传播的边界,为中小博物馆提供了通过单点突破来提升影响力、实现生态位扩充的重要路径。

数字虚拟人:破解中小博物馆讲解资源瓶颈。受限于整体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人力资源紧张,部分中小博物馆在专业人才配置方面捉襟见肘,难以配备充足的专业讲解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藏品资源的独特魅力与吸引力。而数字虚拟人的出现,则如同“永不疲倦”的讲解员,能够为参观者提供个性化、全天候的导览服务。它们不仅能够详尽阐述展品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科学原理,还能够支持多语言解说,以满足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借助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技术,数字虚拟人能够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对话,激发观众对藏品背后故事的探索兴趣。例如,“苏小妹”作为三苏祠与三苏纪念馆的数字虚拟人,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带领观众游览古迹、体验非遗技艺与传统美食,有效促进了文博资源与城市其他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

线上小程序:一站式展示博物馆资源特色。当前,构建数字资源平台已经成为全球博物馆展现藏品魅力、践行资源共享理念的重要途径。中小博物馆可以通过自建小程序或共建资源平台等方式,将馆藏资源、特色活动等重要信息以更加便捷、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公众,增强博物馆资源的可及性与影响力。同时,通过小程序或应用的使用数据分析,中小博物馆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目标观众与潜在观众的兴趣偏好,进而推出更加贴近观众需求的线下展览与服务。

以“共生”理念推动中小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若将所有博物馆视为一个生态整体,我们需要深思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作为“沟通文化的桥梁”“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超级连接:新方法、新公众”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共生”理念对于包括中小博物馆在内的所有博物馆而言,显得尤为关键。这体现在博物馆需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积极与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机构以及文博文创商业主体展开合作,以保障博物馆生态的良性建构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在文化传承的宏大背景下,数字科技、体验经济与社交媒介的快速发展,为中小博物馆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期待见证更多的中小博物馆突破传统框架,通过与多方主体及机构的互动合作,响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共同挖掘并实现文博资源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潜能。

上文略有删减选自|《人民论坛》杂志原标题|中小博物馆的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可持续发展专委会委员杨越明

THE END
1.一票难求的头部博物馆与小馆如何实现“梦幻联动”?文化观察在“文博热”成为常态的当下,具有知名度、辨识度的博物馆大馆在不断创新尝试,通过展览和社教活动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仍有不少中小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12月18日,四川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暨四川博物院迎新春跨年六展启动仪式在四川博物院举行。现场,四川制定出台的《四川省十六家国家一级博https://www.thecover.cn/news/rDTWpu/qwFmH90qSdq8Jkw==
2.江南壶怪许四海先生今晨去世他曾2.3万购壶王,1亿不卖他一手创立了新中国首家私人博物馆——上海四海壶具博物馆(现位于百佛园“百壶塔”内),内藏历朝各类壶具珍品,堪称一部脉络清晰的中国紫砂壶发展史。 百佛园主人许四海不仅是位紫砂陶艺大师,更是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鉴藏家,被业内称为“江南壶怪”。 https://www.zisha.com/news/20780.shtml
3.探访私人老爷车博物馆藏有世界各国上百辆经典车型世界各国上百辆的经典车型在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展出。8月5日,记者到此进行探访。 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创建于2009年8月。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是一家私人老爷车博物馆,也是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馆内收藏有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前苏联、捷克、德国等国的近200台汽车,耗资上http://www.81.cn/gnxw/2017-08/07/content_7706485.htm
4.上海私人博物馆强拆案法院未认定“分赃视频”及强拆违法——人民政协此前,上海本地媒体乃至中央电视台都对该博物馆进行过报道。七旬老人刘光嘉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开始搜罗奇石盆景,历经20余年,奇石盆景博物馆初具规模。 整个私人博物馆的土地实际上分为两块,包括刘光嘉所拥有的宅基地和承包的鱼塘土地。其中宅基地的面积为582平方米,上面有4间共计407平方米面积的合法建筑。鱼塘的https://www.rmzxb.com.cn/c/2015-08-28/564833.shtml
5.国家文物局规范文博单位NFT开发徐天进履新良渚博物院院长广州博物馆新馆选址新进展! 新馆后每月都有大展可看 “德化之美——馆藏明清德化白瓷展”正在展出中 据广州地方媒体报道,广州博物馆馆长吴凌云透露,新馆选址问题近期终于有了眉目,等新馆建成后,广州市民每个月都有大展可以看。 广州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是跟故宫博物院同期的国内最早建立的一批博物馆之一,选择了当时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664855
6.故宫博物院院史研讨会报道组织起以五四进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高起点、当时国内一流的专家队伍,并开创了文物博物馆制度化管理的传统;在极端困难环境下力主“文物南迁”;秉承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办学方针,民主、科学办院;1928年化“废院”危机为开捐助故宫先河;1930年抓住“中原大战”时机,提出《完整故宫保护计划》。我院院办公室杨安作了题https://www.dpm.org.cn/learing_detail/248557.html
7.马未都私人藏品博物馆,所以也是需要买票进马未都私人藏品博物馆,所以也是需要买票进去。 很人性化的一点是可以在同一天内多次进入,门口小哥会在观展人手上盖一个印,红外线照射会显现。展馆上午11点和下午2点各有一次免费讲解。 一展厅是瓷器和部分木器,二展是金器,三展是石窟佛像,书画基本没有。 瓷器非常高雅精美,金器就很华贵了~看完后还有官方组织的https://m.dianping.com/review/535689230
8.慈禧的那辆车是不是“奔驰二代”?汽车频道不到二十平方米的私人“汽车博物馆” “汽车博物馆”就设在姜海程家中的书房里。走进这个略显朴素的空间,视线首先会被房间左侧占了一面墙的玻璃书柜所吸引——这里大大小小摆放了总共200多种汽车模型。细细一看,奔驰、大众、斯巴鲁、富康、保时捷、福特、林肯、北京现代等车型都陈列其中,几乎囊括了现代汽车工业兴起以http://auto.youth.cn/xw/202203/t20220302_13492219.htm
9.中国的私人艺术博物馆:文化地标还是虚荣工程?界面新闻·影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那么简单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诺埃提到了刘益谦的龙美术馆——在上海拥有两个分馆,位于重庆的第三个分馆正在建设之中——以及上海外滩美术馆,认为这两个美术馆是私人投资博物馆的范本,这些私人博物馆达成了企业家将国际文化引介给中国公众的初衷。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21391.html
10.一家私人博物馆一家私人博物馆 - 精神文明报https://www.jswmb.cn/mshownews.aspx?id=22277
11.从“独乐”到“众乐”:中国私立博物馆“圈粉”年轻人“我花了大量时间找到爱迪生的传人,老人有一家私人博物馆,收藏着数百台留声机。”他说。最初老人不太愿意,但是经过张敬轩“三顾茅庐”,老人终于被打动,将一部分留声机交由张敬轩带回中国收藏。 大连世纪留声·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展出的曾侯乙编钟复刻品(2023年10月1日摄)。新华社发 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5/20/033061691.shtml
12.个人也可以设立私人博物馆!前提是要满足这五个条件!个人也可以设立私人博物馆!前提是要满足这五个条件! 为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切实增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互信,2018年,广东发布“民生问答”栏目联合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广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广东民声热线”,邀请更多省直部门相关负责人上线访谈,为广大网民释疑解惑,为我省的政务公开工作贡献力量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5/10/c1164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