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记录教育每一天!www.jyb.cn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语言文化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67%,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的成功典范。

推普“铁军”奋进强国之路

“六纳村处于大石山区,其地理位置和语言习惯导致当地群众与外界交流存在较大的语言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吴桂彬说,村里实施“推普助力脱贫”后,经过培训的群众很多都走出了大山,在县外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实现了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推普工作打出组合拳。深入实施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培训计划带动地方累计培训逾千万人次;扎实推进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组织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对口帮扶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全覆盖;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加大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培养培训力度……

前赴后继的推普“铁军”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根基——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普通话培训处近10年共培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和普通话“种子教师”3006名,培训基层语文教师和教研员1.1万余人次,指导各地培训中小幼教师数十万人次;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全县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语言文字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全县各族人民的共识;

2000多支高校大学生团队深入中西部推普一线,在推普志愿服务中发挥青年力量……

推普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化成了推普公益课堂、农民普通话夜校班、“小手拉大手”、山歌推普等丰富活动,每一项都深受老百姓喜爱。

在光荣的事业中,推普工作者始终心怀“国之大者”。

在东北,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涛,不顾零下40多度低温,远赴伊春市金山屯林区学校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情况调研和语音数据采集,发挥汉语拼音在推普工作中的多功能作用,解决地方普通话影响和克服汉语方言等问题,促进省域推普工作开展。

在西南,四川省乐至县东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建军主动请缨驰援凉山,成为5700名“凉山州综合帮扶工作队”中的一员,以“火塘夜话”“进班授课”等形式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经验在全州推广。

在华北,沧州师范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成齐越教育馆、万里研究室等,如今已成为国内新闻从业人员的党性教育基地和专业培训基地、京津冀语言传播基地、河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

全国各地的推普工作者如不竭浪花,推普事业愈加澎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语言文字事业必将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步伐同频共振。

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

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山东省费县教育和体育局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他们充分发挥真卿故里历史文化优势,依托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沂蒙精神宣讲系列活动,把汉字书写教学列为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来抓,鼓励学校举办颇具特色的书法操、书法舞等书法才艺展示,发挥语言文字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生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福建省宁德市语委办组织了9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6届《中国诗词大会》、10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动宁德形成了学习传承中华经典的热潮。一位通过宁德《中国诗词大会》走进2020年央视“百人团”的学生说:“因为有诗词相伴,我获得了成长的快乐,点燃了求知的梦想,坚定了前行的力量。”

放眼全国,“汉字热”“诗词热”兴起,背后是大众倍增的文化自信。近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连续举办5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和成语大会等深入人心的语言文字品牌活动,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等学习资源,满足广大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

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不仅要通过书写、诵读中华经典的形式让青少年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要把“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为了勉励青年学生“静下来多读经典”,教育部联合中央宣传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专门部署实施“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强调要“加强中华传统经典、红色经典和当代经典阅读,引导青少年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人说:“‘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主要通过强化阅读内容引导、加大优质阅读资源供给、优化经典阅读协同机制、创新经典阅读载体形式,推动学生深入读书、习读经典,从而起到启迪思想智慧、树立人生远大理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促进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作用。”

数字技术为“强语”增动力

进入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有“魔法书”——通过AI技术,赋能词典有声朗读和智能语音评测功能,浏览者便能沉浸式感受汉字动态组词、结构和笔顺;有“留声机”——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语音转换成文字并永久留存……

2023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正式上线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正是近年来数字技术赋能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缩影。

国内外中文学习者收到了一个又一个好消息——

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上线,为国内外中文学习者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和智能化学习路径,覆盖183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万用户;

“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启动,成立语言智能研究机构,推动智能语音、智能写作等技术深入发展;

“语言扶贫”APP等学习资源平台上线,语言扶贫效果显著。

不仅有“国家队”发力,各地、企业都在探索数字之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党员教育中心建成覆盖地县乡村四级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远程视频教学平台,通过县(市)设立中心课堂,村教学点设分课堂方式进行点对点教学;

科大讯飞积极承担国家项目,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认读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日常生活用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和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两大工程,推动民族地区智慧教育。

如今,中文走上云端,更走向世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在全球推广应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正在学习中文人数超过3000万;《苏州共识》《岳麓宣言》为世界语言文字事业贡献中国智慧;成功举办3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和“语言科技与人类福祉”等系列国际语言文化论坛,填补世界华语区空白。

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推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人说。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2024年工作年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 2024-11-21 “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在国博对公众展出 2024-11-12 国博新展“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开展迎观众 2024-11-08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2024年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班 2024-11-07 2025年《国博日历》上线啦 365件文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bwg/index.htm
2.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曾开设《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基础》《钢琴》等通选课、公选课;曾任北大学生交响乐团指挥与艺术指导。出版《基本乐理与管弦乐曲谱赏析》等专著、教材共8部。 活动时间:2025年1月11日 周六 10:00-12:00 活动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津堂(中关村南大街33号88544625) 本活动需扫码预约https://www.nlc.cn/web/shouye/remenhuodong/20241220_2642404.shtml
3.免费观看!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同步上新近日,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网站和移动端App同步上线一批多类型多模态的语言文化数字资源,升级优化功能服务。平台现有资源超3000条。上新资源分列入语博7个主体版块,还上线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语言文化科普文章等语言文化类新资源,欢迎登录网站(网址szyb.smartedu.cn)或下载移动端App浏览阅读观看。https://news.sina.cn/2024-06-03/detail-inaxmwye7909770.d.html
4.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ttps://www.wzbwg.com/zhanlan/84
5.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馆藏首页 语言国情 古籍语料库 汉字书写资源库 现代汉字属性库 说文解字http://x-edu-character.ykt.eduyun.cn/
6.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资源上新本报讯(记者章红雨)记者日前从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网站获悉,该平台新上线了一批多类型多模态的语言文化数字资源。 经典传承板块上线收官之作“中华经典资源库”第七期,以“毛泽东诗文”“鲁迅作品”“茅盾作品”等专题及《回忆我的母亲》《梅岭三章》《红岩》《林海雪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具有代表性的红色https://www.chinaxwcb.com/2024/05/23/99842654.html
7.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笔点导航(www.bidianer.com)是一个简洁的网址导航网站。你可以自定义上网常用网址、自定义你需要的工具模块。你还可以发现、收集、分享,Web开发、设计工作中的优质资源、干货。https://www.bidianer.com/site/478935
8.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网址:https://szyb.smartedu.cn/ 资源简介: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简称“语博”)于2022年启动建设,纳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23年3月,语博一期开馆上线。根据语言文字特点及其文化特征,语博一期建设分为语言国情、发展演变、经典传承、语博书屋、语博学堂、语言智能http://lib.hnmu.com.cn/info/1140/2841.htm
9.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移动端“语博”APP上线本报讯(记者 张欣)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精心打造的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移动端“语博”APP正式上线。 “语博”APP是在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网站基础上进行的适配拓展,风格界面与网站一致,资源保持总体不变,实现网页端—手机端同步同频。在板块设置上,APP承续网站板块设置,设有语言国情、发展演变、经典传承、语http://interact.zzedu.net.cn/h5/new/detail?ID=23267044
10.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馆上线这是全国语言文字工作战线期盼的一件大事,是贯彻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响应并服务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创新举措。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的落馆建成,凝聚了北京语言大学的师生力量,体现了北京语言大学的责任担当。http://news.blcu.edu.cn/info/1011/24405.htm
11.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馆上线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为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于2022年启动建设,2023年3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一期正式开馆上线(网址szyb.smartedu.cn)。 据了解,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旨在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语博进行分期分阶段建设,以融合数字资源和丰富互动体验为方向,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7005550561747739753&track_id=C951C5DC-1007-4494-9A37-F07F89DB51F2_701669337804
12.重磅!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今天正式上线!网址:https://reading.smartedu.cn/|首页读书平台目前设有“青少年读书空间”、“老年读书社区”、“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中国数字科技馆”四个版块。官方表示读书平台将不断丰富阅读资源,并依托平台开展有关读书活动,助力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深入开展。 |青少年读书空间 点击查看大图|老年读书社区 点击查看大图|https://www.360doc.cn/article/54354912_1074091964.html
13.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12篇(全文)截至目前, 中国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2300个, 西部12个省区也拥有博物馆将近500个, 博物馆体系初步形成;其次, 博物馆的品类和文物藏品的数量不断增多:品类包括综合类、革命史类、名人类、艺术类、自然类、地矿类、科技类、民族民俗类等类型;2004年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到12856434件/套, 比2002年增加了约200万件[11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gyzobib.html
14.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上新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上新 近日,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网站和移动端App同步上线一批多类型多模态的语言文化数字资源,升级优化功能服务。平台现有资源超3000条。http://m.cetv.cn/p/50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