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2.15湖北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它就像一颗红色心脏,不断地向陕甘宁边区,向整个中国迸发出鲜红血液。
2023年9月20日下午1点左右,我们一行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
广场正中巍然耸立毛泽东青铜像,毛主席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前方,眼神坚定通身散发出浩然正气。两侧有柏树组成“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八个大字。
毛主席的身后就是延安革命纪念馆,青灰色的建筑气势恢宏。
纪念馆前广场,面积2.7万平方米,馆前入口上有郭沫若先生所题写“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名。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初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后经多次迁址重建,于1973年6月迁至王家坪现址。
步入大厅,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以及知识分子和国际友人的雕像。雕像群伟岸静谧,庄严肃穆。让每位瞻仰者的内心都肃然起敬。
大厅左上角有1935-1948的字样,表明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
大厅左侧浮雕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展现的是轩辕黄帝陵和蜿蜒曲折的长城,右侧浮雕是代表中华之魂的黄河,左右两侧的浮雕都象征着延安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纪念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分6个展厅。馆内展出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年在延安的光辉业绩。是一座陈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安地区革命斗争史的纪念馆,主要宣传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
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大厅,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化表现手法,以700余幅照片及近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
随后,在讲解人员的引领下参观各个陈列厅,我们一行先后参观了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七个展览部分,全面系统地学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十三年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
大家跟随讲解人员的步伐,驻足观看,一起缅怀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
军民开垦大生产、家户纺织、干部群众教育工作的雕塑场景真实可见,使大家如同身临其境一样,感受到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心中涌起无限的爱国情怀。
大刀把上的暗红绸带,老步枪上的斑驳痕迹,军帽、袖章整齐排列,将领们在前线阵地沉稳指挥、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历历在目,向大家诉说着壮烈的革命峥嵘岁月。
随着讲解员的解说,大家不停地驻足阅览各式的照片、遗物、书籍和战斗武器等珍贵文物。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战斗、生产、训练、教育、生活的红色画卷跃然眼前,展现了党和军队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与侵略者、反动派不懈斗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体现了党和人民同甘共苦、共同抗争和创造的鱼水之情。
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百年光辉历史,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党在艰苦条件下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艰辛与不易,从心灵上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精神上得到强大的鼓舞和激励。同时,这也是一次宝贵的教育机会,让我们明白只有坚定信仰、勇于担当,才能在新时代的历史舞台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