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国家博物馆合办“东方画艺——15至19世纪中韩日绘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中日韩三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均表示,展览可让观众比较三国绘画的异同,促进三国文化交流

此展是中日韩三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合办的绘画展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刘思恩):11月4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东方画艺——15至19世纪中韩日绘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第九届“中韩日国家博物馆馆长会议”期间的一次重要活动,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展中的又一个重要展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开幕式上介绍,这个展览从三馆的藏品中分别精心挑选了中国明清时期,韩国朝鲜王朝时期,以及日本室町、江户和明治时期的文人画、风俗画和佛教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显示了各国绘画的民族特色,又展示了相互的关联和影响。

吕章申说,中国的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优秀的艺术传统。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本次展览提供了20件馆藏的明清时期绘画名作,其中既有通过山水和花鸟对古代文人情怀的展示,又有当时物质生产和民风民俗的表现,还有对中国汉传和藏传佛教信仰的反映。这些珍品在介绍明清时期绘画艺术概貌的同时,也通过与其他两国作品的比较,反映出中国绘画对韩国和日本古代绘画的影响,及其各自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显示了中、韩、日这三个地域相近的国家在文化交流上非同一般的密切关系。

东京国立博物馆为展览提供了18件馆藏画作。馆长钱谷真美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这次展览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通过文人画、风俗画和佛教画这三个主题,对具有悠久交流历史的中、韩、日三国绘画作品进行比较,我们将看到它们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和各自的特点。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李荣勋致辞表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展示的韩国传统绘画,能让中国观众欣赏到亲密又崭新的绘画世界。”该馆将展示14件馆藏画作,李荣勋说:“我们从亚洲绘画的宏观视觉里能接触到韩中日三国的绘画世界。这些先人的画作,可以让我们惊喜于相互之间的共同点,也敬佩于相互之间的不同点。对此,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更进一步加深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与西方的画具不同,东方的毛笔绝不伤害纸张。所以,用这样的毛笔表达情怀的这些作品就能安慰着我们的心灵。”

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2014年,三馆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东亚之华——陶瓷名品展”。通过这些合作,三馆之间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加强了馆际交流。这次“东方画艺——15至19世纪中韩日绘画展”是三家国家博物馆的第二次联合办展。

“东方画艺——15至19世纪中韩日绘画展”分文人画、风俗画、佛教画三类展出。

中国的文人画也称“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审美趣味,画外流露文人感想情怀的绘画。明清时期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流派纷繁、名家众多。展览中既有中国明代“吴门四家”文征明、唐寅的山水画,又有清代“四僧”朱耷、石涛的花鸟画。其中明代文人山水画开山人物王绂所绘的《北京八景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一级品,是现存王绂作品中水准最高之作,代表了明初文人山水画的面貌。

韩国在高丽王朝就接受了中国文人画的理念。至朝鲜王朝,文人画家们在与中国频繁交流的同时,发展了蕴含独特民族风格的绘画。展览中宗室画家李岩的《母犬图》,因为描绘了典型的韩国小狗,展现了朝鲜王朝文人画家的情趣,在韩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朝鲜王朝后期的“艺苑领袖”姜世晃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曾在72岁时以千秋副使的身份出使中国,亲自谒见乾隆皇帝,并与中国文人进行笔谈,此次展出的《武夷九曲图》和《兰竹图》均为其代表作。

日本的文人画又称“南画”,是江户时代中期最有影响的绘画流派之一。它学习和借鉴了中国文人画的风格技法,并加入日本原有的绘画传统,将本民族的审美与意趣融合其中,形成了笔墨简练、色彩细腻、富于装饰和俳谐诗入画的民族特色。展览中有中国观众熟悉的一休宗纯的弟子没伦绍等绘制的《葡萄图》,此画是日本重要美术品,反映了日本禅僧对中国文人墨戏的憧憬。另一件日本文人画大师与谢芜村所作的《山野行乐图屏风》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为画家依据自作俳谐诗和中国晩唐诗人杜牧的五言律诗《早行》意境所作。

风俗画单元展示了三国的世俗文化,佛教画则展示了佛教传入中国、韩国、日本后各国佛教美术的演变。

据悉,展览为期一个半月,至12月18日闭幕。为配合此次展览,11月5日的“国博讲堂”将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先生、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学艺研究官金云林先生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学艺研究部调查研究课长田泽裕贺先生三位艺术史专家,进行有关15至19世纪中、韩、日绘画的讲座。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
2.16家博物馆珍贵文物元旦将在天博集中展出全国博物馆甘肃、陕西、四川等 11 个省共 16 家博物馆珍贵文物,元旦将在天博集中展出。 编辑: 刘佳 责编: 祝闻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NNHP5H0514EGPO.html
3.518系列全国博物馆日60场好展推荐看看你的城市有什么?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将有94项主题活动陆续开展,其中包括50项“云展览”与15项直播活动。 其中故宫博物院推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淳化阁帖版本展》,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411739
4.活动预告丨城市进入酷暑,书中尚有清夏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 好评如潮的“古罗马文明之光”闪耀京城,展览同名图录火热上市! NO.40 弥鹿·国际安徒生奖50周年世界插画大展 朵云轩艺术中心 | 不容错过!弥鹿·国际安徒生奖50周年世界插画大展来上海啦! NO.41 科尔姆·托宾:在记忆的海滩上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073593
5.北京遛娃攻略国宝扎堆,不解释,去北京旅游宁可不去长城,也应该去国家博物馆。最重要的展览是负一楼的“古代中国”,展出的是从原始社会到满清退位的精华展品,布展也十分合理。三、四楼常设古代青铜器、陶瓷、玉器、佛教造像等专题展览,此外还有各种高质量的流动展览(包括国外文物展览)。各展厅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义务讲解员义务讲解,https://xueqiu.com/3781089863/137987708
6."丝路秘宝——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品展"在敦煌开幕文化讲述中国,艺术传播世界 2017 11/12 友协资讯: "汉字三千年——汉字的历史与美学" 展览在日本高崎隆重开幕 户思社副会长出席"第三届中日韩插花艺术交流活动" "丝路秘宝——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品展"在敦煌开幕 《不忘初心》——青年作曲家舒楠专访 李磊:随思想而激荡演进的视觉戏剧 《君主与龙》/ 黄金 / 公元https://www.cpaffc.org.cn/index/news/chuban_down/id/509.html
7.新闻喜讯!湖南博物院“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入围第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是我国目前博物馆展览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有展览领域“奥斯卡”之称。多年以来,该奖项在激发全国博物馆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引领陈列展览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612
8.中国国家博物馆:假期正常开放推出26项展览五一假期将至,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外发布,假期期间正常开放,将推出26项展览,每天预约人数上限为15000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5月1日至5月5日正常开放。开馆时间为9时,停止入馆时间为16时,闭馆时间为17时。共有26个展览为观众开放参观。 国家博物馆策展工作部负责人 胡妍: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五一期间,共有三个基本陈列展览,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S4RsqkLxxgWdDeUNqtut210430
9.超越“收藏+展览”四川博物馆探索变形记在四川,“展览+社教活动”,已经成为省内不少博物馆的标配。除此之外,四川博物院、武侯祠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几家国家一级博物馆,近年也都结合自身特色,针对青少年开设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其中,四川博物院持续多年的“小小讲解员”“暑期蜀绣培训班”“巴蜀书画兴趣班”等活动已经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1716/11718/2016/5/18/10380864.shtml
10.国家博物馆专题展集中焕新——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来国博看中国,徜徉在国家文化客厅,领略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正成为越来越多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的选择。 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拥有143万余件藏品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已形成以“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三大基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04532
11.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4展厅 此次展览鳞萃自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的珍贵文物,涵盖青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漆器和绘画等多种形式。其中,红山玉龙古朴稚拙,是研究龙原始形态的重要物质资料;战国龙虎纹双耳盘,纹饰错落有致,辉煌浑厚;唐代双龙耳瓶设计巧妙,造型精美;清代海水云龙纹硬木屏风大气稳重,是清代宫廷家具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12.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国博镇馆之宝盘点更多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西周天亡簋(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https://www.maigoo.com/top/426169.html
13.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一):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观后感 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归来,心潮澎湃,感触良多。 复兴之路透过1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种种探索,展示中华民族近170年复兴之路。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https://m.360docs.net/doc/68dbfe44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