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期间,文化生活可以有多种打开方式:打开手机看VR展览、免费收听知识课程、在线学习甲骨文……内容丰富,技术“硬核”,服务温暖。虽然场所转移到了网络,但文化活动不打烊。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惬意多样的学习方式、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陪伴着人们的“宅家”时光,充实你我的精神文化生活。
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保证
不必担心。全国各地许多的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社以及知识付费平台开放资源,推出精彩的网上展览,提供在线的文化服务,探索网络培训新途径,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人们的文化生活移到了线上、飞上了云端。打开手机看展览、点开书籍畅快听、专业知识免费学……虽然宅在家,但文化生活不打烊。
在线开放文博资源,足不出户看展览
近期,全国各地博物馆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了一批精彩的网上展览,并联合社会力量创新传播方式,向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看展览。据初步统计,全国博物馆春节期间共上线展览2000余项。
“瑞鼠吐宝——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展”“红色中国——革命文物数字展厅”“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国家文物局网站上的“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扩增了一批在线展览内容,并开放了346万件珍贵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还通过链接形式增加了地方文物部门建设的在线展览(数字博物馆)平台,以及博物馆自主研发的虚拟展览内容,引导各地文博机构加大资源开放力度。
此外,一些博物馆与社会力量合作,创新传播方式,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四川省文物局联合教育部门、社会力量完善丰富“天府文化青少年互动教育系统”内容。广东省文物局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博物官——广东文博智慧导览”,为用户提供100家线上博物馆服务,包括展览300个,讲解、介绍和导览9000条。
提供电子及有声读物,增强优质内容供给
2月1日,首都54家新闻出版单位联合发起“+我一个”行动计划,增加优质内容资源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行动期间,多家新闻出版单位通过自有或社会网络平台免费提供多种精品图书、音乐、网络文学、有声读物等内容资源,包括科学防控知识科普读本、社科、历史、文学、音乐等作品。
《庆余年》《简读中国史》……在京东读书APP上,一批付费畅销书如今可以免费阅读。从农历大年初三到正月十五,京东图书推出了多种免费活动,包括免费提供30天VIP权益,开放16万册电子书,覆盖了付费畅销书排名前100位中的40%以上。平台的免费有声专区则提供了《米小圈上学记》《影响孩子成长的100个故事》等优质有声内容,适合亲子阅读。
有声读物纷纷免费开放,听众可以在蜻蜓FM上听“最美童谣”“最美古诗”音频;在凯叔讲故事APP上,1万多个精品故事可供选择;去听APP开放文学、传记、历史类等千余部有声书;喜马拉雅儿童版APP会员全部免费……这些活动大多持续至农历正月十五,充实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远程学习,查资料、读期刊便捷高效
湖南也推出了公共文旅数字资源,探索让群众足不出户网上读书、网上培训等新途径。春节期间,湖南图书馆各种电子图书、有声读物供读者免费使用,并牵头省内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技单位,提供免费的联合在线咨询服务、公益讲座视频等。湖南省少儿图书馆、省文化馆、省博物馆等也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文化服务。
如何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国家图书馆开放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中文、外文资源库以及馆藏特色资源库服务,读者郦晨说:“虽然闭馆了,这些资源给我们查资料、写论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月1日—29日免费开放“智汇三农”农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中所有内容,涵盖种植、水产养殖、农业经济等专业类资源。该平台拥有电子图书1.2万本,年鉴年报299种,知识条目200万条,百科问答10万条,图片13万张。1月29日,维普网也免费向读者开放了学术论文的下载权限。